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理学汇编/经籍典/第137卷

维基文库,自由的图书馆
理学汇编 经籍典 第一百三十六卷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
理学汇编 第一百三十七卷
理学汇编 经籍典 第一百三十八卷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理学汇编经籍典

 第一百三十七卷目录

 诗经部汇考五

  韩诗外传序 小星 行露 汉广 相鼠三 柏舟五 雄雉三 关睢 汝坟

   草虫 日月 蝃𬟽静女雄雉 匏有苦叶 谷风 旄丘二 北门二 北山北门 甘

  棠 干旄 载驰三 淇澳二 氓 中谷二 大叔于田三 羔裘三 野有蔓草 汾沮

  洳二 伐檀二 硕鼠三 山有枢 椒聊 鸨羽 小戎 终南 衡门 匪风 鸤鸠二

   东山 豳风 天作 我将二 时迈三 执竞 臣工 板 有瞽 楚茨 潜 武

  敬之四 板丝衣

经籍典第一百三十七卷

诗经部汇考五[编辑]

==
《{{{1}}}》
{{{3}}}{{{4}}}

《序》
[编辑]

文之在世,如风行水上,变态无定,惟载道者可贵也, 外此艺焉耳。《六经》之文,浑涵如天,万象森列,不可尚 已。至孔孟继六经而作,其文广大渊弘,中间每取《易》 《诗》《书》中之要语而推广之,阐幽微显,以尽其蕴,则道 从此出矣。夫何韩婴处乎汉孝文之世,遭秦火绝学 之馀,迺能衍诗作传,命意布词,一仿孔、孟之文。凡诸 诗言约旨远者,悉肆力极致,上推天人之理,下及万 物之情,以尽其意。文则严整简古,厉世范俗,皆顺于 道,宛然圣门家法,岂汉世人物之所遽能邪!然生在 当峕,以《诗》名,与鲁申培、《齐辕固》二诗并列于世。亦尝 以《易》作传授人,今已不传,而其诗亦亡,又因以慨叹 天下之遗书于无穷也。嗟乎,韩生不见于经传,故世 鲜闻。今薛子汝修,笃学嗜《诗》,迺于先曾大父黄门公 笥中得此书,爱其文古,而锓诸梓,以传于世,其用心 不亦可嘉也乎!济南陈明撰

《小星》
[编辑]

曾子仕于莒,得粟三秉。方是之时,曾子重其禄而轻 其身。亲没之后,齐迎以相,楚迎以令尹,晋迎以上卿。 方是之时,曾子重其身而轻其禄。怀其宝而迷其国 者,不可与语仁;窘其身而约其亲者,不可与语孝。任 重道远者,不择地而息;家贫亲老者,不择官而仕。故 君子矫褐趋时,当务为急。《传》云:“不逢时而仕,任事而” 敦其虑,为之使而不入其谋,贫焉故也。《诗》曰:“夙夜在 公,实命不同。”

《行露》
[编辑]

传曰:夫行露之人,许嫁矣,然而未往也。见一物不具, 一礼不备,守节贞理,守死不往,君子以为得妇道之 宜,故举而传之,扬而歌之,以绝无道之求,防污道之 行乎。《诗》曰:“虽速我讼,亦不尔从。”

《汉广》
[编辑]

孔子南游适楚,至于阿谷之隧,有处子《珮瑱》而浣者, 孔子曰:“彼妇人其可与言矣乎?”抽觞以“女不可求思”, 此之谓也。

《相鼠》
[编辑]

哀公问孔子曰:“有智寿乎?”孔子曰:“‘然。人有三死而非 命也者,自取之也。居处不理,饮食不节,劳过者,病共 杀之。居下而好千上,嗜欲无厌,求索不止者,刑共杀 之。少以敌众,弱以侮强,忿不量力者,兵共杀之。故有 三死而非命者,自取之也。《诗》云:‘人而无仪’,不死何为’? 《传》曰:‘在天者莫明乎日月,在地者莫明于水火,在人’” 者莫明乎礼义。故日月不高则所照不远;水火不积 则光炎不博;礼义不加乎国家,则功名不白。故人之 命在天,国之命在礼。君人者降礼尊贤而王,重法爱 民而霸,好利多诈而危,权谋倾覆而亡。《诗》曰:“人而无 礼,胡不遄死。”

《相鼠二》
[编辑]

君子有辩善之度,以治气养性,则身后彭祖;修身自 强,则名配尧禹。宜于时则达,厄于穷则处。信礼者也。 凡用心之术,由礼则理达,不由礼则悖乱。饮食衣服, 动静居处,由礼则知节,不由礼则垫陷生疾。容貌态 度,进退移步,由礼则夷。国政无礼则不行,王事无礼 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王无礼则死亡无日矣。《诗》曰: “人而无礼,胡不遄死。”

《相鼠三》
[编辑]

传曰:不仁之至忽其亲,不忠之至倍其君,不信之至 欺其友。些三者,圣王之所杀而不赦也。《诗》曰:“人而无 仪,不死何为?”

《柏舟》
[编辑]

“王子比干杀身以成其忠,柳下惠杀身以成其信,伯 夷叔齐杀身以成其廉,此三子者,皆天下之通士也, 岂不爱其身哉?为夫义之不立,名之不显,则士耻之, 故杀身以遂其行。由是观之,卑贱贫穷,非士之耻也天下举忠而士不与焉,举信而士不与焉,举廉而士 不与焉,三者存乎身,名传于世,与日月并而息。天不” 能杀,地不能生;当桀纣之世,不之能污也。然则非恶 生而乐死也,恶富贵好贫贱也,由其理,尊贵及己而 仕也,不辞也。孔子曰:“富而可求,虽执鞭之士,吾亦为 之。”故厄穷而不悯,荣辱而不苟,然后能有致也。《诗》曰: “我心匪石,不可转也;我心匪席,不可卷也。”此之谓也。

《柏舟二》
[编辑]

原宪居鲁,环堵之室,茨以蒿莱,蓬户瓮牖,桷桑而无 枢,上漏下湿,匡坐而弦歌。子贡乘肥马,衣轻裘,中绀 而表素,轩不容巷,而往见之,原宪楮冠黎杖而应门, 正冠则缨绝,振襟则肘见,纳履则踵决。子贡曰:“嘻!先 生何病也?”原宪仰而应之曰:“宪闻之,无财之谓贫,学 而不能行之谓病。宪贫也,非病也。若夫希世而行,比” 周而友,学以为人,教以为己,仁义之匿,车马之饰,衣 裘之丽,宪不忍为之也。子贡逡巡,面有惭色,不辞而 去。原宪乃徐步曳杖,歌《商颂》而反。声沦于天地,如出 金石,天子不得而臣也,诸侯不得而友也。故养身者 忘家,养志者忘身。身且不爱,孰能忝之?《诗》曰:“我心匪 石,不可转也;我心匪席,不可卷也。”

