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仁宗睿皇帝實錄/卷355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大清仁宗受天興運敷化綏猷崇文經武孝恭勤儉端敏英哲睿皇帝實錄卷之三百五十五  

監修總裁官經筵日講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武英殿大學士文淵閣領閣事稽察欽奉上諭事件處管理工部事務翰林院掌院學士隨帶加二級尋常加四級

臣曹振鏞總裁官太子太保文淵閣大學士管理刑部事務加五級臣戴均元經筵日講起居注官太子少保內大臣文淵閣提舉閣事稽察欽奉上諭事件處協辦大學士戶部尚書翰林院掌院學士教習庶吉士總管內務府大臣鑲黃旗滿洲都統步軍統領管理戶部三庫奉宸苑清漪園等處總理工程處御茶膳房御藥房太醫院西洋堂事務軍功加三級隨帶加二級尋常加十三級紀錄二十一次臣英和經筵講官太子太保禮部尚書上書房行走武英殿總裁管理國子監事務加六級隨帶加二級紀錄四次臣汪廷珍等奉敕修

  

嘉慶二十四年。己卯。三月。癸巳朔。祭先蠶之神。遣妃恭代行禮。  

○甲午。諭內閣、昨降上□日將鄉會試點派考官密本。屆期派乾清門侍衛、齎至午門前拆封宣上□日。著自本科會試為始。禮部於三月初四日、將題本送閣。初五日進呈。初六日發下。即交捧本侍衛齎往。至鄉試遇朕巡幸之年。著該部豫行計算發報日期。扣至八月初六日黎明到閣。即早亦必於初五日到閣。初六日黎明齎至午門前、照新定規制拆封宣讀。考官等即刻入闈。不准在內閣先行拆封。著為令。  

○又諭、御史吳傑奏陳近日南漕積敝□大一摺。江蘇漕務。向以丁力疲乏。節經調劑津貼。該旗丁運費已屬敷余。何得復行藉端需索。茲據該御史奏稱、該省幫丁。除各項幫費支足外。另向州縣勒索。有鋪艙禮、米色銀、通關費、盤驗費、各名目。每船自數十兩至百餘兩不等。旗丁如此需索州縣。州縣費將安出。不過仍取之於百姓。若不嚴行禁止。大為地方之害。著孫玉庭、李奕疇、陳桂生、據實確查。如運丁等果有前項苛索情敝□大。即將該丁嚴拏治罪。並將縱容之幫弁總運督運官、一併嚴參重懲。勿稍姑息。以肅漕政而裕民生。  

○軍機大臣等奏、審擬遣犯金玉如添砌贓私翻控一案。得上

□日、金玉如所控鄧廷桂匿罪挑缺等情。雖訊明屬實。其添砌贓私重款。均屬虛誣。不能末減其罪。該犯前已擬發黑龍江充當苦差。亦無可復加。著於枷號滿日。仍即行發遣。該犯身系孤子。孀母年逾七旬。著該旗挑給錢糧一分。俾資養贍。余依議。  

○乙未。上御勤政殿聽政。  

○諭內閣、朕本年六旬萬壽。普錫恩施。宗人府會同刑部將緩決七次、及原擬軍流等罪照例圈禁之宗室覺羅、查明開單請上

□日。朕詳閱案由。單內宗室奕遜、因妻郭氏服侍伊父。不善烹飪。致伊被父責打。郭氏又不服管教。逞忿故殺郭氏殞命。擬絞。但究因郭氏違犯教令。且已緩決七次。宗室瑞賓、因與異姓序齒結拜弟兄。擬杖折圈。覺羅祥連、因與姚寶煜戚誼、頂名代考。並未得受酬謝。卷未寫完。即被查獲。擬軍折圈。其情均尚可原。奕遜、瑞賓、祥連、俱著准其減等。余俱不准援減。  

○以翰林院侍講學士那彥成、為詹事府詹事。降調左副都御史蔣祥墀、為光祿寺卿。  

○以廣東陽江鎮總兵官沈烜、為水師提督。  

○旌表守正捐軀山東鉅野縣民丁玉振妻高氏。  

○丙申。諭內閣、盛京、吉林、黑龍江、三省。自國初以來。本無官拴馬匹。上年朕親詣陪都。亦未見該處有缺馬情形。迨回京後。經誠安奏稱伊奉使吉林。與賽沖阿、松寧、會商東三省馬匹短少。欲懇請添設官馬以裕差操。賽沖阿等未及具摺、伊特於召對時面陳。其時適有年班到京之將軍德寧阿、祿成等、或生長其地。或蒞官其省。經朕詳加詢問。並向籍隸東三省之侍衛等、逐加體訪。或以為應行加設。或以為無庸增添。其說不一。

