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宗睿皇帝實錄/卷267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大清仁宗受天興運敷化綏猷崇文經武孝恭勤儉端敏英哲睿皇帝實錄卷之二百六十七  

監修總裁官經筵日講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武英殿大學士文淵閣領閣事稽察欽奉上諭事件處管理工部事務翰林院掌院學士隨帶加二級尋常加四級

臣曹振鏞總裁官太子太保文淵閣大學士管理刑部事務加五級臣戴均元經筵日講起居注官太子少保內大臣文淵閣提舉閣事稽察欽奉上諭事件處協辦大學士戶部尚書翰林院掌院學士教習庶吉士總管內務府大臣鑲黃旗滿洲都統步軍統領管理戶部三庫奉宸苑清漪園等處總理工程處御茶膳房御藥房太醫院西洋堂事務軍功加三級隨帶加二級尋常加十三級紀錄二十一次臣英和經筵講官太子太保禮部尚書上書房行走武英殿總裁管理國子監事務加六級隨帶加二級紀錄四次臣汪廷珍等奉敕修

  

嘉慶十八年。癸酉。三月。戊辰朔。引見內務府京察保送一等人員。得上□日、此次內務府三院等處京察一等記名之郎中員外郎、著各該堂官再行出具切實考語。帶領引見。其滿洲筆帖式麟保、蒙古筆帖式烏明阿、漢軍筆帖式德興、著交吏部記名、照例選用。所有一等官員達他筆帖式等、俱著准其一等加一級。  

○己巳。遣官祭歷代帝王廟。  

○以太僕寺卿常英、為大理寺卿。  

○庚午。諭內閣、泰陵寶城。應修工段。現據蘇楞額那彥寶詳細勘估具奏。著即派蘇楞額會同那彥寶敬謹承修。  

○又諭、上年十一月閒、先據永臶永玉穆克登額奏、泰陵寶城牆身。有臌裂工段。應行修理。當派桂芳景祿敬謹查勘。嗣派蔣予蒲前往勘估。所奏與永臶等原報情形均符。隨派凱音布哈寧阿承修。前月據凱音布等奏稱伊等前往開工。復加詳勘。除原估工段十二丈外。尚有臌裂五段。湊長二十四丈有餘。裂縫五道。通身滿裂一道。餘四道高一丈至七八尺不等。緣荷葉溝浸水所致。請再派熟悉工務大員查勘。據其所奏情形。與永臶等原報迥異。因復派景祿蔣予蒲前往覆勘。並降上□日飭令永臶等明白回奏。嗣永臶等覆奏之摺。仍堅執原奏。朕恐其回護不實。將永臶等嚴議。特派蘇楞額同那彥寶敬謹詳勘。前日先據景祿蔣予蒲覆勘回京召對時。力陳工程大段堅固。不應如凱音布等所請。大加拆修。並據蔣予蒲奏稱原估牆身二段。現無續增情形。仍可撙節緩辦。朕以伊等各執一詞。連日於伊等奏事到園。屢次分別面詢。所言又各歧異。本日據蘇楞額等奏稱此次恭詣寶城。周圍敬謹詳視。並懸線測量。所有城身臌閃二段。與原報原估相符。應行修理。此外又北面臌閃一段。西南面新舊甎接縫參差一段。俱應增修。其凱音布等所稱另有臌裂五段。湊長二十四丈有餘。裂縫五道。內通身滿裂一道各情形。細查裂縫長僅數尺。寬僅一線及一二分不等。抅抿即可完善。委無通徹裂縫之處。荷葉溝亦無滲水痕跡。另擬工段丈尺清單進呈。將凱音布哈寧阿二人嚴參請上□日。朕詳慎酌核。蘇楞額於工程素稱諳練。那彥寶前任泰寧鎮總兵有年。茲重荷<⿱閒>任。嚴上□日責令詳勘。其所奏情形。較為確實可信。已降上□日即命蘇楞額那彥寶二人敬謹承修。其前後異議諸臣。不可不明白宣諭。區分功罪。此事永臶等三人原報工段。本系應修之工。凱音布等續奏工段。不應拆修。伊等不敢隨聲附和。其於凱音布等欲上寶城查勘之時。謂系慎重陵工。不便向阻。均無不合。本可將前日嚴議寬免。惟凱音布等回京後。穆克登額曾於司員桂良處取到摺稿並丈尺清單。共永臶永玉觀看。前次明白回奏之摺。並不據實聲敘。轉稱凱音布等如何具奏。不可得知。殊屬隱飾。伊三人之過在此。永臶、永玉、穆克登額、仍交各該衙門嚴加議處。桂芳景祿蔣予蒲三人。先後查勘查估。均無不實。惟於蘇楞額等此次續行勘出應行增修工程二段。未能詳細查報。不免疏略。桂芳、景祿、蔣予蒲、均著交部議處。此時應修工程。俱已照蘇楞額等所勘派修。蔣予蒲本不諳工程。其前奏原估工段。仍應緩修之言。亦殊非是。毋許再行瀆奏。至凱音布哈寧阿二人承修陵寢工程。祇應照原報原估處所。敬謹修理堅固。乃伊等於估報之外。率臆查勘。已屬多事。查勘後即浮開丈尺。張皇入奏。而於蘇楞額此次查出實應增修之工。又不符合。實屬冒昧。且前日據稱伊二人到工之時。穆克登額先行告知寶城工段。應行續勘者甚多。與之一同周曆審視。復又奏稱系伊二人自欲查勘。穆克登額先無此言。蘇楞額等傳上□日詢問。穆克登額亦實無先言工段尚多之事。凱音布等奏對之詞。又前後矛盾。種種不實。其咎較重。凱音布、哈寧阿、俱著交該衙門嚴加議處。  

