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涧松先生续集/卷四

维基文库,自由的图书馆
卷三 涧松先生续集
卷四
作者:赵任道
1930年
卷五

祝文ㆍ祭文[编辑]

吴山书院奉安旅轩先生告由祝文[编辑]

大哉先生,天赋异质。

德备中和,学究精一。

弱龄立的,《宇宙要括》。

何尝有师?自得而发。

主静存诚,明物察伦。

居安资深,精义入神。

孝悌忠信,性分之常,

恭俭温良,蕴德之光。

衣锦尚褧,专力隐微。

深潜浑厚,不露天机。

默会道妙,鱼跃鸢飞。

幽探《易》理,月窟天根。

胸中,心上经纶。

推其有也,尊主庇民,

出其馀也,牖世范俗。

时乎不遇,一味蕴椟。

间或勉起,夫岂衒玉?

隐见行藏,绰绰有馀。

立言垂后,有图有书,

扩所未发,指南冥途。

功在圣门,道光吾儒。

卓乎先生!量不可窥。

爰初韬晦,众莫与知。

学既上达,知我者天。

山颓梁坏,典形依然。

金声莫聆,玉色莫觌。

礼合称祀,以寓矜式。

曰兹乌山冶隐幽宅。

后背金乌,前俯清

邦人尚德,香火庙貌。

先生在世,于此讲道,

先生既没,窀穸相连。

新阡旧阡,后贤前贤。

英灵不孤,陟降在是。

盖有数也,岂曰偶尔?

儒林协谋,同举享事。

牲酒既洁,日吉辰良。

青衿骏奔,济济跄跄。

神其格思,歆此精禋。

于千百世,馨德有邻。

巨济乡校东西庑奉安五贤时告大圣文[编辑]

吾东方五贤从祀之举,已有成命于万历庚戌。上自国学,下至八路州府郡县乡校,在在举行,而弊邑则事力不逮,尚未奉行朝命,恒在负罪惶闷之中矣。今始略措仪物,涓吉从事。敢以文献公某、文敬公某、文正公某、文元公某、文纯公某,分配东西从享之位,式陈明廌,虔告事由。

占毕斋先生奉安新庙文[编辑]

新庙既成,式荐泂酌。

松溪配右,迂拙居东。

神驾聿迁,巍然南面。

于千百世,馨德不孤。

先祖渔溪先生新庙奉安告文[编辑]

伏以泽既斩于五世,纵先王典祀之无文,德则尊于一邦,宜后人崇报之有所。兹设妥灵之位,载举涓吉之仪。

恭惟先祖府君,麟凤异姿,河岳间气。怀宝遁世,养高含贞,盖微意之有存,岂无德而素隐?咏“想知慈母”之句,孺慕蔼然于望云;诵“不见华勋”之诗,清风凛乎其竖竹。

所以守岁寒难可夺之姱节,由其有跬步不暂忘之孝思。忠孝全于君亲,信义孚于乡党,不但模范乎后裔,抑可柯则于彝伦。

祭社之古义不明,虽庙貌俎豆之未称,好德之秉彝罔坠,实兴慕阐扬之有人。能处穷不改操,历历木溪子之叙述;信道笃取义审,班班沧浪叟之立言。在佗人而尚钦,况子孙其敢忽!爰仿古人藏祧主之遗义,以寓今日发潜德之微衷。

恢拓旧基,渔溪西畔,庙宇轮奂,丹碧炜煌。酒果馨香,樽爵明洁。灵其顾飨,永世依安。佑启后人,咸以正而罔缺,荐发馀庆,勿替引之无疆。

祭五世祖进士赠都承旨府君墓文[编辑]

鼎水丽兮清泚,航岳秀兮嶙峋。

祥云笼兮婀娜,淑气凝兮氲氤。

孕百年之精英,謇笃生乎异人。

兰谢锄而自香,玉不琢而犹珍。

纷既有此懿德,又重之以风致。

声名著于儒雅,乡里钦其信义。

占癸酉之司马,若将展其抱负。

吁与世而相违,柰君子之有守。

不求举之当年,世莫知其隐节。

存须发于清寒,废科第于占毕。

甘怀宝而遁世,永铲彩于丘园。

之溪兮之山,几栖迟而不谖?

