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明伦汇编/氏族典/第055卷

维基文库,自由的图书馆
明伦汇编 氏族典 第五十四卷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
明伦汇编 第五十五卷
明伦汇编 氏族典 第五十六卷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明伦汇编氏族典

 第五十五卷目录

 鱼姓部汇考

  郑樵通志以字为氏

  廖用贤尚友录鱼姓

 鱼姓部列传

  周

  鱼石       鱼府

  汉

  鱼翁叔

  魏

  鱼豢

  晋

  鱼佩       鱼遵

  齐

  鱼文

  梁

  鱼天愍      鱼容

  鱼弘

  隋

  鱼庆则      鱼俱罗

  鱼赞

  唐

  鱼思贤      鱼朝恩

  鱼令徽      鱼孟威

  鱼保家      鱼承仙

  宋

  鱼崇谅      鱼周询

  鱼康伯      鱼台

  鱼潜       鱼庆

  明

  鱼侃       鱼有沼

  鱼跃

 徐姓部汇考

  左传定公四年

  史记秦本纪赞

  唐书宰相世系表

  韩昌黎集衢州徐偃玉庙碑

  陆法言广韵

  郑樵通志以国为氏 同名异实

  廖用贤尚友录徐姓

 徐姓部列传

  周

  徐冯       徐辟

  徐越       徐弱

  徐公       徐尚

  秦

  徐市

  汉

  徐厉       徐悼

  徐生       徐偃祝兹侯

  徐卢       徐偃胶西中尉

  徐公       徐延

  徐襄       徐良

  徐缠       徐甲

  徐光       徐敖

  徐福       徐乐

  后汉

  徐防       徐匡

  徐巡       徐干

  徐栩       徐穉

  徐引       徐淑

  徐璆       徐登

  徐庶

  魏

  徐奕       徐晃

  徐宣       徐邈

  徐干       徐华

  徐卲

  吴

  徐盛       徐详

  徐原

  晋

  徐苗       徐澄之

  徐宁       徐藻

  徐邈       徐广

  徐义       徐成

  徐嵩       徐众

  徐浩

氏族典第五十五卷

鱼姓部汇考[编辑]

《郑樵通志》
[编辑]

以字为氏宋人字[编辑]

鱼氏,子姓。《风俗通》云:“宋桓公子公子目夷,字子鱼,子 孙以王父字为氏。”汉有长安富人鱼翁叔,唐有鱼朝 恩,宋朝有御史中丞鱼周询,开封人。

《廖用贤尚友录》
[编辑]

鱼姓[编辑]

鱼雁门羽音。

鱼姓部列传[编辑]

鱼石[编辑]

按《左传成公十五年》:“秋八月,鱼石为左师。”

鱼府[编辑]

按《左传成公十五年》:“秋八月,鱼府为少宰。”

[编辑]

鱼翁叔[编辑]

按《汉书张汤传》:“汤始为小吏,与长安富贾田甲、鱼翁 叔之属交私。”

[编辑]

鱼豢[编辑]

按《唐书艺文志》:“鱼豢《魏略》五十卷。”按万姓统谱豢魏人

[编辑]

鱼佩[编辑]

按《万姓统谱》:“佩为长清令,清劲贞白,朝廷下诏旌之。”

鱼遵[编辑]

按《前秦录》,遵,冯翊人也。洪称秦王,以遵为右将军,领 右长史,健代洪统众。时杜洪据长安,健规取之,悉众 而西,以遵为前锋,行至盟津,为浮桥以济,所过城邑, 无不降附。健即位,论功以遵为太子太师,俄迁左仆 射司空。及赏拒桓温功,进为太尉。健寝疾,以遵为太 师,录尚书事,受遗辅政。生梦大鱼食蒲。又《长安谣》:“东 海大鱼化为龙,男皆为王女为公。”乃诛遵,并其七子 十孙。追谥曰广甯公。

南齐[编辑]

鱼文[编辑]

按《万姓统谱》文“齐将军。”

[编辑]

鱼天愍[编辑]

按《梁书陈庆之传》:“大通初,魏北海王元颢来降,求立 为魏主。高祖纳之,以庆之为假节飙勇将军,送元颢 还北魏,据荥阳,壮士义兴鱼天愍逾堞而入,遂克之。”

鱼容[编辑]

按《万姓统谱》:“容梁人,性侈靡,以象牙沈檀为床,金莲 花捧,琥珀龟支。”

鱼弘[编辑]

按《姓氏急就篇》。梁有鱼弘。

[编辑]

鱼庆则[编辑]

按《隋书虞庆则传》:“庆则,京兆栎阳人也。本姓鱼,其先 仕于赫连氏,遂家灵武,代为北边豪杰。庆则幼雄毅, 性倜傥,有胆气,善鲜卑语。初以弋猎为事,中便折节 读书。仕周,释褐中外府行参军,稍迁外兵参军事,袭 爵沁源县公。宣政元年,授仪同大将军,除并州总管 长史。二年,授开府,拜石州总管。甚有威惠,境内清肃。” 开皇元年,进位大将军,迁内史监、吏部尚书、京兆尹, 封彭城郡公,营新都总监。二年,迁尚书右仆射,授上 柱国,封鲁国公。九年,转为右卫大将军,寻改为右武 候大将军。十七年,为桂州道行军总管,以妇弟赵什 柱为随府长史。什柱与庆则爱妾通,恐事彰,因告庆 则谋反,庆则于是伏诛。

