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為提高婦女健康水平而鬥爭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為提高婦女健康水平而鬥爭

——如東縣普查普治婦女病的調查報告
《人民日報》通訊員
1971年3月

本作品收錄於《人民日報

編者按:偉大領袖毛主席教導說:「中國的婦女是一種偉大的人力資源。必須發掘這種資源,為了建設一個偉大的社會主義國家而奮鬥。」如東縣革委會在領導群防群治工作中,抓了普查普治婦女病的工作,對於提高婦女的健康水平,發掘婦女人力資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九七○年初,江蘇省如東縣革委會遵循毛主席關於「把醫療衛生工作的重點放到農村去」的光輝指示,在群眾辦醫的基礎上,由點到面,逐步開展了普查普治婦女病的工作。

普查普治婦女病概況[編輯]

一年來,如東縣結合群防群治運動,全縣普查成年婦女十五萬一千二百餘人,不少人都患有不同的婦女病。其中,不能正常參加集體生產勞動的達百分之二十左右,喪失或基本喪失勞動能力的達百分之五左右。發病原因主要是:中年、老年婦女在舊社會受三座大山的壓迫,勞動強度大,生活貧困,衛生狀況差,以及生育過多和老法接生影響健康等。解放以後,廣大農村的政治經濟情況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但由於叛徒、內奸、工賊劉少奇推行反革命修正主義衛生路線,長期以來農村缺醫少藥,廣大農村婦女缺乏經期、孕期、產期衛生和婦女公共衛生知識,一些迷信和不衛生的習慣沒有徹底改變,婦女病得不到早期防治。

在普查普治婦女病工作中,如東縣革委會一方面廣泛深入地開展革命大批判,配合宣傳婦女衛生知識,教育基層幹部注意保護婦女健康;另一方面組織各級衛生部門和大隊赤腳醫生、生產隊衛生員採用中草藥和中西醫結合方法治療婦女病。到目前為止,除了少數患有息肉、肌瘤等病的婦女,需要分期分批地進醫院治療外,已有八萬七千多人進行了一至三個療程的治療,占患病人數的百分之九十一。據部分地區複查,百分之七十左右的婦女病患者已經治癒或基本治癒,其他許多人的病情也有了不同程度的好轉。原來不能正常參加集體生產勞動的,大部分已能正常參加;原來喪失或基本喪失勞動能力的,也大部分恢復或正在恢復勞動能力。岔南公社十一大隊第十一生產隊,共有二十七個婦女勞力,患婦女病的有二十三人,其中不能正常參加集體生產勞動的就有十二人。前幾年,生產隊缺乏勞動力,農忙季節要鄰隊和學校派人來支援。去年治好了婦女病,在秋收秋種時,男勞力雖比過去減少了四個,也沒有再要鄰隊來支援,依靠自己力量保質保量地完成了生產任務。

在普查普治工作中抓兩條路線鬥爭[編輯]

一、正確處理抓革命、促生產和關心群眾疾苦的關係[編輯]

要不要普查普治婦女病?開始在廣大幹部中認識是不一致的。有的同志把普查普治婦女病,同抓革命、促生產對立起來;把發揚「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同關心群眾疾苦對立起來,錯誤地認為普查普治婦女病是助長「活命哲學」。縣革委會針對這些思想,組織各級幹部活學活用毛澤東思想。他們認識到搞好普查普治婦女病是革命的需要,戰備的需要,發展生產的需要。於是,他們便發動群眾,狠批劉少奇的反革命修正主義衛生路線,大破封建迷信思想對婦女的束縛,狠狠打擊階級敵人的破壞活動,使全縣普查普治婦女病工作在較短的時間內取得了成績。

二、堅持群防群治,重視培養女赤腳醫生[編輯]

毛主席教導我們:「什麼工作都要搞群眾運動,沒有群眾運動是不行的。」婦女病患者多,病情雜,要搞好普查普治工作,僅僅依靠原有的專業力量是不行的。因此,如何結合群防群治,依靠和培養一支土生土長的婦女病查治隊伍,特別是培養女赤腳醫生,就顯得十分重要。縣、區、社的各級領導便廣泛發動大隊的女赤腳醫生、助產員和生產隊的女衛生員一起參加查治工作。她們經過工作實踐,基本上掌握了十種左右常見婦女病的查治方法,全縣的查治技術隊伍從三百多人迅速擴大到一千五百多人。紅旗公社十四大隊助產員高蘭英,過去學了六個月的助產,工作了十一年,還是只會助產;通過這次婦女病的普查普治工作,學會鑑別十四種常見婦女病。

