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一支朝氣蓬勃的氮肥工業生力軍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一支朝氣蓬勃的氮肥工業生力軍

——小型氮肥廠在兩條路線鬥爭中發展壯大
化工部 齊忠東
1969年4月10日

本作品收錄於《人民日報

編者按:偉大領袖毛主席教導我們:「我們的方針要放在什麼基點上?放在自己力量的基點上,叫做自力更生。」「要信任群眾,依靠群眾,尊重群眾的首創精神。」這個調查報告從一個方面總結了工業戰線兩條路線鬥爭的歷史經驗,批判了大叛徒劉少奇及其同夥推行的反革命修正主義路線,有力地證明了,只要遵循毛主席的偉大教導,把立足點牢固地放在自力更生的基礎上,貫徹「兩條腿走路」的方針,充分發揮群眾的積極性和創造性,發揮地方的主動性,我們就能夠多快好省地建設社會主義,並在不遠的將來,趕上和超過世界先進水平。

建國以來,在毛澤東思想的光輝照耀下,我國氮肥工業經過廣大工人、革命技術人員和革命幹部的艱苦努力,獲得了高速度的發展,大大改變了解放前極端落後的面貌,躍居世界先進行列。

在大躍進的年代裡,我國獨創了一種新型小氮肥廠,為氮肥工業的高速度發展開闢了一條新的道路。它是在兩個階級、兩條道路、兩條路線的劇烈鬥爭中,粉碎了階級敵人的種種破壞,戰勝了前進道路上的重重困難,茁壯地成長起來的。特別是在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中,它更加突飛猛進,已經成為氮肥工業中一支朝氣蓬勃的生力軍。它的每一個勝利,都是毛主席革命路線的偉大勝利,是毛澤東思想的偉大勝利。

打破洋框框 開闢新道路[編輯]

我國氮肥工業,在恢復國民經濟和第一個五年計劃期間,擴建和新建了一批大型企業。氮肥生產有了很大的增長,但是還遠遠不能滿足農業發展的需要。

一九五八年,偉大領袖毛主席制定了鼓足幹勁、力爭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設社會主義的總路線和一整套「兩條腿走路」的方針,號召全國人民「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破除迷信,解放思想」,走我國自己發展工業的道路。毛主席又提出了「農業八字憲法」,給化工部門提出了光榮的任務。逐年增加化學肥料,是一件十分重要的事。廣大工人、革命技術人員和革命幹部,熱烈響應毛主席的偉大號召,樹雄心,立壯志,遵照毛主席關於大、中、小並舉的方針,決心打破洋框框,大辦小氮肥廠,走前人沒有走過的道路。他們響亮地提出「氮肥工業下鄉」的革命口號。他們敢想、敢幹,創造性地設想出一種新型小氮肥廠的新流程和新品種,並立即開展科學實驗,在新的道路上邁出了第一步。

這一新生事物剛一出現,就遭到了階級敵人的瘋狂反對。叛徒、內奸、工賊劉少奇長期以來一貫反對毛主席的無產階級革命路線,極力推行反革命修正主義路線。他反對在工業戰線上大搞群眾運動,鼓吹一切依賴外國,一切照搬外國,妄圖把我國變為帝國主義和修正主義的附庸。劉少奇在工交部門和化工部的代理人,忠實地執行他們主子的這一條反革命修正主義路線。他們公然跳了出來,反對「兩條腿走路」的方針,叫嚷氮肥工業「只能辦大廠不能辦小廠,這是一條客觀規律」。他們胡說什麼:「外國人辦大廠不辦小廠,你們這條路走不通。」他們還惡毒污衊辦小廠是「走回頭路」,是「造孽」。資產階級技術「權威」也拿所謂氮肥工業技術複雜、高溫、高壓、易燃、易爆來嚇唬工人,證明小廠辦不得。他們故意把人力、物力、財力集中去搞大廠,藉以阻撓和破壞辦小廠。這些資產階級老爺又是吹冷風,又是拆台,搬出一大堆洋教條束縛群眾手腳,妄圖把這一新生事物扼殺在搖籃里,堵死氮肥工業發展的新道路。

