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经济汇编/戎政典/第292卷

维基文库,自由的图书馆
经济汇编 戎政典 第二百九十一卷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
经济汇编 第二百九十二卷
经济汇编 戎政典 第二百九十三卷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经济汇编戎政典

 第二百九十二卷目录

 椎棒部汇考

  诗经卫风伯兮 曹风候人

  周礼考工记

  太公六韬军用

  释名释用器 释兵

  说文椎 殳

  中华古今注

  武备志棒棍 飞挝飞钩飞锤 诃蔾棒图 钩棒图 杆棒图 杵棒图 白棒图

  㧓子棒图 狼牙棒图 棒棍图说 大棒图说 少林棒图 铁链夹棒图说 双飞挝图

  说 飞钩图说 飞锤图说

 椎棒部纪事

戎政典第二百九十二卷

椎棒部汇考[编辑]

[编辑]

《卫风伯兮》
[编辑]

“伯也执殳”,为王前驱。

《殳》长丈二而无刃。正义《考工记》云:“殳长寻有四尺”,寻八尺,又加四尺,是丈二也。冶氏为戈戟之刃,不言殳刃,是无刃也。

《曹风候人》
[编辑]

彼候人兮,何戈与祋。

正义《说文》云:“祋,殳也。”祋字从殳,故知祋为“殳”也。戈柲六尺有六寸,殳长寻有四尺。戈殳俱是短兵,相类故也。

[编辑]

《考工记》
[编辑]

《庐人》“凡为殳,五分其长,以其一为之,被而围之。”

订义赵氏曰:被谓把中,围谓围而圜之也。正其所执之处,而手所被者,故曰“被。”殳长寻有四尺,计丈二尺,五分其长,以其一为之被而围之,则把处得二尺四寸长放围也。于此处圜之,则非所执之处,必不圜矣。注“殳于八觚”,明其非所执处,有棱角也。

“参分其围,去一以为晋围;五分其晋围,去一以为首 围。”

赵氏曰:“晋,谓殳下插车处。《铜𨱔》首” ,谓殳上头锐处也。三分被围,去一为晋围,则晋围长一尺六寸,而趋𨱔处又杀也;五分晋围,去一为首围,则首围长一尺二寸有奇,而趋上头尖处愈杀也。

[编辑]

《军用》
[编辑]

方首铁棓,重十二觔,柄长五尺,千二百枚,一名“天棓。” 方首铁槌,重八觔,柄长五尺以上千二百枚,一名“天 槌。”

[编辑]

《释用器》
[编辑]

椎,推也。耒,亦椎也。

《释兵》
[编辑]

“殳”,殊也。长丈二尺而无刃,有所撞桎于车上,使殊离 也。

[编辑]

《椎》
[编辑]

椎,繁也。齐谓之《柊楑》。千锥,斤也。

《殳》
[编辑]

殳以杖,殊人也。《礼》:“殳以积竹八觚,长丈二尺,建于兵 车,旅贲以先驱也。”

[编辑]

《棒》
[编辑]

棒者,崔正熊注:“车辐也。”汉朝执金吾,金吾亦棒也。以 铜为之,黄金涂两足,以谓之金吾。御史大夫、司隶校 尉亦得执焉。用以夹车,故谓之车辐。一曰形似辐,故 曰车辐。魏曹操为洛阳比部尉,乃悬五色棒于门,以 威豪猾也。

[编辑]

《棒棍》
[编辑]

茅子曰:“棒与棍一也,而棒有殊。今之棍,即古之杆棒、 白棒也,一名曰大棒,而加刃。《武经》之式七并载之,而 益以大棒及少林棒式。”

《飞挝飞钩飞锤》
[编辑]

《茅子》曰:“飞挝、飞钩、飞锤,皆短兵而长用者也,以之辟 阵,良利器矣。飞钩制敌更佳

白棒图

钩棒图

钩棒图

杆棒图

杆棒图

杵棒图

杵棒图

{{{2}}}

{{{2}}}

狼牙棒图

狼牙棒图

{{{2}}}

{{{2}}}

《棒棍图说》
[编辑]

右取坚重木为之,长四五尺,异名有四:曰棒,曰棆,曰 杵,曰杆。有以铁裹其上者,人谓“诃蔾棒。”近边臣棒,首 施锐刃,下作倒双钩,谓之“钩棒。”无刃而钩者,亦用铁 㧓植钉于上如狼牙者,曰“狼牙棒。”本末均大者为杵, 长细而坚重者为杆。亦有施刃𨱔者,大抵皆棒之一 种。

大棒图

大棒图

《大棒图说》
[编辑]

刃形:鸭嘴,长二寸,有中锋,一面起脊,一面有血,磨精 重四两,身长七尺,重三斤八两。

此器势短,步卒宜用,竟不能以短接长。即法中皆一 打一刺,而棒无刃。以何为刺?今加一刃,但刃长则棒 头无力,不能压他,棒只可二寸,形如鸭嘴,打则利于 棒,刺则利于刃,两相济矣。

铁链夹棒图

铁链夹棒图

{{{2}}}

{{{2}}}

《铁链夹棒图说》
[编辑]

铁链夹棒,本出西戎,马上用之以敌汉之步兵,其状 如农家打麦之枷,以铁饰之,利于自上击下,故汉兵 善用者,巧于戎人。

双飞挝图

双飞挝图

《双飞挝图说》
[编辑]

用净铁照式打造,若鹰爪样,五指攒中钉,活穿长绳 系之。始击人马,用大力人丢去,著身收合,回头不能 脱走。

飞钩图

飞钩图

《飞钩图说》
[编辑]

