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明伦汇编/氏族典/第493卷

维基文库,自由的图书馆
明伦汇编 氏族典 第四百九十二卷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
明伦汇编 第四百九十三卷
明伦汇编 氏族典 第四百九十四卷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明伦汇编氏族典

 第四百九十三卷目录

 正姓部汇考

  廖用贤尚友录正姓

 正姓部列传

  周

  正考父      正常

  汉

  正锦

  元

  正鉴

  明

  正复       正闰

  正棱

 姓姓部汇考

  廖用贤尚友录姓姓

 姓姓部列传

  汉

  姓伟

  明

  姓秉恭

 孟姓部汇考

  廖用贤尚友录孟姓

  凌迪知万姓统谱孟姓

 孟姓部列传

  周

  孟献子      孟张

  孟乐       孟孺子

  孟孝伯      孟椒

  孟僖子      孟懿子

  孟丙       孟之侧

  孟孺子泄     孟武伯

  孟公绰      孟轲

  孟贲       孟说

  汉

  孟卿       孟舒

  孟但       孟喜

  孟通

  后汉

  孟尝       孟郁

  孟敏       孟节

  孟光

  魏

  孟康

  晋

  孟宗       孟观

  孟嘉       孟陋

  孟钦       孟昶

  宋

  孟怀玉      孟龙符

  孟𫖮       孟灵休

  北魏

  孟威       孟表

  孟季       孟兰彊

  孟鸾       孟信

  北齐

  孟业

  唐

  孟利贞      孟铣

  孟云卿      孟浩然

  孟仕源      孟华

  孟元阳      孟郊

  孟简       孟琯

  孟迟       孟昭图

  孟方立      孟迁

  后唐

  孟知祥

  后周

  孟贯

  宋

  孟昶       孟仁贽

  孟仁裕      孟仁操

  孟元哲      孟元玨

  孟宾于      孟元

  孟彦卿      孟忠厚

  孟宗政      孟珙

  孟猷       孟导

  孟安仁      孟浩

  孟文龙      孟植

  金

  孟浩       孟铸  孟奎       孟兴

  元

  孟德       孟攀鳞

  孟祺       孟梦恂

  明

  孟骥       孟祯

  孟成       孟常

  孟善       孟鉴

  孟𤣱       孟淮成化间人

  孟俊       孟充

  孟麟       孟凤

  孟春       孟洋

  孟雷       孟阳

  孟廷柯      孟淮嘉靖间人

  孟廷相      孟养性

  孟秋       孟一脉

  孟化鲤      孟养浩

  孟承光      孟兆祥

  孟继孔

 孟姓部杂录

氏族典第四百九十三卷

正姓部汇考[编辑]

《廖用贤尚友录》
[编辑]

正姓[编辑]

正之盛切。子姓。周正考父之后。

正姓部列传[编辑]

正考父[编辑]

按:《万姓统谱》:“正考父宋上卿。”

正常[编辑]

按《左传》哀公三年秋,季孙有疾,命正常曰:“无死。南孺 子之子,男也,则以告而立之;女也,则肥也可。”季孙卒, 康子即位。既葬,康子在朝。南氏生男,正常载以如朝, 告曰:“夫子有遗言,命其圉臣曰:‘南氏生男,则以告于 君与大夫而立之’。今生矣,男也,敢告。”遂奔卫。康子请 退,公使共刘视之,则或杀之矣。乃讨之。召正常,正常 不反。

[编辑]

正锦[编辑]

按《尚友录》:“锦,汉武帝时献宝鼎。”

[编辑]

正鉴[编辑]

按《临清州志鉴》,“太原人,徙临清彰信乡,家焉。至元间, 以勇力善射,授武烈将军,平原路总管。”

[编辑]

正复[编辑]

按《万姓统谱》:“复,合肥人。洪武乙卯举人,大同府教授。”

正闰[编辑]

按《万姓统谱》:“闰,绥宁人,洪熙中任信灵县丞。”

正棱[编辑]

按《高唐州志》:“棱,福建莆田人,监生,任训导。”

姓姓部汇考[编辑]

廖用贤《尚友录》。

姓姓[编辑]

姓姓望出临淄,今南海有此族。

姓姓部列传[编辑]

姓伟[编辑]

按:《汉书货殖传》:“成哀间,姓伟,訾五千万。”师古曰:“姓 姓,名伟也。”

[编辑]

姓秉恭[编辑]

按《万姓统谱》:“秉恭,嘉靖间,广东南海县贡士
考证

孟姓部汇考[编辑]

廖用贤《尚友录》。

孟姓[编辑]

孟平,陆羽音。鲁桓公子庆父之后,号孟孙,因氏。又望 出东海。

《凌迪知万姓统谱》
[编辑]

孟姓[编辑]

孟氏有二:鲁庆父之后为孟氏。又“卫公孟絷之后亦 为孟氏。”

孟姓部列传[编辑]

孟献子[编辑]

按《左传宣公九年》:“夏,献子聘于周,王以为有礼,厚贿 之。”

孟张[编辑]

按《左传成公十七年》:“郤至奉豕,寺人孟张夺之,郤至 射而杀之。”

孟乐[编辑]

按《左传襄公四年》:“无终子嘉父使孟乐如晋,因魏庄 子纳虎豹之皮,以请和诸戎。”

孟孺子[编辑]

按《左传襄公十六年》秋,齐侯围郕,孟孺子速徼之。齐 侯曰:“是好勇。去之以为之名。”速遂塞海陉而还。

孟孝伯[编辑]

按:《左传,襄公二十四年》:“孟孝伯侵齐、晋。”

孟椒[编辑]

按《左传》,襄公二十三年,臧纥致防而奔齐。其人曰:“其 盟我乎?”臧孙曰:“无辞。”将盟臧氏,季孙召外史掌恶臣 而问盟首焉。孟椒曰:“盍以其犯门斩关。”季孙用之,乃 盟臧氏。臧孙闻之,曰:“国有人焉谁居?其孟椒乎!”

