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為工農兵服務 攀登科學高峰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為工農兵服務 攀登科學高峰
北京市崇文區革委會革命大批判小組
1971年1月29日
本作品收錄於《人民日報

北京市崇文區新大北照相館的工人,遵照毛主席關於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破除迷信,解放思想的偉大教導,狠批叛徒、內奸、工賊劉少奇的反革命修正主義科技路線,以趕超世界科學先進水平的雄心壯志,經過一年零三個月反覆的科學實驗,克服了種種困難,試製成功了一台靜電人相攝影機。

這種靜電攝影只需要帶電、曝光、顯影三道工序,不到一分鐘的時間,照片即可在相機內自動完成,照相者當時就可以拿到照片。由於工序簡化,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不用膠片,大大降低了照相成本,還可以為國家節省大量貴重金屬——銀。一張三寸照片,成本只有幾分錢。現在,這種靜電攝影機已經在天安門廣場為工農兵照相了,受到廣大工農兵群眾的熱烈歡迎。靜電攝影,打破了沿用一百多年的照相舊技術、舊工序,為照相行業多快好省地為社會主義建設服務開創出一條新途徑。

新大北照相館是一個以拍攝舊戲裝、劇照出名的有近五十年歷史的老照相館。解放以後,它雖然經過初步改造,但在叛徒、內奸、工賊劉少奇反革命修正主義路線的影響下,資本主義經營思想和經營作風仍很嚴重。在偉大的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的斗、批、改運動中,新大北照相館工人同志活學活用毛澤東思想,突出無產階級政治,深入持久地開展革命大批判,大破資本主義經營思想和經營作風,樹立為工農兵服務的方向。在天安門照相的過程中,他們深深受到教育。廣大工農兵,無限熱愛毛主席,特別是從祖國各地來京的工農兵,都非常激動地想在毛主席身邊,在天安門前留影紀念。但是,由於照相技術的限制,工序多,時間長,不能及時得到照片。一次,幾位邊防戰士,來到天安門照相留念,照完後他們就離開北京,不巧照壞了,照相館只好退錢。這些對毛主席有着深厚無產階級感情的戰士,他們在來信中激動地說:「我們來到毛主席身邊,這是我們一生的幸福。我們身居海島,心向北京,每當我們迎着日出高唱《東方紅》,心裡就如大海的波濤不能平靜。我們無限想念敬愛的領袖毛主席!想在天安門前留影紀念。可是,你們卻把我們的照片照壞了!」

照相館的工人、幹部為了更好地為工農兵服務,他們遵照毛主席關於「人類總得不斷地總結經驗,有所發現,有所發明,有所創造,有所前進」的偉大教導,根據有一種靜電複印機能在一分鐘內複印出圖紙和文字的原理,決心打破照相舊工藝的束縛,攀登靜電攝影科學技術的高峰。但是,當工人提出試製靜電人相攝影機的倡議時,某些受「劉毒」較深的人卻說:「就憑你們幾個斗大的字不識半口袋的人,還想搞靜電科學,真是不務正業。」試驗小組的工人說:「我們工人雖然文化水平不高,但我們對毛主席最忠,我們有豐富的實踐經驗,我們一定要攻下靜電攝影這一科學技術的難關。」

他們結合館內有的技師在劉少奇反革命修正主義路線的毒害下,為了成名成家,花費了十幾年時間研究一種「光化作用」新技術沒有成功的事實,批判搞科研為成名成家、不為工農兵服務的資產階級個人主義思想。有個技師在批判會上憤怒控訴了劉少奇的反革命修正主義路線。他說:「過去我為了成名成家,發奮鑽研技術,要學好一門專長,在鏡頭上大搞什麼『幻想相』,『分身相』,為資產階級服務。通過學習和革命大批判,我認識到,只有按毛澤東思想辦事,完全徹底為工農兵服務,才是正確的方向。」在大批判中大家堅決表示:我們搞靜電攝影絕不是為了學一門技術,成名成家,而是為工農兵服務,為偉大領袖毛主席爭光,為偉大的社會主義祖國爭光。