鱼俱罗[编辑]

按《隋书鱼俱罗传》:“俱罗,冯翊下邦人也。身长八尺,膂 力绝人,言闻数百步。弱冠为亲卫,累迁大都督。从晋 王广平陈,以功拜开府。每战有功,加上开府高唐县 公,拜叠州总管。母忧去职,还至扶风,会杨素率兵击 突厥,路逢俱罗同行。以功进位柱国,拜丰州总管,转 为安州刺史。岁馀,迁赵郡太守。后因朝集至东都。御” 史劾俱罗以郡将交通内臣,帝大怒,坐除名。未几,越 嶲飞山蛮作乱,诏俱罗白衣领将。大业九年,重征高 丽,以为碣石道军将。及还,江南刘元进作乱,诏俱罗 将兵向会稽诸郡逐捕之。时东都饥馑,糓食踊贵,俱罗遣家仆将船米至东都粜之,益市财货,潜迎诸子。 朝廷恐其有异志,发使案验。俱罗相表异人,目有重 瞳,阴为帝之所忌。于是斩东都市,家口籍没。

鱼赞[编辑]

按《隋书鱼俱罗传》:“初,炀帝在藩,俱罗弟赞以左右从, 累迁大都督。及帝嗣位,拜车骑将军。赞性凶暴,虐其 部下,令左右炙肉,遇不中意,以签刺瞎其眼,有温酒 不适者,立断其舌。帝以赞藩邸之旧,不忍加诛,令自 为计。赞至家,饮药而死。”

[编辑]

鱼思贤[编辑]

按《万姓统谱》:思贤,开元初任丘令,开通利渠,以泄陂 淀入滱水,得地二百馀顷,百姓利之,号其陂为“鱼君 陂。”

鱼朝恩[编辑]

按《唐书鱼朝恩传》:“朝恩,泸州泸川人。天宝末,以品官 给事黄门内阴黠,善宣纳诏令。至德初,监李光进军。 京师平,为三宫检责使,以左监门卫将军知内侍省 事。九节度围贼相州,以朝恩为观军容宣慰处置使。 史思明攻洛阳,朝恩使卫伯玉与贼战,败之。洛阳平, 加开府仪同三司,封冯翊郡公。宝应中,代宗避吐蕃” 东幸,朝恩悉军奉迎,帝德之,更号“天下观军容宣慰 处置使”,专领神策军,赏赐不涯。朝恩资小人,恃功岸 忽无所惮,因麾下数克获,窃以自高。时郭子仪有定 天下功,居功臣第一,心媢之,乘相州败,丑为诋谮,肃 宗不内其语,然犹罢子仪兵,留京师。代宗立,与程元 振一口加毁,帝未及寤,子仪忧甚。俄而吐蕃陷京师, 卒用其力,王室再安,朝恩内惭。永泰中,诏判国子监, 兼鸿胪礼宾、内飞龙闲厩使,封郑国公。会释菜,执《易》 升座,百官咸在,言鼎有覆𫗧象,以侵宰相,元载衔之。 久之,让判国子监、鸿胪礼宾等使,加内侍监,徙封韩, 俄兼检校国子监。元载用崔昭尹京兆厚,结其党皇 甫温、周皓。自是朝恩隐谋奥语,悉为帝知。帝遂倚载 决除之,载与皓谋定以闻。方寒食,宴禁中,既罢,将还 营,有诏留议事。朝恩素肥,每乘小车入宫省,帝闻车 声危坐,载守中书省。朝恩至,帝责其异图,朝恩自辨 悖傲,皓与左右禽缢之死,年四十九。

鱼令徽[编辑]

按《唐书鱼朝恩传》:朝恩养息令徽为内给使,服绿,与 同列争忿,归白朝恩,明日见帝曰:“臣之子位下,愿得 金紫在班列上。”帝未答,有司已奉紫服于前,令徽称 谢,帝滋不悦。

鱼孟威[编辑]

按《万姓统谱》:“孟威,咸通中为桂阳刺史,修灵渠,以石 为铧堤,延亘四十里,植大木为斗门十八重,舟楫乃 通,大为民利。”

鱼保家[编辑]

按《姓氏急就篇》,唐有鱼保家。

鱼承仙[编辑]

按《万姓统谱》:“承仙,平卢节度使。”按平卢节度自安禄山后为刘正臣为王

元志,为侯希逸、为李怀仙、为朱希彩、为朱泚、为朱滔、为刘怦、为刘济、为刘总、为张弘靖、为朱克融、为李载义、为杨志诚、为史元忠、为张仲武、为周𬘭、为张允伸、为张公素、为李茂动、为李可举、为李全忠、为李匡威、为李匡筹、为刘仁恭,至刘守光而灭于庄宗。相承先后,历历可考。面并无鱼承仙姓名,此以承仙为平卢节度,不可解,姑存以备考云。

[编辑]

鱼崇谅[编辑]