孟僖子[编辑]

按《左传昭公七年》:“三月,公如楚,郑伯劳于师之梁。孟 僖子为介,不能相仪及楚,不能答郊劳。”

孟懿子[编辑]

按《左传昭公七年》九月,公至自楚。孟僖子病,不能相 礼,乃讲学之,苟能礼者从之。及其将死也,召其大夫 曰:“礼,人之干也,无礼无以立。吾闻将有达者,曰:‘孔丘, 圣人之后也。我若获没,必属说与。何忌于夫子,使事 之而学礼焉’。”故孟懿子与南宫敬叔师事仲尼。

孟丙[编辑]

按《左传昭公二十八年》秋,“晋韩宣子卒。魏献子为政, 分祁氏之田以为七县,分羊舌氏之田以为三县。孟 丙为盂大夫。”

孟之侧[编辑]

按《左传哀公十一年》,“师及齐师战于郊,齐师自稷曲, 师不逾沟,樊迟请三刻而逾之,如之,众从之。师入,齐 军右,师奔,齐人从之。陈瓘、陈庄涉泗孟之侧,后入以 为殿,抽矢策其马曰:‘马不进也’。”

孟孺子泄[编辑]

按《左传哀公十四年》:孟孺子泄将圉马于成。成宰公 孙宿不受,曰:“孟孙为成之病,不圉马焉。”孺子怒,袭成, 从者不得入,乃反。成有司使孺子鞭之。秋八月辛丑, 孟懿子卒。成人奔丧,弗内,袒免,哭于衢。听共,弗许,惧 不归。

孟武伯[编辑]

按《左传》,哀公十七年,公会齐侯盟于蒙。孟武伯相,齐 侯稽首,公拜。齐人怒,武伯曰:“‘非天子,寡君无所稽首’。 武伯问于高柴曰:‘诸侯盟,谁执牛耳’?”季羔曰:“‘鄫衍之 役,吴公子姑曹;发阳之役,卫石魋’。武伯曰:‘然则彘也’?”

孟公绰[编辑]

按:《万姓统谱》:“公绰为赵、魏老则优,不可以为滕、薛大 夫。”

孟轲[编辑]

按《史记孟子传》:“孟轲,邹人也。受业子思之门人。道既 通,游事齐宣王,宣王不能用。适梁,梁惠王不果所言。 时诸侯方务合从连衡,以攻伐为贤,而孟轲乃述唐 虞三代之德,是以所如不合,退而与万章之徒序《诗》 《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

孟贲[编辑]

按《尚友录》:“贲,周勇士。”

孟说[编辑]

按《史记秦本纪》:“武王有力好戏,力士任鄙、乌获孟说 皆至大官,王与孟说举鼎绝膑。武王死,族孟说。”

[编辑]

孟卿[编辑]

按《汉书孟卿传》:“卿,东海人也,事萧奋,以授后仓鲁闾 丘卿,仓说礼数万言,号曰后氏。”《曲台记》:

孟舒[编辑]

按《汉书田叔传》:贯高谋弑上,事发,诏捕赵王随者罪 三族。孟舒、田叔等衣赭衣,自髡钳随至长安。敖事白, 上说,拜舒云中守,坐卤大入,免。文帝召田叔问天下长者,田叔以舒对。上曰:“贤哉!”复拜云中守。

孟但[编辑]

按《汉书儒林传》:“田何授《易》东武王同,同授广川孟但 为太子门大夫。”

孟喜[编辑]

按《汉书孟喜传》:“喜字长卿,东海兰陵人也。父孟卿,以 《礼经》多《春秋》烦杂,乃使喜从田王孙受《易》。喜好自称 誉,不见信。举孝廉,为郎曲台署长。病免,为丞相掾。博 士缺,众人荐喜。上闻喜改师法,遂不用喜。喜授同郡 白光少子沛翟牧子兄皆为博士。”

孟通[编辑]

按《汉书王莽传》:武功长孟通浚井得白石,上圆下方, 有丹书著石曰:“告安汉公莽为皇帝。”莽风群公以白 太后,遂称摄皇帝。

后汉[编辑]

孟尝[编辑]

按《后汉书孟尝传》:“尝字伯周,会稽上虞人。仕郡为户 曹吏。后策孝廉,举茂才,拜徐令,迁合浦太守,百姓称 为神明。以病自止。被征当还,吏民攀车请之,夜遁去, 隐处穷泽,身自耕佣。同郡杨乔上书荐尝,竟不见用, 卒于家。”

孟郁[编辑]

按:《续汉书》:“郁,中常侍孟贲之弟。”

孟敏[编辑]