○調鑲黃旗漢軍副都統普恭、為正紅旗滿洲副都統。以內閣學士果齊斯歡、兼鑲黃旗漢軍副都統。  

○辛未。轉吏部右侍郎成寧、為左侍郎。以內閣學士文寧、為吏部右侍郎。轉禮部右侍郎秀寧、為左侍郎。以內閣學士英和、為禮部右侍郎。  

○調正紅旗漢軍副都統蘇楞額、為正紅旗滿洲副都統。以鑲白旗蒙古參領文凱、為正紅旗漢軍副都統。  

○壬申。清明節。遣官祭永陵。福陵。昭陵。昭西陵。孝陵。孝東陵。景陵。泰陵。泰東陵。裕陵。  

○命皇次子旻寧祭孝淑皇后陵寢。  

○遣官祭端慧皇太子園寢。  

○復引見內務府京察一等圈出人員。得上□日、六庫郎中清海、都虞司郎中克蒙額、造辦處郎中嘉祿、上駟院郎中恆泰、奉宸苑郎中阿揚阿、圓明園郎中熱河、清漪園郎中阿爾邦阿、廣儲司員外郎那祥、武備院員外郎長庚、圓明園員外郎延隆、俱著交軍機處記名。  

○以通政使司副使扎拉芬、為太僕寺卿。  

○癸酉。上詣大高殿行禮。  

○還宮。  

○甲戌。諭內閣、本日宗人府吏部兵部奏議處永臶等分別降革各一摺。所議多未允協。上年冬閒、永臶、永玉、穆克登額奏泰陵寶城牆身有應行修理工段。特派桂芳、景祿、二人前往敬謹查勘。桂芳等來京覆奏。其所勘臌裂之處。與永臶等原報大概相符。於摺內聲明。以時屆隆冬。儻遇嚴風大雪。難保無再有臌動情事。恐春融之後。丈尺不符。未經估計。請於來春另行派員查勘。嗣於本年二月閒派蔣予蒲前往查估。蔣予蒲查勘情形。與桂芳等略同。將應修丈尺做法。核估錢糧。請上□日派員修理。隨派凱音布、哈寧阿、二人敬謹承修。凱音布等赴工請訓時。朕諭以陵寢重地。必當加意敬謹。毋稍褻慢。每日帶領工匠進內。俱當叩頭行禮。並時時稽查出入。勿任稍有容止不謹之處。以昭慎重。訓詞明晰。並未令伊等於應修工段之外。另行查勘。乃凱音布等於到工後。即率意欲上寶城查勘。其罪一也。彼時永臶、永玉、穆克登額、即當向其詢明。曾否奉有明上□日。如凱音布等執意欲行。亦必奏准。方可查勘。乃不行阻止。隨同凱音布等徑上寶城。凱音布等於查勘後。遂奏稱原估工段之外。另有臌裂五段。湊長二十四丈有餘。裂縫五道。內並有通身滿裂一道。且稱上檯面甎塊。閒有沈蟄不平。緣荷葉溝浸水所致。言之駭聽。其罪二也。朕思陵寢工程。如果情形較重。永臶等原報不實。所關匪細。當復派景祿、蔣予蒲、二人前往覆勘。迨景祿蔣予蒲回京。則稱凱音布等續奏臌裂情形。皆屬不實。並稱伊等上年查勘應修之工。亦可不辦。此一節系景祿、蔣予蒲、二人之咎。其時永臶等回奏之摺。亦不無回護之見。均不可信。因思蘇楞額素諳工程。而那彥寶又久任泰寧鎮。熟悉該處情形。特派伊二人前往敬謹詳勘。適節屆清明。派二阿哥前往恭祭西陵。起程時特諭令二阿哥敬謹審視。前日蘇楞額等覆奏。