《柏舟三》
[编辑]

传曰:所谓士者,虽不能尽备乎道术,必有由也;虽不 能尽乎美善,必有处也。言不务多务,审所行而已。行 既已尊之,言既已由之,若肌肤性命之不可易也。《诗》 曰:“我心匪石,不可转也。我心匪席,不可卷也。”

《柏舟四》
[编辑]

《传》曰:君子洁其身而同者合焉,善其音而类者应焉。 马鸣而马应之,牛鸣而牛应之,非和也,其势然也。故 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莫能以己之皭皭,容 人之混污然。《诗》曰:“我心匪鉴,不可以茹。”

《柏舟五》
[编辑]

荆伐陈,陈西门坏,因其降民使修之。孔子过而不式, 子贡执辔而问曰:“礼过三人则下,二人则式。今陈之 修门者众矣,夫子不为式,何也?”孔子曰:“国亡而弗知, 不智也;知而不争,非忠也;亡而不死,非勇也。修门者 虽众,不能行一于此,吾故弗式也。《诗》曰:‘忧心悄悄,愠 于群小。小人成群,何足礼哉’?”

《雄雉》
[编辑]

《传》曰:喜名者必多怨,好与者必多辱,唯灭迹于人,能 随天地自然,为能胜理而无爱名,名兴则道不用,道 行则人无位矣。夫利为害本,而福为祸先,唯不求利 者为无害,不求福者为无祸。《诗》曰:“不忮不求,何用不 臧。”

《雄雉二》
[编辑]

传曰:聪者自闻,明者自见。聪明则仁爱著而廉耻分 矣。故非道而行之,虽劳不至;非其有而求之,虽强不 得。故智者不为非其事,廉者不为非其有,是以害远 而名彰也。《诗》曰:“不忮不求,何用不臧。”

《雄雉三》
[编辑]

传曰:安命养性者,不待积委而富;名号传乎世者,不 待势位而显。德义畅乎中,而无外求也。信哉,贤者之 不以天下为名利者也!《诗》曰:“不忮不求,何用不臧。”

《关睢》
[编辑]

古者,天子左五钟,将出则撞黄钟,而右五钟皆应之, 马鸣中律,驾者有文,御者有数。立则磬折,拱则抱鼓, 行步中规,折旋中矩。然后太师奏升车之乐,告出也。 入则撞《蕤宾》以治容貌,容貌得则颜色齐,颜色齐则 肌肤安。《蕤宾》有声,鹄震马鸣,及倮介之虫,无不延颈 以听。在内者皆玉色,在外者皆金声。然后少师奏升 堂之乐,即席告入也。此言音乐相和,物类相感,同声 相应之义也。《诗》云:“钟鼓乐之”,此之谓也。

《汝坟》
[编辑]

枯鱼御索,几何不蠹。二亲之寿,忽如过隙。树木欲茂, 霜露不凋。使贤士欲成其名,二亲不待。家贫亲老,不 择官而仕。《诗》曰:“虽则如毁,父母孔迩。”此之谓也。

《草虫》
[编辑]

孔子曰:“君子有三忧:弗知,可无忧与?知而不学,可无 忧与?学而不行,可无忧与?《诗》曰:‘未见君子,忧心惙惙’。”

《日月》
[编辑]

鲁公甫文伯死,其母不哭也。季孙闻之曰:“公甫文伯 之母,贞女也。子死不哭,必有方矣。”使人问焉。对曰:“昔 是子也,吾使之事仲尼。仲尼去鲁,送之不出鲁郊,赠 之不与家珍,病不见士之视者,死不见士之流泪者。 死之日,宫女缞绖,而从者十人。此不足于士,而有馀 于妇人也。吾是以不哭也。《诗》曰:‘乃如之人兮,德音无’” 良。

《蝃𬟽  静女  雄雉》
[编辑]

传曰:“天地有合,则生气有精矣;阴阳消息,则变化有 时矣。时得则治,时失则乱。故人生而不具者,五目无 见,不能食,不能行,不能言,不能施化。三月微的,而后 能见;七月而生齿,而后能食;期年髑就,而后能行;三年脑合,而后能言;十六精通,而后能施化。阴阳相反, 阴以阳变,阳以阴变。故男八月生齿,八岁而龆齿,十” 六而精化小通。女七月生齿,七岁而龀齿,十四而精 化小通。是故阳以阴变,阴以阳变,故不肖者精化始 具,而生气感动,触情纵欲,反施化,是以年寿亟夭,而 性不长也。《诗》曰:“乃如之人兮,怀婚姻也。”大无信也,不 知命也。贤者不然,精气阗溢而后伤,时不可过也。不 见道端,乃陈情欲,以歌道义。《诗》曰:“静女其姝,俟我于 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瞻彼日月,悠悠我思。道之 云远,曷云能来?”急时辞也。是故称之日月也。

《匏有苦叶》
[编辑]

楚白公之难,有仕之善者,辞其母将死君。其母曰:“弃 母而死君,可乎?”曰:“闻事君者内其禄而外其身。今之 所以养母者,君之禄也。请往死之。”比至朝,三废车中。 其仆曰:“子惧,何不反也?”曰:“惧,吾私也;死君,吾公也。吾 闻君子不以私害公。”遂死之。君子闻之曰:“好义哉,必 济矣夫!《诗》云:‘深则厉,浅则揭’。”此之谓也。

《谷风》
[编辑]

晋灵公之时,宋人杀昭公。赵宣子请师于灵公而救 之。灵公曰:“非晋国之急也。”宣子曰:“不然。夫大者天地, 其次君臣,所以为顺也。今杀其君,所以反天地,逆人 道也,天必加灾焉。晋为盟主而不救,天罚惧及矣。《诗》 云:‘凡民有丧,匍匐救之’。而况国君乎?”于是灵公乃与 师而从之。宋人闻之,俨然感说,而晋国日昌。何则?以 其诛逆存顺。《诗》云:“凡民有丧,匍匐救之。”赵宣子之谓 也。

《旄丘》
[编辑]

传曰:水浊则鱼喁,令苛则民乱,城峭则崩,岸峭则陂。 故吴起峭刑而车裂,商鞅峻法而支解。治国者譬若 乎张琴然,大弦急则小弦绝矣。故急辔御者,非千里 之御也。有声之声,不过百里;无声之声,延及四海。故 禄过其功者削,名过其实者捐。情行合名,祸福不虚 至矣。《诗》云:“何其处也,必有与也。何其久也,必有以也。” 故惟其无为,能长生久视,而无累于物矣。