按《尚友录》:敏字叔达,钜鹿人。性刚直,有剖决,不仕。尝 客居太原,荷甑堕地,不顾而去。郭泰见而问之,敏曰: “甑已破矣,视之何益?”泰奇之,因劝令学,卒以成德。三 公征辟,并不屈。

孟节[编辑]

按《尚友录》节“得仙道,能含枣核而不食,可至五年十 年。又能结气不息,状若死人,亦可至五年十年。”

孟光[编辑]

按《蜀志孟光传》:“光字孝裕,河南洛阳人,汉太尉孟郁 之族。灵帝末,为讲部吏。献帝迁都长安,遂逃入蜀。先 主定益州,拜为议郎,掌制度。后主践阼,迁大司农。每 直言无所回避。坐事免官,卒。”

[编辑]

孟康[编辑]

按《魏略》,“康为弘农守,平清,领郡吏二百馀人,涉春遣 休,常四分遣一分,无宿诺。”

[编辑]

孟宗[编辑]

按《尚友录》:宗字公武,江夏人。少从南阳李肃学,其母 为作厚褥大被,人问故,母曰:“小儿无德致客,客多贫, 故为广被,庶可得气味相接矣。”仕吴为令,每得时物, 必以寄母,不敢先食。母嗜笋,尚未生,宗入林哀泣,笋 忽迸出。闻母病,犯禁委官。晋武帝时为鱼池监,作鲊 寄母,母曰:“何不避嫌?”遂还之。宗尝为光禄,与朝士大 会,有强之酒者,饮一杯便吐,半是麦饭。上闻,叹息曰: “清德如此耶!”

孟观[编辑]

按《晋书孟观传》:“观字叔时,渤海东光人。少好读书。惠 帝即位,稍迁殿中中郎。贾后欲诛杨骏,使人讽观,观 度后旨,颇加诬其事。及骏诛,以为黄门侍郎。氐羌齐 万年反,张华启观讨之。观生擒万年,转东羌校尉,征 拜右将军。赵王伦篡位,署为安南将军。义军既起,观 不从众议,而为伦守。及帝反正,遂夷三族。”

孟嘉[编辑]

按《晋书桓温传》:“孟嘉,字万年,江夏𫑡人,吴司空宗曾 孙也。少知名。太尉庾亮领江州,辟部庐陵从事。后为 征西桓温参军,转从事中郎,迁长史,卒。”

孟陋[编辑]

按《晋书孟陋传》:“陋字少孤,武昌人,吴司空宗之曾孙 也。兄嘉,桓温征西长史。陋清操绝伦,布衣蔬食,以文 籍自娱,口不及世事。简文帝辅政,命为参军,称疾不 起,以寿终。”

孟钦[编辑]

按《晋书孟钦传》:“钦,洛阳人也。有左慈、刘根之术,百姓 惑而赴之。苻坚召诣长安,命苻融诛之。钦化为旋风, 飞出第外,顷之,有告在城东者,融遣骑追之,垂及,忽 然已远,遂不知所在。坚末复见于青州,苻朗寻之,入 于海岛。”

孟昶[编辑]

按《晋书安帝本纪》:“义熙四年四月甲午,加吏部尚书 孟昶尚书左仆射。六年五月,卫将军刘毅及卢循战 于桑落洲,王师败绩。尚书左仆射孟昶惧,自杀。”

[编辑]

孟怀玉[编辑]

按《宋书孟怀玉传》,“怀玉,平昌安丘人也。高祖珩,晋河 南尹。祖渊,右光禄大夫。父绰,给事中,世居京口。高祖 东伐孙恩,以怀玉为建武司马。义熙三年,出为西阳太守。除中书侍郎,转辅国将军,领丹阳府兵,戍石头。 八年,迁江州刺史。十一年,卒官。”

孟龙符[编辑]

按《宋书孟怀玉传》:“龙符,怀玉弟也。骁果有胆气,早为 高祖所知。既克京城,以龙符为建武参军,除东海太 守。高祖伐广固,以龙符为车骑将军,统步骑为前锋。 军达临胊,与贼争水,贼退走,龙符乘胜奔逐,后骑不 及,贼数千骑围绕攻之,众寡不敌,遂见害。”

孟𫖮[编辑]

按《宋书何尚之传》:“孟𫖮,字彦重,本昌安人。兄昶贵盛, 𫖮不就征辟。昶死后,起家为东阳太守,遂历吴郡、会 稽、丹阳三郡,侍中、仆射,太子詹事,复为会稽太守,卒 官。子劭,尚太祖第十六女南郡公主。”

孟灵休[编辑]

按《南史徐湛之传》:安成公何勖,无忌之子;临汝公孟 灵休,昶之子也。并名奢豪,与湛之以肴膳器服车马 相尚。都下为之语曰:“安成食,临汝饰。”湛之美兼何。孟 灵休善弹棋,官至秘书监。

北魏[编辑]

孟威[编辑]

按《魏书孟威传》:“威字能重,河南洛阳人。历东宫齐帅、 羽林监。后以解北人之语,敕在著作,备推访。永平中, 出使高昌,还迁城门校尉、直阁将军。正光初,蠕蠕主 阿那瓌还国,以威为平北将军,假员外常侍,为使主 护送之。普泰中,除大鸿胪卿。天平三年卒。”

孟表[编辑]

