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边裔典/第014卷

维基文库,自由的图书馆
方舆汇编 边裔典 第十三卷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
方舆汇编 第十四卷
方舆汇编 边裔典 第十五卷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边裔典

 第十四卷目录

 朝鲜部汇考二

  宋武帝永初二则 少帝景平二则 文帝元嘉九则 武帝孝建一则 大明五则 明

  帝泰始七则 泰豫一则 后废帝元徽四则 顺帝昇明三则

  南齐高帝建元二则 武帝永明九则 废帝隆昌一则 明帝建武一则 永泰一则

   废帝永元三则

  梁武帝天监十六则 普通二则 大通一则 中大通三则 大同十一则 中大同一

  则 太清三则 简文帝大宝二则 敬帝绍泰一则

  陈武帝永定一则 文帝天嘉五则 天康一则 宣帝太建四则 后主至德一则

边裔典第十四卷

朝鲜部汇考二[编辑]

[编辑]

武帝永初元年秋七月甲辰诏征东将军高句丽王高琏进号征东大将军[编辑]

按《宋书武帝本纪》云云,按《高句丽本传》,东夷高句 丽国,今治汉之辽东郡。高句丽王高琏,晋安帝义熙 九年,遣长史高翼奉表,献赭白马,以琏为使持节都 督营州诸军事征东将军高句丽王乐浪公。高祖践 阼,诏曰:“使持节都督营州诸军事征东将军高句丽 王乐浪公琏、使持节都督百济诸军事镇东将军百 济《王映》,并执义海外,远修贡职,惟新告始,宜荷国休。 琏可征东大将军,映可镇东大将军,持节都督王公 如故。”

永初三年。加高句丽王琏散骑常侍。督平州诸军事 按《宋书武帝本纪》。不载按《高句丽》本传云云。

少帝景平元年三月高丽国遣使朝贡[编辑]

按:《宋书少帝本纪》云云。

景平二年春正月,高丽遣使贡献。

按《宋书少帝本纪》云云。按《高句丽本传》:“景平二年, 琏遣长史马娄等诣阙献方物。遣使慰劳之曰:‘皇帝 问使持节散骑常侍都督营平二州诸军事、征东大 将军高句丽王乐浪公,纂戎东服,庸绩继轨。厥惠既 彰,款诚亦著。逾辽越海,纳贡本朝。朕以不德,忝承鸿 绪。永怀先踪,思覃遗泽。今遣谒者朱邵伯、副谒者王 邵’”子等宣旨慰劳。“其茂康惠政,永隆厥功,式昭往命, 称朕意焉。”

文帝元嘉十二年高丽修贡于魏[编辑]

