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五更寒」點的什麼題?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五更寒」點的什麼題?
豫文
1969年11月20日
本作品收錄於《人民日報

反動影片《五更寒》是一部狂熱鼓吹叛徒、內奸、工賊劉少奇右傾機會主義路線的大毒草。

這部影片為什麼取名《五更寒》?編導者是煞費苦心的。南唐後主李煜寫過一首《浪淘沙》的詞,詞中就有這麼一句:「羅衾不耐五更寒」。這就是反動影片《五更寒》片名的來由。

《五更寒》故事的時代背景,是中國人民解放戰爭的第一年。這一年,中國人民和中國人民解放軍,在偉大領袖毛主席的英明領導下,牢牢掌握戰爭中的主動權,「打退了美國走狗蔣介石的數百萬反動軍隊的進攻,並使自己轉入了進攻」。在打退貌似強大的國民黨反動派的進攻中,我廣大軍民信心百倍,鬥志昂揚,一片熱氣騰騰的景象!

可是,在政治氣候的寒暑表上,不同的階級有着截然不同的反映。站在反動立場上的《五更寒》的炮製者,卻感到了「嚴寒」,感到了影片「導演闡述」中所說的那種「令人窒息」的「嚴寒」。他們通過影片極力渲染這個「寒」字。影片的第一個鏡頭,就把我主動作戰略轉移的中原解放軍,醜化成倉皇「撤退」的「敗兵」。緊接着,那位縣委書記劉拐子神情沮喪地向觀眾交代:「五師留下來堅持的張支隊,被敵人包圍,垮了!」曾經勝利地堅持了游擊戰爭、有力地配合了主力部隊作戰的我大別山人民游擊隊,也被肆意醜化成有的叛變、有的逃跑的烏合之眾。就這樣,影片炮製者一筆抹煞了我人民武裝力量在戰爭中的主動權,把我大別山根據地軍民轟轟烈烈、熱火朝天的鬥爭史,歪曲成一部被動挨打、望而生「寒」的苦難史。為了點題,他們竟然從封建帝王哀嘆亡國之恨的詩句中,找到了感情的共鳴,用了其中的「五更寒」三字作為片名。

毛主席指出:「有兩種世界觀、方法論:無產階級的世界觀、方法論和資產階級的世界觀、方法論。」「五更寒」這三個字的片名,充分地暴露了影片炮製者的反動立場和陰暗心理。

影片極力渲染這個「寒」字,是為了滅革命人民的志氣,長階級敵人的威風。

影片極力渲染這個「寒」字,是為了醜化和污衊人民解放軍和人民群眾。

影片極力渲染這個「寒」字,是為了替叛徒哲學、活命哲學製造根據。

影片極力渲染這個「寒」字,是為了鼓吹右傾機會主義路線。

反革命修正主義文藝黑線的頭目們所以把這株毒草炮製出籠,是想通過它為復辟資本主義製造輿論,妄圖使社會主義的新中國出現「五更寒」的局面。那時,他們夢寐以求的資本主義「春天」就來臨了。但是,這不過是他們的痴心妄想!

在《五更寒》借用的李煜的同一首詞裡,還有這樣幾句:「無限江山,別時容易見時難。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這倒是一切被推翻的反動統治階級及其走狗的命運的真實寫照。

資本主義的「春天」,確是象「流水落花」那樣一去不復返了。今日之域中,已是無產階級和革命人民之天下。經過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我國的無產階級專政更加鞏固了。失敗的階級,雖然已經做了無數次捲土重來的好夢,而且還會繼續進行復辟資本主義的反革命活動,但是,在用毛澤東思想武裝起來的中國人民面前,他們永遠只能對被奪去的「天堂」發出「別時容易見時難」的哀鳴!

本作品的作者以匿名或別名發表,確實作者身份不明(包括僅以法人名義發表),在兩岸四地、馬來西亞以及新西蘭屬於公有領域。但1969年發表時,美國對較短期間規則的不接受性使得本作品在美國仍然足以認爲有版權到發表95年以後,年底截止,也就是2065年1月1日美國進入公有領域。原因通常是1996年1月1日,作品版權在原作地尚未過期進入公有領域。依據維基媒體基金會的有限例外,本站作消極容忍處理,不鼓勵但也不反對增加與刪改有關內容,除非基金會行動必須回答版權所有者的撤下作品要求。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