为天地之逸民,等势利于浮云。

神高驰之邈邈,眼旁通于地理。

斯区区之小艺,盖平生之馀事。

身虽否于一时,亦种德而遗后。

二男儿与七孙,迭龙腾而虎吼。

荣光动于户庭,崇秩加于墓道。

惟后嗣之蕃衍,赖馀庆于祖考。

泽虽斩于五世,风至今犹未了。

鹰岩之一丘,实明灵之幽垗。

山龙飞兮凤舞,拥屏障而四峙。

水金铿兮玉锵,映襟带于百里。

而形势之旷豁,及山川之明媚。

惬仁智之所乐,讵幽明之有异?

眇耳孙之孱劣,信莫追其逸轨。

仰馀韵而想慕,慨先緖之荒坠。

感世代之既远,悼香火之莫奉。

躬齐祓而涓吉,率宗人而登陇。

荐兰肴之苾芬,奠桂酒之旨洁。

物虽薄而诚厚,庶衷悃之歆格。

先考墓立石告文[编辑]

月日某甲,奉祀子某官某,敢昭告于显考某官府君之墓。某谨具石物于今春加土之日,而碣石则再度见败,惶恐无地。奔走改求,艰得措备,略述世系行实,一依《家礼》温公仪式。镌刻既毕,卜吉竖立。凡一千五百馀字,庶几垂示潜德于来世之有识者。谨以酒果脯盐庶品,用伸虔告。

先妣墓立石告文[编辑]

同日某甲,奉祀子某,敢昭告于显妣令人文城柳氏之墓。某曾置石物于今春加土之日,而表石则缘上墓未建之故,延退至今,心常憾恨。今乃幷举石役于两墓。略叙世系、性行、生殁、葬之年月日。谨具酒果脯醢庶品,虔告事由。

柰内龙山时家庙告文[编辑]

云云。某于岁前,移卜灵山龙山洞坎坐离向之基,家宅既成。今以吉辰,挈家启行。兹奉神主,将就安于新庙,敢以酒果,用伸虔告。

申汝颜四代神主告文[编辑]

伏以辰巳之乱,三世神主,藏于密城之石窟者七八载。地气上触,䨪雨旁透,因致伤破。粉面已尽漫漶,陷中亦皆朽黑,不敢依神,后嗣之情,惊惕罔措。礼宜营缮家庙,改造木主,而不幸慈父早世,未及遂志。汝颜生长孤露之馀,家患又从而连仍,靡室靡家,东迁西徙,四五次移寓,基业未定,恒在遑遑栖栖负罪遑闷之中矣。今适时势粗安,事力就緖,新庙既成,新主既造。又值母丧才毕,祫事是宜,兹于今日,涓吉举仪。敬奉四世神主,次第就安,谨以清酌庶羞米面食之具,用伸虔告。伏惟尊灵,舍旧从新,永保依安。

诸贤常享告文[编辑]

鱼直提学[编辑]

孝友诚笃,廉退节高。

师表一方,矜式百世。

金三足堂[编辑]

气郁风云,才蕴经济。

养德林壑,高蹈逸民。

朴篁嵒[编辑]

凝重德器,静默仪刑。

隐德有操,士歆模轨。

李畏斋[编辑]

早厌喧卑,志存敬畏。

就正有道,起我后人。

郭忘忧堂[编辑]

孝著宅忧,忠炳倡义。

遗风凛凛,立懦千秋。

旅轩先生文己卯[编辑]

呜呼先生!资品之异,学术之正。信道之笃,执德之弘。充养之盛,含蓄之深。造诣之精,识量之大。气像之浑厚而凝定,仪表之和毅而从容。出处行藏之一于义,动静语默之纯于理。揆诸古人,鲜与伦比;考之当今,难可拟议,而世多枯目,知德者鲜。“莫我知”三字,岂圣叹之徒然哉?

呜呼!金声玉色,既与其不可传者亡矣,自今以往千百载,其复有闻先生之风、慕先生之德,而能神会默契而兴起焉者否?先生立言,扩先儒所未发,可以纲纪乎彝伦,羽翼夫斯道,将与天地日月同其悠久而不弊也,则先生虽没,而先生之德泽,于是乎不斩矣;先生之道脉,以之而益寿矣。后生之所以考据端緖,为来世学者指南者,其庶几在此乎!