按《魏书孟表传》,“表字武达,济北蛇丘人也。自云本属 北地,号索里诸孟。因事南渡,仕萧鸾。太和十八年,据 郡归诚,除南兖州刺史,领马头太守。后萧鸾遣裴叔 业攻围六十馀日,表戮力固守。高祖嘉其诚绩,封汶 阳县开国伯,迁征卤将军,济州刺史。延昌四年,卒,谥 曰恭。子崇袭,官至昌黎、济北二郡太守。”

孟季[编辑]

按《魏书孟威传》:“威弟季,稍迁镇远将军、左中郎将、廷 尉监、广州刺史,预尔朱荣义举,封钜鹿县开国公,转 司农卿,出为华州刺史,卒。”

孟兰彊[编辑]

按《魏书石文德传》:“白石县人孟兰彊,四世同居,行著 州里,诏标榜门闾。”

孟鸾[编辑]

按《魏书孟鸾传》,“鸾字龙儿,不知何许人,坐事充阉人。 文明太后时,王遇有宠,鸾以谨敏为遇左右,由是渐 见眷识。灵太后临朝,为左中郎将,中给事中,病亡。”

孟信[编辑]

按《尚友录》:信字修仁,仕魏,从孝武帝为赵平太守。政 尚宽和,权豪无犯。山中老人,曾以㹠酒馈之,信和颜 接引,殷勤慰劳,乃自出酒,以铁铛温之,素木盘盛芜 菁葅,唯此而已。又以一铛借老人,但执一杯,各自斟 酌,申酬酢之意。谓老人曰:“‘吾至郡来,无人以一物见 遗,今卿独有此饷,且食菜已久,欲为卿受一㹠髆耳’。 酒既自有。不能相费。”老人大悦。再拜擘㹠进之。酒尽 方别。

北齐[编辑]

孟业[编辑]

按《北齐书孟业传》:“业字敬业,钜鹿安国人。家本寒微, 少为州吏,性廉谨。魏彭城王韶拜定州,除典签长史。 天保初,清河王岳拜司州牧,闻业名行,召为法曹。寻 迁东郡守,以宽惠著,病卒。”

[编辑]

孟利贞[编辑]

按《尚友录》:“利贞,华阴人。父神庆,高宗初为沁州刺史, 以清介著名。利贞初,为太子司议郎。中宗在东宫,深 惧之,受诏与少师许敬宗、崇贤馆学士郭瑜、顾引、董 畏恭等,撰《瑶山玉彩》五百卷。龙朔二年奏上之,高宗 称善。累转著作郎,加弘文馆学士。垂拱初卒。”又撰《续 文选》十三卷。

孟铣[编辑]

按《尚友录》:“铣,汝州梁人,孟子三十一代孙。登进士第, 累官凤阁舍人,转春官侍郎,拜同州刺史。神龙初致 仕,诏河南春秋给羊酒以终其身。”

孟云卿[编辑]

按《尚友录》云:“卿,平昌人,登进士第,擢校书郎。与杜甫、 元结最契,相友善,甫服其稽言,有‘孟子论文更不疑’” 句。

孟浩然[编辑]

按《唐书孟浩然传》:“浩然,襄阳人。少好节义,喜振人患 难,隐鹿门山。张九龄为荆州,辟置于府,开元末,病卒。”

孟仕源[编辑]

按《尚友录》:寿昌有石,临樊水,有窊仕源居其下,元结 命曰“抔樽石。”铭曰:“时俗浇狡,日益伪薄。谁能抔饮?其 守淳朴

孟华[编辑]

按《唐书孟华传》,华,史失其何所人。“初事李宝臣为府, 官属论议婞婞不回。王武俊斩李惟岳,遣华至京师 陈事,德宗问河朔利害,华对称旨,擢检校兵部郎中。 武俊僭称王,授礼部侍郎,不肯起,呕血死。”

孟元阳[编辑]

按《唐书孟元阳传》,“元阳,史失其何所人。起陈许,军中 以严整称。曲环领节度使,时已为大将,使董作西华, 屯盛夏𪨗而立于涂,役休乃就舍,故田辄岁稔,而军 食常足。宪宗立,迁河阳节度使。五年,卢从史败,检校 尚书右仆射,徙帅昭义军,入为右羽林统军,封赵国 公。”

孟郊[编辑]

按《唐书韩愈传》:“孟郊者,字东野,湖州武康人。与韩愈 为忘形交。年五十得进士第,调溧阳尉。郑馀庆为东 都留守,署水陆转运判官。馀庆镇兴元,奏为参谋,卒 张籍谥曰贞曜先生。”

孟简[编辑]

按《唐书孟简传》:“简字几道,德州平昌人。曾祖诜,武后 时同州刺史。简举进士、宏辞,连中,累迁仓部员外郎。 元和中,拜谏议大夫,出为山南东道节度使,政颇严 峭。时有诏置临汉监以牧马,命简兼使职。简以亲吏 陆翰主奏邸,关通阉侍。翰持之,简怒,以土囊毙之。家 上变,发简奸赃,御史劾验,得遗吐突承璀赀七百万”, 贬吉州司马,进睦州刺史,徙常州,卒。

孟琯[编辑]

按《尚友录》:“琯,郴人,元和中进士。”尝著《岭南异物志》。韩 愈《送琯序》云:“今年秋,见孟氏子琯于郴,年甚少,礼甚 度,手其文一篇甚钜,退披其篇以读之,尽其书,无有 不能。”其见重如此。

孟迟[编辑]