據稱敬詣泰陵寶城。周圍詳視。其永臶等原報、臌閃應修二段。查勘相符。此外另有北面臌閃一段。西南面新舊甎接縫參差一段。應行增修。系永臶等原報及桂芳、景祿、蔣予蒲、原勘所無。即凱音布、哈寧阿、亦未詳細指出。其凱音布等所稱臌裂各處及荷葉溝浸水之語。全然不實。本日二阿哥回京。朕詳細麵詢。據二阿哥奏稱親上寶城。敬謹周視。凱音布、哈寧阿、二人所奏。實系不應修理之工。蘇楞額、那彥寶、勘明奏修四處。皆系必應修理之工。奏呈工段丈尺清單。與蘇楞額等前日所奏。悉相符合。此次恭勘情形。至為確實。毫無不詳不慎之處。蘇楞額那彥寶二人。將事敬謹。殊為可嘉。伊二人從前曾賞戴花翎。緣事革退。俱著加恩賞還花翎。現在派令承修。俟修理鞏固。再行施恩。其歷次查勘諸臣。疏略謬誤過失。輕重懸殊。不可不區分示懲。此內桂芳祇經查勘一次。雖於蘇楞額等勘出增修工段。未能詳查。但原摺內曾聲明春融之後。恐有續增情形。未經定議。其咎較輕。著照部議降二級留任。至永臶、永玉、穆克登額、於凱音布等欲上寶城之時。不行阻止。其原報應修工段內。遺漏二處。經蘇楞額續行勘出。均有應得之咎。又於取閱凱音布等摺稿後。謊言不可得知。意存隱飾。原議永臶、永玉、各按降二級調用罰俸之處。著改為降三級調用。各折罰世職俸九年半。原議穆克登額降二級調用之處。伊系因兼管內務府大臣獲咎。著於內務府大臣任內。改為降三級調用。即來京候補。景祿蔣予蒲二人。奉命查勘二次。於應行續修之處。迄未勘出。後又於勘估應修之工。力矯前說。執奏停修。試思陵寢重地。如工程鞏固。原不可輕舉妄動。若實有應行修理者。亦豈可稍事因循。景祿、蔣予蒲、專務與凱音布等爭勝。偏執意見。所有部議降二級留任之處。著俱改為實降二級調用。以儆妄言執謬。輕視要工。至於凱音布哈寧阿二人。率上寶城查勘。冒昧已極。如伊等於奉派承修之先。果聞知工段情形甚重。何不於陛辭赴工時。先行奏明請上□日。乃先無一言。迨後浮開工段。張皇入告。而於實應增修之工。轉未勘出。且凱音布等先則飾稱穆克登額告知原勘之外。工段尚多。及蘇楞額等傳上□日詢問。穆克登額實無此言。凱音布哈寧阿二人。亦旋自稱非出穆克登額之意。奏對之詞。前後刺謬若此。凱音布並自於召對時妄舉不經之詞。雲聞得寶城牆身裂縫較寬。竟可用竹竿深入試探。其言系聞之景祿。朕又面詢哈寧阿、曾否同聞此語。哈寧阿則稱景祿系泛論工程情形頗重。實未造作此語。向其面述。凱音布敢於朕前矢口謾說。尤屬誕妄。其罪三也。伊二人有此三罪。均非革職可以蔽辜。而凱音布獲咎為尤重。凱音布、著革職發往盛京充當披甲。哈寧阿、著革職發往熱河充當披甲。以示嚴譴。朕於諸臣功過。權衡一秉至公。此事關係重大。其獲戾重輕。皆其人之自取。特將前後辦理原委。明白宣諭中外知之。  