呜呼!小子无状,居门不学。虽不得窥豹一斑,通德多年,叨承警咳,其接引诱掖之拳拳,非寻常门客之比。此心向往,如水必东。今其柰何?报德无路。平生慕悦之忱,粗得形诸文字,业已敬告于先生即远之日,灵如有知,后死者无憾矣。祥期忽及,几筵将彻,德音莫聆,德容莫觌。单杯瓣香,一恸肠绝。

李仁原君休复[编辑]

仁川发源,孝烈胄孙,门望赫尊。

天姿精敏,学识疏畅,干蛊才全。

处事缜密,应物委曲,切近人情。

居家谨饬,御众简严,伦纪分明。

早岁勉学,晩年投笔,志气超卓。

天生异才,必有用耳,汗马循国。

功在社稷,名垂竹帛,万古鸿烈。

孝大成亲,荣及祖宗,一家燕翼。

家耳国耳,为孝为忠,间世豪雄。

天若假龄,专制方面,国有翰屏。

邦家无禄,天夺斯速,孰不痛惜?

大川未涉,乃失舟楫,功不大集。

长送始半,遽丧良骥,何以致远?

当宁震悼,搢绅惊嗟,礼优恩腆。

昔我先公,纠秉乡风,注意甚隆。

引公同事,修举废坠,物论称美。

丙辰之春,大簇之辰,观国为宾。

轸我饥乏,慰我穷跼,荷公厚德。

上为国悲,下哭吾私,怆恨中心。

沥酒告哀,陈词叙怀,庶几垂歆。

朴平山震英[编辑]

岁在乙丑,公来自

曰余老物,从可休息。

养闲田庐,萧然而乐。

十七年间,能忘宠辱。

回首西关,腥尘满目。

万事于今,一味痛哭。

公乃全归,公心则悦。

在我亲知,宁不忉怛?

英豪气槩,不可再觌。

慷慨言论,何由更接?

光阴倏忽,再期奄及。

此后音容,益复杳邈。

感念平生,中心怆恻。

缄辞寓哀,遥荐菲薄。

不昧者存,庶鉴衷曲。

黄忍轩公记元录[编辑]

沈醇静专,之子之性。

信实慈祥,之子之行。

朋友所称,乡闾攸敬。

天赋能全,是曰良士。

自外得丧,何与于子?

养闲田庐,致诚甘旨。

人间至乐,莫此为美。

天胡不佑,报善以殃?

贤配既逝,子又继亡。

两老靡依,诸孤畴托?

遗恨重泉,必不瞑目。

呜呼哀哉!

早岁相知,分厚情深。

庶几永久,鸡黍相寻。

那知一夕,奄隔九泉?

窆未执绋,练不渍绵。

虽缘事梗,心实忸然。

我来江皋,终老计牢。

子既不世,谁与嬉遨?

追惟曩昔,慨叹伤悲。

晩奠薄醪,兼以芜词。

精灵不泯,庶几格思。

裵汝明[编辑]

呜呼!公之亡三百六十有馀日矣。空山寂寞而人绝,古宅荒凉而草没。亲朋莫寻其影响,妻孥莫闻其消息。吾知公永逝而不返,其得不益为之怆恻?

公之性,厚施而卑牧;公之志,乐善而好德。周慎斋百行之源,公尝为余道谆谆;裵阳智隐德之实,公尝为余言历历。于以见留心儒行、向慕斯文,岂虚假而外烁?

蓬蒿圣庙,邱墟学宫,三十有馀岁,而重修者,赖我公之诚笃。故近远士友之知名,有事则必俾公句辖,而自余之来寓仁乡,几荷公轸念而垂恤?余亦感知己之厚恩,追陪杖屡,逍遥觞咏,已矣乎不可复得。

凉凉只影,踽踽孤踪,竟何依而何托?呜呼哀哉!公之疾革,既不得执手而永诀,公之即远,又不得临穴而恸哭。虽病患事故之作梗,实幽明情礼之亏缺,兴言寤寐,慨然怛然,未尝不内疚而自伤,孰知余之心曲?迫初期之载回,寓馀情于薄物。奠一触而诵芜词,冀精灵之昭格。

墓碣[编辑]

祖考赠参判府君祖妣赠贞夫人星山李氏合墓铭幷序[编辑]