按《尚友录》,迟字升之,平昌人,会昌及第诗一卷。

孟昭图[编辑]

按《尚友录》:昭图,唐末为左拾遗,上疏论事坐贬。田令 孜遣人投之蟆颐津,后人祠之。裴彻诗云:“一章何罪 死何名,千载惟君与屈平。从此蜀江烟雨夜,杜鹃应 作两般声。”

孟方立[编辑]

按《五代史孟方立传》:“方立,邢州平乡人也。少为军卒, 以勇力选为队将。唐广明中,入据潞州,因以为昭义 军节度使。方立徙其军于邢州。潞人怨,以泽、潞二州 归于晋。晋数遣李存孝等出兵以窥山东,方立孤城 自守,求救于梁,梁方东事兖、郓,不能救也,方立饮鸩 而卒。”

孟迁[编辑]

按《唐书孟方立传》:“方立为昭义军节度使。龙纪元年, 李克用使李罕之、李存孝击邢,攻磁、洺,方立战败自 杀。从弟迁,素得士心,众推为节度留后。大顺元年,存 孝复攻邢,迁挈邢、洺、磁三州降,以为汾州刺史。”

后唐[编辑]

孟知祥[编辑]

按《五代史·后蜀世家》:孟知祥,字保引,邢州龙冈人。其 叔父迁,当唐之末,据邢、洺、磁三州,为晋所掳。梁兵攻 晋,迁降梁,知祥父道独留事晋而不显。及知祥壮,晋 王以为左教练使。庄宗为晋王,以知祥为中门使,迁 马步军都虞候。庄宗建号,以知祥为太原尹。蜀平,庄 宗以知祥为成都尹。庄宗崩,明宗入立,知祥乃训练 兵甲,阴有王蜀之志。长兴元年,举兵反。明宗崩,知祥 乃即皇帝位,国号蜀,改元曰“明德”,以其子昶为皇太 子。卒,谥为“文武圣德英烈明孝皇帝”,庙号高祖。

后周[编辑]

孟贯[编辑]

按《万姓统谱》:“贯,字一之,建安人。少好学,游庐山,以礼 义文章节俭为当世师范,人称孟子。仕于周。”

[编辑]

孟昶[编辑]

按《宋史西蜀世家》,“孟昶,初名仁赞,及僭位,改焉。其先 邢州龙冈人。父知祥,称帝于蜀,知祥卒,昶袭位,改元 广政。及太祖下荆楚,昶欲遣使朝贡,王昭远等固止 之。太祖诏蜀之邸吏将卒先在江陵者,并放还,仍给 赐钱帛以遣。乾德二年,昶遣孙遇、杨蠲、赵彦韬为谍 至京师,彦韬潜取昶与并州刘钧蜡丸帛书以告先” 太祖已有西伐之意而未发,及览书,即命忠武军节 度王全斌等率兵讨之,昶举族与官属待罪阙下。太 祖御崇元殿,备礼见之,以为开府仪同三司、检校太 师、秦国公。数日卒,谥恭孝。昶三子:元哲、元玨、元宝。元 宝先卒。昶弟仁贽、仁裕、仁操。

孟仁贽[编辑]

按《宋史西蜀世家》:“昶弟仁贽,字忠美,广政十三年,封 雅王。昶降,遣仁贽奉表诣阙,授右神武统军。丁母忧, 起复,领大同军节度,西京都巡检使。开宝四年卒

孟仁裕[编辑]

按《宋史西蜀世家》:“昶弟仁裕,字鸣谦,封彭王,广政二 十年,领黔州武泰军节度。归朝,授检校太傅,右监门 卫上将军,迁右羽林军,开宝三年卒。”

孟仁操[编辑]

按《宋史西蜀世家》:“昶弟仁操,封嘉王,广政二十一年, 领果州永宁军节度。归朝,授右监门卫上将军,累迁 右龙武统军。雍熙三年卒。”

孟元哲[编辑]

按《宋史西蜀世家》:“昶子元哲,字遵圣,幼聪悟,善隶书。 年十四,僭封秦王。广政二十一年,领武德军节度。二 十五年,立为皇太子。宋师将至,以元哲为元帅。及闻 剑门陷,遂弃军遁归,入朝与昶同日宣制,检校太尉, 泰宁军节度,移镇贝州。在镇十馀年,亦有治绩。太平 兴国初,移镇定州。四年,从平太原,就命为镇州驻泊” 兵马钤辖。契丹入寇,元哲与诸将校破之,以功封滕 国公、知滑州。淳化初,移知滁州,卒。有子十五人:隆记、 隆诂、隆说、隆诠,并进士及第。

孟元玨[编辑]

按《宋史西蜀世家》:“昶子元玨,少端敏。广政二十三年, 领阆州保宁军节度,久之,加检校太傅。归朝,为千牛 卫上将军。乾德五年,迁右神武统军,代元哲判金吾 卫仗。太平兴国九年,出为宋曹、兖、郓都巡检,又改右 屯卫上将军。淳化元年,复为右神武统军,出知滑州。 三年卒。”

孟宾于[编辑]

按《尚友录》:“宾于字国仪,连州人。仕终水部员外郎。能 诗,有《金鳌集》。陈尧佐为序,称其如百丈悬流,飞落苍 翠间,清雄奔放,望之竖人毛骨。”

孟元[编辑]