《旄丘二》
[编辑]

传曰:衣服容貌者,所以说目也;应对言语者,所以说 耳也;好恶去就者,所以说心也。故君子衣服中,容貌 得,则民之目悦矣;言语逊,应对给,则民之耳悦矣;就 仁去不仁,则民之心悦矣。三者存乎身,虽不在位,谓 之素行。故中心存善,而日新之,则独居而乐,德充而 形。《诗》曰:“何其处也,必有与也。何其久也,必有以也。”

《北门》
[编辑]

仁道有四,磏为下有圣仁者,有智仁者,有德仁者,有 磏仁者,上知天能用其时,下知地能用其财,中知人 能安乐之,是圣仁者也;上亦知天能用其时,下知地 能用其财,中知人能使人肆之,是智仁者也。宽而容 众,百姓信之,道所以至,“弗辱以时”,是德仁者也。廉洁 直方,疾乱不治,恶邪不匡,虽居乡里,若坐涂炭,命入 朝廷,如赴汤火。非其民不使,非其食弗尝;疾乱世而 轻死,弗顾弟兄以法度之,比于不祥,是磏仁者也。《传》 曰:“山锐则不高,水径则不深,仁磏则其德不厚,志与 天地拟者,其人不祥。”是伯夷、叔齐、卞随、介子推、原宪、 鲍焦、袁旌、目由、徒狄之行也,其所受天命之度,适至 是而亡,弗能改也,虽枯槁弗舍也。《诗》云:“亦已焉哉,天 实为之”,谓之何哉。磏!仁虽下,然圣人不废者,匡民隐 括有在是中者也。

《北门二》
[编辑]

申徒狄非其世,将自投于河。崔嘉闻而止之曰:“吾闻 圣人仁士之于天地之间也,民之父母也。今为儒雅 之故,不救溺人,可乎?”申徒狄曰:“不然。桀杀关龙逢,纣 杀王子比干而亡天下,吴杀子胥,陈杀泄冶而灭其 国。故亡国残家,非无圣智也,不用故也。”遂抱石而沉 于河。君子闻之曰:“廉矣如仁欤,则吾未之见也。《诗》曰: ‘天实为之’”,谓之何哉。

《北山  北门》
[编辑]

鲍焦衣弊肤见,挈畚持蔬,遇子贡于道。子贡曰:“吾子 何以至于此也?”鲍焦曰:“天下之遗德教者众矣,吾何 以不至于此也?吾闻之,世不己知,而行之不已者,爽 行也;上不己用,而干之不止者,是毁廉也。行爽廉毁, 然且弗舍,惑于利者也。”子贡曰:“吾闻之,非其世者不 生其利,污其君者不履其土,非其世而持其蔬。《诗》曰: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此谁有之哉’?”鲍焦曰:“於戏!吾闻 贤者重进而轻退,廉者易愧而轻死。”于是弃其蔬而 立槁于洛水之上。君子闻之曰:“廉夫刚哉!夫山锐则 不高,水径则不深,行磏者德不厚,志与天地拟者,其 为人不祥。鲍焦可谓不祥矣。其节度深浅,适至于是 矣。《诗》云:‘亦已焉哉,天实为之,谓之何’”哉。

《甘棠》
[编辑]

昔者周道之盛,召伯在朝,有司请营召以居。召伯曰: “嗟!以吾一身而劳百姓,此非吾先君文王之志也。”于 是出而就蒸庶于阡陌陇亩之间,而听断焉。召伯暴处远野,庐于树下,百姓大悦,耕桑者倍力以劝。于是 岁大稔,民给家足。其后在位者骄奢,不恤元元,税赋 繁数,百姓困乏,耕桑失时,于是诗人见召伯之所休 息树下,美而歌之。《诗》曰:“蔽茀甘棠,勿剪勿伐,召伯所 茇。”此之谓也。

《干旄》
[编辑]

楚庄王围宋,有七日之粮,曰:尽此而不克,将去而归。 于是使司马子反乘闼而窥宋城,宋使华元乘闼而 应之。子反曰:“子之国何若矣?”华元曰:“惫矣,易子而食 之,柝骸而爨之。”子反曰:“嘻,甚矣惫!虽然,吾闻围者之 国,箝马而秣之,使肥者应客。今何吾子之情也?”华元 曰:“吾闻君子见人之困则矜之,小人见人之困则幸 之。吾望见吾子,似于君子,是以情也。”子反曰:“诺。子其 勉之矣,吾军有七日粮尔。”揖而去。子反告庄王,庄王 曰:“若何?”子反曰:“惫矣!易子而食之,柝骸而爨之。”庄王 曰:“嘻!甚矣惫,今得此而归尔。”子反曰:“不可,吾已告之 矣,吾军亦有七日粮尔。”庄王怒曰:“吾使子视之,子曷 为而告之?”子反曰:“区区之宋,犹有不欺之臣,何以楚 国而无乎?吾是以告之也。”庄王曰:“虽然,吾子今得此 而归耳。”子反曰:“王请处此,臣请归耳。”王曰:“子去我而 归,吾孰与处乎?此吾将从子而归。”遂引师而归。君子 善其平乎己也,华元以诚告,子反得以解围,全二国 之命。《诗》云:“彼姝者子,何以告之?”君子善其以诚相告 也。

《载驰》
[编辑]

鲁监门之女婴相从绩,中夜而泣涕。其偶曰:“何谓而 泣也?”婴曰:“吾闻卫世子不肖,所以泣也。”其偶曰:“卫世 子不肖,诸侯之忧也,子曷为泣也?”婴曰:“吾闻之,异乎 子之言也。昔有宋之桓司马,得罪于宋,君出于鲁,其 马佚而𩨍吾园,而食吾园之葵。是岁吾闻园人亡利 之半。越王勾践起兵而攻吴,诸侯畏其威。鲁往献女”, 吾姊与焉。兄往视之,道畏而死。越兵威者,吴也,兄死 者,我也。由是观之,祸与福相反也。今卫世子甚不肖, 好兵,吾男弟三人能无忧乎?《诗》曰:“大夫跋涉,我心则 忧。”是非类与乎?