隨降上□日令賽沖阿、富俊、松寧、三人酌議。嗣據賽沖阿奏請盛京各城添設馬一千匹。松寧奏請黑龍江添設馬二千匹。富俊奏稱吉林兵丁、皆有孳生馬匹打牲為業。並無不能騎馬之人。朕以三省所議兩止□□。令富俊再議。富俊始有裁徹大凌河馬群、分撥各處之議。察富俊之意。亦明知大凌河馬群為不可裁。強為此說。其意仍主於無庸增設。因交軍機大臣、與英和、松筠、和寧、會同兵部妥議具奏。茲據托津等十二人會議。奏稱東三省添立官馬惟有添至數萬匹庶可布置周妥。而經費有常。斷難輕議。若但抽添三四千匹。兵多馬少。實屬無益。不若仍循其舊。朕因明亮、和寧、俱曾任東三省將軍。且歷練營務。復加面詢。伊二人俱以為添馬事屬難行。即戴聯奎、曹師曾、亦面奏不如仍舊。惟松筠單銜奏請盛京添棚馬一千匹。吉林添棚馬六百匹。黑龍江添棚馬四百匹。較賽沖阿等請添馬數更少。亦於操練何裨。朕辦理庶政。執兩用中。善鈞從眾。所有東三省官拴馬匹一事。竟可無庸辦理。仍循舊章。以安本俗。將此明白宣諭賽沖阿富俊松寧知之。  

○又諭、御史王允輝奏、刑部堂官疊次濫保劣員請上□日查議一摺。所奏是。各衙門保舉司員。原當秉公詳慎。如該員才具素優。保舉後偶有過犯。或非原保官所能逆料。若余繼生、前由刑部司務保升額外主事。經御史王家棟糾參當經降上□日徹退。該堂官均幹吏議。乃甫閱三年。該部復將余繼生保列候補主事。今余繼生以舞敝□大獲罪。原保之刑部堂官實難辭咎。著交吏部查明議處。  

○又諭、御史龔鏜奏、請飭禁請封印結索費一摺。外任官員請封。例由同鄉京官出具印結。即閒有酬謝。系屬交際私情。豈能官為限制。若有違例請封者。一經查出。其濫行出結之員。定例本有處分。亦無庸再立條禁。該御史所奏。著毋庸議。  

○又諭、本日據御史李遠烈條奏四款。天主教實為人心風俗之害。惟應嚴禁傳徒。若將其置典取租房屋。概行掣出入官。召民認買。事屬難行。嗣後著嚴行稽查。如有借租屋為名、被誘習教者。一經查出。將傳教與入教之人。一體嚴行治罪。至各衙門年滿及已革書吏。定例不准在京逗遛。著步軍統領五城隨時嚴查。若有潛住京師。仍出入衙署、干與公事者。指拏嚴辦。以儆奸胥。其五城地方報有竊案。自應移會各城通行查緝。若如該御史所奏。令事主隨同坊役親往五城典鋪細查。事涉擾累。殊不可行。至京城夜禁。本應嚴密。著都察院步軍統領衙門、分飭司坊營汛官督率兵役、認真巡查盤詰奸宄。不可日久生懈。  

○又諭、御史蔣雲寬奏、請禁報缺遲延一摺。各省應行咨部銓選之缺。向無行文報缺期限。如湖南省酃縣教諭、寧遠縣訓導兩缺。遲至一年之久。始行報部。固屬遲延。若如該御史所請。統限一月內咨部。為期亦未免太促。著吏部核議章程具奏。尋議、外省應咨部之缺。由縣府司申院咨部。各予限十日。除程限外。計有五十日之期。惟督撫咨部與具題事件。當有區別。以後督撫具題。准於定限十日外、加展十日。以便詳核。從之。  