工業戰線的廣大工人、革命技術人員和革命幹部同階級敵人進行了堅決的鬥爭。他們高舉毛澤東思想偉大紅旗,經過艱苦奮戰,反覆實踐,終於把新產品試製出來了。初步結果證明,這個新流程是先進的,辦小廠是可行的,「氮肥工業下鄉」是能夠實現的。許多地區聞風而動,在很短時間內辦起了大批小氮肥廠。

堅持土洋並舉 實行技術革命[編輯]

小氮肥廠是遵循毛主席關於「必須打破常規,儘量採用先進技術」的教導,堅持土洋並舉的方針創辦起來的。它既不是機械地照搬洋教條,又不是大廠的簡單縮小,而是氮肥工業的革命。它每前進一步,都遭到階級敵人的搗亂和破壞。

國民經濟暫時困難時期,以劉少奇為首的黨內最大的一小撮走資派,瘋狂反對三面紅旗,並叫囂「工業要退夠」。劉少奇在工交部門和化工部的代理人抓住小氮肥廠某些暫時還沒有解決的技術上、經濟上的問題,攻其一點,不及其餘,妄圖把它一棍子打死。他們蠻橫地說:小氮肥廠「過不了關,過了關也沒有多大意義」,悍然命令「不要搞了」。他們還叫囂:「只能搞洋法,不能搞土法」,污衊搞土的「不是搞科學」,是「工業水平的倒退」。颳起了一陣反對小氮肥廠的妖風。他們不顧廣大工人和貧下中農的強烈反對,對小氮肥廠實行大砍大殺,強迫正在建設的「下馬」,已經投產的關掉,不准再布新點。結果很多小氮肥廠被砍掉。對廣大群眾堅持要辦,沒有被砍掉的小廠,他們又強迫走回頭路,改回外國的老流程,造成生產下降、消耗升高、嚴重虧損等惡劣後果。

「群眾是真正的英雄」。廣大工人群眾並沒有屈服於階級敵人的威脅,也沒有被前進中的困難所嚇倒。他們遵循毛主席關於「在戰略上我們要藐視一切敵人,在戰術上我們要重視一切敵人」的教導,發揚敢於革命、敢於勝利的英雄氣概,作出了許多卓越的貢獻,湧現出了許多動人的事跡。例如,江蘇省丹陽化肥廠的工人,絕大多數是從農村來的貧下中農子女,只有小學或者初中文化程度。這些被資產階級技術「權威」稱為「泥腿子」、「門外漢」的人,憑着對偉大領袖毛主席的一顆忠心,根本不理睬資產階級技術「權威」所作的新流程過不了關的結論,不怕譏笑,不怕打擊,堅決不走回頭路。他們從戰爭學習戰爭,為了解決生產工序不平衡和管道閥門堵塞等問題,在一年多的時間裡,匯集了兩萬多個數據,經過反覆摸索,掌握了新流程的規律。有一些工人,為了解決管道閥門堵塞問題,經常爬上十八米高的塔頂進行觀察,一天上下幾十次。他們在半個月內做了上百次的試驗研究,終於找到了堵塞的原因,解決了這個關鍵問題。他們在總結經驗的基礎上,對設備管道進行了徹底的改革,闖過了技術關和經濟關。上海、安徽、山東的一些小氮肥廠也很快過了關。難關一突破,生產就正常起來,產量成倍增長,技術經濟指標有的接近大廠,有的超過大廠。