《载驰二》
[编辑]

高子问于孟子曰:“夫嫁娶者,非己所自亲也,卫女何 以得编于诗也?”孟子曰:“有卫女之志则可,无卫女之 志则怠。若伊尹于太甲,有伊尹之志则可,无伊尹之 志则篡。夫道二,常之谓经,变之谓权。权怀其常道,而 挟其变权,乃得为贤。夫卫女行中孝,虑中圣,权如之 何?《诗》曰:‘既不我嘉,不能旋反。视尔不臧,我思不远’。”

《载驰三》
[编辑]

楚庄王听朝罢晏,樊姬下堂而迎之曰:“何罢之晏也? 得无饥倦乎?”庄王曰:“今日听忠贤之言,不知饥倦也。” 樊姬曰:“王之所谓忠贤者,诸侯之客欤?中国之士欤?” 庄王曰:“则沈令尹也。”樊姬掩口而笑。王曰:“姬之所笑, 何也?”姬曰:“妾得于王,尚汤沐,执巾栉,振衽席,十有一 年矣。然妾未尝不遣人之梁郑之间,求美人而进之 于王也。与妾同列者十人,贤于妾者二人,妾岂不欲 擅王之宠哉?不敢私愿蔽众美,欲王之多见则娱。今 沈令尹相楚数年矣,未尝见进贤而退不肖也,又焉 得为忠贤乎?”庄王旦朝,以樊姬之言告沈令尹。令尹 避席而进孙叔敖。叔敖治楚三年,而楚国霸。楚史援 笔而书之于策曰:“楚之霸,樊姬之力”也。《诗》曰:“百尔所 思,不如我所之。”樊姬之谓也。

《淇澳》
[编辑]

闵子骞始见于夫子,有菜色,后有刍豢之色。子贡问 曰:“子始有菜色,今有刍豢之色,何也?”闵子曰:“吾出蒹 葭之中,入夫子之门。夫子内切磋以孝,外为之陈王 法,心窃乐之。出见羽盖龙旗,旃裘相随,心又乐之。二 者相攻胸中而不能任,是以有菜色也。今被夫子之 教寖深,又赖二三子切磋而进之,内明于去就之义”, 出见羽盖龙旗,旃裘相随,视之如坛土矣,是以有刍 豢之色。《诗》曰:“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淇澳二》
[编辑]

《传》曰:“雩而雨者何也?”曰:“无何也。”句疑有误犹不雩而雨也。 星坠木鸣,国人皆恐,何也?是天地之变,阴阳之化,物 之罕至者也。怪之可也,畏之非也。夫日月之薄蚀,怪 星之昼见,风雨之不时,是无世而不尝有也。上明政 平,是虽并至,无伤也;上暗政险,是虽无一,无益也。夫 万物之有灾,人妖最可畏也。曰:何谓人妖?曰:枯耕伤 稼,枯耘伤岁,政险失民,田秽稼恶,籴贵民饥,道有死 人。寇贼并起,上下乖离,邻人相暴,对门相盗,礼义不 循,牛马相生,六畜作妖,臣下杀上,父子相疑,是谓人 妖,是生于乱。《传》曰:天地之灾,隐而废也;万物之怪,书 不说也;无用之变,不急之灾,弃而不治。若夫君臣之 义,父子之亲,男女之别,切磋而不舍。《诗》曰:“如切如磋, 如琢如磨。”

《氓》
[编辑]

孔子曰:“口欲味,心欲佚,教之以仁。心欲兵,身恶劳,教之以恭。好辩论而畏惧,教之以勇。目好色,耳好声,教 之以义。《易》曰:‘艮其限,列其夤,危熏心’。《诗》曰:‘吁嗟女兮, 无与士耽’。皆防邪禁佚,调和心志。”

《中谷》
[编辑]

高墙,丰上激下,未必崩也。降雨兴,流潦至,则崩必先 矣。草木根荄浅,未必撅也。飘风兴,暴雨坠,则撅必先 矣。君子居是邦也,不崇仁义,尊其贤臣,以理万物,未 必亡也。一旦有非常之变,诸侯交争,人趋车驰,迫然 祸至,乃始愁忧,干喉焦唇,仰天而叹,庶几望其安也, 不亦晚乎?孔子曰:“不慎其前,而悔其后。”嗟乎,虽悔无 及矣。《诗》曰:“掇其泣矣,何嗟及矣。”

《中谷二》
[编辑]

曾子曰:“君子有三言,可贯而佩之:一曰无内疏而外 亲,二曰身不善而怨他人,三曰患至而后呼天。”子贡 曰:“何也?”曾子曰:“内疏而外亲,不亦反乎?身不善而怨 他人,不亦远乎!患至而后呼天,不亦晚乎!《诗》曰:‘掇其 泣矣,何嗟及矣’!”

《大叔于田》
[编辑]

夫霜雪雨露,杀生万物者也。天无事焉,犹之贵天也。 执法厌文,治官治民者,有司也;君无事焉,犹之尊君 也。夫辟土殖谷者,后稷也;决江流河者,禹也;听狱执 中者,皋陶也。然而圣后者,尧也。故有道以御之,身虽 无能也,必使能者为己用也。无道以御之,彼虽多能, 犹将无益于存亡矣。《诗》曰:“执辔如组,两骖如舞。”贵能 御也。

《大叔于田二》
[编辑]

传曰:孔子云:“‘美哉,颜无父之御也!马知后有舆而轻 之,知上有人而爱之,马亲其正而爱其事。如使马能 言,彼将必曰:乐哉,今日之驺也’。至于颜沦少衰矣,马 知后有舆而轻之,知上有人而敬之,马亲其正而敬 其事。如使马能言,彼将必曰:‘驺来其人之使我也。至 于颜夷而衰矣,马知后有舆而重之,知上有人而畏’” 之马,亲其正而畏其事。如马能言,彼将必曰:“驺来,驺 来。”女不驺,彼将杀女。故御马有法矣,御民有道矣。法 得则马和而欢,道得则民安而集。《诗》曰:“执辔如组,两 骖如舞。”此之谓也。

《大叔于田三》
[编辑]

颜渊侍坐鲁定公于台,东野毕御马乎台下。定公曰: “善哉,东《野毕》之御上也。”颜渊曰:“善则善矣,其马将佚 矣。”定公不说,以告左右曰:“闻君子不谮人,君子亦谮 人乎?”颜渊退。俄而厩人以东野毕马败闻矣。定公揭 席而起曰:“辄驾召颜渊。”颜渊至,定公曰:“乡寡人曰善 哉,东野毕之御也。吾子曰:‘善则善矣,然则马将佚矣。 不识吾子何以知之’?”颜渊曰:“臣以政知之。昔者舜工 于使人,造父工于使马。舜不穷其民,造父不极其马 者,以舜无佚民,造父无佚马也。今东野毕之上车执 辔,御体正矣,周旋步骤,朝礼毕矣,历险致远,马力殚 矣,然犹策之不已,所以知佚也。”定公曰:“善。可少进。”颜 渊曰:“兽穷则啮,鸟穷则喙,人穷则诈。”自古及今,穷其 下能不危者,未之有也。《诗》曰:“执辔如组,两骖如舞。”善 御之谓也。定公曰:“寡人之过也。”

《旱麓  羔裘》
[编辑]

