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唯生產力論」的要害是反對無產階級革命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唯生產力論」的要害是反對無產階級革命
紅學兵
1969年8月15日
本作品收錄於《人民日報

叛徒、內奸、工賊劉少奇一貫鼓吹反動的「唯生產力論」。按照這種謬論,一個國家沒有高度的資本主義發展,生產力沒有達到高度水平,就不能進行社會主義革命,就不能走社會主義道路。在無產階級奪取政權以前,他鼓吹它,不准無產階級起來革命,奪取政權;在無產階級奪取政權以後,他鼓吹它,反對社會主義改造,妄圖把中國引向資本主義道路;在生產資料所有制的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後,他繼續鼓吹它,陰謀復辟資本主義。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標準。偉大領袖毛主席領導的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社會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的偉大勝利,宣告了劉少奇販賣的「唯生產力論」的破產。當然,生產關係的變革是生產力的一定發展所引起的,但是,生產力的大發展,總是在生產關係改變之後。歷史的經驗證明了:首先造成革命輿論,奪取政權,然後改變生產關係,才能大大發展生產力。這是社會發展的一般規律。

反對無產階級奪取政權[編輯]

舊中國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國家,生產力水平很低,並且長期遲滯不能發展。這主要是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官僚資本主義殘酷壓迫和剝削的結果。有了政權,就有了一切。只有用毛澤東思想武裝群眾,由無產階級(經過共產黨)領導人民大眾,主要是農民群眾,進行反對這三大敵人的革命,即新民主主義革命,奪取全國政權,並在這個革命勝利後不停頓地轉變為社會主義革命,才能從根本上改變腐朽落後的生產關係,大大發展生產力。

然而,早在我國新民主主義革命初期,劉少奇就跟在陳獨秀後面,大肆鼓吹「唯生產力論」,反對無產階級起來革命,奪取政權。他藉口中國工業落後,生產力水平很低,污衊中國無產階級「幼稚」,「流氓性帶得很重」,胡說無產階級奪取政權「是很遠的事實」,根本「用不着說很多的話來討論他」。

藉口生產力水平低就否定無產階級奪取政權的可能性和必要性,這完全是別有用心的謬論。無產階級能否奪取政權,根本不取決於生產力水平的高低,而取決於客觀上是否存在革命的形勢,主觀上是否有一個用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武裝起來的共產黨,正確地領導廣大革命群眾為奪取政權而英勇鬥爭。在舊中國,三大敵人同中國人民的矛盾異常尖銳。無產階級和廣大農民所受壓迫的嚴重性和殘酷性是世界上少見的。他們迫切要求革命。無產階級人數雖少,但同幾億貧苦農民有着天然的聯繫,能夠結成親密的聯盟。在中國,已經存在着革命的形勢。只要中國共產黨用毛澤東思想武裝起來,就一定能夠領導革命群眾逐步戰勝敵人,奪取全國政權。中國革命的偉大勝利,完全證明了這一點。

只許無產階級忍受三大敵人的壓迫和剝削,不許無產階級觸動舊中國反動腐朽的政治經濟制度一根毫毛,這就是劉少奇大肆鼓吹「唯生產力論」的險惡用心!

偉大領袖毛主席在肯定生產力對生產關係、經濟基礎對上層建築一般地表現為主要的決定的作用的同時,又強調指出:「當着不變更生產關係,生產力就不能發展的時候,生產關係的變更就起了主要的決定的作用。」「當着政治文化等等上層建築阻礙着經濟基礎的發展的時候,對於政治上和文化上的革新就成為主要的決定的東西了。」劉少奇販賣的「唯生產力論」,把社會的發展,片面地歸結為生產力主要是生產工具發展的自然結果。它完全抹煞了在一定條件下,上層建築對於經濟基礎、生產關係對於生產力所起的主要的決定的作用;完全抹煞了無產階級在革命理論指導下,自覺地起來革命,奪取政權,改變生產關係,對大大發展生產力和推動社會發展所起的決定作用。它從根本上否認「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創造世界歷史的動力」,否認「革命是歷史的火車頭」。它用機械唯物主義偷換辯證唯物主義,用庸俗進化論反對革命的辯證法。「唯生產力論」是徹頭徹尾的反革命謬論。

為發展資本主義鳴鑼開道[編輯]