按《宋史鱼崇谅传》:“崇谅字仲益,其先楚州山阳人,后 徙于陕。崇谅初名崇远,后避汉祖讳改之。幼能属文, 弱冠,相州刺史辟为从事。明宗即位,秦王从荣表为 记室。清泰三年为陕州司马。仕晋,历殿中侍御史,凤 翔李俨表为观察支使,奉方物入贡,宰相荐为屯田 员外郎、知制诰。开运末,契丹入汴,为翰林学士。汉祖” 入,复知制诰,俄拜翰林学士,就加中书舍人。隐帝即 位,崇谅以母老求就养,除保义军节度副使,领台州 刺史。会举师讨三叛,节度使白文珂在军前,崇谅知 后事,凡供军储、备调发,皆促期而办,近镇赖之。未几, 召为学士。广顺初,加工部侍郎,以母老,求解官归。俄 拜礼部侍郎,复为学士,不赴。太宗即位,诏受金紫光 禄大夫、尚书兵部侍郎,致仕,岁馀卒。

鱼周询[编辑]

按《宋史鱼周询传》:“周询,字裕之,开封雍丘人。早孤好 学,举进士中第,为大理评事,历知南华、分宜、静海三 县,迁太常博士,通判汉州。以尚书屯田员外郎知真 州,徙提点荆湖南路刑狱。求便郡,知安州,徙蔡州,召 为侍御史。陕西用兵,科敛烦数,命安抚京西路。还,赐 绯衣银鱼,为开封府判官,又使陕西刺民兵,判三司 理欠、凭由司。”进起居舍人、知谏院,固辞,乃以尚书户 部员外郎兼侍御史知杂事,为三司盐铁副使,迁吏 部员外郎,擢天章阁待制、知成德军,徙河北都转运 使,拜右谏议大夫、权御史中丞。庆历八年,手诏近臣

访天下之务,执政及近臣所对多疏阔,仁宗颇嘉周
考证
询详敏。知恩州张得一诛,坐失举,出知永兴军,数日,

改知成德军。未行卒,赠工部侍郎。

鱼康伯[编辑]

按《万姓统谱》:“康伯熙宁间知南安县事。”

鱼台[编辑]

按:《宋史韩世忠传》:“世忠为左军统制,讨单州贼鱼台, 破之。”

鱼潜[编辑]

按《宋诗选》小传,“潜字德昭,姑熟人。”

鱼庆[编辑]

按《万姓统谱》:“庆金县人,举贤良方正,为翼城县丞。”

[编辑]

鱼侃[编辑]

按《万姓统谱》:“侃字希直,常熟人,永乐进士,历开封知 府。清俭自守,断决明允,请托不行,咸以包老子”目之。

鱼有沼[编辑]

按《万姓统谱》有“沼,交阯人,永乐间为左府都事。”

鱼跃[编辑]

按《万姓统谱》:“跃,肤施人。正统中,临清判官。”

徐姓部汇考[编辑]

《左传》。

《定公四年》
[编辑]

定公四年春三月,刘文公合诸侯于召陵,将长蔡于 卫。卫侯使祝佗私于苌弘曰:“闻诸道路,不知信否?若 闻蔡将先卫,信乎?”苌弘曰:“信。蔡叔,康叔之兄也。先卫 不亦可乎?”子鱼曰:“以先王观之,则尚德也。昔武王克 商,成王定之,选建明德以藩屏周,故周公相王室以 尹天下,于周为睦。分鲁公以大路、大旗,夏后氏之璜, 封父之繁弱殷民六族:条氏、徐氏、萧氏、索氏、长勺氏、 尾勺氏”,使帅其宗氏,辑其分族,将其类丑以法则。周 公用即命于周,是使之职事于鲁,以昭周公之明德。

《史记》
[编辑]

《秦本纪赞》
[编辑]

秦之先为嬴姓,其后分封,以国为姓,有徐氏、郯氏、莒 氏、终黎氏、运奄氏、菟裘氏、将梁氏、黄氏、江氏、修鱼氏、 白冥氏、蜚廉氏、秦氏。

《唐书》
[编辑]

《宰相世系表》
[编辑]

徐氏出自嬴姓。皋陶生伯益,伯益生若木,夏后氏封 之于徐,其地下邳僮县是也。至偃王三十二世,为周 所灭,复封其子宗为徐子。宗十一世孙章、禹,为吴所 灭,子孙以国为氏。章禹十三世孙诜,为秦庄襄王相 生仲,仲字景伯;生延,字方远;延生由,字智卿;由生该, 字昌言;该生光,字子晖,汉下邳太守。光生大司农静, 字君安;静生益州刺史万秋,字兰卿;《万秋》生左曹给 事充,字彦通;充生谏议大夫安仁。二子:丰、霸。丰为北 祖,霸为南祖。

