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沧溪集 (文敬仝)/跋

维基文库,自由的图书馆
卷四 沧溪集

作者:文敬仝
1708年

[编辑]

荣川张生仁后。携写本大小两册编帙甚古者见视曰。此外先祖沧溪文公遗卷。退溪先生有言公善属文。尤长于词赋。遇文人墨客。辄与之吟诗。计其述作之富。不止于此。而家传只此两册。小册词赋下所录诗。盖就大册中抄出者。而亦未知出何人之手。今欲传写留置书斋。敢请一语为传。贻子孙之计。余敬披而寓目焉。词赋纡馀而有致。诗篇恢畅而适兴。无晩近脂粉荤血之气。洵乎前辈之作也。有疑其往往不屑于炼章琢句之工。则亦其坦率虚旷之雅度。不受缚于格律而致之。玆其所以为沧溪公者欤。余于公亦忝外裔。敬书卷尾而归之。

上之三年癸卯。外裔孙通训大夫行弘文馆修撰安东权斗经谨跋。

[编辑]

退陶老先生铭沧溪文公之墓曰公才濩落。俗好靡合。名动于时。位蹇于卑。又曰沧溪遗稿二卷藏于家。想其言公之若文若行。可传于后而不歉也。盖皎然矣。公在弘治闲。释褐入仕路。以文辞名于世。而不随人俯仰为进取阶。以此名位遂不光显。犹不屑意苟容。晩乃天放江湖。任真为乐。凡有意会。辄供笔吟哦。句语真醇和畅自成家。则不袭蹈前人轨辙。诚非后世饰边幅事雕虫者之所可能也。公无子姓云仍以世。家传青毡之托。只有宅相后裔。而当初文牒又散失殆尽。公之殁且历甲子数周。清尘芳躅。无复影响之可寻。近于尘蠧闲得其所谓遗稿二卷者。词赋律绝古诗幷数百馀编也。就全集中加标点抄选者居三之二焉。古人云老先生所勘定手泽也。此虽流传来历甚的。而顾无文字之可据而信者。可慨也已。世传李贰相长坤逃戊午祸。晦迹于公家。留诗以去。以情志道义相契许于平日者。必多唱酬更和之什。而集中所载只有宁边镇饯行长律一编。馀外无闻焉。使箎埙唯诺之音。寂寥于百载之下。又可惜也。世相亦公之外裔也。窃惧斯集之更就湮没。玆写一通。袭藏于山泉书堂。且记颠末如右。以待他日编是集者考据之地云尔。外裔孙生员仁同张世相谨识。

[编辑]

於乎。此吾外先祖沧溪先生文公遗集也。公以卓荦之资。旷达之怀。淹贯经籍。逞气文辞。名动于时。不修边幅。任真为乐。而进途之蹇滞。不介于怀。真古所称豪杰之士。而宜其不朽于世者也。惜乎公殁之后。无后承之世其家者。只托香火于宅相之裔。故遗文懿迹。散逸不收。至今埋没。然吾先祖退陶夫子未尝阿好溢媚。而摭实而铭于碣。且文集之点标抄选。世传以为夫子所勘正。则此尤不可以泯灭者也。所以为外裔云仍之所藏弆。又经郁攸之灾。而获保于热炎之中。神鬼之保护。其亦惜其埋没而俾之不朽于世耶。外裔及乡先进鸠财为剞劂之计。已许多年。而迄此未就。间又因诸君子述先志之未遑。将锓于枣。而托不佞以跋其尾。顾此谫识。固不敢当。第有所感于外先之遗芬。吾祖之阐幽。而附名于卷端为荣。忘僭而为之说。草本之藏弆者。上舍张公世相也。出院费掌修正者。张公泰煕金公相寅也。跋其尾者。苍雪权公斗经。张上舍世相也。叙其事者。斗庵金公若炼也。今日之干其务而成就者。张斯文镇恪,镇泰,金上舍福渊,金斯文宇镇,吾族弟中祐也。

崇祯纪元后五丙午巳月上澣。外裔孙真城李中麟谨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