○以浙江瑞安協副將顏正剛、為廣東陽江鎮總兵官。  

○阿克蘇辦事大臣同興、以賠項未完。革職解京。賞三等侍衛伊鏗額、二等侍衛、為阿克蘇辦事大臣。  

○丁酉。上詣大高殿行禮。  

○還宮。  

○戊戌。以理藩院左侍郎常英、內閣學士汪守和、知貢舉。協辦大學士吏部尚書戴均元、兵部尚書戴聯奎、為會試正考官。禮部左侍郎王引之、詹事府詹事那彥成、為副考官。  

○己亥。上耕耤。詣先農壇行禮。更服。至耤田所。躬耕三推。復加一推。命禮親王麟趾、鄭親王烏爾恭阿、順承郡王倫柱、各五推。吏部右侍郎周系英、戶部右侍郎姚文田、署禮部右侍郎王宗誠、署兵部右侍郎吳芳培、刑部右侍郎彭希濂、工部右侍郎陸以莊、都察院左副都御史善慶、通政使司通政使奎耀、大理寺卿齡椿、各九推。畢。順天府府尹、率農夫終畝。賞賚農夫耆老如例。  

○啟鑾。恭謁東陵。西陵。  

○命莊親王綿課、大學士章煦、尚書英和、松筠、留京辦事。  

○以恭謁兩陵。免蹕路經過地方本年額賦十分之三。  

○是日。駐蹕煙郊行宮。  

○庚子。駐蹕白澗行宮。  

○辛丑。以孝賢純皇后忌辰、與清明節大祭相值。先期遣官祭裕陵。  

○遣官祭歷代帝王廟。  

○諭內閣、御史於德培參奏九卿從耕、未及九推一摺。所參甚是。本年耕耤。朕因祇謁東陵。即於是日啟鑾。是以躬耕後。不御觀耕台。然必四推四返禮成、始行啟蹕。並先期降上□日、諭知壇內有執事人員。俱無庸赴朝陽門外送駕。俾令從容成禮。乃是日三王、仍照常行五推禮。其九卿於王等五推五返後。東班即先散去。西班周系英、徘徊觀望。又一推一返而散。彭希濂則一推後。並未親手扶犁。實屬怠玩。三王等雖系循分將事。然以視九卿。則能知以典禮為重。殊堪嘉獎。著各賞加紀錄一次。該九卿等以特派從耕。朕偶未親觀。輒如此玩泄。若派赴外省專辦一事。更不知如何怠忽。不可不嚴行懲創。著留京王大臣查明、交吏部都察院嚴加議處。一兩報內、即行具奏。御史於德培、在西班監禮。即據實參奏。著賞加紀錄二次。其東班監禮御史。系屬何員。著留京王大臣查明、如同在監禮。僅止不行參奏。著交部議處。若先行散去、並未在彼監禮。著交部嚴加議處。  

○吏部奏議處刑部堂官濫保劣員一摺。得上□日、此案余繼生以舞敝□大獲罪。所有從前濫保之刑部堂官。本應照部議降二級調用。姑念人數眾多。若概予降黜。一時<⿱閒>用乏人。松筠、崇祿、吳璥、秀寧、帥承瀛、成格、均著加恩改為降三級留任。彭希濂、本日復經御史於德培參奏從耕並未扶犁成禮。現交部嚴議。此案處分。著即照部議降二級調用。其嚴議處分。俟奏上時再降諭上□日。  

○命服闋尚書韓崶、以一品銜署刑部右侍郎。  

○是日。駐蹕隆福寺行宮。翼日如之。  

○壬寅。上恭謁昭西陵。孝陵。孝東陵。景陵。裕陵。俱未至碑亭。即降輿慟哭。步入隆恩門。詣寶城前行禮。躬奠哀慟。王以下文武大臣官員、均隨行禮。  

○癸卯。清明節。上恭謁裕陵。未至碑亭。即降輿慟哭。步入隆恩門。詣寶城行敷土禮。畢。詣隆恩殿行大饗禮。禮成。詣寶城前行禮。叩辭奠酒。盡哀乃退。王以下文武大臣官員、均隨行禮。  