北祖上房徐氏。丰字仲都,司空掾生明。明字元通,侍 中生迁,字少卿,侍中生宣。宣字休璥。二子:琳、瑞。瑞字 元珪,下邳太守。二子:谟、师、俭。师俭字世节,京兆尹。二 子:述、超。超字彦孙,魏散骑常侍。二子:崇、统。统字耀卿, 晋江阳太守。三子:瓌、玑、台。台字叔衡,丹阳令。三子:袆、 帙、褚。褚字万秋,太子洗马。二子:宁、恭。宁字安期,吏部 侍郎。五子:丰之、实之、仁之、祚之、育之。祚之字兴民,秘 书监。三子:尚之、羡之、钦之。钦之字真宇,宋丞相、东莞 公。三子:逵之、佩之、迈之。逵之字幼道,中书侍郎。二子: 淳之、湛之。湛之字孝源,丞相、枝江忠烈侯。二子:恒之、 聿之。恒之字景方,工部郎中,袭侯。二子:孝规、孝嗣。孝 嗣字始昌,齐太尉、文忠公。六子:况、戭、碏、会、嘉、绲, 高平北祖《上房徐氏》。诜次子矩,矩字弘深,生邕,邕字 文和,生廉,廉字元平,生则,则字元度,生尚,尚字光汉, 大司农。生费,费字子文,金威将军、东莞侯。生升,升生 珪,珪字少玉,姑熟令。生钦,钦字思祖,太中大夫,生长 卿,长卿字德师。二子:万、佥。万字士谐,平原太守,生续 封字承先,城门校尉。二子:宠、惠。惠字士安,司空掾。生 胄。胄字彦光,本郡主簿、功曹。二子:允、训。允字仲和,生 鄙。鄙字子顽,二子:访、隆。访字公谋,魏镇北将军。二子: 畅字彦春,晋陇西内史。四子:沇、引、敷、兰。兰字石侯,侍 御史。生澹。澹字洛川,长寿令。生干,干字文祚,给事中。 生道娱,道娱字道福,员外郎。生道祖,道祖字弘业,宋 车骑行将军。生元英。元英字智仁,奉朝请。生景初,尚 书正员外郎。二子:弘师、弘道。世居曹州离狐,隋末徙 滑州卫南。至世𪟝预属籍,为李氏,武后世复旧

徐氏宰相三人。商彦若、世𪟝。

《韩昌黎集》
[编辑]

《衢州徐偃王庙碑》
[编辑]

徐与秦俱出。柏翳为嬴姓,国于夏殷。周世咸有大功, 秦处西偏,专用武胜。遭世衰,无明天子遂虎吞诸国 为雄。诸国既皆入秦为臣,属秦无所取利,上下相贼 害,卒偾其国而沈其宗。徐处得地中,文德为治。及偃 王诞当国,益除去刑争末事,凡所以君国子民待四 方,一出于仁义。当此之时,周天子穆王无道,意不在 天下,好《道士说》。得八龙骑之西游,同王母宴于瑶池 之上,歌讴忘归。四方诸侯之争辩者无所质正,咸宾 祭于徐,贽玉帛死生之物于徐之庭者三十六国,得 朱弓赤矢之瑞。穆王闻之恐,遂称受命,命造父御,长 驱而归,与楚连谋伐徐。徐不忍斗其民,北走彭城武 原山下,百姓随而从之,万有馀家。偃王死,民号其山 为“徐山”,凿石为室,以祠偃王。偃王虽走死失国,民戴 其嗣,为君如初。驹王章禹,祖孙相望,自秦至今,名公 巨人,继迹《史》书,“徐氏十望”,其九皆本于偃王。

《陆法言广韵》
[编辑]

[编辑]

徐颛顼之后。春秋时,徐偃王假行仁义,为楚文王所 灭,其后氏焉。出东海、高平、东莞、琅邪、濮阳五望。

《郑樵通志》
[编辑]

以国为氏周异姓国[编辑]

徐氏、子爵,嬴姓,皋陶之后也。皋陶生伯益,伯益佐禹 有功,封其子若木于徐,在今徐城县北三十里,徐城 并入临淮,今泗州临淮有徐城。自若木至偃王三十 二世为周所灭,复封其子宗为徐子,宗十一世孙章 禹,昭三十年,为吴所灭,子孙以国为氏。又一族出于 嬴氏,十四姓之一也。

同名异实[编辑]

徐氏有二,若木之后,以国为氏。又一族出于黄帝,十 四姓。

《廖用贤尚友录》
[编辑]

徐姓[编辑]

徐东海商音。

徐姓部列传[编辑]

徐冯[编辑]

按《淮南子》:“王寿负书而行,见徐冯于周。”《王寿》,古好 书之人。《徐冯》,周之隐者。

徐辟[编辑]

按:《孟子注》:“徐辟,孟子弟子。”

徐越[编辑]

按:《汉书古今人表》“徐越中上。”

徐弱[编辑]

按:《汉书古今人表》“徐弱中上。”

徐公[编辑]

按《战国策》:邹忌问其妻曰:“吾孰与城北徐公美?”城北 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徐尚[编辑]

按:《史记秦始皇本纪赞》:“六国之士,有宁越、徐尚、苏秦、 杜赫之属为之谋。”

[编辑]

徐市[编辑]

按《史记秦始皇本纪》:“二十八年,齐人徐市等上书言: ‘海中有三神山,名曰蓬莱、方丈、瀛洲仙人居之,请得 齐戒,与童男女求之’。”于是遣徐市发童男女数千人, 入海求仙人。

