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锦江先生文集/卷四

维基文库,自由的图书馆
卷三 锦江先生文集
卷四
作者:张璶
1772年
卷五

[编辑]

上伯从兄璘○壬申[编辑]

来此即欲伻候。而新到人事。汩汩不暇。尤切仰慕之忱。春气始和。伏惟佥候起居。俱膺端始之庆。弟触冒之馀。眩晕苦甚。精神昏愦。以此临民。岂有小效抚摩之诚。每念辞陛之教。踧踖无以为计也。欲候平安。草此拜书。

与弟季润,次润瑢。○癸酉。[编辑]

久在此。殊深离苦之思。季润困悴。已得苏快否。以此间多事。不即伻审。令人怀郁。吾罢斋后虽若疲困。而不甚为苦。今日欲往哭新岩从妹之丧。而逾越峻岭。往来亦不易也。次润奉安文。何不送邪。既已许之。今不可以一边之异议而虚其来索也。吾于此岂不思量而妄为之也。且在此窃覸士类之意。大率不满于后出之议。而以本院之举为是。人心是非之公。固不能以私意之偏而汩之也。

与次润[编辑]

阻音尤深相念之情。春气已暖。想益安适。此姑保而扶桑驿有杀狱。为吏而不能宣明教化。使民陷重辟深惧。死者女人。而十九而寡。守节二十四年。而邻有强暴之侵。自缢以全节。尤可哀也。棫随君做工否。知艰食已甚。而无以致之。日望马归而马不来。令人深悯也。

答宗侄五相[编辑]

在局书久未报。初冬气至。经况如何。旧读能记否。收拾之工。切宜从容而详玩。若急迫求之。易忘而多错。乃学者之通病也。五叔近在峡否。右痹之苦。有更深之渐。明与明间。欲遣人要之。示以所在为幸。惠肉得尝于不食之久。尤感。

与从侄世相[编辑]

奎妇之丧。痛惨可言。来为我家妇而不识其面。尤所伤痛也。丧出于其家。而闻症涉时气。殡殓之事。岂得尽人之情。痛苦悼念。尤何以堪也。花山之论。校院欲受而担之邪。闻彼欲来此封䟽。果信否。切宜商量而周审也。近来此等事。甚有悯人意者。君辈年少经事之少。恐虑不及此也。苟细入思量。不难见得到也。心扰草草。

寄宗侄孙纬心[编辑]

昨往箭丹。始知汝往在汝舅氏所。不得相见。深在念也。吾以除命再下。方作谢恩之行。而暑雨蒸湿。老人行役。苦哉奈何。汝近所读何书。汝以忧患失学。年岁之晩。深可慨惜。幸可勉进。以副区区也。一小玄丁。聊以伴书。吾还当不远。还当招尔来此相依也。吾若迟归。汝可早来也。少弟家近欲送奴马要之也。

答金东叟井星○壬申[编辑]

顷寺僧来致书。谨审携书入山深慰。但未知所读何书。书须熟读而精思。方有所得。若读不熟思不精。终亦无益矣。此间身病妻患。一向无减。从嫂丧出此际。病里怀緖。尤不自堪也。病起草此。

答金东叟癸酉[编辑]

书来知起居不安。深虑不已。前意其偶尔有愆度。承示尤虑其症根或不浅也。幸以症问之。以为调治之地如何。凡病不防之于微。则后必倍费调摄之功也。丙孙数日来颇勤业。不复蹈前日懒废之习。盖以暑敛气醒而然也。爱其气像阔远。欲忍苦而留之。不欲令东叟斸而小之也。会吉今安否。幸因伯氏回示及也。

答金东叟[编辑]

欲伻审动静而不暇。僧来致问。深感眷意之勤。存心岂易得效。存之而不存。固学者之通患。然苟著实用力。存而复存。久久不已。宁有不得之理。但患汩于日课。奔程趁限。不暇专意于操存耳。幸更深思而致省焉。此在汝钦尤所著力者也。然前已累苦口而不见省。奈何。

今年当有庆科云。幸勉工程。获收桑楡之翼。切祝切祝。读心经甚好。而但初学不如读四书而观细注之易觉悟也。然贤辈为学。常失于奔程趁限。不暇潜心涵泳。以此用力之久。而不见长进。殊悯人意也。此间儿辈亦坐此。近来用力稍勤。而无得力处深叹。

与金邦彦樀○丁巳[编辑]

一宵间想侍奉学履俱迪。女儿昨日酉时生男喜甚。尊丈安否近得闻知邪。为一谥状未就。令远方之士。旅食累月。任文衡者其无旷尸之耻邪。匪久应有一番之枉。无学东叟待儿可提抱而后方来也。儿面白如左右。但差大有男子气貌耳。

与金汝钦命夔○乙丑[编辑]