一九四九年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標誌了新民主主義革命階段的基本結束和社會主義革命階段的開始。工人階級和勞動人民堅決響應毛主席關於「把中國建設成一個偉大的社會主義國家」的號召,決心不停頓地轉入社會主義革命。但是,就在這個歷史轉變關頭,劉少奇又急忙跳了出來,到處大嚷大叫地反對走社會主義道路,鼓吹走資本主義道路。他的「理論」根據,仍然是反革命的「唯生產力論」。 劉少奇一再叫嚷:「社會主義問題是將來的事情,現在提的過早。」他胡說什麼「今天中國資本主義還是在年青時代,正是發展它的歷史作用,積極作用,建立功勞的時候」,要無限制地「讓資本家存在和發展幾十年」。他硬說不這樣辦,就要「妨礙生產力的提高」,就是「反動的」。他還污衊在沒有機械化之前就搞農業合作化是什麼「反動的空想的農業社會主義思想」,拚命鼓吹發展富農經濟,大叫什麼富農即使雇「一百個」長工,也「應該加以保護,不得侵犯」。這個老反革命顛倒黑白,混淆是非,真到了喪心病狂的程度!

所謂新中國必須靠資本主義才能發展生產力,這純粹是資產階級走狗的狂吠。

中國民族資產階級雖然不是民主革命的對象,但同樣如馬克思所說的,「從頭到腳,每個毛孔都滴着血和骯髒的東西」,從來都對無產階級進行着殘酷的剝削。它在政治上經濟上都十分軟弱,並且同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有着千絲萬縷的聯繫。它「生不逢時」,出生較晚,卻衰老得更快。在世界早已進入「資本主義決然死滅和社會主義決然興盛的時代」,在無產階級已奪得了政權的新中國,工人階級和資產階級的矛盾已成為國內的主要矛盾。如果對資本主義工商業不採取利用、限制、改造的方針,而象劉少奇所鼓吹的那樣要它無限制地大發展,那就不但不能大大發展生產力,而且會使無產階級已經奪得的政權改變顏色。

所謂搞社會主義是「空想」,是「反動的」,這更是無產階級叛徒的語言。

偉大的列寧早就指出:在資產階級民主革命勝利以後,能否不停頓地轉為社會主義革命,就要看「無產階級的準備程度、無產階級同貧農聯合的程度」。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工人階級掌握了政權,這就是最重要的政治準備;沒收了官僚資本,「就使人民共和國掌握了國家的經濟命脈,使國營經濟成為整個國民經濟的領導成份」,這就是最重要的經濟準備。經過長期的民主革命鬥爭,中國的工農聯盟非常鞏固和強大。工人階級和貧下中農嘗盡了被剝削之苦,他們「蘊藏了一種極大的社會主義的積極性」。土地改革之後,廣大貧下中農迫切要求組織起來,走合作化的道路。只有這樣,才能避免新的兩極分化,才能逐步實現農業機械化。並且,在老解放區,在毛主席「組織起來」的偉大號召下,已經有了個體農民互助合作的成功的初步經驗。因此,新中國成立後,在毛主席的無產階級革命路線指引下,中國共產黨領導廣大工農群眾,用適當的形式和步驟,對國民經濟實行社會主義改造,決不是什麼「空想」,更不是什麼「反動的」,而是大勢所趨、人心所向,完全符合客觀規律。只有這樣,才能充分調動億萬工農群眾革命和生產的積極性,才能大大發展生產力。

劉少奇如此狂熱地販賣「唯生產力論」,目的就是要工人階級和勞動人民把革命的勝利果實,恭恭敬敬地拱手獻給資產階級。這個陰謀一旦得逞,億萬工農群眾就會重新陷入人間地獄。

偉大領袖毛主席早就指出:要在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勝利後,建立資產階級專政的資本主義社會,只不過是「完全的夢囈」。中國民族資產階級十分軟弱,它要反對社會主義,就不能不投降帝國主義。說到底,劉少奇的這種發展資本主義的反動綱領,「在實際上是不能實現的,所以他們實際上是準備投降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的人。」劉少奇鼓吹「唯生產力論」,不僅說明了他是資產階級的總代表,而且暴露了他充當帝國主義走狗的真面目。

復辟資本主義的煙幕彈[編輯]

