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陈伯美先生七十寿序

维基文库,自由的图书馆
陈伯美先生七十寿序
(己未)
作者:黄宗羲 明末清初
本作品收录于《黄梨洲文集/08
卷八·寿序类

陈伯美先生,甲子与余同物。己酉岁,余为文寿其六十,因推宋景濂禄命辨之,意以归之人事,然此时穷通奇偶,不甚相远也。十年以来,令子介眉读中秘书,孙莘学弱冠登贤书,先生亦受封翰林院编修,而余顽钝如故,白首青灯,学不加进,终不敢以命之不犹而自委也。戊午冬,先生偕莘学公车北上,因得谢恩。介眉上疏陈情,乞侍南还。天子加恩近臣,允其给假送亲。而八月八日适当七十诞辰,介眉先期自京师缄书,欲余为序。

夫先生以瓮牖绳枢之子,一旦而为天子所知,亦可为荣矣。而余之不能无望于介眉者,方今朝廷开史局,纂修《明史》,取草野之士以充赋,明示以翰苑无雄文奥学之人也。然余观今所取于草野者,以视明初所取之三十二人,相去何等?必有能辨之者。此固不具论,其亦有能度越于吾介眉者乎?吾不能知今之在翰苑者,由介眉推之,未可便谓草野之士胜于翰苑也。吾闻朝廷之上,欲留介眉分任史事,便当励其三长。即未敢侈口迁、固,然必能考真伪,定是非,有所载削,不附和于流俗,此便可关草野之口而夺之气矣。盖明初之有求于遗逸者,议论之公,而今之不敢信草野者,闻见之陋也。奈何急于南还,不为当世张一闻见之路乎?虽然,此余局外人之意也。

昔景濂归省其父,上赐金帛遣之,然蓉峰处士未尝至京师也。震川言周美为尚书郎,封君就养京师,秩满受封,父子相随奉天门谢恩,观者叹息。内侍引入禁苑,遍观玉堂、神明、渐台、太液之胜,饷以内珍,曰封君谢恩者盖少,况年盈八十健爽如此者乎?掖送出长安门而别,然不闻上赐其还也。今先生兼而有之,此顾儒者之盛事,介眉又遑顾其他乎?

先生虽七十,而须发黝然,望之如五十岁人,无俟于凭几撰杖。倍之而五十年,始可当期颐耳。子姓从此名位愈高,其受朝廷之宠眷,亦将至再至三,不一而已也。介眉又何必亟亟于今日乎?独怪余龙钟潦倒,不能以禄命同先生之通塞者,且不能以禄命同先生之老壮也。是故言禄命者,自景濂以上,王鲁斋以为古今之远,四海之广,人生林林,俱囿于二百五十有九万二千命之中,何其术之穷也?自景濂以下,童轩以为命在有无之间,引高谷、李昂、单昂、王稽四人同物者以证之。天生余与先生若,似乎为三家之谈助也。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