一名“铁鸱脚钩”,锋长利,四刃曲贯铁索,以麻绳续之。 镮敌人披重甲,头有鍪笠,又畏矢石,不敢仰视,候其 聚处,则掷钩于稠人中,急牵挽之,每钩可取二人。

飞锤图

飞锤图

《飞锤图说》
[编辑]

飞锤。即流星锤也。锤有二。前者为之正锤。后面手中 提者。为之“救命锤。”

椎棒部纪事[编辑]

《左传昭公二十三年》:莒子庚舆将出,闻乌存执殳而 立于道左,惧,将止死。苑羊牧之曰:“君过之,乌存以力 闻可矣,何必弑君成名?”遂来奔。

《史记·信陵君传》:“秦攻赵,公子窃符,矫魏王令代晋鄙。 晋鄙合符,欲无听,朱亥袖四十斤铁椎杀晋鄙,公子 遂将晋鄙军。”

《战国策》:秦昭王尝遣使者遗君王后玉连环,曰:“齐多 智,而解此环不?”君王后以示群臣,群臣不知解。君王 后引椎椎破之,谢秦使曰:“谨以解矣。”

《汉书张良传》:“良尝学礼淮阳东,见仓海君,得力士为 铁椎,重百二十斤。秦皇帝东游,至搏浪沙中,良与客 狙击秦皇帝,误中副车。”

《淮南厉王长传》:“王常心怨辟阳侯,三年入朝,乃往请 辟阳侯。辟阳侯出见之,即自裦金椎椎之。”谓以金 椎藏置裦中,出而椎之。 《曹瞒传》:“太祖初入尉廨,缮治四门,造五色棒,县门左 右各十馀枚,有犯禁者,不避豪强,皆棒杀之《魏志锺会传》:“会谋反,悉请护军郡守、牙门骑督以上 及蜀之故官,严兵围守。帐下督丘建本属胡烈,会请 以自随,任爱之。烈绐语亲兵及疏与其子曰:‘丘建密 说消息,会已作大坑,白棓数’”千。欲悉呼外兵入。以次 棓杀。坑中诸牙门亲兵。亦咸说此语。一夜传相告皆 遍。外兵乃杀。会

《吴志贺齐传》“齐迁威武中郎将,讨丹阳黟、歙。”《抱朴 子》曰:昔吴遣贺将军讨山贼,贼中有善禁者,每当交 战,官军刀剑不得拔,弓弩射矢皆还自向,辄致不利。 贺将军长情有思,乃曰:“吾闻金有刃者可禁,虫有毒 者可禁,其无刃之物,无毒之虫则不可禁。彼必能禁 吾兵者也,必不能禁无刃物矣。”乃多作劲木白棓,选 有力精卒五千人为先登,尽捉棓。彼山贼恃其有善 禁者,了不严备,于是官军以白棓击之,彼禁者果不 复行,所击杀者万计。

《晋书祖逖传》:“逖兄纳,最有操行,能清言。时梅陶及锺 雅数说馀事,纳辄困之,因曰:‘君汝颍之士利如锥,我 幽冀之士钝如槌。持我钝槌,捶君利锥,皆当摧矣。陶 雅并称有神锥不可得槌。纳曰:‘假有神锥,必有神槌’。 雅无以对’。”

《宋书废帝本纪》:“帝喜怒乖节,或有忤意,辄加一虐刑。 有白棓数十枚,各有名号,鍼椎凿锯之徒,不离左右。 尝以铁椎椎人阴破。”

《魏书参朱荣传》:“荣为柱国大将军,兼录尚书事。时葛 荣将向京师,众号百万,列陈数十里,箕张而进。荣潜 军山谷为奇兵,分督将已上三人为一处,处有数百 骑,令所在扬尘鼓噪,使贼不测多少。又以人马逼战, 刀不如棒,密勒军士,马上各赍袖棒一枝,置于马侧。 至于战时,不听斩级,以棒棒之而已。乃分命壮勇,所” 当冲突,号令严明,战士同奋。荣身自陷阵,出于贼后, 表里合击,大破之于陈,擒葛荣,馀众悉降。

《周书王罴传》:“罴尝修州城未毕,梯在外。齐神武遣韩 轨、司马子如从河东宵济袭罴,罴不之觉。比晓,轨众 已乘梯入城,罴尚卧未起,闻阁外汹汹有声,便袒身 露髻徒跣,持一白梃,大呼而出。敌见之惊,逐至东门, 左右稍集,合战破之,轨众遂投城遁走。”

《唐书李嗣业传》:“安禄山反,诏嗣业与郭子仪、仆固怀 恩掎角,常为先锋,以巨棓笞斗贼值类崩溃,进四镇 伊西北庭行军兵马使。”

《五代史·周德威传》:刘守光骁将单廷珪望见德威于 阵曰:“此周阳五也。”乃挺枪驰骑追之。德威佯走,度廷 珪垂及,侧身少却,廷珪马方驰,不可止,纵其少过,奋 檛击之,廷珪坠马,遂见擒。

《宋史张威传》:“威以勇见称,每战不操它兵。”有木棓号 “紫大虫,圜而不刃,长不六尺,挥之掠阵,敌皆靡。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没有标点。标点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诗文断句 v2.1创建,并且经由维基文库用户编辑改善的。本站用户之编辑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发布。

欢迎各位持续修正标点,请勿复制与本站版权协议不兼容的标点创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