○遣官祭永陵。福陵。昭陵。昭西陵。孝陵。孝東陵。  

○命皇次子智親王旻寧祭景陵。  

○遣官祭泰陵。泰東陵。  

○遣官祭孝淑皇后陵寢。  

○遣官祭端慧皇太子園寢。  

○賞守護東陵八旗內務府兵丁半月錢糧。  

○免雲南蒙自縣屬銅廠民欠工本銀。  

○是日。駐蹕桃花寺行宮。  

○甲辰。諭內閣、前據御史於德培參奏、九卿從耕、俱未九推成禮。朕以九卿等特派從耕。如此玩泄。實屬可惡。當降上□日交留京辦事王大臣查明、交吏部都察院嚴加議處。茲據綿課等奏稱飭傳禮部、鴻臚寺、順天府、各執事人員。並東班監禮之御史舒英、蔣雲寬、西班監禮之御史托明、逐加詢問。僉稱東西兩班從耕九卿。均系九推九返、周系英因耕牛行遲、於八推八返後、見東班先已禮成、自言尚少一推、如何就散、因即補足一推、彭希濂則因耕牛行疾、伊病後步遲、扶犁脫手二次、亦仍九推九返、禮成方散等語。從耕事關典禮。如果該九卿等俱未成禮而散。則其咎甚重。議上時朕必將伊等概予罷黜。斷不以人數眾多、稍從寬縱。今查明是日九卿從耕。俱已九推。其先後參差不齊。系因耕牛遲速之故。朕向來觀耕時曾經目睹。周系英見東班禮成。自計推數補足。均毫無不合。惟彭希濂脫犁二次。實屬失儀。業已降二級調用。罰無可加。著與周系英、姚文田、王宗誠、吳芳培、陸以莊、善慶、奎耀、齡椿、均毋庸嚴議。東班監禮御史舒英、蔣雲寬、無可議處。英和自請交議之處、亦毋庸議。至三王等從耕禮成。本系照常之事。前因與九卿相較。是以各賞加紀錄一次。今既同系成禮。其所加紀錄。著即徹銷。於德培與托明同在西班監禮。見彭希濂扶犁脫手二次。理應會同參奏。如托明徇情不肯列銜。即應將托明一併參奏。此事非封章條奏可比。乃一人單銜具奏。並率稱九卿俱未成禮。不顧事之輕重虛實。妄劾多人。其意何居。朕辦理庶政。一秉至公。從無成見。於德培甫經擢任言官。如此多事。實屬冒昧浮躁。著將紀錄徹銷。交部議處。托明於彭希濂愆儀之處。並未會參。亦屬無能。著交部察議。此次議處察議。英和、周系英、不必與聞。其餘堂官秉公議奏。尋議上、得上□日、於德培降一級、以六部主事用。托明降一級留任。不准抵銷。  

○是日。駐蹕盤山行宮。至己酉皆如之。  

○乙巳。旌表守正捐軀河南淮寧縣民吳振先女吳氏。  

○丙午。諭內閣、上年盛京途次、即有王三等隨營指差索詐。當經拏獲懲辦。本日據禧恩奏、拏獲詐差人犯鄭二。因向豐潤縣差局詐錢、與吳二分贓不均。將吳二扎斃。已交行在刑部嚴行審辦矣。朕恭詣陪都。尚系閒越數年舉行一次。至祗謁東陵西陵。則歲以為常。乃復有奸徒敢於指差索詐。此風甚為可惡。著方受疇、徐錕、通行傳知沿途文武各員。不許設有差局名目。如地方官隨營辦公處所。再有詐稱某處差來、向其家丁吏役索取錢文者。立即拘留稟報。該督等即將其指稱何處索詐、據實參奏。朕立交行在刑部嚴究。查拏治罪。儻不行稟報。仍前私給錢文。別經發覺。則與受同科。必一律治罪。不稍寬貸。  

○又諭、本日總兵綽哈納、因伊子德亮挑補上虞備用處藍翎侍衛。具摺謝恩。用黃摺繕寫。甚屬非是。向來臣工謝恩。均用尋常奏事白摺。其黃摺原為尊君之義。凡遇慶節令辰。特用之以表誠敬。若臣下奏謝私情。豈可漫無區別、一體濫用。嗣後內外臣工。如有謝恩不在慶節令辰期內、繕寫黃摺呈遞者。即將該員交部議處。  

○調浙江巡撫程國仁、為山東巡撫。河南巡撫陳若霖、為浙江巡撫。以河南布政使琦善、為巡撫。福建按察使糜奇瑜、為河南布政使。降調刑部右侍郎彭希濂、為福建按察使。  

○贈故山東巡撫和舜武總督銜。予祭葬。諡恭慎。  

○賞直隸扈衛弁兵等銀幣有差。  

○丁未。賜扈從王、公、大臣、及直隸總督等食。並賞賚有差。  

○戊申。月食。  

○諭軍機大臣等、玉麟等奏藏中僧俗人等、求定達賴喇嘛呼畢勒罕一摺。甚屬非是。從前各處呈報呼畢勒罕出世。每多附會。爭端漸起。敝□大竇叢生。皇考高宗純皇帝洞燭其情。設金奔巴瓶緘名掣定之制。睿謨深遠。自當萬世遵行。今里塘所報幼孩。其所述靈異。何足徵信。若遽聽其言、與從前指定一人者何異。玉麟等不嚴行駁飭。實為錯誤。著傳上□日申飭。此次里塘幼孩。即作為入瓶簽掣之一。俟續有報者。再得其二。方可將三人之名、一同緘封入瓶。照定製對眾諷經掣籤。著將此上□日明白傳諭第穆呼圖克圖。毋許再瀆。若來京求請。即查拏治罪。將此傳諭知之。  

