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金钟传/62

维基文库,自由的图书馆
目录 金钟传
◀上一回 第六十二回 保和殿承恩及第 十间房挟势霸婚 下一回▶

  话说李金华闻知准其补考,依然病不能起,甚是急躁。不料急躁太过,不汗涌出,金华为世病急切关心,使尽多少血汗,犹恐医世无补。渐觉清爽。到了过午,便可行动。养了一夜,精神少足,天之将兴斯文也,不然。一夜养功,曷能少足乎。即同郑立身进场补考。将后二场卷子补齐交卷回寓,不在话下。

  且说杜清阅其补考文章,尤觉风神。头场出自立身摹仿师笔,此乃金华自作,文虽不传约皆不朽之奇文。救世之神笔也,阅正学说者,当如杜清阅卷,另具只眼。胡升更觉爱慕,奈皆系补考,不宜前列,遂定了王笃生的会元。能体天心,早定天榜。申孝思第二,次申大义,念念孝思。赵守廉第三,三明大节,有守有为。谢子莲第四,四解大智,莲蕊生香。黄诚斋第五。五取大信,实孝实弟。至于黄心斋、谢联桂、高化成、方正品、智玉田、周相贤、庆六谦、申应钟皆在榜中。自种心田,同声相应。定榜已毕,五鼓发出。

  李金华等闻听炮响,莫不心惊。不时报喜的报到,报了一个满堂红。一点赤心,遍满天下。惟李金华、郑立身中在榜尾,无不欢喜。及至保和殿殿试,钦定黄心斋为状元,名压一时,孝贯千古。申孝思为榜眼,点破眼目。李金华为探花。金名文字,华于日月。其次诸人共入翰苑。

  考试已毕,李金华甚觉欢悦。申孝思出于意外之想,亦乐之不禁。黄心斋奉旨游街,观者无不称赞。跨马游街非寻常可比咸谓骏马上是谁家俊秀,非作惊天动地事业。善庄之黄孝於乎,非立念佛会黄玉桂之贤孙乎。

  胡升前见李金华会试文章,心甚不忘,后见李金华又在青年,便起了招婿之念。不惟爱才,兼爱其貌。胡升之女亦是才貌两全,现已二十四岁,故未轻配于人。胡升主意既定,便央人到十间房题婚。其人到了十间房,与李金华相见,言及来意。头次题婚,尚在礼中。李金华道:“弟婚姻早定,万难从命,即乞兄台善为说辞,幸甚幸甚!”那人道:“既如此说,便当照实回复,但不知兄台定婚何处,姓甚名谁?望祈明示,以便回明。”李金华遂将贺淑媛家居何处,其父何名,告知来人。那人一一记清,告辞而去。

  见了胡升,备述李金华之言。胡升道:“好一后生,不察时务,竟敢不从,馀岂放过!今既如此,改日再定。”

  到了次日,又差人来见李金华。二次再题,便出礼外。李金华仍如前言。其人回复胡升。胡升复差人访贺家一节,是真是虚。后来探知真实。胡升道:“吾千金小姐,反不如个妓者!李金华处事如此,足见其学问全是一片假的!然老夫央人前去说明,如不成婚,甚觉羞辱。”自取之辱耳。便又差人来见李金华,何其自轻如此。直言不隐。说李金华不自尊重,泥于妓者,造作恶语,当入拔舌地狱。擅敢不从师长之意,甚是可恶。如允此事还可,如不允,当奏明圣上备言其举止不端。自己端否。李金华闻此,大笑道:“他何以知贺淑媛为妓?即为妓者,与他何干?我娶妓者,与他何辱?况贺淑媛贞节不二,德堪千古。金华口中,从未赞美淑媛,今挟势逼人,不得不证明其淑媛德。我一生最不服上水船。金华目中那有权贵。他既言奏明圣上我便闭门听参。我能为善者贱奴,断不为恶者贵客。不但令权势怀惭,即来使亦觉没趣。尊兄回去,告明卑意,勿得隐瞒。请罢!”来人闻言羞臊而去。见了胡升,备言其详。胡升大怒。可谓老羞变怒。