昨便值驾出而还。深以不得拜答为缺耳。孟子近读几篇。深思之规。果能入心否。圣贤为人亲切如此。而读者漫不深省。终身诵说而了无所得。未尝不内顾惭惧。为人叹惜也。孤山主人欲撤讲席而西。此间庶有相随之乐否。苟不以昏废而相弃。毋以𫗴粥之屡空而为嫌也。

答金汝钦[编辑]

昨承惠问。审有所苦。欲即送迎骑。而书中无欲来之意。姑俟家弟来。叩审数日调摄看何如也。来书只是循例寒暄之问。而寂寥数句文字。艰涩如是之甚。贤非不勤于读书。而一向不长进。读书而无所得如此。何苦读书为。且闻学中相处。专事往来谐谑。荒思废业。至于朋友攸摄。群居观善。不知为何事。其本根省检之地。既颠错如此。则发而为言语文字者。何怪其缪戾如是也。以此相处。其为诸君子之耻。书院之辱。亦已甚矣。如能相与省励而改图。姑留专意于书册。潜心硏究。策励朋友。务以庄敬从事。毋复堕落于前日之坑堑。甚善甚善。如或不能。可速来归侍庭闱。尽职于晨昏之养。千万切祝切祝。郑君已归否。归时肯欲相访邪。此处姑依昨。无他虞可以语吾弟也。

与金汝钦[编辑]

久阻音。殊深郁郁。夏序向热。侍奉俱庆。学履安重否。春艰何以堪之。苟非学力足以安于义命。未易堪其苦耳。小孙想佳茂可爱。端阳后欲往哭外兄之丧。若气力可到。欲逦迤相过。而衰老筋力。恐不能如意耳。近所读何书。穷愈甚而志愈励节益奇。深切有望焉耳。

季氏安好而有对床怡怡之乐否。世间何乐可以及此。但见世间知之者少。其迷溺亦可悲耳。

与金汝钦[编辑]

雪山青灯。最喜坐度三馀。但虑读书不能潜心。徒劳无得耳。东叟欲同榻。尤可喜也。此间姑保。若风日稍和。欲一往叩所得。以资规益也。馀东叟能尽之矣。

与金汝钦[编辑]

楮生量狭。无以多受人意而传道之奈何。惟祝春煦。侍学安迪。读书更宜深思也。此间当于何时。有对案讲论之便也。如不以𫗴粥为厌。李兄之西。左右之来此。或不远矣。

答金汝钦[编辑]

昨以女儿行付书柳田。书不传而海奉来致手字。谨悉近况深慰。女儿若令嫂新行在近。岂可弃而来此。惟以慈命进退可也。新计虽窘。若立志之坚。自好从这里做工夫。为贫夺守。丈夫有志者不如是也。古人云其穷愈甚。其节益奇。今才做契阔。不自竖立如此。恶在其动心忍性而增益其所不能也。科事不利。当益励志以图后也。

寄从子晩杞丙子[编辑]

此皆姑保。但汝去不得去后消息。在道饥渴之虞。去后困苦之虑。不能使我安寝也。然区区衰病之情。庶几汝之因此困苦。而奋励勤学。变其昏懒之习。能有成立于后。而前日之来。闻汝之言。看汝之志。无慷慨奋发之意。而颓惰昏阘。一㨾旧时习气。去后安敢望其念我教饬之勤。而愤悱图新。每念汝辈气质庸惰如此。深羡汝父先去不见之为愈好。而恨我年老不死。长忧汝辈之为苦恼之甚也。汝于此犹不能惕然而动心邪。汝年今才四十一。自今为学。少高适学诗之十年。苟能勉之不已。何学不可成。处困之道。若以困苦而乱吾方寸。则无益于厄困而徒以伤害于心身。切须勿以此为虑。而处之泰然。惟以读书为事。一念常在于此而勤勤不已。则其于学问之地。心地渐开。而忧患不足以乱吾之心。切宜深体吾言而改心易虑。勿以年晩而自沮。才鲁而自画也。书初读虽有未解处。而潜心细观。反复玩味。则渐自解悟而有味。虽欲自止而不能也。汝粮卖书册而送之。欲汝专意于学也。若汝于此不复改心勉学。吾何望于汝而徒劳心力。汝惟勉之也。远书不能尽。惟冀努力自爱也。

寄子晩棫戊辰[编辑]

新妇已解娩。好调摄否。汝去后不得音郁郁。汝必待汝妇产后气健。方可来省。勿以岁反而速其来也。所读则更就庸学。更互熟读。深思潜玩。使一篇意旨。了然于心目而后。方可改换他书也。但汝辈心放已久。不能收拾精神。玩味寻绎。此甚大病。更加著意用力也。此病不除。学无可进之理也。中庸不睹不闻之旨。曾不深思否。何不静夜无事时。默坐求放心以验之也。