按《宋书》,不载。按《魏书世祖本纪》,太延元年,高丽遣 使朝献。按《高句丽传》,“高句丽者,出于夫馀,自言先 祖朱蒙。朱蒙母河伯女,为夫馀王,闭于室中,为日所 照,引身避之,日影又逐,既而有孕,生一卵,大如五升。 夫馀王弃之与犬,犬不食;弃之与豕,豕又不食。弃之 于路,牛马避之。后弃之野,众鸟以毛茹之,夫馀王割, 剖之”不能破,遂还其母。其母以物裹之,置于暖处,有 一男破壳而出。及其长也,字之曰《朱蒙》。其俗言朱蒙 者,善射也。夫馀人以《朱蒙》非人所生,将有异志,请除 之。王不听,命之养马。朱蒙每私试,知有善恶:骏者减 食令瘦,驽者善养令肥。夫馀王以肥者自乘,以瘦者 给朱蒙。后狩于田,以《朱蒙》善射,限之一矢。朱蒙矢虽 少,殪兽甚多,夫馀之臣又谋杀之。朱蒙母阴知,告朱 蒙曰:“国将害汝,以汝才略,宜远适四方。”朱蒙乃与乌 引、乌违等二人弃夫馀东南走。中道遇一大水,欲济 无梁,夫馀人追之甚急,朱蒙告水曰:“我是日子,河伯 外孙,今日逃走,追兵垂及,如何得济?”于是鱼鳖并浮, 为之成桥。朱蒙得渡,鱼鳖乃解。追骑不得渡。朱蒙遂 至普述水,遇见三人,其一人著麻衣,一人著衲衣,一 人著水藻衣。与朱蒙至《纥升骨》城,遂居焉,号曰“高句 丽”,因以为氏焉。初,朱蒙在夫馀时,妻怀孕,朱蒙逃后, 生一子,字始闾谐。及长,知朱蒙为国主,即与母亡而 归之,名之曰闾达,委之国事。朱蒙死,闾达代立。闾达 死,子如栗代立。如栗死,子莫来代立。乃征夫馀。夫馀 大败,遂统属焉。莫来子孙相传至裔孙宫,生而开目 能视,国人恶之。及长凶虐,国以残破。宫曾孙位宫亦 生而视人,以其似曾祖宫,故名为“位宫。”《高句丽》呼相 似为“位位宫。”亦有勇力,便弓马。魏正始中,入寇辽西 安平,为幽州刺史毋丘俭所破。其元孙乙弗利利子 钊,烈帝时,与慕容氏相攻击。建国四年,慕容元真率 众伐之,入自南陕,战于木底,大破钊军,乘胜长驱,遂 入丸都。钊单马奔窜,元真掘钊父墓,载其尸,并掠其 母妻珍宝男女五万馀口,焚其宫室,毁丸都城而还。 自后钊遣使来朝,阻隔寇仇,不能自达。钊后为《百济》 所杀。世祖时,钊曾孙琏始遣使者安东奉表贡方物并请国讳。世祖嘉其诚款,诏下帝,系名讳于其国。遣 员外散骑侍郎李敖拜琏为都督辽海诸军事、征东 将军、领护东夷中郎将、辽东郡开国公、高句丽王。敖 至其所居平壤城,访其方事,云“辽东南一千馀里,东 至栅城,南至小海,北至旧夫馀,民户参倍于前。”魏时, 其地东西二千里,南北一千馀里。民皆土著,随山谷 而居,衣布帛及皮。土田薄塉,蚕农不足以自供,故其 人节饮食。其俗淫,好歌舞,夜则男女群聚而戏,与贵 贱之节,然洁净自喜。其王好治宫室。其官名有“谒奢”、 太奢、大兄、小兄之号。头著折风,其形如弁,旁插鸟羽, 贵贱有差。立则反拱跪拜,曳一脚行步如走。常以十 月祭天。国中大会,其公会衣服,皆锦绣金银以为饰。 好蹲踞,食用俎,几出三尺。马云本朱蒙所乘马种,即 果下也。后贡使相寻,岁致黄金二百斤,白银四百斤。 元嘉十三年,高丽国献方物,是年魏遣使谕高丽 按《宋书文帝本纪》,“元嘉十三年六月,高丽国遣使献 方物。”

按《魏书世祖本纪》,太延二年“二月壬辰,遣使十馀辈 诣高丽东夷诸国,诏谕之。辛未,平东将军娥清、安西 将军古弼率精骑一万讨冯文通,平州刺史元婴又 率辽西将军会之。文通迫急,求救于高丽,高丽使其 大将葛蔓卢以步骑二万人迎文通。五月乙卯,冯文 通奔高丽。戊午,诏散骑常侍封揆使高丽,征送文通。” 九月庚戌,高丽不送文通遣使奉表,称当与文通俱 奉王化。帝以高丽违诏,议将击之,纳乐平王丕计而 止。按《高句丽传》,高丽贡使相寻,岁致黄金二百斤, 白银四百斤。时冯文通率众奔之,世祖遣散骑常侍 封揆诏琏,令送文通。琏上书称当与文通俱奉王化, 竟不送。世祖怒,欲往讨之。乐平王丕等议待后举,世 祖乃止。而文通亦寻为琏所杀。