三、貫徹執行「預防為主」的方針[編輯]

在發動群眾,開展普查普治婦女病工作中,如東縣革委會還注意貫徹執行「預防為主」的方針,克服那種認為對婦女病只要普查一次,普治一下,就可以完事大吉的思想,正確處理防病和治病的關係。一方面,把治療傳染性婦女病,根除傳染源,早期治療其它婦女病和開展新法接生,當作防病的一個環節來對待;另一方面,不斷向群眾宣傳經期衛生、孕期衛生、產期衛生和婦女公共衛生等知識,傳授防治婦女病的方法,發動群眾起來同自己的迷信和不衛生習慣作鬥爭。不少婦女由於掌握了防治婦女病的醫療衛生知識,就自動起來採集和貯存中草藥,實行無病自防,有病早治,大大減少了反覆感染,鞏固了療效,基本上控制了常見、多發的婦科病。

四、堅持大搞中草藥,實行中西醫結合[編輯]

婦女病普查普治開始時,有一些人顧慮重重,說什麼「查病容易治病難,那來那麼多的藥?」「有些婦女病,還沒有什麼好療法,治不好反而下不了台」等等。「群眾是真正的英雄」,許多革命的醫務工作者緊緊依靠群眾,就地取材,大量採制和試用中草藥防治婦女病,不僅解決了藥源緊張的困難,大大節省了醫療費用,而且發掘和發展了治療常見婦女病的中草藥方劑。有時還採取西藥和中藥配合治療,大大提高了原有的療效。古壩公社三大隊衛生室,為了切實貫徹執行「自力更生」、「勤儉辦一切其他事業」的方針,製成了一種以中草藥為主的膠囊滴白丸,療效很高。後來,岔南公社衛生院經過反覆試驗,克服了種種困難,又把這種膠囊滴白丸改成水泛滴白丸,全部使用了中草藥,使每人每個療程的藥費由五分錢降到七厘錢,進一步節省了醫療費用,解決了膠囊供不應求的困難,保證了大面積治療的需要。

五、開展計劃生育工作,提倡晚婚、節育[編輯]

在普查普治婦女病的工作中,能不能搞計劃生育?開始,在如東縣革委會內部,意見並不是一致的。有的同志說,普查普治夠緊張的了,計劃生育?,顧不上!但大多數同志認為,在普查普治婦女病的同時,宣傳晚婚、節育,實行計劃生育,是件大事,也是完全能夠做到的。他們學習毛主席關於「備戰、備荒、為人民」的偉大教導,統一了思想。縣革委會就發動各公社的醫務人員,幫助赤腳醫生、衛生員在防治婦女病的同時,挨隊逐戶地宣傳計劃生育的意義和衛生知識,並用「一根扁擔兩個筐,一輛自行車拖兩箱」的流動手術室,積極給群眾做節育手術。

婦女的希望和要求[編輯]

通過這次普查普治婦女病,廣大勞動婦女和醫藥衛生工作者,向各有關方面提出了許多希望和要求。主要的是:

一、進一步加強婦女病防治隊伍。要提高公社醫院和地區醫院的婦科治療技術水平,要大力培養女赤腳醫生和女衛生員,幫助她們更好地掌握防治婦女病和新法接生的本領。

二、要求進一步貫徹執行「預防為主」的方針。廣泛深入地宣傳婦女衛生知識,把婦女衛生列為群防群治、愛國衛生運動的一個重要項目。各級領導要根據婦女生理特點,在安排農活時,給予適當照顧。

三、大力提倡晚婚、節育,動員社員實行計劃生育。商業部門要及時供應計劃生育的藥品和器材。

四、要求在群防群治中,加強中草藥和中西藥結合治療婦女病的科學研究工作,及時推廣婦科病的新療法、新技術。

五、要求改善防治婦女病和其他常見病的藥物、器械的生產和供應工作,以適應農村普查普治、常查常治的需要。

本作品的作者以匿名或別名發表,確實作者身份不明(包括僅以法人名義發表),在兩岸四地、馬來西亞以及新西蘭屬於公有領域。但1971年發表時,美國對較短期間規則的不接受性使得本作品在美國仍然足以認爲有版權到發表95年以後,年底截止,也就是2067年1月1日美國進入公有領域。原因通常是1996年1月1日,作品版權在原作地尚未過期進入公有領域。依據維基媒體基金會的有限例外,本站作消極容忍處理,不鼓勵但也不反對增加與刪改有關內容,除非基金會行動必須回答版權所有者的撤下作品要求。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