在偉大領袖毛主席英明領導下,我國到一九五六年就基本上完成了對生產資料所有制的社會主義改造,大大推動了生產力的發展。但是,生產關係和生產力之間,上層建築和經濟基礎之間,都存在着又相適應又相矛盾的情況。階級鬥爭還遠遠沒有結束,並且鬥爭的焦點仍然集中在政權問題上。毛主席教導說:「社會主義社會是一個相當長的歷史階段。在社會主義這個歷史階段中,還存在着階級、階級矛盾和階級鬥爭,存在着社會主義同資本主義兩條道路的鬥爭,存在着資本主義復辟的危險性。」在這種情況下,「單有在經濟戰線上(在生產資料所有制上)的社會主義革命,是不夠的,並且是不鞏固的。必須還有一個政治戰線上和一個思想戰線上的徹底的社會主義革命。」這是對馬克思列寧主義的劃時代的發展,是毛主席關於無產階級專政下繼續革命的偉大學說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引導無產階級和革命人民繼續革命的指路明燈。

就在這個社會主義革命處於能不能繼續前進的緊要關頭,劉少奇又跳了出來,大造反革命輿論。他到處叫嚷:「我國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誰戰勝誰的問題,現在已經解決了。」「階級鬥爭已經過去」,「現在,我國人民和黨的主要任務,就是儘快地發展生產力。」這種謬論不過是「唯生產力論」的一種新的表現形式。

按照他的這種謬論,生產關係不再和生產力有矛盾了,經濟戰線上的社會主義革命已經完結了。 按照他的這種謬論,上層建築不再和經濟基礎有矛盾了,政治戰線和思想戰線的社會主義革命完全沒有必要了。

按照他的這種謬論,階級已經消滅了,資產階級已經不存在了,階級鬥爭已經完結了,工人階級和勞動人民只要埋頭生產、埋頭業務就行了。

偉大領袖毛主席尖銳地指出:「凡是要推翻一個政權,總要先造成輿論,總要先做意識形態方面的工作。革命的階級是這樣,反革命的階級也是這樣。」劉少奇叫嚷發展生產力是假,復辟資本主義是真。他製造的「生產就是一切」的反革命輿論,是一種煙幕彈。他妄圖用它來麻痹我們的革命警惕性,以便他大搞招降納叛,結黨營私,在各條戰線上瘋狂推行一整套反革命修正主義路線,把無產階級專政蛻化為資產階級專政,把社會主義經濟演變成資本主義經濟。我們如果上了他的當,真的忘了無產階級專政下繼續革命的必要性,不搞階級鬥爭,不搞上層建築領域的革命,不突出無產階級政治,不徹底摧毀以劉少奇為首的資產階級司令部,不鞏固無產階級的領導權,而只埋頭搞生產,「只問糧棉油,不分敵我友」,只搞機械化,不搞革命化,那就不要很多時間,就不可避免地要出現全國性的反革命復辟,腦袋掉了還不知道怎麼掉的! 列寧指出:「政治同經濟相比不能不占首位。」「一個階級如果不從政治上正確地處理問題,就不能維持它的統治,因而也就不能解決它的生產任務。」偉大領袖毛主席大大發展了列寧的這個光輝思想。毛主席反覆教導我們:政治是統帥,是靈魂,「政治工作是一切經濟工作的生命線。」林副主席指出:「『抓革命,促生產』,這個方針是完全正確的,它正確地回答了革命和生產,精神和物質,上層建築和經濟基礎,生產關係和生產力之間的關係。」搞社會主義建設,決不能忘了無產階級專政條件下的繼續革命。我們在任何時候,都必須突出無產階級政治,用革命統帥生產,促進生產,帶動生產。既搞機械化,更搞革命化,並且用革命化領導機械化。只有這樣,才能鞏固無產階級專政,堅持社會主義方向,使生產力飛躍發展。

現在,劉少奇已經成為政治殭屍了,但他散布的「唯生產力論」的餘毒還未肅清。一切革命的同志,都要進一步用毛主席關於無產階級專政下繼續革命的偉大學說武裝起來,徹底批判「唯生產力論」,狠抓革命,猛促生產,奪取革命和生產的雙豐收。

本作品的作者以匿名或別名發表,確實作者身份不明(包括僅以法人名義發表),在兩岸四地、馬來西亞以及新西蘭屬於公有領域。但1969年發表時,美國對較短期間規則的不接受性使得本作品在美國仍然足以認爲有版權到發表95年以後,年底截止,也就是2065年1月1日美國進入公有領域。原因通常是1996年1月1日,作品版權在原作地尚未過期進入公有領域。依據維基媒體基金會的有限例外,本站作消極容忍處理,不鼓勵但也不反對增加與刪改有關內容,除非基金會行動必須回答版權所有者的撤下作品要求。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