  次日天明,便入朝奏明此事。备言李金华举止不端。圣上览奏,命礼部详察上奏。杜清接旨,便将李金华之为人,贺淑媛之贞节,一一奏上。

  圣上阅过,龙心不悦。便批云:“胡升妄称虚实,任意倾轧,缘私情不遂,谣言蒙笼,罪加一等。即刻撤任休职,永不叙用。该探花李金华素称正直,即命自京都巡查,南至两广。钦赐铜铡三口,凡遇恶官赃吏,先斩后奏。威命畏人,奸佞丧胆。该探花所配贺氏,历观礼部尚书杜清奏折,堪称闺中英秀,即封为贞孝夫人。旌贞表孝,万古不磨。该探花巡至安徽,即成全婚姻大事。赐蟒袍二身,凤冠霞披,各一件,钦此。”圣德聪明,彰瘅私,纶音一下,万古常昭。

  李金华接到上谕入朝谢恩,便收拾行装,告别同年及礼部杜座师,带领铜铡出京而去。转牌一下,天下皆惊。胡升见上谕,满面羞惭,怨谁。便卸任回家。权势休矣。其女闻知,自缢而死。不失千金身分。

  且说李金华出京,所有跟随俱不准前行,只带李忠一人,步行至天津。步行私访,千古罕闻。到了东门外,主仆二人走到一所饭铺,遂进去买饭。用饭之际,问跑堂的道:“你们这里府官何如?”跑堂的道:“也好哇。”以一官而死于也字,可惜。李金华道:“怎么也好呢?”跑堂的道:“谁不知道不问清!说出昏官绰号,这一句便送煞了。你老故意问他,果然没听见说么?他若非银钱大,焉能久在此处?从先保定府按察司虽系他的上司,他二人却是个钱友。有污官箴,不堪下问。后来他那钱友又升了户部尚书,无非也是用钱串通的。他二人既系钱友。这更挪他不动了。”李金华便知卜文卿的钱友是胡升。又问此处县官如何,答道:“县太爷是好的。处处为民,毫不自顾。”不为己而为民,便算好官。李金华道:“卜文卿在此为官,有些甚么风声?”答道:“你老吃饭罢。他那些事,一言也难尽。酷吏虐民,不胜屈指。吾们铺里忙过这顿饭去。没有事了,咱们再喇。”不知喇些甚么,下回分解。

  注解:

  从来道德之外,别无功名。观王笃生及郑立身等,有因本身之阴德得中者。有因祖宗之培植得中者。知放生事大孝弟当先,会试一榜,在文字尤在实行焉,盖琼林,善林也,义林也,即孝林也。不孝不义者,概不得与于此榜,此榜如是,乡榜亦如是也。一世如是,百世皆如是也,要之修心为传中之德元,故点心斋为状元,孝亲为传中之题眼,故点孝思为榜眼,且也非大仁大义,不足鬓插双花故点金华为探花,个中寓意,弦外馀音无言之教,耐人咀味,倘阅此榜而会心也。将天下尽入君子之归,而不至流于小人之党矣。然有君子即有小人,胡升之霸婚,小人之仗势也。金华之拒媒,君子之守义耳,顾昧虚实以泄私忿,恣意蒙混,捏词倾轧,官至户部尚书,而犹如此。致杜清不得已,历历上奏,人谓胡升抑君子,吾谓其正以进君子也。何也。朝廷不知金华之正直,焉有巡按之宠,铜铡之锡哉。于以知日月之辉光,每因风霾而愈彰也。独是廉耻之风,不没人寰。胡女自缢,廉耻犹存,亦不得不谓贞烈也。至于淑媛之贞孝,玉帝已且封之,凤冠霞披,岂为过奖哉。由是荣者荣,而辱者辱,荣者非1幸,辱者实不幸,吾犹谓辱者不幸中之大幸也。使荣者早知辱者,与卜文卿为钱友岂肯遽令回家哉,惜乎,至天津而始知也,亦付之为漏网之鱼可也。

◀上一回 下一回▶
金钟传

本清朝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