公讳庭彦,字士俊。我赵氏咸安。其始也,有大将军讳,元尹讳丹硕,肇显朝。由元尹四世有讳,三司政堂。政堂之后有讳,密直使三司左尹。密直之后有讳之兴,登文科,官至鸡林参军。参军之子讳天启,判图判阁,判阁之子讳,工曹典书,寔公之五世祖也。

曾祖讳,进士,赠都承旨,号渔溪处士,隐德潜光,详见成沧浪文濬所著传。大父讳铜虎,郡守,赠户曹参判,父讳,水军虞侯。娶铁原崔氏副司直承濬之女,以正德乙亥三月七日生公。虞侯之弟禁府经历讳,娶昌宁曺氏进士致唐之女,无子,取公为后。万历辛巳十一月十一日,终于郡东剑岩里第,寿六十七。

夫人星山李氏广平君之后,知中枢靖武公好诚之曾孙,典牲署令讳依仁之孙,万户讳希祖之女也。正德己卯十一月十一日夫人生,万历丙戌二月十九日终于正寝,享年六十八。

公体短少而多胆量。气岸峻厉,神采毅然。明于物情,处事谨密。御家检下有纪律,《易》曰:“威如之吉,反身之谓也。”公庶几近之矣。孝于亲,厚于族,谨丧祭,能施与,务以恩信结人,多归心焉。

初以门荫进补忠武卫副司直,终三品资,不复求仕,颐养于乡。以立乡网,正风俗为己任。乡士大夫特加器重,官吏村氓,仰之颙若,乡中之事,事无巨细而一皆咨禀。公持乡论数十年,乡风肃然,下世之日,识者私痛曰:“若人亡,吾乡事已矣。”

夫人慈惠贞悫,明爽不凡。事舅姑,奉祭祀,得妇道甚。遇宗姻抚家众,咸获其欢心。人称“哲妇”。有六男,长曰:,大浦万户,次曰:,同知府事、次曰:,赠司宰正,次讳,赠司导寺佥正,次曰:,训炼判官、次曰:,儒士。

万户无子,取同知第二男亨道为嗣。嘉善郡守,生五男一女。男咸英进士,咸煕咸章生员,咸哲咸世生员,女适金如铎

同知有五男三女,男守道,无嗣,取副正长男咸遂为后,亨道纯道,知中枢,遵道,义盈库主簿,东道,副正。女适承旨申之悌、副摠管蒋后琬李从可纯道无嗣,取郡守第三男咸哲为后。遵道出继人后,生一男一女。男咸一,女适文科李廷相东道,副正,生三男二女。男咸遂咸新咸春,女适蒋时兰朴仁俭

司宰正有二男一女,男长煕道、次勉道,上护军,女适安侹煕道生一男四女,男咸允,察访,女金挺善洪震彦文以约勉道生六男一女,男咸胜咸抃咸蕃咸匡咸岐咸卨,女适李元英

佥正有一男一女,男任道工曹佐郞,女适主簿李而檀任道无子,取勉道第二男咸抃为嗣。

判官有一男三女,男由道,女适判官宋廷玉、同知崔寿冈、进士郑悌生由道生一男二女,男咸甲,女适金大锴李先仁

季父有二男一女,男卫道味道,知事,女适李邠卫道生五男三女,男咸晋咸益咸履咸临咸复,女适金时相成南记李之汉味道生三男三女,男咸泰咸孚咸济,女适许苌河纬文朴亨龙。内外曾玄无虑百馀人。

公与夫人初葬于同郡代山里瓮店洞,戊戌间,被倭奴发掘之祸,壬寅春,移窆于善山月波亭冷山之麓坎坐原,毖后患也。崇祯辛未年间,以孙纯道正二品,追赠刑曹参判兼同知义禁府事,夫人赠贞夫人。

子孙散在遐远,香火渐稀,窃恐代逖情尽,则因失葬地,相议刻石表墓,属墓铭于任道任道实不文,未足以阐扬遗烈,而季父有命,其敢不承?铭曰:

猗欤我宗,岭右著姓。

元尹政堂,名位炳炳。

典书遗徽,琴与画幷。

渔溪种德,荐发馀庆。

一代风流,朝野称盛。

纨袴丛中,公乃麟定。

金玉之相,器局峻整。

简严其资,孝友其性。

蓝田约法,石家敦行。

必矜必式,是遵是省。

颙若人望,威如家政。

纠正乡风,礼仪和敬。

德不世用,曷云非命?