崔杼弑庄公,合士大夫盟,盟者皆脱剑而入,言不疾 指,血至者死,所杀者十馀人。次及《晏子》,奉杯血仰天 而叹曰:“恶乎崔杼!将为无道而杀其君!”于是盟者皆 视足。崔杼谓《晏子》曰:“子与我,吾将与子分国;子不与 我杀子。直兵将推之,曲兵将钩之,吾愿子之图之也。” 晏子曰:“吾闻留以利而倍其君,非仁也;劫以刃而失” 其志者,非勇也。《诗》曰:“莫莫葛藟,施于条枚。恺悌君子, 求福不回。婴其可回矣?直兵推之,曲兵钩之,婴不之 革也?”崔杼曰:“舍晏子。”晏子起而出,授缨而乘,其仆驰。 晏子抚其手曰:“糜鹿在山林,其命在庖厨。命有所悬, 安在疾驱?安行成节,然后去之。《诗》曰:‘羔裘如濡,恂直 且侯。彼己之子,舍命不渝’。”晏子之谓也。

《羔裘二》
[编辑]

楚昭王有士曰石奢,其为人也,公而好直。王使为理, 于是道有杀人者,石奢追之,则父也。还返于廷曰:“杀 人者,臣之父也。以父成政,非孝也;不行君法,非忠也。 弛罪废法,而伏其辜,臣之所守也。”遂伏斧锧曰:“命在 君。”君曰:“追而不及,庸有罪乎?子其治事矣。”石奢曰:“不 然。不私其父,非孝也;不行君法,非忠也。以死罪生,不” 廉也。君欲赦之,上之惠也;臣不能失法,下之义也。遂 不去𫓧锧,刎颈而死乎廷。君子闻之曰:“贞夫法哉石 先生乎!”孔子曰:“子为父隐,父为子隐,直在其中矣。《诗》 曰:‘彼己之子,邦之司直’。”石先生之谓也。

《羔裘三》
[编辑]

外宽而内直,自设于隐括之中,直己不直人,善废而 不悒悒,蘧伯玉之行也。故为人父者则愿以为子;为 人子者则愿以为父;为人君者则愿以为臣;为人臣 者则愿以为君。名昭诸侯,天下愿焉。《诗》曰:“彼己之子, 邦之彦兮。”此君子之行也

《野有蔓草》
[编辑]

传曰:孔子遭齐程木子于郯之间,倾盖而语,终日。有 间,顾子路曰:“由束帛十匹,以赠先生。”子路不对。有间, 又顾曰:“束帛十匹,以赠先生。”子路率尔而对曰:“昔者 由也闻之于夫子:士不中道相见,女无媒而嫁者,君 子不行也。”孔子曰:“夫《诗》不云乎:‘野有蔓草,零露漙兮。 有美一人,清扬婉兮。邂逅相遇,适我愿兮’。且夫齐程” 木子,天下之贤士也。吾于是而不赠,终身不之见也。 大德不逾闲,小德出入可也。

《汾沮洳》
[编辑]

君子有主善之心,而无胜人之色;德足以君天下,而 无骄肆之容,行足以及后世,而不以一言非人之不 善。故曰:君子盛德而卑,虚己以受人,旁行不流,应物 而不穷,虽在下位,民愿戴之。虽欲无尊,得乎哉!《诗》曰: “彼己之子美如英。”美如英,殊异乎公行。

《汾沮洳二》
[编辑]

君子易和而难狎也,易惧而不可劫也,畏患而不避 义死,好利而不为所非,交亲而不比,言辩而不乱,荡 荡乎其义不可大也,嗛乎其廉不可刿也,温乎其仁 厚之宽大也,超乎其有以殊于世也。《诗》曰:“美如玉,美 如玉,殊异乎公族。”

《伐檀》
[编辑]

商容尝执羽籥,冯于马,徒欲以伐纣而不能,遂去伏 于太行。及武王克殷,立为天子,欲以为三公。商容辞 曰:“吾常冯于马,徒欲以伐纣而不能,愚也。不争而隐, 无勇也。愚且无勇,不足以备乎三公。”遂固辞不受命。 君子闻之曰:“商容可谓内省而不诬能矣。君子哉,去 素餐远矣。《诗》曰:‘彼君子兮,不素餐兮’。”商先生之谓也。

《伐檀二》
[编辑]

晋文侯使李离为大理,过听杀人,自拘于廷,请死于 君。君曰:“官有贵贱,罚有轻重,下吏有罪,非子之罪也。” 李离对曰:“臣居官为长,不与下吏让位;受爵为多,不 与下吏分利。今过听杀人,而下吏蒙其死,非所闻也。” 不受命。君曰:“自以为罪,则寡人亦有罪矣。”李离曰:“法 失则刑,刑失则死。君以臣为能听微决疑,故使臣为” 理。今过听杀人之罪,罪当死。君曰:“弃位委官,伏法亡 国,非所望也。趣出无忧,寡人之心。”李离对曰:“政乱国 危,君之忧也;军败卒乱,将之忧也。夫无能以事君,暗 行以临官,是无功以食禄也。臣不能以虚自诬。”遂伏 剑而死。君子闻之曰:“忠矣乎!《诗》曰:‘彼君子兮,不素餐 兮’。”李先生之谓也。

《硕鼠》
[编辑]

楚狂接舆躬耕以食,其妻之市,未返,楚王使使者赍 金百镒造门曰:“大王使臣奉金百镒,愿请先生治河 南。”接舆笑而不应,使者遂不得辞而去,妻从市而来, 曰:“先生少而为义,岂将老而遗之哉?门外车轶,何其 深也!”接舆曰:“今者王使使者赍金百镒,欲使我治河 南。”其妻曰:“岂许之乎?”曰:“未也。”妻曰:“君使不从,非忠也”; 从之,是遗义也,不如去之。乃夫负釜甑,妻戴织器,变 易姓字,莫知其所之。《论语》曰:“色斯举矣,翔而后集。”接 舆之妻是也。《诗》曰:“逝将去汝,适彼乐土。适彼乐土,爰 得我所。”

《硕鼠二》
[编辑]

昔者桀为酒池糟堤,纵靡靡之乐,而牛饮者三千,群 臣皆相持而歌:“江水沛兮,舟楫败兮,我王废兮,趣归 于亳。亳亦大矣。”又曰:“乐兮乐兮,四牡骄兮,六辔沃兮。 去不善兮,善何不乐兮。”伊尹知大命之将至,举觞造 桀曰:“君王不听臣言,大命至矣,亡无日矣。”桀拍然而 抃,嗑然而笑曰:“子又妖言矣。吾有天下,犹天之有日 也,日有亡乎?日亡吾亦亡也。”于是伊尹接履而趋,遂 适于汤,汤以为相,可谓适彼乐土,爰得其所矣。《诗》曰: “逝将去汝,适彼乐土。适彼乐土,爰得我所。”

