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诚斋集 (四部丛刊本)/卷第一百三十三

维基文库,自由的图书馆
卷第一百三十二 诚斋集 卷第一百三十三
宋 杨万里 撰 景江阴缪氏艺风堂藏景宋钞本

诚斋集卷第一百三十三

      庐陵杨 万里  廷秀

 历官告词

   国子博士告词乾道六年十月六日

     中书舎人范成大行

敕左宣义郎国子博士丘崈等奉常礼乐之司成

均教养之地号为博士非若他官正繄名儒始称

清选尔崈行艺杰出气养以刚尔万里词华蔚然

思覃于古俱以可大之业际夫有为之时岁当郊

禋方欲刺六经而作王制士乐弦诵要能本三代

以明人伦各勉厥修毋负所学可依前件

  太常博士告词乾道七年月二十八日

    中书舎人范成大行

敕左奉议郎国子博士杨万里六经之道同㱕礼

乐之用为急故学官有博士员而奉常亦设焉皆

所以访论稽古而佐兴人文也尔湛思典籍风操

甚厉繇儒林徙礼寺职名不殊柬擢之意则厚高

议显相以大厥官可依前件

  太常丞告词乾道八年九月七日

    中书舎人林机行

敕左奉议郎太常博士杨万里等史而求野以言

其文胜名为娶讼以言其说繁此礼家所以为难

也曲䑓列属非博雅之士无取焉尔等克应兹选

同升厥官究尔所学助吾著诚去伪之化顾不美

欤可依前件

  将作少监告词乾道九年月二十八日

    中书舎人王淮行

敕左奉议郎守太常丞杨万里等昔汉宣帝练群

臣核名实于时技巧器械自元成间鲜及其精于

中兴有助焉朕以敦朴先天下设监置贰奉郊庙

严武备外固无所事必择人而授者盖养资望以

待用耳惟尔万里古学精深嶷然多士之秀尔元

鼎文才超迈出于众俊之表肆膺并命往司少事

辨其物之艮窳稽其工之众寡务为称职朕将汝

观可依前件

  广东提刑告词淳熙六年月二十一日

    中书舎人陈骙行

敕奉议郎直徽猷阁江东提刑丁时发等昔大禹

之叙九㓛曰利用以阜财厚生以养民以是播之

于歌朕每惜其无传也后世敛取之无艺适足以

⿰虗亏 -- 亏用刑狱之不清适足以伤生颂声奚由而作乎

今使者按临诸道虑或有此尔时发刚执而不囬

宣将漕事于湖疆尔宪通决而不惑宣将狱事于

益道尔佃谋虑而必审宜将漕事于益道尔万里

端实而无欺宣将𢈔事于广部夫蹈容容之习固

不能以奋事作赫赫之声亦不能以济㓛各适厥

中斯恊于选可依前件

  广东提刑告词淳熙八年二月五日

    中书舎人施师点行

敕朝请郎广东提刑王晐等国家分道以置使分

使以建䑓鼎峙厥司各领厥职而通察列城官吏

之臧否广之东为州十数朕常患其土地险远而

漕运难民夷杂处而讼狱繁常平或⿰虗亏 -- 亏而茶塩之

利不登也思欲选择详练政经之士为朕分理而

振举之以尔晐质行廉肃尔万里志识通敏尔枅

操尚清简皆以儒学之彦持节剖符有声于时兹

予同畀以三者之命其往敬哉使人咸谓朕不忘

远而部刺史能得人如此则予汝嘉可依前件

  直秘阁告词淳熙九年八月五日

    中书舎人宇文价行

敕朝请郎直秘阁新福建路运副陈孺等朕以闽

广之间盗贼相翔肆命执枸以肃奸慝尔等备御

惟谨节制有方坐令徒党之禽夷旋致民萠之安

集式推殊渥以懋厥㓛或陞寓直之华或畀増秩

之宠往祇休命益既乃心可依前件

  吏部贠外郎告词

    中书舎人王信行

