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潮汐辨

维基文库,自由的图书馆
潮汐辨
作者:韩百谦 高丽

或问潮汐果何理欤。山海经所谓海鳅出入。浮屠氏所谓神龙变化。皆粗浅近俚。有不足深辨。其以据经理胜之论言之。有云六合之内皆水也。大地浮在水面。舟船相似。随气升降。地降而沈。则水溢四裔而潮至。地举而升。则下有空隙而潮退。潮汐进退。实由于大地之有升降也。或云。水。阴物也。月亦阴物也。阴阳各以类相从。故月临卯酉则水涨乎东西。月临子午则潮平乎南北。彼竭此盈。往来不绝。皆系于月。凡玆数说。孰为是而孰为非欤。愿从吾子辨之。曰。善。如子之问也。今居江湖。朝夕见此。而不知其理。其与百姓之蚩蚩。无以间矣。引古参今。互相证正。亦为学之大方。乌可已乎。吾请先言数说之皆不能无疑。然后方及一得之见。可乎。夫阳主动。阴主静。故天行而不息。地奠而有常。如使大地。一日之间。再升再降。则不几于阴失其常。而或至崩颓乎。吾恐此说求之理。有不合也。至于从月之说。先儒亦多取之。潮汐进退。与月偕行。容或有此理也。然以我国所见验之。多不合。亦恐其说有时而窒碍也。水果从月而行。则月之所在。水宜无不至矣。我国在天地极东之地。日月皆从此出焉。窃观潮汐最盛于西南。自全罗左道渐微。历庆尚道至江原道则专不及矣。正当月出之地。镜面涵虚。一波不动。水不从月而行。亦明矣。且月行一昼一夜。犹不得周天。而潮汐则昼夜之间。再东再西。安在其彼竭此盈乎。其说至此而有不通矣。吾疑为此数说者。皆出于中国。中国之人。只据南海而言。故其说不免执一而废二。有此千古不定之论。可胜惜哉。唯康节邵先生有云。潮汐。地之喘息。所以应月者。从其类也。远哉言乎。虽不明言其所以然之故。已得见大义。引以伸之。触类而长之。将无所不通矣。何者。人之有身。必有二气相为经纬。然后方始有生。四肢六脉左右旋转者。纬气也。一条呼吸从中出入者。经气也。斯二气苟有一息之间断。则辄病且死矣。天地亦一物也。能近取譬。何独不然。二曜五精东西运行者。犹人之有六脉也。一阵之气。两极相通者。犹人之有呼吸也。盖天形正圆。北极出地上三十六度。南极入地中亦三十六度。两极之间。斜倚相望。必有一气如羊角风起自南极。旋旋出地。向北而去。如人之呼吸。起自气海,丹田。出入口鼻矣。其天渊大海。在人犹腹中储血。随呼而上。随吸而下。有不得不尔也。曰。然则东海无潮汐。何欤。曰。两极往来之气。从南向北。直上直下。则气头馀波。不能远及于左右。其势然也。以此见之。则非独东海无潮汐。西海亦无潮汐。而我国自箕封以来。为中朝属国。闻见无所不通。故东海不潮。或出于先儒之说。而西海则历西域诸国至条支海。不知其几万里。中国之人。非但目不得以见之。耳亦不得以闻之。宜乎议论之不及也。苟以一隅反其三。则吾知西海亦不潮也必矣。曰。潮汐既不逐月而行。则其与弦望晦朔同其节者。抑何理欤。曰。阴阳行度。各有其数。阳生于子。阴生于午。则南极之气固为阴。而月亦阴物也。故其行度迟速。与月自与之同耳。初非出于相逐而然也。康节之所谓所以应月者。从其类也。岂非一言而断之乎。大抵计日十二辰。由子至巳。其气为阳。而阳之气又自有升降。以运乎昼。由午至亥。其气为阴。而阴之气又自有升降。以运乎夜。一昼一夜。合阴阳之气。凡再升再降。故一日之间。潮汐皆再焉。计月三十日。自朔至望为阳。自望至晦为阴。而两弦在阴阳盛衰之中。潮汐长短。必以此为差。其理有不可诬也。阴阳往来之理。非知道者。孰能识之。吾能言之。而亦不能保子之无疑也。客唯唯而去。因为之记云。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