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江华府志卷上/祠坛

维基文库,自由的图书馆

社稷祠[编辑]

在府城北门内校宫之东。为缓急奉 国社之所。 英宗甲子。留守金始㷜建。

府社稷祠[编辑]

在社稷坛南稍低处。

忠烈祠[编辑]

在仙源里金尚容宅址。 仁祖壬午建。名显忠祠。 孝宗戊戌。赐额曰忠烈祠。○祠享右议政文忠公金尚容。工曹判书 赠左议政忠肃公李尚吉。敦宁府都正 赠吏曹判书忠烈公沈誢奉常寺正 赠左参赞忠穆公李时稷。侍讲院弼善 赠吏曹判书文宪公尹烇。右承旨 赠左赞成义烈公洪命亨。司仆寺主簿 赠左赞成忠显公宋时荣。本府中军 赠兵曹参议黄善身。本府千摠 赠兵曹参议具元一。本府千摠 赠兵曹参议姜兴业。冰库别坐 赠司宪府持平权顺长。成均生员 赠司宪府持平金益兼凡十二人。文忠主享。十一人东西配。○祭用春秋中月中丁。粢盛稻黍稷。牲豕。 院生九十人 奴婢八口

○李植作上梁文曰。儿郞伟。损躯殉义。人臣之大闲。旌烈尚贤。礼俗之懿范。玆为揭虔之地。罔非秉彝之天。一方具瞻。三纲永赖。徂玆丙丁之变。惨矣百六之灾。南汉重围。危甚白登之七日。江州保障。仅同长淮之一隅。以五庙迁御之陪都。为八路控扼之要会。不虞海堑船城之防。俄成土崩瓦解之势。卖国偷命。前史之所绝希。遗君后亲。人理之所不忍。时惟三台旧弼。与夫八座耆英。止水誓心。江丞相之素定。台城赴难。卞尚书之丹诚。或陈䟽谢君父而夫妇偕兦。或折简斥阃帅而亲戚是诀。或从散僚而节慕画邑。或唱义旅而祸惨常山。迹寄虎吻。定取舍于熊鱼。命视鸿毛。陋冠裳之禽犊。屹贞松于岁暮。岩壑囘春。栖烛龙于朔荒。冥昏如昼。庶几国其有赖。匪直死而不兦。旌门赠官。虽已昭揭于邦典。立祠序位。尤宜合祀于乡闾。询佥议而大同。稽礼制而允惬。睢阳双节。开庙宇于当时。崖海三忠。享芬苾于异代。直治城之近甸。迩仙源之遗墟。玆辟数仭之宫墙。式荐一瓣之香火。役无烦于程督。可谓不日成之。事有关于激扬。率多闻风起者。涣然眼前之突兀。俨若地中之精灵。日星增辉。江山动色。岂但州里乡党。瞻像设而长怀。抑亦大夫国人。想英烈而矜式。俎豆之事斯在。弦诵之声可兴。玆涓吉而举梁。用假辞而纪美。抛梁东。一派长江京口通。襟带两都增屏卫。怒涛千古飒英风。抛梁西。海戍渔村落日低。不用三千强弩手。潮头只到偃虹堤。抛梁南。天半琼台上蔚蓝。莫遣烟岚翳空碧。丹心白日正相参。抛梁北。依旧城埤严锁钥。灵风甘雨洗腥尘。芳草年年表遗迹。抛梁上。夜夜精光动星象。弯弧奕奕指天狼。闾阎浮云欲开朗。抛梁下。恨紫愁红满平野。看取松杉绕庙陾。青苍一色无冬夏。伏愿上梁之后。神人恊庆。岳渎炳灵。士知向方。不昧义理之辨。乡推善俗。各励忠孝之伦。庶无愧于前修。将有辞于来许。又有权尚夏撰殉节碑。
○李植又作春秋亭文。而辞理精到。合作诸人真赞矣。金尚容曰。廊庙文雅。邦家老成。捐身殉国。百世风声。李尚吉曰。心贞金石。望尊耆英。引义自靖。处暗伸明。沈誢曰。身无官守。志笃 宗祊。一家忠贞。万古纲常。李时稷曰。质直好人。居刚若柔。从容一决。义凛想秋。宋时荣曰。身居下僚。义殉 宗祊。舍鱼取熊。之死如生。具元一曰。迹屈褊裨。义薄云天。丹心一片。怒涛千年。后又追享五人。而李一相续作享祝文。黄善身曰。三军浪拆。一柱捍流。视死如归。遗烈千秋。姜兴业曰。挺身当敌。死不旋踵。森然义烈。名与山耸。尹烇曰。历敭台阁。风裁自持。临危杀身。竹帛名垂。权顺长曰。望蔚贒关。迹困泥涂。同时取义。德则不孤。金益兼曰。家传诗礼。名擅布韦。捐生殉节。烈烈光辉。洪命亨最后享。而郑齐斗作享文曰。直道常行。殉节初心。大义以靖。百世惟钦。 英宗甲申。亲制祭文。遣承旨 赐祭曰。瞻彼沁都。有庙翼翼。仙源为先。呜呼大节。吁嗟遗址。曾见乎昔。尚今追思。不觉呜咽。兄也弟也。双全义烈。三忠同传。诸贒并腏。忍言此岁。静夜飮抑。万古忠魂。千秋毅魄。涒滩再逢。予怀罙切。何以泻怀。忠良科设。爰命近侍。先期奠酌。英灵不昧。感予来格。