敕朝奉郎直秘阁赐绯鱼袋杨万里朕虗郎选以

待监司郡守之高第者又择儒学之士为之望尔

刻意耆古外和内刚发为慈祥动见称述三易麾

节民甚安之擢冠星曹以赞而长往其谨法守肃

吏奸用无愧清通之誉可特授尚书吏部贠外郎

  吏部郎中告词淳熙十二年月二十三日

    中书舎人王信行

敕朝奉郎尚书吏部贠外郎赐绯鱼袋杨万里选

部郎自魏晋妙于时选以诸曹㓛高者为之历代

因革不同班品皆崇于他部本朝之制正郎之序

益高尔明经逹学论议持正践杨滋久誉日转闻

擢冠星曹精力于职㓛论稽状积阅当迁爰率彝

章用晋厥次往祗茂渥益勉尔庸可特授尚书吏

部郎中

  検详告词淳熙十三年正月十八日

    中书舎人吴燠行

敕朝奉大夫枢密院検详诸房文字陈仲谔等中

䑓纪纲之所综宥廷密命之所基弥纶禆赞实资

司属汝仲谔粹而审尔万里鲠而亮杨彯周行誉

处俱茂简知既久宜有递升或自枢掾而为都公

或自省郎而为枢掾其察朝纲之得失稽兵政之

治否以告而长使庙堂无过举则为称职可依前

  朝请郎告词淳熙十三年月二十六日

    中书舎人陈居仁行

敕朝散郎枢密院検详诸房文字兼太子侍读赐

绯鱼袋杨万里朕妙柬耆儒列之储禁若经若史

敷绎发挥必期有𥙷于闻见固不徒仿古具文而

已唐臣諌篇兹焉彻卷畴庸顾可后诸尔以渊源

正大之学再召为郎兹列属于枢廷仍参华于宫

采凡诵说讲劘之次皆箴规笃实之言直谅不阿

忠嘉可尚一官之赏未足以酬卿也惟贽忱诚劲

节论㓛事情道本仁义数十百篇之旨尔固知之

熟矣兹欲见于举行尚毋嫌于条奏可特授朝请

  右司郎中告词

    中书舎人王信行

敕中奉大夫尚书右司郎中尤袤等中䑓之属隋

唐有左右司郎官后因之右府置検详自

本朝熙寕始弥纶省省闼举正稽违盖其职也事

剧地要选用不轻尔袤问学该洽辅之以敏尔万

里操履纯茂济之以和尔崈一才术通练持之以

静兹予分命汝等往赞吾二三大臣之政天下之

事得习熟于闻见议论其可否推而行之何有不

可哉往懋远业以俟超擢可依前件

  左司郎中告词淳熙十三年一月二十五日

    中书舎人陈居仁行

敕朝请郎守尚书右司郎中兼太子侍读兼提领

措置拘催钱物所赐绯鱼袋杨万里等东西府掾

得日造政事堂与大臣商略可否属任顾不重哉

尔万里问学醇深优为时用尔大麟见闻禅洽不

求人知尔仲艺论议闿通可济世美或晋厥序或

需其才并命同升师言惟允往其弥纶検用叶赞

而长母负有怀不尽之愧则官无旷事而朕为得

人钦哉可依前件

  秘书少监告词淳熙十四年十月十一日

   中书舎人陈居仁行

敕朝请郎守尚书左司郎中兼太子侍读赐绯鱼

袋杨万里图书所华英俊所躔号群玉府为之领

袖必以英儒尔博古通经士林翘楚外官朝迹具

著劳能公府枢庭蔼有问誉贰于芸省亶谓殊迁

班峻地严职间心佚对兹新渥懋尔远图可特授

秘书少监

  再复直秘阁告词淳熙十六年五月四日

    中书舎人叶翥行

敕朝奉大夫知筠州军州事杨万里朕登践宝位

缅怀儒英因其寄职之未还遂阅有司之列上复

其旧物以示庆恩尔学造渊源文工雅健独信道

而甚笃每见义而必为自召寘于星郎即弥纶于

省闼㑭领群彦擢冠道山显用有期遽从治郡矧

寓直之延阁乃固有之青毡复以美名为尔之宠

伫闻报最嗣有褒陞可特授直秘阁

  朝散大夫告词淳熙十六年四月二日

    中书舎人叶翥行

敕朝奉大夫陈秀实等朕承