按《宋史孟元传》:“元字善长,洺州人。性谨愿。少隶禁军, 以挽彊选补殿侍,累迁大名府路副都总管,徙定州 路,迁马军都虞候,徙鄜延路,行至郑州,卒。”

孟彦卿[编辑]

按《宋史孟彦卿传》:“彦卿,忠厚从父也,颇知兵,通判潭 州。建炎三年,潭城中叛卒焚掠,自东门出,师臣向子 𬤇命彦卿领兵追之,已而招安其众。未几,溃兵杜彦 自袁州入浏阳,彦卿与之战。俄而民兵溃,贼遂乘之, 斩彦卿,因支解以徇。添差通判赵民彦以民兵赴之, 众溃。民彦为贼所得,邑士谢淳以才勇众推之,帅民” 兵为前锋,助民彦战。淳手杀数十人,力屈,亦被执,贼 并杀之。淳字景祥,

孟忠厚[编辑]

按《宋史孟忠厚传》:“忠厚,字仁仲,隆祐太后兄彦弼子 也。宣和中,官至将作少监。靖康元年,知海州。康王即 位,授忠厚徽猷阁待制,除显谟阁直学士,台谏六章 论列,易武秩,授常德军承宣使,母忧解职。后崩,以祔 庙恩,起复镇海军节度使。及后大祥,封信安郡王,充 礼仪使。绍兴九年,判镇江府,改判绍兴府,除枢密使。” 秦桧忌之,讽言路论列,罢为醴泉观使。桧死,授保宁 军节度使,充万寿观使。二十七年,卒。

孟宗政[编辑]

按《宋史孟宗政传》:“宗政字德夫,绛州人。父林,从岳飞 至随州,因家焉。宗政自幼豪伟有胆略,常出没疆场 间。开禧二年,补枣阳令,历升武功大夫,为荆鄂都统 制,病疽卒。”

孟珙[编辑]

按《宋史孟珙传》:“珙字璞玉,随州枣阳人。四世祖安,尝 从岳飞军中有功。嘉定十年,金人犯襄阳,驻团山。父 宗政,时为赵方将,以兵御之。珙献策由罗家渡济河, 半渡歼其半。宗政被檄援枣阳,临阵尝父子相失,珙 麾骑突阵,脱宗政。以功补进勇副尉,积功屡进。淳祐 二年,拜检校少保,病乞休,授检校少师,宁武军节度” 使致仕,终于江陵府治,时九月戊午也。珙忠君体国 之念,可贯金石。在军中与参佐部曲论事,以片语折 衷,众志皆惬。谒士游客,老校退卒,一以恩义抚接。名 位虽重,惟建鼓旗、临将吏,而色凛然,无敢涕唾者。退 则焚香扫地,隐几危坐,若萧然事外,远货色,绝滋味。 其学邃于《易》,自号“无庵居士。”

孟猷[编辑]

按《万姓统谱》:“猷字良甫,忠厚,孙猷,严己恕物,不立厓 岸,立朝无党与,未尝论人以立同异。历婺州通判,又 知婺州,四持使节,所至皆安其政令,官至朝议大夫。”

孟导[编辑]

按《万姓统谱》:“导字达甫,猷弟。通判临安府,尽心职务。 诸司交章荐之,三迁大理正,知江阴军,官至大中大 夫,卒。”

孟安仁[编辑]

按《万姓统谱》:安仁,宝祐中知雷州,修筑堤渠,沿渠之 田,增种七十馀石,民乐其利。颂云:“拍堤白水皆侯泽, 连陌青禾尽福田。”其为民所爱如此

孟浩[编辑]

按《万姓统谱》:“浩字养直,宜春人。乾道中,知武宁县,有 声,累迁至湖州,以忤权贵罢。后复起,官至直秘阁。浩 为人廉介,一毫不妄取与,文章有法度,著有《鼯枝集》。”

孟文龙[编辑]

按《万姓统谱》:“文龙字震翁,吴人,邹国之裔。为昭慈太 后世侄孙,浙东提举。当元兵压吴,文龙奋激,与守臣 议不合,遂返守昭慈庙。国亡,不出户庭者三十年。著 《易解大全》三十卷。”

孟植[编辑]

按《万姓统谱》:“植字元立,忠信诚悫。判南康簿,茶寇闻 其至,遂遁去。改知瑞金,以最闻。迁浙东仓廉宪事,作 平粜仓。鉴湖为右障塞,害于耕植,荡地千六百亩,复 为湖以利民,屡进人士,未尝有德色。奉祠归,寻起知 岳州,卒赠少保。”

[编辑]

孟浩[编辑]

按《金史孟浩传》:“浩字浩然,滦州人。辽末年登进士第。 天会三年,为枢密院令史,除平州观察判官。天眷初, 选入元帅府备任使。韩企先为相,拔擢一时贤能。浩 与田玨皆在尚书省,铨量人物,分别贤否,所引用皆 君子。而蔡松年等毁短之,徙海上。大定二年,召见,复 官爵为侍御史。浩笃实,遇事辄言,无所隐,致仕归。七” 年,起为御史中丞。世宗以不次用之,拜参知政事。十 三年薨。

孟铸[编辑]

按《金史孟铸传》:“铸,大定末补尚书省令史。明昌元年, 御史台奏荐刑部主事,累迁河平军节度使。泰和四 年,入为御史中丞。八年,除绛阳军节度使。至宁元年, 复为御史中丞,卒。”

