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阐义昭鉴/纶音

维基文库,自由的图书馆
御制谕纂修诸臣 阐义昭鉴
纶音
作者:金在鲁 李天辅
1755年
前札

噫!之道,孝悌而已。为人子弟,勿论王公匹庶,于不忍言者,人虽言之,其不忍闻,予岂忍形诸言、登诸教,而下纂厅之谕,专由痛心而然矣,不然,非今纂辑之意也。昨闻都提调所奏,此谕编于卷首云。从今以往,义理将阐,枭心可戢,而此后则体段尤严,可谓金石之案。

凡事自有规模,又有本末。所谓规模者,不可因此而枝蔓,今者编录,只举前后正法者。所谓本末者,诸逆结案,既布朝纸,阐义理,其本,载其事,其末也。渠虽阴惨自速王章,今年正法者、应坐者,其几百人?是岂予所乐为者哉?此册颁布之后,或有不逞者犹不大觉,被其诖误者亦不感悟,则是尤亘古所无之乱逆也,随现按法,自有邦刑。而其若览此鉴,抉摘字句,探索于他,以为此人名入此编,不可不同律,此人应入而不入,其宜追律,纷然葛藤,陷人坑坎,则此因此鉴,将起杀戮,是岂予之意?是岂予之意?

何以言之?以台臣笏记,卅载之后,几将一大纷纭。笏记犹然,况金石之案乎?夜分乃入,思之及此,寝不能寐。此岂过哉?一人追律,随法几人?应坐亦几人?噫!白首暮年,枭獍不熄,一年之内,临帐殿殆近十之八九,而欲阐义理,又启杀戮,则荆棘之开犹慎,况加于此者乎?此后凭此提往事而惹闹者,此非为国也,乃挟杂也。挟杂者何?前日所恶者,则挟杂也,前日不恶者,亦挟杂也。私胜公,非挟杂而何?

漏鼓不撤,命政院、药院入侍,使持编同入,耿耿待朝,呼写纶音,名此编曰《阐义昭鉴》,添删以下。何谓添删?阐义理莫重处,当添,不紧语不紧名,当删。

咨!纂修堂郞,体此苦心,体此苦心,而吁嗟!大小臣工亦体此谕,一公自励,莫犯邦宪。

嘉善大夫、行龙骧卫副司直,臣南有容奉教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