元嘉十四年,高丽修贡于魏。

按《宋书》。不载按《魏书世祖本纪》,“太延三年二月乙 卯,高丽遣使朝献。”

元嘉十五年。高丽遣使献方物。是年。高丽杀冯文通 按《宋书文帝本纪》云云。

按:《魏书世祖本纪》,“太延四年三月,高丽杀冯文通。 元嘉十六年,高丽王琏献马八百匹。是年,高丽亦修 贡于魏。”

按《宋书文帝本纪》,“高丽国遣使献方物。”按《高句丽 传》,“先是鲜卑慕容宝治中山,为索虏所破,东走黄龙。 义熙初,宝弟熙为其下冯跋所杀,跋自立为主,自号 燕王,以其治黄龙城,故谓之黄龙国。跋死,子弘立,屡 为索虏所攻,不能下。太祖世,每岁遣使献方物。元嘉 十二年,赐加除授。十五年,复为索虏所攻,弘败走,奔 高”丽北丰城,表求迎接。太祖遣使王白驹、赵次兴迎 之,并令高丽料理资遣。琏不欲使弘南,乃遣将孙漱、 高仇等袭杀之。白驹等率所领七千馀人,掩讨漱等, 生禽漱,杀高仇等二人。琏以白驹等专杀,遣使执送 之。上以“远国”,不欲违其意。白驹等下狱见原,琏每岁 遣使。十六年,太祖欲北讨,诏琏送马。琏献马八百匹 按《魏书世祖本纪》。太延五年。十有一月。高丽遣使朝 献。

元嘉十八年,高丽国遣使献方物。

元嘉二十年,高丽国遣使献方物。

“元嘉二十八年。冬十月癸亥。高丽国遣使献方物” 按以上俱《宋书文帝本纪》云云。

元嘉三十年。十一月丙寅。高丽国遣使献方物 按《宋书文帝本纪》。不载按《武帝本纪》云云。

武帝孝建二年十月辛亥高丽国遣使献方物[编辑]

按《宋书本纪》云云。按《高句丽传》。“世祖孝建二年。琏 遣长史董腾奉表慰国。哀再周。并献方物。”

大明二年十一月乙未高丽国遣使献方物[编辑]

按:《宋书武帝本纪》云云。

大明三年十一月己巳高丽国遣使献方物。

按《宋书武帝本纪》云云。按《高句丽传》。大明三年。又 献肃慎氏楛矢石砮。

大明五年秋七月丁卯高丽国遣使献方物。

按:《宋书武帝本纪》云云。

大明六年,高丽纳贡于魏。

按《宋书》,不载按《魏书高宗文成帝本纪》,和平三年 三月“甲申,高丽遣使朝献。”

大明七年六月戊申高丽国遣使献方物七月乙亥 征东大将军高丽王高琏进号车骑大将军开府仪 同三司。

按《宋书武帝本纪》云云。按《高句丽传》,七年诏曰:“使 持节散骑常侍督平营二州诸军事征东大将军高 句丽王乐浪公琏,世事忠义,作藩海外,诚系本朝,志 剪残险,通译沙表,克宣王猷,宜加褒进,以旌纯节。可 车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持节常侍都督王公如 故。”太宗泰始后,废帝元徽中,贡献不绝。

====明帝泰始元年高丽纳贡于魏====按《宋书》不载高丽事按《魏书高宗本纪》,和平六年 三月“丁丑,高丽遣使朝献。”

泰始二年,高丽纳贡于魏。

按《宋书》不载高丽事按《魏书显祖本纪》,“天安元年 三月,高丽遣使朝献。”

泰始三年,高丽入贡。是年,亦纳贡于魏。

按《宋书明帝本纪》,泰始三年十一月,“高丽献方物。” 按《魏书显祖本纪》,“皇兴元年二月,高丽遣使朝贡,九 月壬子,高丽遣使朝献。”

泰始四年,高丽纳贡于魏。

按《宋书》不载按《魏书显祖本纪》,“皇兴二年四月,高 丽遣使朝献。”