○己酉。諭內閣、盛京各衙門二月內具題本章。據通政司查明按照例限。均遲逾二十餘日、及一月以上。其本內、及批文內、填寫日期。亦前後互異。著盛京禮部、兵部、刑部、奉天府尹、各將該衙門二月內具題之本、因何發交遲延。其填寫日期、何以前後不符。即行查明據實覆奏。至盛京遞本程限。定例無論專差塘遞。俱限八日到京。亦覺為期太迫。著兵部酌量加展。核議具奏。尋盛京禮部等衙門奏、各部題本。向系五部輪流匯總委員馳遞。本內填注畫稿日期。批文填注起程日期。每月初次本章。通題以十五日止、以三十日送齊。二次本章。通題以三十日止、以下月十五日送齊。本內日期、與匯總批發日期。向來未能畫一。報聞。  

○漕運總督李奕疇奏、廬州衛軍丁、典出屯田一千十頃有奇。丁力疲乏。懇請借項抽贖。收取租耔。以勷辦運。從之。  

○庚戌。駐蹕白澗行宮。  

○辛亥。諭內閣、德寧阿等奏、請將副將留川補用一摺。定例、副將不准以本省之人補用。惟餘步雲在川歷有軍功。於地方險要、及夷務邊情。均所熟悉。可期得力。該省現任總兵內、如桂涵、羅思舉、張志林、皆因人地相宜。以本省之人。擢用專閫。該將軍等此奏。為慎重邊疆起見。餘步雲著准其留於川省。於距籍五百里以外。遇有副將缺出。奏請補用。  

○賞蹕路經過看守各行宮弁兵半月錢糧。  

○是日。駐蹕煙郊行宮。  

○壬子。上詣永慕寺行禮。  

○諭內閣、成格奏、鎮標馬廠水草不敷牧放、請賞給入官地畝一摺。山西大同鎮、及得勝助馬二路營馬。舊有牧廠。近年長草不能暢茂。以致馬匹未能一律膘壯。現既查有豐鎮廳所屬迤北龍王保佐領下承安入官地畝三百餘頃。水草豐茂。堪作牧廠。著照所請、即將此項地畝。賞給大同鎮六營。作為馬廠。俾資牧放。其拒牆堡口外舊廠。交地方官另行招墾。照例升科。  

○諭軍機大臣等、前聞孫玉庭署中平姓幕友。有藉勢包攬招搖情事。令該督密查。茲據覆奏。幕友平鍾瑞、頗知謹飭、惟近日剔除河漕鹽務積敝□大、因致人言、該幕友家有老母、屢次辭去等語。地方大吏。剔除敝□大端。其不便於私者。自不能悉泯怨言。然亦祇怨在本官。何致波及幕友、為之造謗。平鍾瑞既不理於人口。況又因母老欲辭。孫玉庭何必仍留之在署。致招物議。著即驅逐可也。將此傳諭知之。  

○旌表守正被戕河南確山縣民蔡六妻張氏。  

○是日。駐蹕舊衙門行宮。  

○癸丑。上行圍。  

○禮部以宗室會試中額請。得上□日、取中四名。  

○是日。駐蹕團河行宮。  

○甲寅。上行圍。  

○諭內閣、謝階樹奏、文武生員欠考人數眾多、請分別辦理一摺。湖南各屬欠考諸生。自三次以上至八次者、竟有七百七十名之多。積習相沿。本應概行黜革。姑念人數眾多。其欠考三次各生。著仍照乾隆年閒之例。暫免革除。欠考四次者、亦加恩暫免革除。均勒限咨催回籍補考。至欠考五次以至八次者、俱著即行黜革。以肅學校。該部知道。  