《硕鼠三》
[编辑]

伊尹去夏入殷,田饶去鲁适燕,介子推去晋入山,田 饶事鲁哀公而不见察,田饶谓哀公曰:“臣将去君,黄 鹄举矣。”哀公曰:“何谓也?”曰:“君独不见夫鸡乎?首戴冠 者,文也;足傅距者,武也;敌在前敢斗者,勇;得得食相 告,仁也;守夜不失时,信也。鸡有此五德,君犹曰瀹而 食之者,何也?则以其所从来者近也。夫黄鹄一举千 里,止君园池,食君鱼鳖,啄君黍粱。无此五者,君犹贵 之,以其所从来者远矣。臣将去君,黄鹄举矣。”哀公曰: “止,吾将书子言也。”田饶曰:“臣闻食其食者不毁其器, 阴其树者不折其枝。有臣不用,何书其言?”遂去之燕。 燕立以为相。三年,燕政太平,国无盗贼。哀公喟然太 息,为之辟寝三月,减损上服,曰:“不慎其前,而悔其后, 何可复得?《诗》云:‘逝将去汝,适彼乐国。适彼乐国,爰得 我直’。”

《山有枢》
[编辑]

子贱治单父,弹鸣琴,身不下堂,而单父治。巫马期以 星出,以星入,日夜不处,以身亲之,而单父亦治。巫马 期问于子贱,子贱曰:“我任人,子任力。任人者佚,任力者劳。”人谓子贱则君子矣,佚四肢,全耳目,平心气,而 百官理,任其数而已。巫马期则不然乎?然事情劳力 教诏,虽治犹未至也。《诗》曰:“子有衣裳,弗曳弗娄;子有 车马,弗驰弗驱。”

《椒聊》
[编辑]

子路曰:“士不能勤苦,不能轻死亡,不能活贫穷,而曰 我行义,吾不信也。昔者申包胥立于秦廷,七日七夜, 哭不绝声,是以存楚。不能勤苦,焉得行此?比干且死 而谏愈忠,伯夷、叔齐饿于首阳而志益彰,不轻死亡, 焉能行此?曾子褐衣缊绪,未尝完也,粝米之食,未尝 饱也,义不合则辞上卿,不活贫穷,焉能行此?夫士欲” 立身行道,无顾难易,然后能行之;欲行义徇名,无顾 利害,然后能行之。《诗》曰:“彼己之子,硕大且笃。”非良笃 修身行之君子,其孰能与之哉?

《鸨羽》
[编辑]

子路与巫马期薪于韫丘之下。陈之冨人有处师氏 者,脂车百乘,觞于韫丘之上。子路与巫马期曰:“使子 无忘子之所知,亦无进子之所能,得此富,终身无复 见夫子。子为之乎?”巫马期喟然仰天而叹,闟然投镰 于地,曰:“吾尝闻之夫子,勇士不忘丧其元,志士仁人 不忘在沟壑。子不知予与试予与意者其志与?”子路 心惭,故负薪先归。孔子曰:“由来何为偕出而先返也?” 子路曰:“向也”,由与巫马期薪于韫丘之下。陈之富人 有处师氏者,脂车百乘,觞于韫丘之上,由谓巫马期 曰:“使子无忘子之所知,亦无进子之所能,得此富,终 身无复见夫子,子为之乎?”巫马期喟然仰天而叹,阘 然投镰于地,曰:“吾尝闻夫子,勇士不忘丧其元,志士 仁人不忘在沟壑。子不知,予与试予与意者,其志与 由也?”心惭,故先负薪归。孔子援琴而弹《诗》曰:“肃肃鸨 羽,集于苞栩。王事靡盬,不能艺稷黍。父母何怙?悠悠 苍天,曷其有所。予道不行邪?使汝愿者。”

《小戎》
[编辑]

孔子曰:“士有五:有埶尊贵者,有家富厚者,有资勇悍 者,有心智愚者,有貌美好者。有埶尊贵者,不以爱民 行义理,而反以暴敖。家富厚者,不以赈穷救不足,而 反以侈靡无度。资勇悍者,不以卫上攻战,而反以侵 陵私斗。心智愚者,不以端计数,而反以事奸饰诈。貌 美好者,不以统朝莅民,而反以蛊女纵欲。此五者,所” 谓士失其美质者也。《诗》曰:“温其如玉,在其板屋,乱我 心曲。”

《终南》
[编辑]

上之人所遇,色为先,声音次之,事行为后。故望而宜 为人君者,容也;近而可信者,色也;发而中者,言也;文 而可观者,行也。故君子容色,天下仪象而望之不暇, 言而宜人为人君者,《诗》曰:“颜如渥赪,其君也哉。”

《衡门》
[编辑]

子夏读《诗》已毕,夫子问曰:“尔亦可言于《诗》矣?”子夏对 曰:“《诗》之于事也,昭昭乎若日月之光明,燎燎乎如星 辰之错行,上有尧舜之道,下有三王之义,弟子不敢 忘。虽居蓬户之中,弹琴以咏先王之风,有人亦乐之, 无人亦乐之,亦可发愤忘食矣。《诗》曰:‘衡门之下,可以 栖迟。泌之洋洋,可以疗饥’。”夫子造然变容曰:“嘻!吾子 始可以言《诗》已矣。然子已见其表,未见其里。”颜渊曰: “‘其表已见其里,又何有哉’?孔子曰:‘窥其门,不入其中, 安知其奥藏之所在乎?然藏又非难也。丘尝悉心尽 志,已入其中,前有高岸,后有深谷,泠泠然如此,既立 而已矣,不能见其里,盖谓精微者也’。”

《匪风》
[编辑]

传曰:国无道则飘风厉疾,暴雨折木,阴阳错氛,夏寒 冬温,春热秋荣,日月无光,星辰错行,民多疾病,国多 不祥,群生不寿,而五谷不登。当成周之时,阴阳调,寒 暑平,群生遂,万物宁。故曰:其风治,其乐连,其驱马舒, 其民依依,其行迟迟,其意好好。《诗》曰:“匪风发兮,匪车 扬兮。顾瞻周道,中心怛兮。”

《鸤鸠》
[编辑]

夫“治气养心之术,血气刚强,则务之以调和;智虑潜 深,则一之以《易》谅;勇毅强果,则辅之以道术;齐给便 捷,则安之以静退;卑摄贪利,则抗之以高志;容众好 散,则劫之以师友;怠慢摽弃,则慰之以祸灾;愿婉端 庄,则合之以礼乐。凡治气养心之术,莫径由礼,莫优 得师,莫慎一好。好一则博,博则精,精则神,神则化。是” 以君子务结心乎一也。《诗》曰:“淑人君子,其仪一兮。”“其 仪一兮,心如结兮。”

《鸣鸠二》
[编辑]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成行。家有千金之玉,不知 治,犹之贫也。良工宰之,则富及子孙;君子学之,则为 国用。故动则安百姓,议则延民命。《诗》曰:“淑人君子,正 是国人。正是国人,胡不万年?”