[编辑]

徐厉[编辑]

按《汉书功臣表》:“厉以舍人从沛,以郎中入汉,还得雍 王邯家属,用常山丞相封祝兹侯。十一年薨,谥夷。”

徐悼[编辑]

按:《汉书功臣表》:“孝文七年,祝兹康侯悼嗣,二十九年 薨。”

徐生[编辑]

按《汉书儒林传》:“鲁高堂生传《士礼》十七篇,而鲁徐生 善为颂。孝文时,徐生以颂为礼官大夫,传子至孙。”诸 言礼为颂者,由徐氏。按颂音容礼容也

徐偃[编辑]

按:《汉书功臣表》:“孝景中六年,祝兹侯偃嗣。九年,建元。 六年,有罪免。”

徐卢[编辑]

按《汉书功臣表》,“卢以匈奴王降,封容城侯,七年薨,谥 携。”

徐偃[编辑]

按:《汉书儒林传》:“申公弟子徐偃,胶西中尉。”

徐公[编辑]

按《汉书儒林传》:“申公以《诗》《春秋》授瑕丘江公,尽能传

之。免中徐公守学教授。”按注免中邑名也
考证

徐延[编辑]

按:《汉书儒林传》:“鲁徐生善为颂,传至孙延,为礼官大 夫。”

徐襄[编辑]

按《汉书儒林传》:“生孙襄,其资性善为颂,不能通经,为 大夫,至广陵内史。”

徐良[编辑]

按《汉书儒林传》,“《礼》有大戴、小戴、庆氏之学。大戴授琅 邪徐良斿卿为博士、州牧郡守,家世传业”,由是大戴 有徐氏之学。

徐𦆑[编辑]

按:《汉书功臣表》:“建元二年,容城康侯缠嗣,十四年薨。”

徐甲[编辑]

按《汉书高五王传》:齐有宦者徐甲,入事皇太后。皇太 后女修成君有女娥,太后欲嫁之诸侯,甲请使齐,令 王上书请娥。皇太后使甲之齐,时主父偃亦谓甲:“即 事成,幸言偃女,愿得充王后宫。甲至齐纪,太后怒曰: ‘王有后,后宫备具,主父偃何为者?乃欲以女充后宫’。” 甲大穷,还报皇太后,太后曰:“毋复言!”主父偃由此与 齐有隙,因言“齐王与姊乱治王后宫”,王自杀。

徐光[编辑]

按:《汉书功臣表》:“元朔三年,容城侯光嗣。四十年,后元 二年,坐祝诅上,要斩。”

徐敖[编辑]

按《汉书儒林传》:“毛公,赵人也。治《诗》,授同国贯长卿,长 卿授解延年,延年授徐敖,敖授九江陈侠。”由是言《毛 诗》者,本之徐敖。按虢人徐敖为右扶风掾受孔氏古文尚书于胡常疑即此徐敖也

徐福[编辑]

按《汉书霍光传》:“初,霍氏奢侈,茂陵徐生上疏言:‘霍氏 泰盛,陛下即爱厚之,宜以时抑制,无使至亡。后霍氏 诛灭,告霍氏者皆封人,为徐生上书曰:‘茂陵徐福数 上书言霍氏且有变,而独不蒙其功,唯陛下察之’。上 乃赐福帛十疋,后以为郎’。”

徐乐[编辑]

按《汉书徐乐传》:“乐,燕郡无终人也,上书曰:‘臣闻天下 之患,在于土崩,不在瓦解,古今一也’。”

后汉[编辑]

徐防[编辑]

按《后汉书徐防传》:“防字谒卿,沛国铚人也。祖父宣,为 讲学大夫,以《易》教授王莽。父宪,亦传宣业。防少习父 祖学,永平中举孝廉,除为郎。防体貌矜严,占对可观, 显宗异之,特补尚书郎。职典枢机,周密畏慎,奉事二 帝,未尝有过。和帝时,稍迁司隶校尉,出为魏郡太守。 永元十年,迁少府、大司农。防勤晓政事,所在有迹。十” 四年拜司空,十六年拜为司徒。延平元年,迁太尉,与 太傅张禹参录尚书事。安帝即位,以定策封龙乡侯。 其年,以灾异寇贼,策免就国。防卒,子衡当嗣,让封于 其弟崇。

徐匡[编辑]

按《后汉书吴良传》:“永平中,车驾近出,而信阳侯阴就 干突禁卫,车府令徐匡钩就车,收御者送狱。诏书谴 匡,匡乃自系。良上言曰:‘匡执法守正,反下于理,臣恐 圣化由是而弛’。”帝赦匡。

徐巡[编辑]

按《后汉书儒林传》:“济南徐巡,师事东海卫宏,后从大 司空杜林受学,亦以儒显,由是古学大兴。”

徐干[编辑]

按《陕西通志》:“干,平陵人。素与班超同志,上疏愿奋身 佐超平西域,遂以干为假司马。将弛刑,及义从千人 就超击破蕃辰,斩首千馀级。复拜干为军司马,与超 大破乌孙,西域五十馀国悉纳质内属焉。”

徐栩[编辑]