两美必合,慈爽淑静,

宜家锡类,寔繁且永。

孙拜刻铭,用代赞咏。

云圃李公墓碣铭并序[编辑]

公姓,讳,字明叔,系出咸安。十世祖曰侍中讳。九世祖曰检校护军讳滋秀。八世祖曰成均直讲讳云。七世祖曰赠司仆寺正行大邱悬令讳。六世祖曰成均生员赠户曹参判讳元老。五世祖曰赠兵曹参判行镇海县监讳。高祖讳义亨,司宪府执义号杏轩。公自晋州移居固城,遂为县人。曾祖讳生员。祖讳千龄参奉。考讳世廉,俱隐德。妣完山崔氏云杰之女也。以嘉靖辛酉四月初八日,生公于马岩里第。万历四十六年戊午五月十四日终于家。享年五十八。十二月十七日,葬于固城葡岛上子坐之原。

公幼时受《小学》于退溪先生之门,及先生殁,受教于伯兄处士,通四书一经,兼业武艺。壬辰之乱,公时遭外艰,贼掘父冢,遂以匹马尺剑,直入贼阵,斩三倭而悬于墓树,告祭移窆。即与表从叔崔公,倡起义兵,讨贼立功,参原从二等勋,超授训炼院正。自朝家劝武赐第,即陞貂阶。

甲辰除梁山郡守。兵燹之馀,公私荡残,公尽心存抚,郡人怀之,立石颂功。其碑有“清德善政”四字。丙午例受佥知,丁未除咸镜南道兵马虞侯,未及期递归。甲寅特除宣传,而行到板桥,闻废朝议杀永昌之变,佯自堕马,托以折臂,作诗一绝而归。是年秋除三道统制虞侯不起。乙卯陞同枢。公之才局,足当方面之寄,而位止三品,识者惜之。

公气度宽弘,沉重寡言。平生所为,惟务实事,不为浮华。公之伯兄有儒行,性亦峻洁。公事之如严父,每进谒,虽位高之后,敬礼不衰。望见容颜,有些不平气色,则不敢进,必待其和平舒泰然后入见。平生兄弟间,无一事失好云。

公初娶漆原诸氏高丽中郞将文儒之后,赠汉城庶尹讳之女也。生一男一女,男曰鸿程,显信校尉。女适军资监奉事赵勉道。校尉娶居昌慎氏,同知之女也。生三男二女,男曰孟荣仲荣季荣,女适金八休李琼赵勉道生六男一女,男曰咸胜咸抃咸蕃咸匡咸岐咸卨,女适李元英

后娶密阳朴氏,赠判书之女也。生一男鸿卿,承议郞。娶江阳李氏,同知之女也,生一男三女。男曰泰荣,女适赵沺卢汉舟,次幼。

公之没后三十有六年癸巳五月二十日,朴氏殁于桧山别墅,祔窆于公之墓下。

呜乎!公当板荡之世,能办忠孝义三大节,真可谓大丈夫哉?其外孙赵咸抃,记其所闻见于平昔者,因求碣铭,余惟公之后夫人朴氏,于我为再从亲,咸抃又继吾后,俱有分义,吾亦尝受知于公,钦仰者久矣,其敢辞乎?铭曰:

天畀公才,干城伟器。

仡仡长身,弓马能技。

早业诗书,文武兼备。

事兄犹父,家行之懿。

突阵殱酋,先垄雪耻。

讨贼立功,扶邦正谊。

晩登虎榜,旋蹑貂班。

银腰王顶,荣动门阑。

分忧各郡,遗爱有石。

佐贰,蔚乎声迹。

庶几专阃,大纛高牙。

位不满德,命也柰何?