《东山》
[编辑]

嫁女之家,三夜不息烛,思相离也。取妇之家,三日不

举乐,思嗣亲也。是故昏礼不贺,人之序也。三月而庙
考证
见,称来妇也。厥明见舅姑,舅姑降于西阶,妇升自阼

阶,授之室也。忧思三日,三月不杀,孝子之情也。故礼 者因人情为文。《诗》曰:“亲结其褵,九十其仪。”言多仪也。

《豳风》
[编辑]

原天命,治心术,理好恶,适性情,而治道毕矣。原天命 则不惑祸福,不惑祸福则动静;修治心术则不妄喜 怒,不妄喜怒,则罚赏不阿;理好恶则不贪无用,不贪 无用则不害物性。适情性则不过欲,不过欲则养性、 知足。四者不求于外,不假于人,反诸己而存矣。夫人 者,说人者也,形而为仁义,动而为法则。《诗》曰:“伐柯伐 柯,其则不远。”

《天作》
[编辑]

传曰:昔者舜甑盆无膻,而下不以馀获罪;饭乎土簋, 啜乎土型,而农不以力获罪;麑衣而盩领,而女不以 巧获罪。法下易,由事寡易为功,而民不以政获罪。故 大道多容,大德众下,圣人寡为,故用物常壮也。《传》曰: “易简而天下之理得矣。”忠易为礼,诚易为辞,贤人易 为民,工巧易为材。《诗》曰:“政有夷之行,子孙保之。”

《我将》
[编辑]

有殷之时,榖生汤之廷,三日而大拱。汤问伊尹曰:“何 物也?”对曰:“榖树也。”汤问何为而生于此?伊尹曰:“榖之 出泽,野物也,今生天子之庭,殆不吉也。”汤曰:“奈何?”伊 尹曰:“臣闻妖者祸之先,祥者福之先,见妖而为善,即 祸不至;见祥而为不善,则福不臻。”汤乃斋戒静处,夙 兴夜寐,吊死问疾,赦过赈穷,七日而谷亡。妖孽不见, 国家其昌。《诗》曰:“畏天之威,于时保之。”

《我将二》
[编辑]

昔者周文王之时,莅国八年,岁六月,文王寝疾,五日 而地动,东西南北,不出国郊。有司皆曰:“臣闻地之动 也,人主也。今者君王寝疾,五日而地动,四面不出国 郊,群臣皆恐,请移之。”文王曰:“奈何其移之也?”对曰:“兴 事动众,以增国城,其可移之乎?”文王曰:“不可。夫天之 道见妖,是以罚有罪也。我心有罪,故此罚我也。今又 专兴事动众以增国城,是重吾罪也,不可以之昌也。 请改行,重善移之,其可以免乎?”于是遂谨其礼节,帙 皮革以交诸侯,饰其辞令币帛以礼俊士,颁其爵列, 等级田畴以赏有功。遂与群臣行此,无几何而疾止。 文王即位八年,而地动之后四十三年,凡莅国五十 一年而终。此文王之所以践妖也。《诗》曰:“畏天之威,于 时保之。”

《时迈》
[编辑]

王者之论德也,而不尊无功,不官无德,不诛无罪,朝 无幸位,民无幸生。故上贤使能而等级不逾,折暴禁 悍而刑罚不过,百姓晓然皆知夫为善于家,取赏于 朝也;为不善于幽而蒙刑于显。夫是之谓定论,是王 者之德。《诗》曰:“明昭有周,式序在位。”

《时迈二》
[编辑]

传曰:“以从俗为善,以货财为宝,以养性为已。至道是 民德也,未及于士也。行法而志坚,不以私欲害其所 闻,是劲士也,未及于君子也。行法而志坚,好修其所 闻,以矫其情。言行多当,未安谕也。知虑多当,未周密 也。上则能大其所隆也,下则开道不若已者,是笃厚 君子,未及圣人也。”若夫有王之法,若别黑白,应当世 变。若数三纲,行礼要节。若性四支,因化之功。若推四 时,天下得序,群物安居,是圣人也。《诗》曰:“明昭有周,式 序在位。”

《时迈三》
[编辑]

魏文侯欲置相,召李克问曰:“寡人欲置相,非翟璜则 魏成子,愿卜之于先生。”李克避席而辞曰:“臣闻之,卑 不谋尊,疏不间亲。臣,外居者也,不敢当命。”文侯曰:“先 生临事勿让。”李克曰:“夫观士也,居则视其所亲,富则 视其所与,达则视其所举,穷则视其所不为,贫则视 其所不取,此五者足以观矣。”文侯曰:“请先生就舍,寡 人之相定矣。”李克出,遇翟璜,曰:“今日闻君召先生而 卜相,果谁为之?”克曰:“魏成子为之。”翟璜悖然作色曰: “吾何负于魏成子?西河之守,吾所进也。君以邺为忧, 吾进西门豹;君欲伐中山,吾进乐羊;中山既拔,无守 之,吾进先生;君欲置太子傅,吾进赵苍。皆有成功就 事,吾何负于魏成子?”克曰:“子之言,克于子之君也,岂 比周以求大官哉?君问置相非成则璜,二子何如?臣 对曰:‘君不察故也。居则视其所亲,富则视其所与,达 则视其所举,穷则视其所不为,贫则视其所不取,五 者以定矣,何待克哉’?”是以知魏成子为相也。且子焉 得与魏成子比?魏成子食禄日千锺,什一在内,以聘 约天下之士,是以得“卜子夏、田子方、段干木,此三人, 君皆师友之,子之所进,皆臣之子,焉得与魏成子比 乎?”翟璜逡巡再拜曰:“鄙人固陋,失对于夫子。《诗》曰:‘明 昭有周,式序在位’。”

《执竞》
[编辑]

“成侯嗣公,聚敛计数之君也,未及取民也。子产取民 者也,未及为政也;管仲为政者也,未及修礼。故修礼者王,为政者强;取民者安,聚敛者亡。故聚敛以招谷, 积财以肥敌,危身亡国之道也,明君不蹈也。将修礼 以齐朝,王法以齐官,平正以齐政,然后节奏于朝,法 则度量正乎官,忠信爱刑刑于下。如是,百姓爱之如” 父母,畏之如神明,是以德泽洋乎海内,福祉归乎王 公《诗》曰:“降福简简,威仪反反,既醉既饱,福禄来反。”