寄子晩朴[编辑]

晩栻朝致汝书。得安信甚喜。而书不及所读日课深郁。读书㝡怕急迫。㝡好从容潜玩。汝辈学不进。正坐急遽而无潜玩之工。宜戒此而言语动止。尤宜安详恭谨。毋贻人羞。千万切祝。白石亭不可不一番往候。或可以汝意索马于诸安氏族人处。往来何伤。

寄子晩朴庚午[编辑]

汝能决意读书山房。若此志愈久愈励。何患业之不进。但恐其不能耐苦。此志易休歇耳。读书㝡宜从容潜玩。若奔程趁限。不暇思索。虽读之甚勤。终亦劳而无得。更可优游涵泳。字字思索。句句反复。令其意味浃洽于中。则渐见开豁也。勉之勉之。读书优游。初若迟迟可恨。开悟通透。多从这里得。忙意读书者。终必卤莾而无成也。五世可幷观之也。灯下草草。

寄子晩棫壬申[编辑]

汝夫妇能忍苦守家深喜。忍到熟时。方有得力处。幸勿以困苦为病而益自激昂也。古人云其穷愈甚。其志益励其节益奇。此深所望于汝辈者也。学世已入地。痛伤无以为情也。

寄子晩朴[编辑]

昨得汝书。知读书有味深喜。苟因此用力不已。自当渐进。幸可勉之也。此间姑保。而旱势如此。祷久无应。积忧熏心。不知所以为计也。近当遍祷境内山川也。民事如此。一身之利害。安敢遑顾。汝书辞甚可观。与曩时有异。岂读孟子有效邪。更可潜心玩味也。此诸皆安好耳。

与外孙金光斗甲戌[编辑]

以汝学晩而无得。故日俟汝来。得汝书知汝不能复来之意。令人怆然更深也。虽不来而温习前读。无一字记不起。深加省察。无一疑蓄于中。亦足以为学。岂必待来此而后方可读书也。惟在汝立志之如何耳。吾患一向不减。或作苦更深深悯。汝若不来则锡可来也。

答金光斗[编辑]

书来得安问于累旬便绝之馀深慰。此汝外祖母得痁患。今方寓在他所。如得好过此夕何幸。节祀村患不熄则不可行祀。有先贤之论。而若汝亲忌则汝家无将来经疫者。且汝墓所不远。祭需自家烹饪。晓往山所哭之。恐或无妨。然可禀诸父兄而为之。若汝自擅为。则虽无失于礼。而亦非子弟之宜也。汝学何故悠悠。切宜勉之也。论解姑俟后价耳。

答金光斗丁丑[编辑]

书来知汝犹在萧寺深喜。读书非潜心玩味。非惟不得于义理之精微。虽作文造语之法。亦难解得。若是劳而何益。切须从容潜玩。句句寻绎。章章详察。使一章文义。上下通贯。脉理条畅。往复了然而后。吾之知识渐进而有得效处也。同业之人。宜相恭恪。更相戒勉。而不可怠惰嬉娱。以致有害于人而无益于己也。书解依送。

答金光斗[编辑]

得书深喜。但见其书无长进之渐。其悠泛度日可想。汝既早失所怙。汝自不勉励为学。何以报汝母之勤苦为命。而汝之王母夫人丧祸悲恼之中。非汝辈勤学有所成立。何以仰宽疚心。使汝思量及此。宁有怠惰自弃之念邪。为学非奋励勇进。终无可进之期。切幸自今以后十分刻励。毋得一刻怠慢可也。松煤一丁可与锡学字也。锡之羸瘠令人愍。然其惰学。由汝惰慢之致。更宜速改勉励也。

答金光斗[编辑]

奴来得安报喜甚。汝家丧败之后。汝不自励为学。无以振发以立旧业。汝思念及此否。且念汝学未知方。虽不能长来在此。何不时来叩疑。虽无僮可从。骑马独来。亦不可为邪。岁月易失。而悠泛过了。为汝悯念。或睡不能著也。锡亦不可不勤课其业也。

答金光斗辛巳[编辑]

得书甚喜汝学。苟使汝专心致志。岂必在山房而后可以读书邪。子不曰入则孝出则弟。行有馀力。即以学文邪。读书何必去父母之傍。见汝书辞笔画。稍胜于前。宜加勉之也。锡一向无振拔向前之意。深恼人意也。陶山欲依旧例邀士读书。大贤播芬之地。欲汝来共之也。

与外孙金声远庚寅[编辑]

汝读何书。书熟而又熟。思而又思。渐开悟而有得。宜勉之勉之也。欲率来见之而不能。作此以勉之。汝能用力而求之。学成身立之基也。不可忽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