葡岛之原,寔公遗宅。

有欲求之,视此镌刻。

处士蒋公墓碣铭并序[编辑]

公姓,讳文益,字明辅。系出牙山,其先中朝人,银青光禄大夫、神庆卫大将军讳婿之后也。历十二代有成均进士讳子骞,寔公五世祖也。曾祖讳孝范,通政大夫、延安府使,祖讳敬臣省岘察访。考讳赠工曹参议。妣密阳朴氏,训炼奉事讳忠宪之女也。以万历二十四年丙申正月二十六日,生公于洛城

盖公之先世世居密阳,祖察访公娶妇于平山申氏进士赠左赞成洪美之女,因家于。公年十馀岁,受业于青坡睦长钦大钦昆季,能诵书善属文,每为所称许,又被诸辈推重。

辛亥,丁外艰,家事伶仃,恐不能终养偏亲,癸丑,兄弟相议,奉归密阳,还乡之后,又就学于孙聱汉阳。亦爱敬之,情如子弟。通内外焉。

结网求鱼,以供偏亲,馀暇读书。冀及决科之荣于亲在之日,昼夜不辍。累参外榜,志不得伸。丙寅又捷东堂,未及西行,亲病忽剧,不得应讲。戊辰丁忧,庐墓终制,三年之内,不言家事,不计晴雨,号哭墓侧。

服阕后,中癸酉草榜,上应讲,竟以半画未满见屈,物论嚣然叹惜。亲旧咸劝其小留,欲图南行之职,掉头而归曰:“自衒丑行,古人所耻,士夫柰何区区干进乎?与其奔走汩没于尘中,宁老死岩穴。况既失两亲,虽得一宦,将奚用哉?”

卜居于昌原洛江滨,日以圣贤书为友,或把钓竿,或乘渔艇。或步出江浒,观家僮举网曰:“江浒闲适之乐,有如是耶!”构小屋于岩间,凿池种莲,遍裁花卉,名其堂曰钓耕

尝占绝句曰:“水动心无动,沙平世不平。苔矶垂钓处,回首笑公卿。”其雅趣真乐之得乎内者,如此。然公之志不全在山水间,实存心于儒者事。尝出入寒冈旅轩两先生门,省视丧葬,亦致诚勤。

平居夙兴盥洗着巾服,或观书或谈论,夜深乃寐,气虽不平,不至卧痛,则一日不废。鸡鸣则必诵程子《四勿箴》,时时有若默诵者,而不知其诵何书也。虽不行鞭朴骂詈,而一家之人自然畏戢,不敢哗笑阑语。尤所尽心者祭祀,晩年慎疾,静处简出,而当春秋时享,四节墓祭则必往宗家,摄行祀事。遇父母忌则不胜悲感,行祭之日,痛哭不已,家众亦皆感动。

兄弟之间极其和爱。伯兄家染疠,奴仆数人先死,兄亦继殒。一村奔避,四无人迹,公不顾身危,亲入殓殡,号痛过度,因致身恙。

末弟又受风患疾,忧形于色,顷刻不忘。寻常飮食之际,得一美味则必曰:“吾弟亦得此味否?”寸寸分送于往来之便。接宾则不分老少尊卑,待之以敬。子弟或有向客不逊之言,则对客切责,客去后又申教戒曰,“彼在客位,为主人者但尽吾敬而已。何可以等别高下为哉?”训子义方之严且正,如此。

丁卯之乱,人推为乡兵将,众皆恐怖,略不动心。丙子募义兵到会所,又为十二邑把首。深有捍艰之意,愤慨不已。此行往来后,身病转笃,益无世念,谢绝人事。亦不为子孙营产曰:“世间藏获土田,无定主矣。”

壬辰十月初,身疾已重,而闻弟病剧,欲及生前得见面目而别,舆疾而往见。又闻孙聱汉改葬,亦欲亲往,诸子谏曰:“日寒如此,身病又极,何必亲往乎?子等未可往护耶?”答曰:“吾既受恩于彼家,一息尚存之前,何忍退卧,以负亡师?”直造墓所,临穴痛哭。

自是身病极重,艰载还家,是岁十二月二十日戊午,因病不起,得年五十七。权厝于府东万鱼山栗洞子坐午向之原,乙未正月十二日丁酉,用此山永窆焉。

公器量宽弘,信实厚重。言语以时,喜怒不形。平生处乡,一以和顺为主。扬人之善,匿人之短,闻誉不欣,闻毁不戚。作事不苟,惟不能尽己道是忧。累被乡廌,全以孝友为目,孝友之实,已著乡间。铨曹注拟前后十馀次,而未霑一命,岂非命也?噫!公之才,足以拾青紫,而遁世虚老,公之德足以享遐寿,而仅免称夭,知旧之痛,为如何哉?