孟奎[编辑]

按《金史孟奎传》:“奎字元秀,辽阳人也。大定二十一年 进士,调黎阳主簿。丁母忧。服阕,调淄州军事判官,频 迁曹州刺史。大安初,除博州防御使,迁北京、临潢等 路按察转运使,以本官为行六部侍郎。贞祐初,以疾 卒,谥庄肃。”

孟兴[编辑]

按《金史孟兴传》:“兴蚤丧父,事母孝谨。母没,丧葬尽礼, 事兄如事其父。明昌三年,诏赐帛十疋、粟二十石。”

[编辑]

孟德[编辑]

按《元史孟德传》:“德,济南人。国初,由邹平县令累官至 元帅。中统三年,以老告归,子义袭为万户,以病去职, 子安世袭。”

孟攀鳞[编辑]

按《元史孟攀鳞传》:“攀鳞,字驾之,云内人。曾祖彦甫,以 明法为西北路招讨司知事。祖鹤,父泽民,皆金进士。 攀鳞,金正大七年擢进士第,仕至朝散大夫、招讨使。 岁壬辰,汴京下,北归,居平阳。丙午,为陕西帅府详议 官,遂家长安。世祖中统三年,授翰林待制。至元四年 卒,谥文定。”

孟祺[编辑]

按《元史孟祺传》:“祺字德卿,宿州符离人。世以财雄乡 里。父仁,北渡寓济州鱼台,州帅石天禄礼之,祺侍父, 徙居东平。时严实修学校,招生徒,祺就试,登上选,辟 掌书记,擢国史院编修官。至元十二年,丞相伯颜将 兵伐宋,诏选宿望博学可赞画大计者与俱行,遂授 祺承直郎、行省谘议。久之,迁郎中。时军书填塞,祺酬” 应剖决,略无凝滞。江南平,伯颜奏祺前后功,升授少 中大夫、嘉兴路总管。十八年,擢太中大夫。卒,谥文襄。 子二人:遵、遹。

孟梦恂[编辑]

按《元史周仁荣传》:“孟梦恂者,字长文,黄岩人。与仁荣 同师事杨玨。陈天瑞,部使者荐其行义,署本郡学录。 至正十三年,以设策御寇,救乡郡有功,授登仕郎,常 州路宜兴州判官。未受命而卒,赐谥号曰‘康靖先生’。”

[编辑]

孟骥[编辑]

按《万姓统谱》:“骥,字尚德,萧县人。洪武初,以才能举,累 官礼部郎中,治绩书最,升河南左参政,益练达政务, 迁四川左布政使。任满,裔民不释,复增秩留之。后致 仕归。”

孟祯[编辑]

按《万姓统谱》:“祯,息县人。聪敏力学,处事知大体。洪武 中,以儒士举,累官四川左布政使。”

孟成[编辑]

按《万姓统谱》:“成洪武中河源知县,耿介廉勤,赏罚明 信。尢留心于学校,暇日考校诸生,优劣多底于成。”

孟常[编辑]

按《万姓统谱》:“常,洪武中为石埭县知县,抚字有方。先 时邑民负租,累岁无征,常到任设法足之,民获安业满考,民慕其德,赴京奏留之。”

孟善[编辑]

按《万姓统谱》:“善,海丰人。永乐中,从征有功,累陞都督 同知,进封保定侯。卒,追封滕国公。”

孟鉴[编辑]

按《万姓统谱》:“鉴,真定人,宣德癸丑进士,任户科给事 中。正统十四年,南海贼黄萧养越狱为耗,事闻,升户 部右侍郎,奉敕巡抚,抚摩劳徕,散其党与,次年四月 遂剿平之。广民至今赖焉。”

孟𤣱[编辑]

按《明外史锺同传》:“同为御史,遇事敢言。怀献太子既 卒,同上疏请复储,下诏狱拷讯,时景泰五年五月也。 同下狱后,有礼部郎孟𤣱者,上疏继言之,帝独不罪。 𤣱,闽人。”

孟淮[编辑]

按《万姓统谱》:“淮,成化间以户部郎中陞运使。淮累居 财府,能振清誉。时河东盐赋岁征数十万,权得自专, 淮独毅然援浙事体,具奏请御史监临之。”

孟俊[编辑]

按《万姓统谱》:“俊,咸宁人。由举人成化八年任上杭知 县。廉明有胆略,为治严而有则,理繁剔蠹,威行惠流, 吏畏而民悦之。尢能优礼学校,敬老恤孤,治行冠于 列邑。七年征为监察御史,巡按南畿,复陞苏州知府, 改凤阳,所在有声。终以布政司参政致仕。”

孟充[编辑]

按《万姓统谱》:“充字实夫,高安人。博洽书史,为文有理 致。由举人授叙州府学训导,升福安县知县,朝夕吟 咏,所著有《山楼集》。”

孟麟[编辑]

按《万姓统谱》:“麟,字瑞鲁,曲阜人。成化中举进士,授工 部主事,升郎中,提督两直隶水利,奏兴六事。有侵河 防、占官湖者,痛惩之。官至陕西左布政使。”

孟凤[编辑]

按《万姓统谱》:“凤,字瑞周,麟弟。弘治间举进士,授监察 御史,升怀庆府知府,教民濬渠溉田。累官都御史,总 制北边,境得宁辑。转督漕事,值徐、淮大水,武庙亲征, 凤区画有方,民不劳费。累迁刑部尚书。卒赠太子少 保,谥文简。”