按《万姓统谱》:“栩字敬卿,由拳人。少为狱吏,执法详平, 迁小黄令。时陈留遭蝗,野无遗草,过小黄,飞逝不集。 刺史行部奏栩他事,栩弃官,蝗应声至,刺史愧谢,令 还舍,蝗即远去。后为长沙太守。”

徐穉[编辑]

按《后汉书徐穉传》:“穉字孺子,豫章南昌人也。家贫,常 自耕稼,非其力不食。屡辟公府不起。时陈蕃为太守, 以礼请署功曹,穉不免之,既谒而退。后举有道家拜 太原太守,皆不就。延熹二年,尚书令陈蕃、仆射胡广 等上疏荐穉,桓帝乃以安车元𫄸备礼征之,不至。郭 林宗有母忧,穉往吊之,置生刍一束于庐前而去,众” 怪不知其故,林宗曰:“此必徐孺子也。《诗》不云乎:‘生刍 一束,其人如玉’。吾无德以堪之。”灵帝初欲蒲轮聘穉, 会卒,年七十二。

徐引[编辑]

按《后汉书徐穉传》:“穉子引,字季登,笃行孝悌,亦隐居 不仕。太守华歆礼请相见,固病不诣。汉末寇贼纵横, 皆敬引礼行,转相约敕,不犯其闾。建安中,卒。”

===徐淑===按谢承《后汉书》,“淑字伯进,宽裕博学,习孟氏《易》《春秋》 《公羊传》《礼记》《周官》。善诵太公《六韬》,交接英雄,常有壮 志。”

徐璆[编辑]

按《后汉书徐璆传》:“璆字孟玉,广陵海西人也。父淑,度 辽将军,有名于边。璆少博学,辟公府,举高第,稍迁荆 州刺史。时董太后姊子张忠为南阳太守,璆临当之 部,太后遣中常侍以忠属璆。璆到州,举奏忠臧罪,威 风大行。中平元年,击黄巾贼,破之。张忠构以罪免官 归家。后再征,迁汝南太守,转东海相,所在化行。献帝” 迁许,以廷尉征,当诣京师,道为袁术所劫。术死,军破。 璆还许,拜太常。使持节拜曹操为丞相。操以相让璆, 璆不敢当,卒于官。

徐登[编辑]

按《后汉书方术传》:“徐登本女子,化为丈夫,善为巫术, 禁溪水,水为不流。”

徐庶[编辑]

按《蜀志诸葛亮传》:亮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 时人莫之许也。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谓为 信然。先主屯新野,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 “‘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先主曰:‘君与 俱来’。庶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 之’。”由是先主遂诣亮。刘表卒。琮闻曹公来征,遣使请 降。先主在樊闻之,率其众南行。亮与徐庶并从,为曹 公所追破,获庶母。庶辞先主而指其心曰:“本欲与将 军共图王霸之业者,以此方寸之地也。今已失老母, 方寸乱矣,无益于事,请从此别。”遂诣曹公。按魏略庶先名福本

《单家子》少为人报仇,易今姓名仕至右中郎将御史中丞。

[编辑]

徐奕[编辑]

按《魏志徐奕传》,“奕字季才,东莞人也。避难江东,孙策 礼命之,改姓名,微服还本郡。太祖为司空,辟为掾属。 从西征马超。军还,留奕为丞相长史,镇抚西京,称其 威信。转为雍州刺史,复还为东曹属,出为魏郡太守。 太祖征孙权,徙为留府长史。魏国既建,为尚书,复典 选举,迁尚书令。太祖征汉中,魏讽等谋反,中尉杨俊” 左迁,以奕为中尉。在职数月,疾笃乞退,拜谏议大夫, 卒。

徐晃[编辑]

按《魏志徐晃传》:“晃字公明,河东杨人也。为郡吏,从车 骑将军杨奉讨贼有功,拜骑都尉。李郭乱长安,晃说 奉令与天子还洛阳,奉从其计,天子封晃都亭侯。及 至洛阳,晃说奉令归太祖。太祖授晃兵,拜裨将军。从 征吕布,破刘备。又从破颜良、文丑,拜偏将军。功多,封 都亭侯。从征蹋顿,拜横野将军。从征张鲁,迁平寇将” 军。文帝即王位,以晃为右将军,进封逯乡侯。及践祚, 进封杨侯,徙封阳平侯。明帝即位,增邑二百,并前三 千一百户。性俭约畏慎,将军常远斥候,先为不可胜 然后战,以功自效,终不广交援。太和元年薨,谥曰壮 侯。子盖嗣。盖薨,子霸嗣。明帝分晃户封晃子孙二人 列侯。

徐宣[编辑]

按《魏志徐宣传》:“宣字宝坚,广宁海西人也。避乱江东, 又辞孙策之命,还本郡,与陈矫并为纲纪。二人齐名, 而私好不协,然俱见器于太守陈登,与登并心于太 祖。太祖辟为司空掾属,除东缗发干令,迁齐郡太守, 入为门下督。会马超作乱,大军西征,乃以宣为左护 军,留统诸军,还为丞相东曹掾,出为魏郡太守。文帝” 践阼,为御史中丞,赐爵关内侯,徙城门校尉,迁司隶 校尉,转散骑常侍,从至广陵,迁尚书。明帝即位,封津 阳亭侯,为左仆射,后加侍中、光禄大夫。车驾幸许昌, 总统留事。青龙四年薨,追赠车骑将军,谥贞侯,子钦 嗣。

