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中共中央關於向全體黨員和幹部群眾傳達鄧小平同志關於當前學生鬧事問題的講話要點的通知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1986年12月中下旬 在資產階級自由化思潮一度泛濫的背景下,合肥、北京等地一些高等學校的少數學生出於各種情緒和緣由上街遊行,極少數別有用心的人從中進行反對共產黨領導、反對社會主義道路的煽動,有的地方出現了擾亂交通秩序和違反社會治安規定的情況。經各地有關方面和學校當局的教育和疏導,事件逐漸平息。12月23日,《人民日報》發表《珍惜和發展安定團結的政治局面》的社論,指出:安定團結的政治局面,是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成敗的關鍵,也是堅持改革、開放最重要的保證。12月26日,北京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通過《北京市關於遊行示威的若干暫行規定》,對遊行示威活動作了比較具體的規定。

  12月30日 鄧小平就學生鬧事問題同幾位中央負責同志談話時指出:「學生鬧事,大事出不了,但從問題的性質來看,是一個很重大的事件。」凡是鬧得起來的地方,都是因為那裡的領導旗幟不鮮明,態度不堅決。這也不是一個兩個地方的問題,也不是一年兩年的問題,是幾年來反對資產階級自由化思潮旗幟不鮮明、態度不堅決的結果。要旗幟鮮明地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否則就是放任了資產階級自由化。「我們講民主,不能搬用資產階級的民主,不能搞三權鼎立那一套」。「我們執行對外開放政策,學習外國的技術,利用外資,是為了搞好社會主義建設,而不能離開社會主義道路。」

  1987年1月6日 中共中央發出關於向全體黨員和幹部、群眾傳達《鄧小平同志關於當前學生鬧事問題的講話要點》的通知。1月15日,中共中央決定,將鄧小平在十二屆六中全會上關於反對資產階級自由化的講話傳達到全黨。

  1月28日 中共中央發出《關於當前反對資產階級自由化若干問題的通知》。《通知》指出:搞資產階級自由化,即否定社會主義制度、主張資本主義制度,核心是否定黨的領導。這一鬥爭關係到黨和國家的命運,關係到社會主義事業的前途。各級黨組織必須充分認識反對資產階級自由化鬥爭的重要性和長期性。但這場鬥爭嚴格限於黨內,主要在政治思想領域內進行,着重解決根本政治原則和政治方向問題,要始終堅持以正面教育為主,團結絕大多數的方針,不搞政治運動。《通知》特別指出,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改革、開放、搞活,是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的路線的兩個基本點,兩者互相聯繫,缺一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