小氮肥廠的路子闖出來了,廣大工人群眾和貧下中農,無不為之跳躍歡呼。被砍掉的小氮肥廠又紛紛「上馬」。階級敵人又揚言,過了技術關、經濟關,也過不了使用關,包裝、運輸、貯存、使用等一系列問題,是無法解決的。事實怎樣呢?小氮肥廠紮根在農村,有着深厚的群眾基礎。這些問題難不倒工農群眾。廣大工人和貧下中農緊密協作,因地制宜地創造了種種有效的土辦法。有的廠生產的固體肥料,貧下中農直接用木船、手推車或者扁擔籮筐運走。有的廠生產的液體肥料,貧下中農用塑料袋包裝,在河道上拖運,既節省運費,又不易揮發,土辦法解決了大問題。

鐵的事實,粉碎了階級敵人散布的小氮肥廠「過不了關」的種種謬論。「卑賤者最聰明!高貴者最愚蠢」。用毛澤東思想武裝起來的工農群眾,最聰明,最有才能。他們迎着困難前進,創造出了資產階級庸人不敢想象的奇蹟!

發揮地方積極性多快好省搞建設[編輯]

小氮肥廠過了關,日益顯示出它的優越性:投資少,見效快,充分利用當地資源,產品就地使用,從省、市到專、縣都能大量興辦。地方辦小氮肥廠的積極性更加高漲。

小氮肥廠要不要大辦?依靠誰來辦?遵照毛主席提出的中央工業和地方工業同時並舉的方針,應當更多地發揮地方的積極性,在中央的統一計劃下,讓地方辦更多的事。但是,劉少奇在工交部門和化工部的代理人,卻竭力加以反對。他們給地方大潑冷水,污衊大辦小氮肥廠是「腦子又發熱了」,叫嚷:「辦小的要擠掉大的。小廠辦多了要同大廠爭投資、爭設備、爭材料、爭原料、爭技術力量,拖大廠的後腿。」他們還實行資本主義壟斷政策,對地方採取管、卡、壓手段,把小氮肥廠貶之為地方的「自留地」,實行幾個不准:不准列入國家建設計劃,不准部屬單位搞設計,不准給設備材料,不准給備品配件,不准部屬單位支援技術力量,等等,甚至公然制止地方辦小廠。他們的罪惡目的就是反對毛主席的無產階級革命路線,壓制地方辦小氮肥廠的積極性。

但是,與他們的願望相反,地方積極性是壓制不住的,小氮肥廠大發展的潮流是不可阻擋的。各省、市、自治區革命群眾和革命幹部,衝破了劉少奇在化工部和各地區代理人設置的重重障礙。建設資金從那裡來?地方千方百計自籌解決。不少省的辦法是,以專、縣為主,省給補助,充分發揮地方各級的潛力。沒有設備怎麼辦?他們打破只有大機械廠才能製造氮肥設備的迷信,發揚共產主義大協作的革命精神,把自己省內、市內幾十個甚至成百個地方機械廠和手工業合作社動員和組織起來,自己動手干。山東省有一個生產小農具的手工業合作社,利用土設備,製造出高壓閥門。資產階級技術「權威」不相信能用,拒絕鑑定。但是經過小氮肥廠大膽試用,證明這種閥門完全合乎要求。被資產階級技術「權威」說得神乎其神的什麼高溫、高壓、易燃、易爆、技術複雜的氮肥設備,最後都被攻了下來。施工建設依靠誰?辦法還是發動群眾,依靠群眾。各省、市、專、縣往往把設計、建築、機械、物資、交通、銀行、商業等各部門都動員和組織起來,全力以赴,投入戰鬥。廣大工農群眾都把建設小氮肥廠當作一件大喜事。山東省沂源縣是一個山區,在這裡要建設一個小氮肥廠,周圍幾十里內的貧下中農自動地組織起來,開山修路,平整場地,挑砂運石。各地象這樣生動的事例,舉不勝舉。 小氮肥廠在大發展中,積累了越來越豐富的經驗。同大廠相比,每噸氮肥需要的投資還要少,設備材料還要省。建設速度越來越快,地方依靠自己的力量,基本上做到當年選廠設計,當年製造設備,當年建成,當年投產,真正做到了多快好省。

革命促進了生產 小氮肥廠大發展[編輯]

