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讨论:沈馆录

页面内容不支持其他语言。
添加话题
维基文库,自由的图书馆
最新留言:Blahhmosh在1年前发布在话题原文

沈馆录》版权问题[编辑]

有些人认为《沈馆录》是1934年发表时,美国对较短期间规则的不接受性使得本作品在美国仍然足以认为有版权到发表95年以后,年底截止,也就是2030年1月1日美国进入公有领域。但是同时咋们又不知道《沈馆录》的作者,所以可以算是匿名或佚名作者。那么他的版权到发表80年以后,年底截止。如果如此,那么他的版权就已经是公有领域里。你们认为呢?Blahhmosh留言2022年5月9日 (一) 23:42 (UTC)回复

 支持:个人认为可以加。Assifbus留言2022年5月10日 (二) 15:29 (UTC)回复

  • @Blahhmosh:阁下只要用适合的模板:内文用{{清朝作品}},那篇金毓黻的序用Not-PD-US-old就可以了。《沈馆录》是三十年代年被金毓黻编进了《辽海丛书》,不是三十年代首次“发表”的(光是金毓黻的序里边就提到了朝鲜此前也有刊本,而且请注意发表和出版不是完全重合的概念,对古籍(这是一部时期在皇太极在位期间的笔记)更是如此);但金毓黻的序只在两岸四地到期,美国还没到,因此只好消极容忍。祝编安。(又及:匿名或佚名到80年的规定是指?抱歉我不太清楚阁下所指,不过应该与本件关系不大。)--银色雪莉留言2022年5月10日 (二) 16:37 (UTC)回复
    >匿名或佚名到80年的规定
    当我没说。我实在是不了解版权问题。 Blahhmosh留言2022年5月10日 (二) 16:39 (UTC)回复
    相较而言,美国比两岸四地的版权时间明显要长一些。话说大家认为‘从维基文库分支出来一支‘中华文库’,并将服务器放在两岸四地某处’这种行为有前途吗?不论是社区生态上还是技术可行性上。 SunRuikang留言2022年5月16日 (一) 13:58 (UTC)回复
    这么做的原因是在两岸四地可能已属于公共的内容,在美国仍然具有版权——而对于大多数这种情况来说,这种实际无版权主张的内容,仍然‘技术上讲’还具有版权,而且是在和中文生态关系不大的美国司法管辖区,对知识的传播无益。 SunRuikang留言2022年5月16日 (一) 14:03 (UTC)回复
    Wikisource:维基别库(已倒闭) Midleading留言2022年5月16日 (一) 14:08 (UTC)回复

原文[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