夀皇之休嗣大历服无疆惟庆海寓同之肆霈至

恩周遍祉福京秩而上序进一列其楙职业以熙

庶务可依前件

  朝议大夫告词淳熙十六年六月五日

    中书舎人叶翥行

敕朝散大夫直秘阁知筠州军州事杨万里朕初

践宝位省录旧僚眷言宏逹之儒尝资论说之益

用稽彝典亟䟽异恩尔学逢其原文贯平道自登

郎省升都司虽有铨叙弥纶之劳而能从容于园

绮之列劝读古训开道朕心逮夫进贰蓬山职清

无事方日陈道术智𧨏之指乃遽引去遂分高安

之符朕惟不忘故盖所以示情将褒贤则莫先涣

宠爰跻荣于两秩斯庆会于于龄祗服殊私勉图

共理可特授朝议大夫

  秘书监告词淳熙十六年月二十九日

    中书舎人罗点行

敕朝议大夫直秘阁知筠州军州事杨万里士惟

精于学识然后其是非公充于道义然后其去就

果斯人之进将不为本朝之光乎以尔学有本原

行无瑕玷为仁必勇平生自信而前议论不阿诸

儒益高其退素履方安于外𥙷里言或愿其来㱕

是用予之赐环咨之前席惟资秩之美尝贰夫蓬

山矣名徳既升兹晋为之长焉夫牧直节以厉风

俗开公道以广论议朕之意不苟然也可特授秘

书监

  中奉大夫告词绍熙元年月二十六日

    中书舎人莫叔先行

敕朝议大夫试秘书监兼实录院検讨官杨万里

朕承付托之重欲奉谟训以熙治㓛惟吾东观萃

名世之英职系日之史乃诏纂修以时来上迨此

旬岁粲然成书尔奥学探源懿文掞藻践历中外

风节罙昭鸿硕之伦实再为其领袖属当懋赏冝

首进阶夫儒者博通古今故眷宠特异况一朝大

典成于其手推此以为禆益朕岂无望于尔哉可

特授中奉大夫

  江东运副告词绍熙元年一月十三日

    中书舎人倪思行

敕中奉太夫守秘书监兼实录院検讨官杨万里

直谅多闻之士留诸班著以重本朝固善矣然便

贤者皆处乎内越在外服谁与任之故其人可以

付一道寄者虽在清近朕不惜辍之以往眷倚惟

均非有轻重尔学问词采固已绝人至于挺特之

操白首不渝士论尤嘉焉领袖蓬山急流勇退兹

庸命尔寓直羲图将漕江介既可遂尔之志又克

分予之忧奏计有闻朕终不汝忘也可特授直龙

图阁江东转运副使

  知赣州告词绍熙三年月十一日

    中书舎人黄裳行

敕中奉大夫直龙图阁江东运副杨万里朕所以

待士大夫之心一也而于储僚之旧尤加厚焉伐

木之情谁能忘之况尔万里久从吾游竒文高标

朕所加礼召还自外固将用之至而不留岂朕素

望江东近地冝可少安何嫌何疑复有去志得无

使人谓朕踈贤而忘故欤君臣之好朕忍忘之为

尔相攸赣土足乐往其小憩毋有还心可特授知

赣州军州事

  秘阁修撰宫观告词绍熙四年月二十三日

    中书舎人楼钥行

敕中奉大夫直龙图阁知赣州军州事杨万里朝

廷之于贤者用而尽其才上也用不尽而勇退宠

其㱕而尽其高次也上焉者朕之本心次焉者非

得已也尔以清节雅道冠冕一时高文大篇追配

古作出入中外闻望日休计䑓丐㱕㑭守章贡古

郡卧治庶以优贤抗章自列欲留不可畀真祠之

佚升论撰之华诗不云乎虽无老成人尚有典刑

朕不汝忘也可特授秘阁修撰提举隆兴府玉隆

万夀宫

  中大夫告词绍熙五年十月八日

    中书舎人陈传良行

敕奉直大夫主管建寕府武夷山中佑观叶大廉

等朕奉

太上之慈训嗣守丕图践祚之初大敷霈泽京秩

而上咸进厥官盖将乐与士夫共起治㓛也各扬 --(‘昜’上‘旦’之‘日’与‘一’相连)