偉大領袖毛主席親自發動和領導的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徹底摧毀了以劉少奇為首的資產階級司令部。劉少奇的反革命修正主義路線遭到了徹底的失敗。在毛主席關於「抓革命,促生產,促工作,促戰備」的偉大號召下,各省、市、自治區革命委員會狠抓了小氮肥廠的生產、建設和科學實驗工作。廣大工農群眾、革命技術人員和革命幹部把更迅速地發展小氮肥廠,促進農業更大的豐收,看作是忠於毛主席的無產階級革命路線的實際行動,把各方面的工作做得更加出色,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新成就。小氮肥廠無論在建設規模、建設速度、生產能力的增長和創造新技術各個方面,比文化大革命以前都有了很大的飛躍。原來發展比較快的省,更是突飛猛進。原來基礎比較薄弱的省,也迎頭趕了上去。文化大革命以前,只有少數省能夠製造小氮肥廠成套設備,現在已有很多省能夠成批製造。建設時間普遍縮短了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每噸氮肥的投資降低了百分之三十左右。主要原料煤焦,大部分做到了就地取材,有啥吃啥。全國小氮肥廠生產能力提高了五倍左右。小氮肥廠在全國氮肥總生產能力中所占比重,一九六八年達到三分之一以上。

小氮肥廠的廣大工人、革命技術人員和革命幹部,掀起了熱火朝天的技術革命群眾運動高潮,取得了許多重大成果。革新創造大量湧現,有的已經在大中型廠推廣。在一定意義上說,小廠不僅是大廠最好的中間試驗車間,而且是技術革命的尖兵。這個革命的辯證法,把那些資產階級老爺的「小的落後」論和「土的落後」論,統統拋進了歷史的垃圾堆。

小氮肥廠的飛快發展,使得它在支援農業中所起的作用越來越大。已經有了小氮肥廠的縣,農業施肥量有了顯著的增加。小氮肥廠生產的氮肥同農家肥料配合使用,促進了單位面積產量大幅度提高。不少縣的農業生產現在已達到或超過「農業發展綱要」的指標,有的甚至已成為千斤縣。小氮肥廠的發展,不僅有利於農業增產,促進了農業現代化,而且由於它接近農村或者就在農村,對於加強工農聯盟,縮小三大差別,都有很重要的意義。小氮肥廠遍布全國,開始改變了過去氮肥工業不合理的布局,對於貫徹毛主席關於「備戰、備荒、為人民」的偉大戰略方針,有着十分重要的意義。一小撮階級敵人說什麼「搞小的沒有意義」,完全是胡說八道。發展小氮肥廠的意義大得很!

毛主席教導我們:「歷史的經驗值得注意。一個路線,一種觀點,要經常講,反覆講。只給少數人講不行,要使廣大革命群眾都知道。」最近又着重指出:「要認真總結經驗。」回顧小氮肥廠兩條路線鬥爭的歷史,我們更加感到毛主席的革命路線的偉大、正確,更加充滿對劉少奇的反革命修正主義路線的仇恨。我們一定要更高地舉起毛澤東思想偉大紅旗,在以毛主席為首、林副主席為副的無產階級司令部的領導下,堅決貫徹執行「抓革命,促生產,促工作,促戰備」的偉大方針,大搞群眾運動,奪取革命和生產的更大勝利。

本作品的作者以匿名或別名發表,確實作者身份不明(包括僅以法人名義發表),在兩岸四地、馬來西亞以及新西蘭屬於公有領域。但1969年發表時,美國對較短期間規則的不接受性使得本作品在美國仍然足以認爲有版權到發表95年以後,年底截止,也就是2065年1月1日美國進入公有領域。原因通常是1996年1月1日,作品版權在原作地尚未過期進入公有領域。依據維基媒體基金會的有限例外,本站作消極容忍處理,不鼓勵但也不反對增加與刪改有關內容,除非基金會行動必須回答版權所有者的撤下作品要求。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