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老子注 (四库全书本)

维基文库,自由的图书馆
老子注 卷上

  钦定四库全书     子部十四
  老子注        道家类
  提要
  等谨按老子注二卷旧本题河上公撰晁公武读书志曰大史公谓河上丈人通老子再传而至盖公盖公即齐相曹参师也而葛洪谓河上公者莫知其姓名汉孝文时居河之滨侍郎裴柱言其通老子孝文诣问之即授素书道经两说不同当从太史公云云案晁氏所引乃史记乐毅列传赞之文叙述源流甚悉然隋志道家载老子道徳经二卷汉文帝时河上公注又载梁有战国时河上丈人注老子经二卷亡则两河上公各一人两老子注各一书战国时河上公书在隋已亡今所传者实汉河上公书耳明朱东光刻是书题曰秦人盖未详考惟是文帝驾临河上亲受其书无不入秘府之理何以刘向七略载注老子者三家独不列其名且孔颕达礼记正义称马融为周礼注欲省学者两读故具载本文后汉以来始就经为注何以是书作于西汉注已散入各句下唐书刘子元传称老子无河上公注欲废之而立王弼前此陆徳明作经典释文虽叙录之中亦采葛洪神仙传之说颇失辨正而所释之本则不用此注而用王弼注二人皆一代通儒必非无据详其词旨不类汉人殆道流之所依托与相传已久所言亦颇有发明姑存以备一家可耳乾隆四十二年十月恭校上
  总纂官纪 锡 --(右上‘日’字下一横长出,类似‘旦’字的‘日’与‘一’相连)孙士毅
  总 校 官  陆 费 墀


  老子道德经原序
  老子体自然而然生乎太无之先起乎无因经历天地终始不可称载终乎无终穷乎无穷极乎无极故无极也与大道而伦化为天地而立根布炁于十方抱道德之至淳浩浩荡荡不可名也焕乎其有文章巍巍乎其有成功渊乎其不可量堂堂乎为神明之宗三光恃以朗照天地禀以得生乾坤运以吐精高而无民贵而无位覆载无穷阐教八方诸天普弘大道开辟以前复下为国师代代不休人莫能知之匠成万物不言我为玄之德也故众圣所共尊道尊德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惟老氏乎周时复托神李母剖左腋而生生即皓然号曰老子老子之号因玄而出在天地之先无衰老之期故曰老子世人谓老子当始于周代老子之号始于无数之劫其窈窈冥冥眇邈久远矣世衰大道不行西游天下关令尹喜曰大道将隐乎愿为我著书于是作道德二篇五千文上下经焉夫五千文宣道德之源大无不包细无不入天人自然经也余先师有言精进研之则声参太极高上遥唱诸天欢乐则携契玄人静思期真则众妙感会内观形影则神炁长存体洽道德则万神震伏祸灭九阴福生十方安国宁家孰能知乎无为之文洿之不辱饰之不荣挠之不浊澄之不清自然也应道而见传告无穷常者也故知常曰明大道何为哉弘之由人所以尊妙可不极精乎粗述一篇唯有道者宝之太极左仙公葛玄撰
  或问曰六经之后诸子之书出焉今独行五子何与余应之曰老庄极道之玄者也荀扬文中子明道之要者也焉得而不行曰吾尝闻之荀子著书辩儒墨也扬子法言象论语也文中子论六经又所以昭先王之道也若老子道德生乎无先终乎无极其流也寂庄子寓言一物我齐死生其失也诞抑可与推明圣道者并论哉余曰不然道有精粗学有本末大易无思无为自穷理尽性始大学能静能定自格物致知始由本而至末由粗而造精荀扬文中三子之讲学是也不观象心其易不践形性其天言精而遗其粗舍本而求其末老庄之谈玄是也圣贤之学大概从头彻底做出老庄只直截说从向上处去故葛玄谓其为天地立根盖体道之自然郭象谓其明内圣外王之道皆旷然自得兹岂浅浅造道者所能至哉夫学至道而止道至精而止学者倘自荀书儒道而推明之则可以至王道之无为自扬子法言而精进之则可以会道德于不言自文中子六经之学而充广之又可以富胸中之六经至是则老氏自然之天庄生自得之境若夫欲观其书当观其心景定改元蒲节前三日石庐龚士卨序





  钦定四库全书卷
  老子道德经篇目
  道经
  河上公章句第一
  体道第一
  养身第二
  安民第三
  无源第四
  虚用第五
  成象第六
  韬光第七
  易性第八
  运夷第九
  能为第十
  无用第十一
  检欲第十二
  厌耻第十三
  赞元第十四
  显德第十五
  归根第十六
  河上公章句第二
  淳风第十七
  俗薄第十八
  还淳第十九
  异俗第二十
  虚心第二十一
  益谦第二十二
  虚无第二十三
  苦恩第二十四
  象元第二十五
  重德第二十六
  巧用第二十七
  反朴第二十八
  无为第二十九
  俭武第三十
  偃武第三十一
  圣徳第三十二
  辨徳第三十三
  任成第三十四
  仁徳第三十五
  微明第三十六
  为政第三十七
  徳经
  河上公章句第三
  论徳第三十八
  法本第三十九
  去用第四十
  同异第四十一
  道化第四十二
  遍用第四十三
  立戒第四十四
  洪徳第四十五
  俭欲第四十六
  鉴远第四十七
  忘知第四十八
  任徳第四十九
  贵生第五十
  养徳第五十一
  归元第五十二
  益证第五十三
  修观第五十四
  玄符第五十五
  玄徳第五十六
  淳风第五十七
  顺化第五十八
  守道第五十九
  河上公章句第四
  居位第六十
  谦徳第六十一
  为道第六十二
  恩始第六十三
  守微第六十四
  淳徳第六十五
  后巳第六十六
  三宝第六十七
  配天第六十八
  玄用第六十九
  知难第七十
  知病第七十一
  爱己第七十二
  任为第七十三
  制惑第七十四
  贪损第七十五
  戒强第七十六
  天道第七十七
  任信第七十八
  任契第七十九
  独立第八十
  显质第八十一






  老子道徳经篇目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