乃职以称异恩可依前件

  燠章阁待制告词庆元元年月十七日

    中书舎人黄艾行

敕朕权舆治道梦想老成出召节以趣还莫囬雅

尚畀祠官而均佚式遂忱辞爰视从班以敷命綍

中大夫充秘阁修撰吉水县开国男食邑三百户

杨万里气全刚大学造精微入冠群玉之山望禁

涂而垂上出驰六牡之辔守儒道以独高比分章

贡之符已动江湖之志顾仰止以虽切乃招之而

不来重惟当世伟人务全素节

太上旧学犹在庶僚廼陞次对之华姑从间馆之

适尊徳乐道朕方怀擢用之迟忧国爱君尔犹有

论思之责亟其祗命无替告猷可特授焕章阁待

制提举江州太平兴国宫

  进封吉水县开国子食邑五百戸告词庆元四年

  正月六日

    中书舎人高文虎行

敕甘泉之祠泰一聿新建祠之诗宣室之思贾生

孰奉受厘之问有嘉瓌望共茂纶褒中大夫焕章

阁待制提举江州太平兴国宫吉水县开国男食

邑三百户赐紫金鱼袋杨万里学擅名儒辞高哲

匠早著斯文之望晚分次对之荣豹尾属车念未

亲于笃诲珍䑓间馆乃自乐于冲怀缅想风流可

志眷迪兹承休而均泽爰启爵以赐畬尚钦体于

恩徽用益绥于福履可进封吉水县开国子加食

邑二百户

  太中大夫告词庆元四年月十七日

    中书舎人高文虎行

敕八柄诏王道莫先于驭幸三载考绩命尤谨于

陟明有嘉儒宗叙进恩秩中大夫焕章阁待制𠮷

水县开国子食邑五百户赐紫金鱼袋杨万里风

猷峻迈徳履端方笼络百家早共推于学术度越

诸子晚特擅于诗名盍议论献之班莫夺燕间之

志朝夕纳诲念莫罄于远图日月为㓛姑共循于

公典钦承徽渥毋有遐心可特授太中大夫依前

焕章阁待制

  通议大夫宝文阁待制致仕告词

    中书舎人高文虎行庆元五年月十七日

敕爵禄厉世化莫大于表廉明哲保身道尤严于

植节眷言夀俊祈谢官荣爰颁出綍之恩式楙垂

车之宠太中大夫焕章阁待制𠮷水县开国子食

邑五百户赐紫金鱼袋杨万里中和简亮方厚端

严维一代之典刑亶三朝之儒学不有君子孰彰

立国之规岂无老成尚繄乞言之表思香山之自

适望神武以丐㱕爰进列于华阶仍跻荣于奎职

俾尔耆艾虽有羡于冲规告后谋猷尚有期于名

诲祗承涣渥益衍修龄可特通议大夫宝文阁待

制致仕

  吉水县伯告词庆元六年十二月二十五日

    中书舎人张涛行

敕朕严恭吉报㳙选休成乃秋行当万宝之成而

阳馆奉一纯之荐粢牲㓗备奉璋咸赖于群工风

马顾歆委监并蒙于多祉眷予侍从之列已遂㱕

休之荣爰举徽章共承嘉貦通议大夫宝文阁待

制致仕吉水县开国子食邑五百户杨万里道隆

而徳备识远而才周应变不穷翼然蓍蔡之决持

谦有度粹若圭璋之和夙班持橐之联久适挂冠

之愿夀祺斯永祭泽惟均爰申衍于圭畬庸载新

于命爵㑭缉熙而受纯嘏敢忘恤祀之㳟惟良显