孟春[编辑]

按《万姓统谱》:“春字时元,泽州人。弘治丙辰进士,历吏 部左侍郎。”

孟洋[编辑]

按《万姓统谱》:“洋字望之,信阳人。弘治乙丑进士,授御 史。言事谪教授,历都察院佥都御史,督理粮储。闻母 病,不待报而归。历大理寺卿。莅官清劲,事无凝滞。工 诗,才思逸发,有《有涯集》。”

孟雷[编辑]

按《万姓统谱》:“雷,字孔敬,泽州人。与兄霦同举进士,迁 扬州府同知,裁革内使夫役。逮狱改调雷州。明敏卓 荦,剖决如流,清苦自若,贪墨敛迹。历按察佥事。”

孟阳[编辑]

按《万姓统谱》:“阳,泽州人,吏部右侍郎春之子。正德甲 戌进士,授行人。乙卯,毅皇帝銮回朔漠,将南巡,阳率 同官十九人,直指权奸欺君误国之罪,抗疏忤旨,下 锦衣卫狱,杖罚午门,跪五日,复杖之。阳仰天叹曰:‘死 得其所矣’!春泣曰:‘臣分当如是,何憾焉’!”越一日,卒于 京邸。世庙登极,赠阳监察御史,荫一子入监。

孟廷柯[编辑]

按《万姓统谱》:“廷柯,字培之,武昌人。正德辛未进士,任 大理寺副,与翰林修撰舒芬等谏止武宗南狩,谪户 部照磨。嘉靖初,擢四川佥事,转陕西参议,云南参政。”

孟淮[编辑]

按《万姓统谱》:“淮,字豫川,祥符人。嘉靖戊戌进士,历官 都御史,巡抚山西,改应天府尹。性抗直,忤时归。素好 诗歌,有《入蜀稿》。”

孟廷相[编辑]

按《万姓统谱》:“廷相,字爰立,霸州人。嘉靖戊戌进士,历 布政。”

孟养性[编辑]

按《万姓统谱》:“养性字存甫,齐河人。嘉靖戊戌进士,历 都御史。”

孟秋[编辑]

按《明外史孟化鲤传》:“孟秋,字子成,茌平人。举隆庆五 年进士,为昌黎知县,有善政。迁大理评事,以职方员 外郎督视山海关。关政久弛,奸人出入自擅,秋禁之 严,中流言。万历九年,京察,坐贬归。后起官刑部主事, 历尚宝少卿,卒。天启初,赐谥清宪。”

孟一脉[编辑]

按《明外史孟一脉传》:“一脉,字淑孔,东阿人。隆庆五年 进士,为平遥知县,以廉能擢南京御史。万历六年,忤 张居正,黜为民。居正死,起故官,屡迁南京右通政,移疾归。四十一年,起右佥都御史,巡抚南赣。给事中官 应震论其纵子骄恣,一脉引疾去。年八十一卒。”

孟化鲤[编辑]

按《明外史孟化鲤传》:“化鲤,字叔龙,河南新安人。举万 历八年进士,授户部主事,改吏部,历文选郎中。给事 中张栋先以建言削籍,化鲤奏起之,忤旨,斥为民。既 归,筑书院川上,与学者讲习不辍。久之卒,学者称云 浦先生。”

孟养浩[编辑]

按《明外史孟养浩传》:“养浩,字义甫,咸宁人。万历十一 年进士,授行人,擢户科给事中,迁左给事中。帝严谴 李献可,养浩疏谏。帝大怒,杖之百,削籍为民。光宗立, 起太常少卿,迁至南京刑部右侍郎,未之官,卒。”

孟承光[编辑]

按《明外史姬文引传》:“天启二年,白莲贼陷邹县,博士 孟承光被执,诟詈不屈死,赠尚宝少卿,世荫锦衣千 户。承光字永观,亚圣裔,世荫五经博士也。”

孟兆祥[编辑]

按《明外史孟兆祥传》:“兆祥,字允吉,交河人。天启二年 擢第,除大理评事。崇祯初,迁吏部稽勋主事,历文选 员外郎,进考功郎中。忤要人意,贬行人司副,历进通 政使。十七年,拜刑部右侍郎。贼薄都城,诏大臣登陴 分守。时城守中官为政,士卒咸无固志。未几,城陷,兆 祥还邸自经。子章明,字纲宜,甫成进士,亦投缳死。兆” 祥妻吕、章明妻王,同日并缢死。福王时,赠兆祥谥“忠 贞”,章明谥“节愍。”

孟继孔[编辑]

按《河南通志》:“继孔南,召生员御寇,被执,骂贼死。”

孟姓部杂录[编辑]

《日知录》:“春秋时以孟为字者甚多,今之孟氏皆祖子 舆,前代亦未之有也。”《魏书》孟表:“济北蛇丘人。自云本 属北地,号索里诸孟。”古时孟姓,亦或与芒通。《史记·秦 本纪》:“击芒卯。”《华阳索隐》引谯周云:“孟卯也。”《淮南子》孟 卯注引《战国策》曰:“芒卯也。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没有标点。标点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诗文断句 v2.1创建,并且经由维基文库用户编辑改善的。本站用户之编辑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发布。

欢迎各位持续修正标点,请勿复制与本站版权协议不兼容的标点创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