跳至內容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辦公廳關於加強保障性住房質量常見問題防治的通知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辦公廳關於加強保障性住房質量常見問題防治的通知
建辦保〔2022〕6號
2022年2月8日
發布機關: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辦公廳
住房城鄉建設部網站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辦公廳關於加強保障性住房質量常見問題防治的通知

建辦保〔2022〕6號

各省、自治區住房和城鄉建設廳,直轄市住房和城鄉建設(管)委,新疆生產建設兵團住房和城鄉建設局:

為貫徹落實好黨中央、國務院關於紮實推進保障性住房建設決策部署,進一步提升工程質量,保障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現就加強保障性住房質量常見問題防治工作通知如下:

一、提高對保障性住房工程質量重要性的認識

推進保障性住房建設是住房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舉措,對實現全體人民住有所居、促進社會和諧穩定意義重大。工程質量是保障性住房建設管理的核心,關係到住房保障政策有效落實,是新發展階段實現居住條件從「有沒有」轉向「好不好」的重要體現。各級住房和城鄉建設主管部門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站在講政治的高度,深刻認識提升保障性住房工程質量的重要意義,切實解決質量常見問題,讓住房困難群眾「住得進」「住得好」。

二、制定便於監督檢查工程質量的技術要點

各地要結合實際和群眾反映的突出問題,在執行工程建設標準規範基礎上,參照以下內容明確本地保障性住房工程質量常見問題防治的底線要求,制定便於監督檢查的技術要點。

(一)室外迎水面防水。伸出屋面管井管道、雨水管以及女兒牆等泛水處應設防水附加層或進行多重防水處理。女兒牆壓頂向內排水坡度不應小於5%,壓頂內側下端應作滴水處理。外門窗應滿足氣密性、水密性要求,與牆體間連接處應有效密封,門窗洞口上沿應設置滴水線,下沿應設置排水構造,排水坡度不應小於5%。地下室迎水面主體結構應為防水混凝土且抗滲等級滿足要求,厚度不應小於250mm。

(二)室內房間不滲漏。衛生間樓地面和牆面應設置防水層,淋浴區牆面防水層翻起高度不應小於2m,且不低於淋浴噴淋口高度,洗面器處牆面防水層翻起高度不應小於1.2m,其他牆面防水層翻起高度不應小於0.3m。管道連接嚴密、維修更換便捷,連接部位不滲不漏。安裝在樓板內的套管,其頂部應高出裝飾地面20mm;安裝在衛生間及廚房樓板內的套管,其頂部應高出裝飾地面50mm。衛生潔具、廚房水槽與台面、牆面、地面等接觸部位應密封防水。

(三)室內隔聲防噪。樓板、牆體上各種孔洞均應採取可靠的密封隔聲措施,門窗和隔牆隔聲性能優良,產生噪聲和振動的設備應具有減振、隔振措施。電梯井道、機房不應貼鄰臥室,或設置有滿足隔聲和減振要求的措施。外部噪聲源傳播至臥室的噪聲限值晝間不大於40dB、夜間不大於30dB,內部建築設備傳播至臥室的噪聲限值不大於33dB。樓板厚度不小於100mm且隔聲構造符合要求,現場測量的計權標準化撞擊聲壓級不應大於65dB。

(四)室內空氣健康。建築材料和裝飾裝修材料應綠色環保,優先選用獲得認證標識的綠色建材產品。室內空氣污染物濃度甲醛不大於0.07mg/m3、總揮發性有機化合物(TVOC)不大於0.45mg/m3。衛生間存水彎水封及地漏構造水封深度均不應小於50mm。廚房排煙道應有防止支管回流和豎井泄漏的措施。

(五)室內建築面層平整無開裂。頂棚、牆面、地面應選用不易變形的材料,平整度2m內偏差不大於3mm。飾面磚無裂痕、無缺損、無空鼓,接縫應平直、光滑。地磚面層與牆面交接處宜採用踢腳線或牆壓地方式。牆面壁紙、牆布應粘貼牢固,不得有漏貼、脫層、空鼓和翹邊。吊頂的吊杆、龍骨和面板應安裝牢固,面板不得有翹曲、裂縫及缺損,壓條應平直、寬窄一致。

(六)固定家具安裝牢固美觀。櫥櫃等應緊貼牆面或地面牢固安裝,櫃門和抽屜開關靈活、回位準確,飾面平整無翹曲。集成廚房、集成衛生間預留空間尺寸合理,表面平整、光潔,無變形、毛刺、劃痕和銳角。櫥櫃、台面、抽油煙機、潔具、燈具等與牆面、頂面、地面交接部位應嚴密,交接線順直、清晰、美觀。

(七)設備管線設置合理。設備與管線應滿足正常使用需求,安裝整體效果美觀,便於檢修和維修改造。附屬機電設備的基座或支架,以及相關連接件和錨固件應具有足夠的剛度和強度。生活給水的材料和設備滿足衛生安全要求,飲用水池(箱)應採取保證儲水不變質、不凍結的措施。電源插座均為安全型插座,廚房、衛生間、洗衣機等電源插座應設有防止水濺的措施。

(八)圍護系統防墜落。牆體保溫板材與基層之間及各構造層之間連接牢固,連接方式、拉伸粘結強度和粘結面積比應符合標準要求。建築外保溫系統與主體結構連接可靠,滿足安全、耐久要求,不得空鼓、開裂和脫落。建築的立面裝飾構件與主體結構的連接應進行抗震設防。填充牆、女兒牆等非承重牆體應與主體結構連接可靠。

三、強化責任落實和監督管理

(一)合理確定工程造價。深化工程造價改革,推行工程量清單計價。規範招投標行為,嚴禁惡意壓價、低水平建設。全面實行施工過程價款結算,加強合同履約管理。

(二)加強設計施工質量控制。設計單位應精心設計,施工圖設計文件要明確質量常見問題防治設計措施。施工單位在編制施工方案時應明確防治的具體做法,切實提高工程質量。

(三)健全市場和社會監督。推行工程質量保險,在保障性住房建設中積極探索工程質量潛在缺陷保險。推動保障性住房工程質量信息公示,發揮社會監督約束作用。

(四)創新組織管理方式。保障性住房建設應積極採用工程總承包模式,大力推廣裝配式等綠色建造方式。積極推行建築師負責制和全過程工程諮詢等新型組織管理模式,促進建築、結構、機電設備、裝修等各專業協同。

(五)落實主體責任。明確建設單位工程質量首要責任和參建各方主體責任,強化施工過程留痕。結合技術要點加強對保障性住房質量的監督檢查,對產生重大質量問題的,依法依規追究相關主體責任。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辦公廳

2022年2月8日

(此件公開發布)

本作品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法律法規,國家機關的決議、決定、命令和其他具有立法、行政、司法性質的文件,及其官方正式譯文。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第五條,本作品不適用於該法,在中國大陸和其他地區屬於公有領域


註:中文維基文庫社群認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演講,不總是具有立法、行政、司法性質的文件。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