公娶义城金氏,军资监参奉得地之女,生四男四女。长曰煕祚,娶金亮后女,生一男四女。次曰煕绩,娶辛德胄女,生一男三女。次曰煕业,娶成应夏女。次曰煕百,时未娶焉。女长适姜镌,次适孙汝稷。次适朴泰汉,次适孙硕辅

公之孤谓余知公,起衰麻踵荜门,相向而哭之痛,因索墓铭,其忍以不文辞乎?遂为之铭曰:

相彼洛城,佳气酿灵。

英才硕德,前后挺生。

公为人,亦禀厥真。

孝友因心,文艺出伦。

点额龙门,退无愠色。

从吾所好,寄兴岩壑。

贲趾丘圆,濯缨江湖。

一竿一船,聊以自娱。

膏肓水石,刍豢典坟。

荣枯得丧,太虚浮云。

注拟频烦,朝著闻香。

终閟一命,在公何伤。

寿之不崇,天道茫茫。

林泉无主,云物生凉。

百岁千秋,孰继高踪?

伯喈有辞,庶慰林宗

贞夫人朴氏墓碣文[编辑]

夫人密阳望族。远祖元光,令同正,因仕宦居松京者,凡七代。子讳文底,原陵直,子讳舜章,主事同正,子讳永椿,检校军器监,子讳允贞,常满库主簿,赠中直大夫、礼宾寺尹,子讳仁祀,奉医佐通政大夫中枢院事,子讳天卿,三司左尹嘉善大夫工曹参判,子讳彦忠,仕本朝,官至嘉善大夫庆尚左右道都节制使,子讳讷正,子讳光敏通政,子讳景玄,进士登武科,官至训炼参军。子讳汝达,子讳务安县监,特命嘉善大夫,是夫人曾大父也。大父讳宗秀,赠汉城左尹,父讳,赠刑曹判书。妣桧山黄氏丰基郡守兼春秋讳陆云之曾孙,忠顺卫之女也。

万历辛巳十月十七日,生夫人于咸安郡俭岩里第。癸巳五月二十日,终于桧山别墅。同年十二月二十日壬午,祔葬于固城县治之东葡岛之山,同知公墓下。

夫人年二十一而归于同知公。子女多而皆不育,惟一男终孝曰鸿卿。夫人内治甚严,教养独子,而自幼不少假贷。寡居之后,亲自捶挞,而鸿卿性孝顺,无疾怨之色,定省之礼,甘旨之供,无所不用其力。

丙寅夫人四十六,而患风痹几不能保,鸿卿昼夜号泣,寻医问药,药饵之奉,靡所不至。抱宿疾二十馀年,得支性命,乡里以孝称之。噫!夫人之内冶严而孝子之供职如此,可谓有其母有其子夫。任道与夫人,俱为外孙于桧山黄族,是再从亲也。夫人即远之日,不无悲感之怀,况有咸抃之请,其敢固辞?略叙世系事迹,以荣神道云。

慎斋周先生[编辑]

捕龙搏虎,文法之奇。

感神格天,诚孝之奇。

抗章辟佛,议论之奇。

创庙尊贤,事业之奇。

追封三世,官爵之奇。

式谷螟蛉,赋命之奇。

李仁原君[编辑]

武其班儒其埒,国之桢乡之杰。

身既荣而嗣贤,福未艾者由天。

[编辑]

裵阳智[编辑]

李德裕有言曰:“君子明不欺天,幽不欺神,内不欺心,外不欺人。”《记》称高子羔之为人曰:“行不履影,启蛰不杀,方长不折。执亲之丧,泣血三年。避难而行,不径不窦。”愚尝恨闻其语未见其人矣。今于阳智县监裵孝子,幸得而验也。孝子讳锡祉漆原县人也。生有异质,满腔子都是不忍之心,而邪伪之萌,不形于外。事父母色养,居丧致毁,奉祭祀尽诚。忠信以接人,恭谨以律身。平居出入家庙,动必挥泪,见者起感。中司马,因公荐始授童蒙教官,又拜为阳智县监,是为仁孝之报乎?女婿白受绘被虏于岛夷,手涅其臂曰:“宁死不忍作犬羊臣。”其有得于观感者欤!癸亥改玉后,朝廷嘉其劲节,特除自如道察访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