○又諭、前因河南省拏獲湖北復興白蓮教匪犯王柯、供出黑龍江遣犯王舉、相貌體面。教中人常斂銀送往接濟。當即降上□日、令松寧將王舉拏獲嚴訊。據供十八十九二十等年。伊祖母王王氏在日。曾有阮鳳儀等送銀接濟之事。將該犯王舉問擬斬決。因尚有查訊之處。令松寧將該犯暫行監禁。茲據慶保等奏、向現獲案犯李添振、究出伊於四年曾往黑龍江送銀。見過王舉。有每日禮拜三次、呼為小主之供。王舉一犯。本系邪教後裔。彼時年甫四歲。即有同教匪犯。向其禮拜。呼為小主。此等逆櫱。豈可復留。著松寧即將王舉一犯。先於黑龍江斬決。其餘案犯。俟慶保等將全案擬結時。再行辦理。  

○賞南苑海戶銀一千兩。  

○是日。駐蹕新衙門行宮。  

○乙卯。上詣惠濟龍王廟拈香。  

○禮部以會試中額請。得上□日、滿洲取中八名。蒙古取中二名。漢軍取中四名。直隸取中二十三名。奉天取中二名。山東取中十六名。山西取中十一名。河南取中八名。陝甘取中九名。江蘇取中十九名。安徽取中十四名。浙江取中十九名。江西取中十七名。湖北取中九名。湖南取中八名。福建取中十三名。廣東取中七名。廣西取中六名。四川取中八名。貴州取中九名。雲南取中十名。  

○是日。駐蹕黃新莊行宮。  

○丙辰。諭內閣、嗣後朕恭謁陵寢。除前引遞酒杯有執事之大臣官員外、惟派出之王公大臣侍衛、以及內監、准由隆恩門隨入陵寢門。其未經派出之王公大臣官員、御前乾清門豹尾槍侍衛、及隨侍內監等、均不准入隆恩門。著載入則例遵行。  

○封奉恩將軍弘善、為輔國將軍。  

○旌表守正捐軀河南鄧州民劉伸媳趙氏。  

○是日。駐蹕半壁店行宮。  

○丁巳。駐蹕秋瀾行宮。  

○戊午。以通政使司副使辛從益、為光祿寺卿。  

○旌表守正被戕河南西華縣民劉三春妻胡氏。  

○賞守護西陵八旗內務府兵丁拜唐阿半月錢糧。  

○是日。駐蹕梁格莊行宮。  

○己未。上恭謁泰陵。泰東陵。俱未至碑亭。即降輿慟哭。步入隆恩門。詣寶城前行禮。躬奠哀慟。王以下文武大臣官員、均隨行禮。  

○至孝淑皇后陵寢奠酒。  

○是日。迴鑾。駐蹕秋瀾行宮。  

○庚申。諭內閣、國家遇有旬慶大典、及鑾輅時巡。臣工等例得呈獻詞章。前因漫無限制。特降上□日定以等差。自能文之宗室王公、以及內而滿漢大臣京堂翰詹科道。外而督撫。凡由科甲出身者。准其備進。此外概不准呈遞。本年朕六旬大慶。中外臚歡。大小諸臣。情殷祝嘏。其雍容揄揚以效天保之頌者。必更人思獻悃。自應量為推廣。以達下情。除原準備進各員外。凡在京滿漢文職三品以上。在外督撫學政及科甲出身之藩臬、並司員中書等之例得考差者。如願呈獻。均准其一體備進。再前降諭上

□日、令所進詞章。不得誇多鬥靡。詩文各專一體。亦恐限於程式。未克盡其所長。如有詞華典贍、或二冊四冊者。亦聽其呈進。但文體務須正大。不得競尚纖巧。方合雅頌之義。朕將親覽焉。  

○又諭、前據奎耀等奏、盛京具題本章。歷來不能依限到京。本年二月內題本。既多逾限。復與批文內填寫日期互異。當經降上□日飭查。並令兵部酌展程限。茲據該部核議。奏請將盛京於例定程限八日外、加展二日。並將吉林於例定程限外、加展三日。黑龍江加展四日。仍覺為期太迫。著兵部再詳查各直省遞本程限。比照核議具奏。尋奏、盛京原限八日。加展五日。吉林原限十二日。加展八日。黑龍江原限十八日。加展十二日。從之。  

○是日。駐蹕半壁店行宮。  

○辛酉。駐蹕黃新莊行宮。  

○是月、新授河南巡撫琦善奏謝、得上□日、清心寡欲。正己率屬。力矯因循。培植民俗。嚴緝匪類。密訪逆蹤。勉之慎之。毋負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