而告嘉猷勿替复君之益可进封吉水县开国伯

食邑二百户

  宝谟阁直学士告词嘉泰三年月十六日

    中书舎人王容行

敕直谅之臣国家所赖进陪论议其言常有益于

朝廷㱕老江湖当代亦想闻其风采冝加异数以

耸群工通议大夫充宝文阁待制致仕吉水县开

国伯食邑七百户杨万里学欲济时心常忧国封

章剀切有贾𧨏陆贽之风篇什流传得白传杜甫

之意凛乎难进而易退浩然独乐而无求身历四

朝年将八袠有名一世如尔几人束帛蒲轮未讲

优贤之礼幅巾藜杖有嘉知止之高爰陞学士之

华以示老臣之贵虽已挂冠于神武此固傥来然

而列阁于西清所期増重往祗成命益介夀祺可

特授宝谟阁直学士致仕

  庐陵郡侯告词嘉泰四年月二十六日

    中书舎人李大异行

敕朕荐鬯太室奉瑄崇丘怀翼翼之心克备灵承

之典降穰穰之福靡闻专乡之私肆畴紫橐之臣

均畀蓼萧之泽宝谟阁直学士通议大夫致仕吉

水县开国伯食邑七百户杨万里地负海𣷉之学

日光王㓗之文皋陶陈谟底三朝之伟绩祁奚告

老垂百世之清规坠䆳宇之穹班遂平泉之雅志

属我禋祠之举迄兹熙事之成尔惟既膺觧组之

荣是以莫陪奉璋之列缅怀旧徳用涣新恩进列

爵之崇锡以爰田之入既明且哲已追山甫之风

㑭夀而臧更享鲁侯之祉可进封庐陵郡开国侯

加食邑三百户

  宝谟阁学士告词开禧二年月二十二日

    中书舎人宇文绍节行

敕贤者之于国家犹拱璧大圭之重公器之在天

下亦厉世磨钝之资若予之非以假人则赏也足

以示劝宝谟阁直学士通奉大夫致仕庐陵郡开

国侯食邑一千户杨万里沉潜而有守劲直而不

囬竒伟之文若日星之丽万物杰特之操殆松柏

之贯四时蚤袖手于林泉几忘情于轩冕每眷三

朝之望颇迟一老之㱕温诏娄颁雅志莫夺少愧

贪荣之俗姑全知止之风其㑭通真学士之班使

皆有贤大夫之叹三公不以易介岂宠利之足云

一饭未尝忘君尚远猷之入告可特授宝谟阁学

  赠光禄大夫告词开禧三年月二十八日

    中书舎人毛宪行

敕三径清游安享垂车之乐一封遗奏骇闻易篑

之言有怆予怀肆朌愍𠕋故宝谟阁学士通奉大

夫致仕庐陵郡侯食邑一千户杨万里岿然天下

之老渊乎学者之师外而民庸则迭更麾节之繁

内而朝望则典领图书之秘仁者有勇至形

烈祖之玉音诚以名斋尝侈 先皇之奎画眷方

隆而身勇退诏屡下而辞益坚早桂神武之冠自

裁彭泽之柳家虽若寠道则甚豊燕颐直学士之

班践履古君子之事文规姚姒盖一百三十卷之

多诗到阴何积四千二百首之冨禄万锺而弗睨

年九秩之方开所期黄发之必询岂料白驹之易

过耆英已矣大息久之追崇四等之阶増贲重泉

之禭进以礼退以义尔其无愧于前闻生也荣死

也哀朕以有加于恤典营囗如在渥命其歆可特

赠光禄大夫

  诏书