徐邈[编辑]

按《魏志徐邈传》:“邈字景山,燕国蓟人也。太祖平河朔, 召为丞相军谋掾,试守奉高令,入为东曹议令史。魏 国初建,为尚书郎。时科禁酒,而邈私饮沈醉,校事赵 达问以曹事,邈曰:‘中圣人’。达白之太祖,太祖怒。渡辽, 将军鲜于辅进曰:‘平日醉客,谓酒清者为圣人,浊者 为贤人。邈性修慎,偶醉言耳’。”竟坐得免刑。后领陇西 太守,转为南安。文帝践祚,历谯相、平阳安平太守,颍 川典农中郎将,所在著称,赐爵关内侯,迁抚军大将 军军师。明帝以凉州绝远,南接蜀寇,以邈为凉州刺 史,使持节,领护羌校尉,讨叛羌柯吾有功,封都亭侯, 加建威将军。正始元年,还为大司农,迁为司隶校尉, 公事去官。后为光禄大夫,数岁即拜司空。邈叹曰:“三 公论道之官,无其人则缺,岂可以老病沗之哉!”遂固 辞不受。嘉平元年,薨于家。用公礼葬,谥曰穆侯。子武 嗣。

徐干[编辑]

按《魏志王粲传》:“北海徐干,字伟长,为司空军谋祭酒掾属,五官将文学。”

徐华[编辑]

按《晋书徐苗传》:“苗曾祖华有至行,尝宿亭舍,夜有神 人告之,亭欲崩,遽出得免。”

徐卲[编辑]

按《晋书徐苗传》:“苗祖卲,为魏尚书郎,以廉直见称。”

[编辑]

徐盛[编辑]

按《吴志徐盛传》:“盛字文向,琅邪莒人也。遭乱,客居吴, 以勇气闻。孙权统事,以为别部司马,守柴桑长,拒黄 祖。祖子射,尝率数千人攻盛,盛时吏士不满二百,与 相拒击,伤射吏士千馀人。权以为校尉、芜湖令。复讨 临成、南阿山贼有功,徙中郎将,督校兵。后迁建武将 军,封都亭侯,领庐江太守。所向有功,迁安东将军,封” 芜湖侯。后魏文帝大出,有渡江之志,盛建计从建业 筑围,作薄落,围上设假楼,江中浮船。文帝到广陵,望 围愕然。弥漫数百里,而江水盛长,便引军退。黄武中 卒。子楷袭爵,领兵。

徐详[编辑]

按《吴志胡综传》:“孙权为车骑将军,综与是仪徐详俱 典军国密事。权为吴王,封综、仪详皆为亭侯。权下都 建业,详、综并为侍中,进封乡侯,兼左右领军。徐详者, 字子明,吴郡乌程人也。”

徐原[编辑]

按《吴志吕岱传》:“岱亲近吴郡徐原,慷慨有才志。岱知 其可成,赐巾褠,与共言论,后遂荐拔,官至侍御史。原 性忠壮,好直言,岱时有得失,原辄谏诤,又公论之。人 或以告岱,岱叹曰:‘是我所以贵德渊者也’。及原死,岱 哭之甚哀,曰:‘德渊,吕岱之益友,今不幸,岱复于何闻 过’。谈者美之。”

[编辑]

徐苗[编辑]

按《晋书徐苗传》,“苗字叔胄,高密淳于人也。累世相承, 皆以博士为郡守。苗少家贫,昼执鉏耒,夜则吟诵。弱 冠,与弟贾就博士济南宋钧受业,遂为儒宗,作《五经 同异评》。又依道家著《元微论》。前后所造数万言,皆有 义味。性抗烈,轻财贵义,兼有知人之鉴。其兄弟皆早 亡,抚养孤遗,慈爱闻于州里。乡邻有死者,便辍耕助” 营棺椁。门生亡于家,即敛于讲堂。郡察孝廉,州辟从 事,治中、别驾,举异行,公府五辟博士,再征,并不就。武 惠时,计吏至台,帝辄访其安不。永宁二年卒。遗命“濯 巾澣衣,榆棺杂塼,露车载尸,苇席瓦器而已。”

徐澄之[编辑]

按《晋书徐邈传》:“邈,东莞姑幕人也。祖澄之,为州治中。 属永嘉之乱,遂与乡人臧琨等率子弟并闾里士庶 千馀家南渡江,家于京口。”

徐宁[编辑]

按《晋书桓彝传》:彝常过舆县,县宰徐宁通朗博涉,彝 遇之,欣然结交而别。至都,谓庾亮曰:“吾为卿得一佳 吏部矣。人所应有而不必有,人所应无而不必无,真 海岱清士。”即迁吏部郎。

徐藻[编辑]

按:《晋书徐邈传》:“邈父藻,都水使者。”

徐邈[编辑]

