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关于工资总额组成的规定 (1951年)

维基文库,自由的图书馆
关于工资总额组成的规定
制定机关: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财政经济委员会
1951年3月7日
国家统计局关于工资总额组成的暂行规定

为便于各公营企业编制劳动计划时计算工资总额,以及便于各公私企业行政方面或资方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救济失业工人暂行办法之规定缴纳工会经费、劳动保险金及失业救济基金起见,特对工资总额组成作如下规定:

一、凡由各企业行政方面或资方对其所雇用的在册人员所支的工资(包括以其他形式支付的工资在内),均应包括于工资总额之内。

在册人员包括下列各项人员:(一)生产工人,(二)学徒工及见习工人,(三)工程及技术人员,(四)管理人员,(五)勤杂人员,(六)消防警卫人员。

注:私营企业中资方及资方代理人之一切收入均不应计算在内。

二、工资总额应包括下列各项:

(一)基本工资:

1、按工资标准、工资等级所直接支付的计时工资;

2、按计件单价(包括直接无限制的、累进的、集体的计件形式)所直接支付的计件工资;

3、计时奖金(如提高质量、节约燃料、节约动力、无事故等奖励金);

4、不采用上列各种工资制度之企业单位内的营业提成。

(二)辅助工资:

1、除前项所列计时奖励以外之各种有关提高生产的奖金;

2、加班加点费及夜班津贴;

3、各种津贴(如技术津贴、地区津贴、有害健康津贴等);

4、事故停工工资(如因机器、动力发生故障或原材料供应不足之停工期间工资等);

5、用其他形式支付的工资,如伙食津贴、房贴、水电贴。但所谓用其他形式支付的工资是指用津贴形式发给职工者,至于住工房不收房租水电费,因其难于计算,故不包括在工资总额之内。

三、工资总额不包括下列各项:

(一)发明、技术改进、合理化建议、新纪录运动等非经常性的一次奖金;

(二)企业缴纳的劳动保险金、工会经费、失业救济基金等;

(三)职工调动工作的旅费、调遣费;

(四)解雇费。

四、农场、机关或学校等单位内之工资总额可参照上列各项之规定计算之。至于学校内工资制的学员工资,则不计入学校的工资总额之内。

五、企业、农场、机关、学校有供给制、包干制工作人员者,其待遇均不计算在征收工会经费和劳动保险金所采用的工资总额之内。至于行政方面所须缴纳供给制,包干制工作人员的工会经费,则应按中央人民政府劳动部、财政部一九五〇年十月十一日联合通知的第一项规定办理。

六、凡经法律规定依据企业工资总额计算企业应缴纳之各项费用时,其所用工资总额,不得超出本规定所限的范围。如有个别企业对于本规定某些项目,确难执行时,得报请当地劳动行政机关处理之。

主 任 陈 云
一九五一年三月七日


本作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法律法规,国家机关的决议、决定、命令和其他具有立法、行政、司法性质的文件,及其官方正式译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第五条,本作品不适用于该法,在中国大陆和其他地区属于公有领域


注:中文维基文库社群认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演讲,不总是具有立法、行政、司法性质的文件。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