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中共教育部黨組關於加強和改進高校領導幹部深入基層聯繫學生工作的通知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中共教育部黨組關於加強和改進高校領導幹部深入基層聯繫學生工作的通知
教黨函〔2019〕34號
2019年3月20日
發布機關:中共教育部黨組
教育部網站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黨委教育工作部門、教育廳(教委),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教育局,部屬各高等學校黨委、部省合建各高等學校黨委:

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特別是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教育的重要論述,認真貫徹落實全國教育大會、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和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精神,推動高校領導幹部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切實履行辦學治校、育人育才、維護穩定的政治責任和領導責任,現就加強和改進高校領導幹部深入基層聯繫學生工作通知如下。

一、建立健全制度。各地各高校要圍繞「培養什麼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這一根本問題,着眼增強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親和力針對性,着眼加強幹部隊伍作風建設,着眼維護高校政治安全和意識形態安全,建立健全學校、部處、院(系)領導幹部深入基層聯繫學生制度,促進高校各級領導幹部把工作重心下移到基層單位,工作重點放到學生思想政治工作上,體察校情、關愛學生、答疑解惑、解決問題,推動形成育人合力。

二、明確重點任務。高校領導班子成員尤其是黨委書記、校長,要主動進課堂、進班級、進宿舍、進食堂、進社團、進講座、進網絡,深入一線聯繫學生。高校領導班子每名成員每學期至少給學生講1堂思想政治理論課或形勢政策課,每周至少「面對面」接觸學生1次。倡導領導班子成員每人聯繫1個學生班級或1個學生宿舍或1個學生社團等。學校機關部處、院(系)負責同志,要做到和學生常態化聯繫交流,具體要求由各學校根據實際情況作出規定。高校黨委工作部門特別是學生工作部門的負責同志,要把一半以上的時間精力放在直接到一線聯繫學生、做學生工作上,同普通同學交朋友,推動解決學生思想、心理、生活、就業等實際問題,切實把思想政治工作做到學生的心坎上。

三、強化工作實效。高校領導班子成員要認真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理念,減少不必要的出訪出差,減少不必要的會議活動,把時間留在校園裡,心思聚焦在辦學治校中,精力花在立德樹人上。要創新聯繫方式,把思政小課堂同社會大課堂結合起來,通過參加主題黨日團日、主題班會、社團活動、文體競賽等,拉近與學生距離,成為學生喜愛的人;通過作形勢報告、座談交流、開設講座等,用深厚的理論功底贏得學生,成為為學為人的表率;通過微博、微信、微視頻等方式傾聽學生訴求、疏導學生情緒,以「鍵對鍵」作為「面對面」的有益補充。要堅決杜絕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做到問題導向聯繫、情真意切聯繫、實實在在聯繫。要建立完善信息收集反饋機制,對學生反映的問題、提出的建議,要及時匯總分析、研究落實,把深入基層聯繫學生工作作為大興調查研究之風、狠抓工作落實的重要途徑。

四、嚴格落實責任。各地各高校要推動領導幹部落實聯繫制度情況實現「三個納入」:納入高校幹部任用工作重要依據,納入黨員領導幹部民主生活會對照檢查重要內容,納入校、院(系)級黨組織抓黨建述職評議考核指標體系。要健全完善幹部選拔任用機制,新提任的黨委工作部門負責人應有學生工作經歷。對聯繫學生工作不到位或弄虛作假的,依規依紀追責問責,作出嚴肅處理。

各地各高校要按照通知要求,結合實際制定本地本校領導幹部深入基層聯繫學生工作方案。工作進展情況及時報告教育部黨組。

中共教育部黨組
2019年3月20日


本作品來自1949年10月1日(含)之後的中國共產黨文件。根據《刑事審判參考》指導案例第680號[CPC 1],中國共產黨的中央組織(包括黨的全國代表大會、中央委員會及其各直屬機構[CPC 2])制定的公文,可視為《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第五條規定之「具有立法、司法、行政性質的文件」,不適用於著作權法保護,所以屬於公有領域


  1. 《刑事審判參考》2011年第1集,總第78集,最高人民法院刑事審判第一、二、三、四、五庭共同主辦,法律出版社出版。亦可參考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研究室的一篇文章
  2. 2024年社群共識,國務院(及其組成部門和具有行政管理職能的直屬機構以及法律規定的機構)、全國人大常委會(及其各專門委員會)、最高人民檢察院、最高人民法院(及其巡迴法庭等機構)黨組(機關黨組、分黨組、黨組小組、黨組性質的黨委)等中央國家機關黨組制定的公文,視同「直屬機構」制定。

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人講話和其它文件是否屬於以上範圍,在中文維基文庫社群中存在爭議。在有進一步共識之前,本模板的使用僅限於以上所列之文件。對於已超出《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所規定保護期的其他中國共產黨文件,應使用版權失效模板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