    辞免除宝谟阁直学士不允

    诏书九月三十日

敕万里省所奏辞免除宝谟阁直学士恩命事具

悉贤者为名节地则辞受寕严人主为风俗计则

褒劝宣厚卿文鸣一世忠事累朝雅操孤𬸣蔚为

天下之老雄词逸韵籍甚大江之西方四驰作者

之声迺蚤赋㱕欤之兴比阅正元之朝士独馀鲁

殿之灵光可无微恩以华晩节爰峻禹谟之𮟏直

用旌光庙之储寮胡独徇于谦㧑祈力囬于涣汁

念政谘耋老尚思议论之嶤然使人识典刑是乃

劝惩之大者所辞宜不允故兹诏示想宜知悉秋

冷卿比平安好遣书指不多及

    辞免召命不允诏书十月二十一日

敕万里省所奏辞免召赴行在恩命事具悉朕谓

老成之益过于典刑王公之尊屈于道义矧朝廷

半老儒之日可无天下三逹尊之人以卿岿然独

存如鲁灵光盍㱕乎来如周大老曽无为王留者

㑭致为臣而㱕至今渴见其仪形有来必问其安

否数朝士于正元之后今已无多招先生于齐国

之间理须可致其知此意毋以疾辞所辞宜不允

故兹诏示想宜知悉冬寒卿此平安好遣书指不

多及

    辞免除宝谟阁学士不允

    诏书三月十四日

敕万里省所奏辞免除宝谟阁学士恩命事具悉

缁衣之好未尝忘求旧之心赤松之游自难囬知

足之志因进尔职庸昭至怀彼休休焉方自乐于

闲暇是区区者要不系其重轻当付无心何事多

逊况海滨之大老惟二今幸独存而天下之逹尊

有三谁能兼备亟其祗服不必重陈所辞宜不允

故兹诏示想宜知悉春暖卿比平安好遣书指不

多及

  谥告

    谥文节公告议

     太常博士陈贵𧨏

     考㓛郎官李道传

敕中书门下省尚书省送到吏部状准礼部关准

都省付下杨长孺杨次公杨㓜舆状奏乞故父杨

万里赐谥事今具下项一准嘉定陆年貮月拾珍

日礼部关据太常寺申准嘉定元年肆月拾珍日

敕尚书省送到故宝谟阁学士赐光禄大夫杨万

里男草土臣杨长孺杨次公杨㓜舆状奏伏念臣

先父故宝谟阁学士通奉大夫致仕庐陵郡开国

侯食邑一千户赠光禄大夫臣万里寒远书生蒙

高宗皇帝赐进士及第以忠义刚正直言敢谏受

孝宗皇帝淳熙间妙简

东宫官僚

御笔亲擢先臣万里为

太子侍读凡先臣万里有所奏陈

孝宗皇帝嘉纳如流先臣万里感激

主知未尝不喜极而継之以泣也又以忠义刚正

直言敢諌受知

光宗皇帝初登宝位首召先臣万里为秘书监屡

欲擢侍从官大臣有不乐者先臣万里不肯少屈

出为江东转运副使因抗章论事忤宰相从臣改

知赣州不赴力请祠禄寻乞致仕㳟遇

皇帝陛下飞龙御天以先臣万里为

光宗皇帝潜邸旧人念其闲退一再收召先臣万

里多病不能造朝叠蒙

圣恩即家除授为直学士先臣万里历事四朝遭

逢若此每思报

国念念不忘自奸臣韩侂胄窃弄

陛下威福之柄专恣狂悖有无

君之心先臣万里常愤怒不平既而侂胄平章军