○兩廣總督蔣攸銛等奏、粵東洋面肅清。獲匪多名。下部議敘。出力員弁補用有差。  

○以故鎮國將軍奕綬予載銳、襲爵。  

○命禮部左侍郎秀寧、教習庶吉士。  

○以吏部右侍郎許兆椿、為貴州巡撫。調兵部左侍郎戴聯奎、為吏部右侍郎。轉兵部右侍郎吳烜、為左侍郎。以內閣學士盧蔭溥、為兵部右侍郎。轉工部右侍郎茹棻、為左侍郎。以內閣學士陳希曾、為工部右侍郎。浙江巡撫高杞、為刑部左侍郎。  

○以直隸布政使方受疇、為浙江巡撫。調湖北布政使素納、為直隸布政使。以江蘇按察使巴哈布、為湖北布政使。安徽寧池太廣道楊懋恬、為江蘇按察使。  

○調正白旗蒙古副都統緒莊、為正白旗滿洲副都統。以駐藏大臣瑚圖禮、為正白旗蒙古副都統。  

○命西安將軍明亮來京。以廣西左江鎮總兵官穆克登布、為西安將軍。服闋總兵官王兆夢、為左江鎮總兵官。  

○乙亥。上耕耤。詣先農壇行禮。更服。至耤田所。躬耕三推。復加一推。御觀耕台。命睿親王端恩、鄭親王烏爾恭阿、慶郡王永璘、各五推。吏部右侍郎戴聯奎、戶部左侍郎初彭齡、禮部左侍郎秀寧、兵部左侍郎成書、刑部右侍郎章煦、工部右侍郎成格、都察院左副都御史佛住、通政使司通政使賡泰、大理寺卿常英、各九推。畢。順天府府尹率農夫終畝。賞賚農夫耆老如例。  