按《晋书徐邈传》:“邈,东莞姑幕人也。姿性端雅,勤行励 学,博涉多闻,以慎密自居。少与乡人臧寿齐名。孝武 帝招延儒学之士,谢安举以应选,补中书舍人,迁散 骑常侍,犹处西省,前后十年,每被顾问,辄有献替,多 所匡益,甚见宠待。及谢安薨,论者或有异同,邈固劝 中书令王献之奏加殊礼,仍崇进谢石为尚书令,元” 为徐州,邈转祠部郎中。上南北郊、宗庙迭毁《礼》,皆有 证据。迁中书侍郎,转掌纶诏,帝甚亲昵之。初,范甯与 邈皆为帝所任,使共补朝廷之阙。甯才素高而措心 正直,遂为王国宝所谗,出远郡。邈孤宦易危,而无敢 排彊族,乃为自安之计。会帝颇疏会稽王道子,邈欲 和协之,从容言于帝,帝纳焉。时皇太子尚幼,帝甚锺 心,文武之选,皆一时之俊。以邈为前卫率,领本郡大 中正,授太子经。邈虽在东宫,犹朝夕入见,参综朝政, 修饰文诏,拾遗补阙,劬劳左右。帝嘉其谨密,方之于 金霍,有托重之意。安帝即位,拜骁骑将军。隆安元年, 遭父忧,邈先疾患,因哀毁增笃,不逾年而卒,年五十 四。

徐广[编辑]

按《晋书徐广传》,“广字野民,东莞姑幕人,侍中邈之弟 也。谢元为兖州,辟从事谯王恬为镇北,补参军。孝武 世,除秘书郎,典校秘书,转员外散骑侍郎,仍领校书。 尚书令王珣深相钦重,举为祠部郎。会稽世子元显, 引为中军参军,迁领军长史。桓元辅政,以为大将军 文学祭酒。义熙初,奉诏撰车服仪注,除镇军谘议,领” 记室,封乐成侯。转员外散骑常侍,领著作尚书,敕撰 国史。迁骁骑将军,领徐州大中正,转正员常侍、大司农。十二年,勒成《晋纪》,上之。迁秘书监。刘裕受禅,恭帝 逊位,广哀感,因辞衰老乞归。性好读书,老犹不倦。年 七十四,卒于家。

徐义[编辑]

按《前秦录》,义高陆人。一云咸阳人。初仕坚征东参军。 丕嗣位,进为吏部尚书,封县公,寻加右光禄大夫侍 中司空,俄拜右丞相。义少奉佛法,时兵革蜂起,为慕 容永所获,乃械捏其两足,编发于树,将加刑戮。至夜, 义专念《观世音经》,有顷,忽梦人谓之曰:“今事急矣,何 暇眠乎。”义便惊起,见防守者并疲而寝,乃试自奋动, 手忽开裂,械于重禁之中,发既得解,足亦得脱,而走 百馀步,若有人导之者,遂隐草中。闻追兵交驰,秉烛 悉无见者。迨明贼散,义归投邺寺,得免于难。因奔杨 佺期,佺期以为洛阳令。

徐成[编辑]

按《前秦录》:“成,嵩之叔也。纯直端亮,素为王猛所知,长 不满六尺,丑极当时。猛伐燕时,成以射声校尉为邓 羌部将。猛使成候燕军虚实,期以日中,及昏而返。猛 欲杀之,以正军法。邓羌请之不得,几欲勒兵攻猛。其 爱成若是,从羌奋击燕军,出入燕阵,旁无若人。以功 拜并州刺史,寻加鹰扬将军,帅步骑三万攻拔剑阁”, 进位右将军。姚苌来伐秦,遣成等讨之,为苌所败,获 而弗杀,遂降于苌。苌之将毙也,其子兴杀之。

徐嵩[编辑]

按《晋书苻登载记》,“徐嵩,字元高,盛之子也。少以清白 著称。苻坚时,举贤良,为郎中,稍迁长安令。贵戚子弟 犯法者,嵩一皆考竟,请托路绝。坚甚奇之,谓其叔父 成曰:‘人为长吏,故当应耳。此年少落落,有端贰之才。 迁守始平郡,甚有威惠。及垒陷,姚方成执而数之,嵩 厉色谓方成曰:‘汝姚苌,罪应万死。主上止黄眉之斩’’” 而宥之。“叨据内外,位为列将,无犬马识养之诚,首为 大逆,汝曹羌軰,岂可以人理期也!何不速杀我,早见 先帝!取姚苌于地下!”方成怒,三斩嵩,漆其首为便器。 登哭之哀恸。赠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谥曰忠武。

徐众[编辑]

按《后秦录》,“众本羌氐泓之女婿也。长安既破,众率其 馀党连营叛走。镇西中兵参军宁远刘营祖与檀道 济等攻营,破之,斩首俘馘,不可称计。”

徐浩[编辑]

按:《晋书徐邈传》:“邈子浩,散骑常侍,镇南将军何无忌 请为功曹,出补西阳太守,与无忌俱为卢循所害。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没有标点。标点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诗文断句 v2.1创建,并且经由维基文库用户编辑改善的。本站用户之编辑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发布。

欢迎各位持续修正标点,请勿复制与本站版权协议不兼容的标点创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