国事先臣万里惊叹忧惧以至得疾开禧元年

在乙丑孟秋之月尝慨然上

奏极陈侂胄之奸竟以壅阏不得自逹而止开禧

二年岁在丙寅侂胄矫

诏生事开边衅启兵端臣等家人知先臣万里忧

国爱君忠诚深切而又老病恐伤其心凡闻时事

皆不敢告忽有族侄杨士元者端午节自吉州郡

城书会所㱕省其亲伍月㭍日来访先臣万里方

坐未定遽言及邸报中所报侂胄用兵事先臣万

里失声恸哭谓奸臣妄作一至于此流涕长太息

者久之是夕不寐次朝不食兀坐斋房取春膏纸

一幅手书八十有四言其辞曰吾年八秩吾官品

吾爵通侯子孙满前吾复何憾老而不死𢙣况难

堪韩𠈁胄奸臣专权无上动兵残民狼子野心谋

危社稷吾头颅如许报

国无路惟有孤愤不免逃移今日遂行书此为别

汝等好将息万古万万古其后又书十又四言其

辞曰右辞长孺母子兄弟姊妹伍月八日押又自

缄封题云遗嘱付长孺母子兄弟姊妹吾押既书

题毕掷笔隐几而没实五月八日午时也臣长孺

臣次公臣㓜舆得先臣万里遗嘱泣血收蔵是时

侂胄气熖薰灼生杀自肆钳制中外道路以目臣

长孺臣次公臣㓜舆上则恐贻老母之忧下则惧

为家门之祸深思熟虑塞口吞声抱恨茄哀不敢

赴诉自谓先臣万里赍志九泉衔𡨚千载忘身徇

国此意莫明不肖诸孤甘受不孝之罪已矣无可

言者矣诚不自料先臣万里亡没之后未及两年

天日清明奸臣窜殛

英断奋发薄海欢欣

天悯神恫赐此幸会先臣万里之志于是时而可

明先臣万里之𡨚于是时而可白阖门老㓜哀号

躃踊遥瞻

天阙仰吁

天聦谨以先臣万里亡没之由具状奏

闻仍以先臣万里遗嘱刻石碑本连黏在前随状

进欲乞

圣慈特赐

睿览将上件事迹

宣付史馆使先臣万里遗忠大节暴白于天下后

世臣长孺臣次公臣㓜舆志愿毕矣孤苦馀生死

不恨矣臣无任叫呼控告痛苦悲摧祈

天俟

命激切屏营之至所有先臣万里遗嘱亲笔见系

臣家收管乞赐宣取施行伏候

敕旨肆月拾玖日三省同奉

圣旨令宣付史馆仍与赐谥今检准淳熙参年肆

月拾伍日

敕三省同奉

圣旨今后王公及职事官三品以上法应得谥并

勲徳节义声实彰著不以官品特命谥者并先经

有司议定申中书门下省具奏取

旨依旧制更不命词止备坐所议给告吏部牒本

家照会本寺今准宣教郎太常博士陈贵谊公文

拟撰到谥议壹本头连在前伏乞省部备关吏部

照应淳熙参年已降

圣旨指挥施行申部所有谥议随关前去今关请

照会一面施行一于当月拾玖日礼部连到太常

博士陈贵谊撰到谥文议曰昔孟子尝称我知言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又曰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