○旌表守正捐軀安徽靈璧縣民陳漋滾妻李氏。  

○丙子。上啟鑾。恭謁西陵。  

○詣元靈宮永慕寺行禮。  

○戶部議准、陝甘總督那彥成疏報、烏嚕木齊塔西河所、開墾田五頃七十畝。照例升科。從之。  

○是日。駐蹕舊衙門行宮。翼日如之。  

○丁丑。上行圍。  

○以福建按察使王紹蘭、為布政使。調甘肅按察使遇昌、為福建按察使。以甘肅平慶道德克精阿、為按察使。  

○戊寅。孝賢純皇后忌辰。遣官祭裕陵。  

○是日。駐蹕南衙門行宮。  

○己卯。駐蹕團河行宮。翼日如之。  

○庚辰。戶部議准、陝甘總督那彥成疏報、烏嚕木齊蘆草溝所、開墾田一頃八十畝。照例升科。從之。  

○辛巳。上行圍。  

○祭先蠶之神。皇后親詣行禮。  

○賞看守南苑各行宮苑戶一月錢糧。海戶銀一千三百兩。  

○是日。駐蹕新衙門行宮。  

○壬午。戶部議准、陝甘總督那彥成疏報、奇台縣、開墾田四頃八十畝。照例升科。從之。  

○免蹕路經過地方本年額賦十分之三。  

○是日。駐蹕黃新莊行宮。  

○癸未。諭軍機大臣等、百齡奏確勘仁義禮三壩必須移建一摺。並繪圖貼說。朕詳加披閱。當即召見扈從之軍機大臣及松筠指畫酌商。山盱五壩、為宣洩洪湖盛漲、保護堰工而設。康熙年閒、靳輔原議建仁義禮三壩。乾隆十六年、皇考高宗純皇帝特命添建智信兩壩。迄今歷有年所。地形水勢。自必斟酌盡善。今該督等奏稱仁義禮三壩、近年屢經開放、沖跌壩基損壞、刷成深塘、難以修復、即修復亦難經久、擬於蔣家壩以南附近山岡之處、移建仁義禮三壩、並挑挖引河三道儘先改建仁義兩壩、將禮壩地基、築做草壩、以備本年宣洩、計需費五十餘萬兩等語。仁義禮三壩。既不能就原處修復。該督等斟酌情形。奏請移建。但詳閱圖內。舊壩之下。所繪民莊。相距甚遠。現擬移建之處。界畫引河三道。兩旁民莊鱗次。則其閒田畝廬墓。自必繁庶。所穵引河淺狹。水必泛溢。若挑穵寬深。恐所傷實多。其舊有三壩。既不開放。則與堰堤無異。必須填砌堅實。與石堤聯為一體。方足以資捍禦。堤頂處所。並應添建鋪房。派駐弁兵防守。方可保無疏失。合計各項需費。恐該督等所估銀數。以之興辦。尚不敷用。事關謀始。不可不詳細酌核。朕意或於蔣家壩地方。先行改建一壩。本年試為啟放。若水勢順利。足以消減盛漲。並於附近田廬無傷。再議續改二壩。著該督等再行詳議是否可行。並統計引河寬深丈尺若干。工費若干。另行籌度。繪圖貼說具奏。再降諭上□日。將此諭令知之。  

○是日。駐蹕半壁店行宮。  

○甲申。駐蹕秋瀾行宮。  

○乙酉。諭內閣、每屆朕行營。沿途均經特派管段大臣。而於南苑內。向不管理。惟思南苑內地方遼闊。若於沿途無管束之人。殊不足以昭嚴肅。嗣後朕臨幸南苑時。著派出管段之大臣等。分段帶領兵丁管理。並於朕起蹕至駐蹕地方。多派官兵管理。以昭嚴肅。  

○賞蹕路經過看守各行宮弁兵半月錢糧。  

○是日。駐蹕梁格莊行宮。  

○丙戌。上恭謁泰陵。泰東陵。俱未至碑亭。即降輿慟哭。步入隆恩門。詣寶城前行禮。躬奠哀慟。王以下文武大臣官員、均隨行禮。  

○至孝淑皇后陵寢奠酒。臨妃園寢賜奠。  

○旌表守正捐軀江西永豐縣民熊文杰妻張氏。  

○是日。迴鑾。駐蹕秋瀾行宮。  

○丁亥。諭內閣、此案白鵬鶴、因向伊嫂白葛氏借取燈油不給。出街嚷罵。白葛氏趕出門首理論。白鵬鶴拾取土坯、向白葛氏擲毆。不期伊母白王氏出勸。以致誤傷殞命。刑部引子毆父母殺者凌遲處死律、又引鬥毆誤殺旁人以斗殺論律、比擬問以凌遲處死。核其情節。白鵬鶴遙擲土坯。誤傷其母。非其思慮所及。與鬥毆誤傷者究屬有閒。白鵬鶴著改為斬立決。嗣後有案情似此者。即照此問擬。  

○貸喀什噶爾、被旱災民耔種。  

○是日。駐蹕半壁店行宮。  

○戊子。諭軍機大臣等、本年二月內、據斌靜奏接據墨爾根城副都統明德來咨。該處遣犯李必連等、首告遣奴韓自有等商謀糾眾行劫、斌靜以該副都統明德所訊供情未確、馳往審辦。朕以此事情節。該將軍所奏與該副都統咨報既不相符。必須徹底根究明確。當即降上□日派令松寧馳驛前往會同斌靜查辦。本日據明德奏稱、斌靜到墨爾根城、將案犯委之劉鳳誥保三二人審訊、未經審明、斌靜忽然起程迴轉、並私遣保三向遣犯龐添棟家教供、令其就輕罪一邊供認、請特派欽差前往審辦等語。閱明德所奏情節。不應仍令斌靜會審。著派富俊馳驛迅速前往。會同松寧秉公審辦。此案人犯。審明後罪名輕重懸殊。若該遣犯等果有謀叛情事。供證確鑿。即將該犯等分別按律定擬。毋稍姑息。而劉鳳誥保三二人。身系遣犯。經該將軍委令承審。若果如明德所奏、意存私曲。並教犯串供。則其咎甚重。劉鳳誥不特不准釋回。仍應治以應得之罪。保三更應從嚴示懲。至斌靜既知案情重大。供情不確。乃委之劉鳳誥等從中顛倒是非。亦應據實嚴參。設明德因前問擬不實。此次又捏為此奏。希圖飾過。即將明德及承審各員一併嚴參。此事關係緊要。富俊、松寧、務須詳慎研鞫。毋枉毋縱。不可稍存偏畸之見。松寧到彼後、曾否訊有大概情形。先行具奏。若尚未拜發奏摺、即俟富俊到日、公同詳鞫。先將曲直大端。由四百里會同覆奏。再將全案供招定擬結案可也。將此諭令知之。  