他們憑着一顆紅心兩隻手,開始了新的戰鬥。參加試製的工人同志,都是一些小學文化程度的普通工人,沒學過物理、化學,更沒有學過有關靜電攝影的科技知識。他們到某科研所去了解靜電複印的原理,但接待他們的人連連搖頭說:「我們這台靜電複印機,是印資料圖紙的,印照片,根本看不清模樣。說實話,靜電邊緣效應是難以克服的,你們還是別耽誤時間了。」他們聽了以後也感到沒有底。回來以後,他們認真地學習了毛主席關於「中國人民有志氣,有能力,一定要在不遠的將來,趕上和超過世界先進水平」的偉大教導,認識到,靜電邊緣效應不是不能解決,而是自己的思想還沒有解放。在一些人看來,凡是外國有的就是「根據」,找不到這種「根據」就不敢前進半步,如果找到了這種「根據」就處處照搬照抄,即使是被實踐證明是錯的,也不能有半點修改,這是科研上的「洋奴哲學」、「爬行主義」。於是他們狠批了劉少奇推行的「洋奴哲學」。同時,分析了靜電邊緣效應產生的原因,提出了克服的方案,把革命幹勁和科學精神結合起來,進一步樹立了為革命搞科研的信心。

在試製靜電人相攝影機的過程中,試驗接二連三地遭到了失敗。試驗小組的個別同志產生了動搖,認為現在辛辛苦苦搞,將來搞不成功,既給國家造成浪費,自己還要檢討。有的工人一針見血地指出,這種想法是資產階級「私」字的表現。他們堅定地說:有戰無不勝的毛澤東思想引路,就沒有攻不破的科學技術難關。他們經過多次試驗,繪製出了全部圖紙。當試製靜電人相攝影機的關鍵部件靜電發生器時,需要用它把二十四伏直流電壓升到七千伏以上,才能使相紙帶上電荷,進行靜電攝影。但是怎樣解決升壓問題呢?大家出主意想辦法,反覆琢磨,經過日夜奮戰,終於試製成了合乎要求的靜電發生器。在很短時間內試製成功了靜電人相攝影機。

靜電攝影,不僅需要靜電攝影機,而且需要靜電感光紙和靜電顯影液。在試製顯影液的過程中,他們發現靜電邊緣效應並不是無法克服的。通過調整顯影液的配方和給感光紙帶電的方法,經過一千多次反覆試驗,終於使影相的大面積得到了均勻的層次,克服了靜電邊緣效應。在試製感光紙時,要用許多化學藥品,其中不少藥品是有毒的。長時間的連續試驗,使他們感到頭暈、噁心,夜裡睡不好覺。有的藥品毒性大,濺到眼裡眼就會瞎。這時個別同志產生了畏難情緒。但是他們馬上意識到這是劉少奇的「活命哲學」的餘毒沒有肅清,於是又狠批了「活命哲學」。他們堅定地說:「毛主席指引我們要走為工農兵服務的道路,為了落實這個指示,別說雙目失明,就是獻出生命,我們也心甘情願。」在闖過了靜電感光紙這道難關之後,又試製成功了效果良好的靜電顯影液。實踐證明了「卑賤者最聰明!高貴者最愚蠢」。

現在新大北照相館的工人同志,正努力活學活用毛主席的哲學思想,進一步掌握靜電攝影的規律,克服感光不夠快,照片色調不夠明朗的缺點。他們決心不斷攀登科學技術的高峰,更好地為工農兵服務。

本作品的作者以匿名或別名發表,確實作者身份不明(包括僅以法人名義發表),在兩岸四地、馬來西亞以及新西蘭屬於公有領域。但1971年發表時,美國對較短期間規則的不接受性使得本作品在美國仍然足以認爲有版權到發表95年以後,年底截止,也就是2067年1月1日美國進入公有領域。原因通常是1996年1月1日,作品版權在原作地尚未過期進入公有領域。依據維基媒體基金會的有限例外,本站作消極容忍處理,不鼓勵但也不反對增加與刪改有關內容,除非基金會行動必須回答版權所有者的撤下作品要求。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