李成梁祠[编辑]

在甲串津上。祀 皇朝摠兵李如梅及其父宁远伯成梁。摠兵壬辰东来。故其子孙有留在我东者名葂。来居万寿山南麓小洞中。称其洞保明。 英宗闻之。就其地 特命建祠。祠有宁远伯小像。燕京求来者云。

李敏叙祠[编辑]

在上衙西。沁民为故留守李敏叙。设像祭之之所。金昌恊撰记略曰。故尚书西河李公。今上 癸亥。出为江华府留守。明年召还。在官甫期月耳。民怀思其德。为立祠肖像以祀。其德惠之施于民。精神心术之见于事者。尚可按而睹也。公之至适值比岁不登。其所蠲赋税以米计者数千石。府内失火延烧数百户。又大出米酱以赈救之。捐俸钱助建孔子庙。厚廪其子弟而课其学。月试射将校。重赏以激励之。尤留意关防。其制置规画。建请于朝。率多经远之图。积金屡千。为异日军兴费。大修器械。至今充牣府库。皆其所措置。故虽以其民易骄而怨。又善造谤毁。而于公。咸一口称颂。卒不败毫毛疵议。既没世而犹思慕不衰。凡此皆宜示之来后也。国家视江都为保障要地。自建置留守重其事权。而其选用。尤加难慎。必遣卿宰名臣有文武才望者以镇之。然而世道之衰。上下交相为市。故息以悦民。笼络以取民。而民则从以尸祝若是者。亦往往有之。以公正直。必不屑乎此矣。无意于得民。而民自不忘。此公之所以为难。而祠之所以可贵也。其后吏民又为留守李寅烨、赵观彬。仍广其间架而同祀之。有 朝令皆撤。

社稷坛[编辑]

在府城小西门内。

城隍坛[编辑]

在府城东门亭子山。

厉坛[编辑]

在府城北门外。

山川祭坛[编辑]

在摩尼岳中。

表忠坛[编辑]

在甲串津上堂岘南冈。黄善身、具元一、姜兴业。殉节之地。故初名三忠坛。后配同时死事人而祭之。把摠安梦祥、李参。哨官李嗣后。旗牌官李光远。出身徐彦吉。教师高义谦。正兵车命世。铁串佥使金得男。水军宋荣春等凡九人。留守李瑜筑用诸人殉义之月日合祭之。立石纪其事。

祈雨晴祭坛六所[编辑]

一在高丽山。一在花山。一在摩尼狱。一在松岳山。一在穴口山。一在甲串津

宫娥祭坛[编辑]

在松岳南。丁丑难宫人之陪嫔宫入此都者闻虏兵至。争相缢死于行宫后苑树林中。 英宗戊寅。特命守臣。设坛其地而祭之。

麦岘祭坛[编辑]

在府治西城内社稷坛南冈。丁丑城陷时军民士女陷没之地。每以重𢌞岁月日 赐祭。凡设三坛六位。有职人无职人同坛分位。有职妇女无职妇女同坛分位。庶人军民庶人女人同坛分位。位各有牌。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