○貸陝西潼關、榆林、懷遠、神木、府谷、靖邊、定邊、延川、延長、安塞、安定、綏德、吳堡、米脂、清澗、十五廳州縣、被旱災民糧銀。  

○是日。駐蹕黃新莊行宮。  

○己丑。駐蹕潭柘寺行宮。  

○庚寅。上詣北惠濟龍神廟拈香。  

○諭內閣、前因吉林黑龍江二處遣犯過多、諭令刑部酌議將該犯等分別改發新疆及減為內地軍流。今思該犯等同係為奴之犯。其改發內地者。得邀恩減等。至改發新疆之犯。在戍並未別有過犯。忽令遠徙萬里之外。照舊為奴。辦理尚未允協。除減軍減流各犯、仍照前議辦理外。所有此次刑部酌擬改發新疆為奴之犯。其現在配所者。應令仍留吉林黑龍江。無庸改發。嗣後有應擬發配吉林黑龍江為奴罪名者。再照刑部新擬條款。改發新疆。著即速議具奏。飛飭遵行。  

○旌表守正被戕山東齊河縣民女溫氏。廣東四會縣民劉通妻梁氏。  

○是日。駐蹕北惠濟龍王廟行宮。  

○辛卯賞故哈密郡王銜扎薩克貝勒額爾德錫爾、銀三百兩治喪。以其子博錫爾、襲爵。  

○是日。駐蹕靜宜園。至乙未皆如之。  

○壬辰。戶部議准、陝甘總督那彥成疏報、烏嚕木齊頭屯所、開墾田一頃八十畝。照例升科。從之。  

○癸巳。諭內閣、刑部奏、酌議吉林黑龍江改發遣犯章程。俱著照所議行。其減等改為內地軍流等犯。悉照前議辦理。該部請令情願留配者、仍准留配一節。事涉繁瑣。未免意存姑息。殊非政體。近來習氣相率從寬。廢法邀譽。作威固不可。作福亦足害家誤國也。著不准行。刑部堂官仍著傳上□日嚴行申飭。  

○以故三等公恭阿拉子和世泰、襲爵。  

○以健銳營前鋒參領積德、為鑲白旗漢軍副都統。  

○甲午。上御演武廳。閱健銳營操。  

○乙未。諭軍機大臣等、本日姚文田到京。經朕召見。詢問河南地方情形。據奏衛輝府所屬地方、去冬雪澤稀少、二麥多未播種、春閒又未得有透雨、雖於本月初七八等日得雨三四寸、因枯旱已久、大田仍未能翻犁耕種、貧民皆以草根樹皮糊口度日、經過官道、兩旁柳葉採食殆盡、緣該府地方、近三四年來總未大稔、糧價騰昂、是以民情倍形拮据、幸該府民風淳樸、閭閻尚各安靜等語。豫省衛輝府地方。現在荒旱情形。至於如此。長齡總未據實陳奏。豈竟聽小民轉徙溝壑。不為拯救。該撫系棄瑕錄用之人。若玩視民瘼。意存諱飾。自問安能當此重咎。著傳諭該撫。即將該處荒歉實在情形。應如何施恩調劑。俾小民不致流離失所之處。迅速由驛具奏。將此諭令知之。  

○丙申。上幸靜明園。  

○還圓明園。  

○以頭等侍衛呢瑪善、為浙江衢州鎮總兵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