《臣工》
[编辑]

楚庄王寝疾,卜之,曰:“河为祟。”大夫曰:“请用牲。”庄王曰: “止。古者圣王之祭不过望,濉、漳、江、汉,楚之望也。寡人 虽不得河,非所获罪也。”遂不祭。三日而疾有瘳。孔子 闻之曰:“楚庄王之霸,其有方矣。制节守职,反身不贰, 其霸不亦宜乎!《诗》曰:‘嗟嗟保介’。庄王之谓也。”

《板》
[编辑]

人主之疾十有二发,非有贤医,莫能治也。何谓“十二 发?痿;蹶;逆;胀;满;支;膈;盲;烦;喘;痹;风;此之曰十二发。”贤 医治之何?曰:“省事轻刑,则痿不作;无使小民饥寒,则 蹶不作;无令财货上流,则逆不作;无令仓廪积腐,则 胀不作;无使府库充实,则满不作;无使群臣纵恣,则 支不作;无使下情不上通,则膈不作;上材恤下,则盲” 不作;法令奉行,则烦不作;无使下怨,则喘不作;无使 贤伏匿,则痹不作;无使百姓歌吟诽谤,则风不作。夫 重臣群下者,人主之心腹支体也。心腹支体无疾,则 人主无疾矣。故非有贤医莫能治也。人皆有此十二 疾,而不用贤医,则国非其国也。《诗》曰:“多将熇熇,不可 救药”,终亦必亡而已矣。故贤医用则众庶无疾,况人 主乎。

《有瞽》
[编辑]

《传》曰:“太平之时无喑。”跛眇尫蹇,侏儒折短,父不哭 子,兄不哭弟,道无襁负之遗育,然各以其序终者,贤 医之用也。故安止平正除疾之道无他焉,用贤而已 矣。《诗》曰:“有瞽有瞽,在周之庭。”纣之馀民也。

《楚茨》
[编辑]

传曰:丧祭之礼废,则臣子之恩薄;臣子之恩薄,则背 死亡,生者众。《小雅》曰:“子子孙孙,勿替引之。”

《潜》
[编辑]

人事伦,则顺于鬼神,顺于鬼神则降福孔偕。《诗》曰:“以 享以祀,以介景福。”

《武》
[编辑]

武王伐纣,到于邢丘,楯折为三,天雨三日不休。武王 心惧,召太公而问曰:“意者纣未可伐乎?”太公对曰:“不 然。折为三者,军当分为三也。天雨三日不休,欲洒吾 兵也。”武王曰:“然何若矣?”太公曰:“爱其人及屋上乌,恶 其有人者,憎其《骨馀》咸刘厥敌,靡使有馀。”武王曰:“于 戏,天下未定也。”周公趋而进曰:“不然。使各度其宅而 佃其田,无获旧新。百姓有过,在予一人。”武王曰:“於戏! 天下已定矣。”乃修武,勒兵于甯,更名邢丘曰怀甯,曰 修武。行克纣于牧之野。《诗》曰:“牧野洋洋,檀车皇皇,驷 𫘪彭彭。维师尚父,时维鹰扬。”凉彼武王,肆伐大商,会 朝清明。既反商。及下车封黄帝之后于蓟,封帝尧之 后于祝,封舜之后于陈。下车而封夏后氏之后于杞, 封殷之后于宋,封比干之墓,释箕子之囚,表商容之 闾。济河而西。马放华山之阳,示不后乘;牛放桃林之 野,示不复服也;车甲衄而藏之于府库,示不复用也。 于是废军而郊射,左射《狸首》,右射《驺虞》,然后天下知 武王不复用兵。祀乎明堂而民知孝;朝觐,然后诸侯 知以敬。坐三老于太学,天子执酱而馈,执爵而酳,所 以教诸侯之悌也。此四者,天下之大教也。夫武之久, 不亦宜乎!《诗》曰:“胜殷遏刘,耆定尔功。”信伐纣而殷亡, 武乎?

《敬之》
[编辑]

孟尝君请学于闵子,使车往迎闵子。闵子曰:“礼有来 学往教,致师而学不能礼往教,则不能化君也。君所 谓不能学者也,臣所谓不能化者也。”于是孟尝君曰: “敬闻命矣。”明日袪衣请受业。《诗》曰:“日就月将。”

《敬之二》
[编辑]

剑虽利,不厉不断;材虽美,不学不高;虽有旨酒嘉殽, 不尝不知其旨;虽有善道,不学不达其功。故学然后 知不足,教然后知不究,不足故自坏而勉,不究故尽 师而熟。由此观之,则教学相长也。子夏问《诗》,学一而 知二。孔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孔子贤 乎英杰而圣德备,弟子被光景而德彰。《诗》曰:“日就月 将。”

《敬之三》
[编辑]

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 敬学。故太学之礼,虽诏于天子无北面,尊师尚道也。 故不言而信,不怒而威,师之谓也。《诗》曰:“日就月将,学 有缉熙于光明。”

《敬之四》
[编辑]

传曰:宋大水,鲁人吊之曰:“天降淫雨,害于粢盛,延及 君地,以忧执政,使臣敬吊。”宋人应之曰:“寡人不仁,斋 戒不修,使民不时,天加以灾,又遗君忧,拜命之辱。”孔子闻之曰:“宋国其庶几矣。”弟子曰:“何谓?”孔子曰:“昔桀 纣不任其过,其亡也忽焉;成汤文王知任其过,其兴 也勃焉,过而改之,是不过也。”宋人闻之,乃夙兴夜寐, 吊死问疾,戮力宇内,三岁年丰政平。乡使宋人不闻 孔子之言,则年谷未丰而国家未宁。《诗》曰:“弗时仔肩, 示我显德行。”

《板 丝衣》
[编辑]

齐桓公设庭燎为使人欲造见者,期年而士不至。于 是东野有以九九见者,桓公使戏之曰:“九九足以见 乎?”鄙人曰:“臣闻君设庭燎以待士,期年而士不至。夫 士之所以不至者,君天下之贤君也。四方之士皆自 以不及君,故不至也。夫九九薄能耳,而君犹礼之,况 贤于九九者乎?夫太山不让砾石,江海不辞小流,所” 以成其大也。《诗》曰:“先民有言,询于刍荛。”博谋也。桓公 曰:“善。”乃固。礼之期月,四方之士相导而至矣。《诗》曰:“自 堂徂基,自羊来牛,以小成大。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没有标点。标点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诗文断句 v2.1创建,并且经由维基文库用户编辑改善的。本站用户之编辑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发布。

欢迎各位持续修正标点,请勿复制与本站版权协议不兼容的标点创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