直养而无害则塞乎天地之间嗟乎人之同得于

天者始岂有不善哉所养一乖外物一汨临利害

堇若毫发则将东驰西骛之不足寕复知有所谓

刚直大者如宝谟阁学士杨公其能以直养者欤

故推以事君则国尔以忘家见之出处则尚义而

贱利作为文章则陋今而追古公奋由踈远独柬

上知外则荐膺分符乘𫝊之行内则长蓬山位储

采浸历休显然而宏谟劘上孤立直前即有弗合

则极人情之所难而不容挽初公尝抗䟽留右司

张拭而请罢少监韩玉又尝援天无二日之说请

缓开议事堂孝庙悉嘉纳之逮侑食之议一与众

异进书序文既出公手而一时他有更革则连章

决退至烦宸指谕勉而汔弗少留也将漕江左

诏书令部内兼用鐡钱楮劵则又上䟽力争言不

便状竟坐易职于是杜门高卧凡十有五年恩诏

数起之而辄辞其学

宏其诗文日益峻古洪深奥衍自成一家盖根柢

乎六经仁义而凌踔乎百家诸子易传贰拾卷多

先贤未发之蕴真所谓有徳必有言者也垂绝数

语痛愤时事遂忘其生公朝固已褒显之矣呜呼

贤哉夫士之所长自见者勉于暂则必变于后风

采见于立朝者其身在外则亦已矣至于临死生

之际而忠不忘君者几何人哉其有若公之刚大

不挠终始一节者乎虽弗至大用不得雍容献替

于内然即其言论出处而观之与夫𭣄辔澄清之

时斥远权利人不敢有私请高风义槩到于今廪

然则公之所以能全是节者岂一日之积邪按谥

法道徳博闻曰文能固所守曰节公实兼有斯美

敢以为公谥公旧自号诚斋

光庙尝大书以宠嘉之而海内人士举称公为诚

斋先生而无异词惟诚与节同出而异名者也其

为择善而固执之义均焉公生则以诚称没则以

节称君子谓尊名之典于是为得其实谨议一本

部请官覆谥去后于当年肆月拾参日承 议𭅺

秘书省著作郎兼魏惠宪王府小学教授兼权考

㓛郎官李道传撰到谥文议曰切观国朝文章之

士特盛于江西如欧阳文忠公王文公集贤学士

刘公兄弟中书舎人曾公兄弟李公泰伯刘公恕

黄公庭坚其大者古文经术足以名世其馀则博

学多识见于议论溢于词章者亦皆各自名家求

之他方未有若是其众者然尝论之此八九公所

以光明隽伟著于时而垂于后者非以其文以其

节也盖文不高则不传文高矣而节不能与之俱

高则虽传而不久是故君子惟其节之为贵也此

八九公者出处不同用舎各异而皆挺然自立不

肯少贬以求合有如王公学术政事虽负天下之

责而高风特操固有一时诸贤所不敢望以及者

以如是之节有如是之文此其所以著于时而垂

于后也南渡以来世不乏人求之近岁若宝谟阁

学士杨公者其真所谓有是文而有是节者乎公

之文辩博雄放自其少日已盛行于世晚年所著

益复洪深其为诗始而清新中而竒逸终而平澹

如长江漫流物无不载遇风触石喷薄骇人盖不

复可以诗人绳尺拘之者天下之士固莫不知有

杨公之文矣其平生出处则初见知于

孝宗未久即去终见知于

光宗又未久即去

今天子乙再收召竟以老不复出始终四五十年

间非特不恱于流俗而已虽一时名卿贤大夫彚

征之际苟惟论议少异则亦未尝少屈以徇之公

之节为如何哉昔人论苏文忠公在元豊不容于

元豊在元祐不容于元祐以为非随时上下人公

其有焉公没后二年其子长孺自言于朝谓公虽

已老不忘天下之忧及闻韩侂胄首开兵端为之

流涕叹息夕不寐朝不食手书八十四言以示子

孙皆孤愤诀绝之词书毕自缄题之掷笔隐几而

没长孺乞以其事宣付史馆

天子从之且

诏有司定谥太常博士谥公文节道传曰他人之

文以词胜公之文以气胜惟其有是节故能有是

气惟其有是气故能有是文也此公所以特立于

近岁以来而无愧于江西先贤之盛也博士按道

徳博文能固所守之法易公名当矣道传尚何词

谨议今来本官合行赐谥候

敕命指挥下日出给谥告付本家仍牒照会伏候

指挥十二月八日三省同奉

圣旨依吏部所申奏

敕如右牒到奉行嘉定六年十二月八日尚书吏

部故宝谟阁学士通奉大夫致仕庐陵郡开国侯

食邑一千户赠光禄大夫杨万里牒奉

敕宜赐谥曰文节牒至准

敕故牒嘉定七年正月 日书令史许安善给令

史金友谅主事尹良佐秘书省著作佐郎兼吴王

益王府教授兼权李考㓛郎中阙兵部侍郎兼中

书门下省検正诸房公事兼同详定敕令官兼权

薛户部侍郎兼同详定敕令官兼权李侍𭅺阙侍

郎阙尚书兼大子詹事兼修国史实录院修撰汪



   嘉定元年春三月男  长孺 编定

   端平元年夏五月门人罗 茂良 校正





诚斋集卷第一百三十三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