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亞洲是人民的亞洲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亞洲是人民的亞洲
北京空軍某部 赤鷹
1969年11月24日
本作品收錄於《人民日報

美帝國主義在它妄圖稱霸世界的「全球戰略」中,十分重視日本反動派的作用。作為美國壟斷資本的代理人,尼克松同他前任一樣,對日本反動派寄予「厚望」。他一上台就極力鼓吹日本反動派要在亞洲起「骨幹作用」。日本反動派也飄飄然自以為很了不起。日本首相佐藤榮作不久前大言不慚地聲稱:日本「對亞洲的穩定」要起「主角作用」。一個說是「骨幹」,一個說是「主角」,唱得合拍極了。

尼克松和佐藤彈的雖然是同一個曲調,但是,美帝國主義是有自己的打算的。美帝國主義侵略野心那麼大,手伸得那麼長,力量分得那麼散,真是捉襟見肘,力不從心。因此,從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來,一直是採取積極扶植日本軍國主義復活的反動政策。尼克松的亞洲「新政策」,其內容之一,就是在所謂「區域性合作」的幌子下,要日本反動派進一步發揮作用,成為美帝國主義在亞洲推行侵略政策和戰爭政策的一個得力幫凶。尼克松嘴上講的是要日本反動派在亞洲起「骨幹作用」,其實,他只不過是要日本反動派在美帝國主義的號令下為之效勞而已。尼克松一再強調美國是個「太平洋國家」,換句話說,美帝國主義稱霸亞洲的計劃是決不會放棄的。

佐藤榮作叫嚷日本反動派要起什麼「主角作用」,反映了日本反動派在亞洲進行擴張的狂妄野心。日本壟斷資本近年來在東南亞到處擴展自己的勢力,貪婪地掠奪這個地區的資源,同其他帝國主義爭奪商品市場。隨着經濟滲透的加劇,日本反動派進行軍事擴張的野心也越來越大。他們叫囂從太平洋經馬六海峽到印度洋的航道是日本的「生命線」,鼓吹日本必須建立強大的海空軍來加以「保衛」。日本的執政黨頭目和軍事首腦公開聲稱,日本在必要時就要實行核武裝,以對付所謂外來的「侵略」。日本反動派甚至宣揚,日本的擴軍備戰,應把矛頭對準中國。利令智昏,頭腦發熱,他們又在做起「大東亞共榮圈」的迷夢來了。

偉大領袖毛主席教導我們:帝國主義和一切反動派總是錯誤地估計形勢,「他們過高地估計了自己力量,過低地估計了革命力量」,「因而落在他們自己布置的陷阱里」。美帝國主義在推行侵略政策和戰爭政策時,一再碰得頭破血流,但是它並沒有變得稍微「聰明」一些。日本反動派也是一樣。日本帝國主義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被徹底打敗,今天,佐藤榮作之流又野心勃勃地企圖再一次走日本軍國主義的老路了。

今天的亞洲,是個什麼樣形勢?偉大的社會主義中國,屹立在世界的東方。越南人民的抗美救國鬥爭,取得了偉大的勝利,使號稱世界最「強大」的美帝國主義遭到了慘重的失敗。革命的武裝鬥爭,到處興起,使各國反動派的地位越來越不穩,有的搖搖欲墜。這就是亞洲局勢的主流,是任何力量都不能阻擋的。美帝國主義和日本反動派也在觀察亞洲局勢,它們的反動的階級本能,總是使它們得出完全錯誤的結論。美帝國主義只看到它手中有多少噸鋼鐵,有多少飛機、大炮和各種各樣的現代化武器,而人民的力量,革命的力量又是多麼「不行」。至於日本反動派,則象一個拚命鼓大了肚皮的癩蛤蟆一樣,自以為也是個「龐然大物」,可以起什麼「主角作用」。真是可笑不自量!

美帝國主義「欽封」日本反動派為亞洲的「骨幹」,絲毫也不能抬高日本反動派在亞洲的地位。日本反動派妄想充當亞洲的「主角」,到頭來也只能是跳進自己設下的陷阱。今日的亞洲,是人民的亞洲。決定亞洲命運的,是亞洲各國人民,而不是美帝國主義及其幫凶。任何企圖逆此歷史潮流而行的勢力,不管是美帝國主義或者日本反動派,在亞洲浩浩蕩蕩的革命洪流面前,都將碰得粉身碎骨!

本作品的作者以匿名或別名發表,確實作者身份不明(包括僅以法人名義發表),在兩岸四地、馬來西亞以及新西蘭屬於公有領域。但1969年發表時,美國對較短期間規則的不接受性使得本作品在美國仍然足以認爲有版權到發表95年以後,年底截止,也就是2065年1月1日美國進入公有領域。原因通常是1996年1月1日,作品版權在原作地尚未過期進入公有領域。依據維基媒體基金會的有限例外,本站作消極容忍處理,不鼓勵但也不反對增加與刪改有關內容,除非基金會行動必須回答版權所有者的撤下作品要求。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