泰始五年,高丽纳贡于魏。

按《宋书》不载按《魏书显祖本纪》,“皇兴三年二月,高 丽遣使朝献。”

泰始六年,高丽入贡。是年,《高丽》亦纳贡于魏。

按《宋书明帝本纪》,“泰始六年十一月,高丽献方物。” 按《魏书显祖本纪》,“皇兴四年二月,高丽遣使朝献。 泰始七年,魏选女于高丽,以魏主崩而止。是年,高丽 民奴久等相率降于魏。”

按《宋书》,不载。按《魏书显祖本纪》,亦不载。按《高句 丽本传》,文明太后以显祖六宫末备,敕琏令荐其女。 琏奉表云:“女已出嫁,求以弟女应旨。”朝廷许焉。乃遣 安乐王真、尚书李敷等至境送币。琏惑其左右之说, 云:“朝廷昔与冯氏婚姻,未几而灭其国,殷鉴不远,宜 以方便辞之。”琏遂上书,妄称女死。朝廷疑其矫诈,又 遣假散骑常侍程骏切责之。若女审死者。听更选宗 淑琏云。“若天子恕其前愆。谨当奉诏。”会显祖崩乃止 按《高祖本纪》。文帝延兴元年九月。高丽民奴久等相 率来降。各赐田宅。此即皇兴五年文帝改元

泰豫元年高丽国入贡是年亦纳贡于魏[编辑]

按《宋书后废帝本纪》,“泰豫元年十一月,高丽献方物。” 按《魏书高祖本纪》,“延兴二年二月壬子,高丽国遣使 朝贡。七月辛丑,高丽国遣使朝贡。八月丙辰,百济国 遣使奉表请伐高丽。”

后废帝元徽元年高丽纳贡于魏[编辑]

按《宋书》不载。按《魏书高祖本纪》,“延兴三年二月戊 申,高丽国遣使朝贡。八月己酉,高丽国遣使朝献。 元徽二年,高丽纳贡于魏。”

按《宋书》不载按《魏书高祖本纪》,延兴四年三月“丁 亥,高丽国遣使朝贡。七月庚午,高丽国遣使朝献。” 元徽三年冬,高丽入贡,是年亦纳贡于魏。

按《宋书后废帝本纪》,“元徽三年十一月,高丽献方物。” 按《魏书高祖本纪》,“延兴五年春二月庚子,高丽国遣 使朝献。秋八月丁卯,高丽国遣使朝献。”

元徽四年,高丽纳贡于魏。

按《宋书》不载按《魏书高祖本纪》,“承明元年春二月, 高丽国遣使朝贡。秋七月,高丽国遣使朝贡。九月高 丽国遣使朝献。”

顺帝昇明元年高丽纳贡于魏[编辑]

按《宋书》不载按《魏书高祖本纪》,“太和元年二月癸 未,高丽国遣使朝献。九月辛卯,高丽国遣使朝贡。” 昇明二年十二月“戊子,高丽国遣使献方物。”

按:《宋书顺帝本纪》云云。

昇明三年,高丽修贡于魏。

按《宋书》,是年禅位于齐。高丽事不载按《魏书高祖 本纪》,“太和三年三月戊午,高丽国遣使朝献。九月庚 申,高丽国遣使朝献。”

南齐[编辑]

高帝建元二年进高丽王将军号魏遣使让高丽[编辑]

按《南齐书太祖高帝本纪》,“建元二年四月丙寅,进高 丽王乐浪公高琏号骠骑大将军。”按《高丽本传》,“东 夷高丽国,西与魏虏接界。”宋末高丽王乐浪公高琏 为使持节散骑常侍、都督营平二州诸军事、车骑大 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太祖建元元年,进号骠骑大将 军。按本纪作二年传作元年存参

按《魏书高句丽传》,高祖时贡献倍前,其报赐亦稍加 焉。时光州于海中得琏所遣诣萧道成使馀奴等。高 祖诏责琏曰:“道成亲杀其君,窃号江左,朕方欲兴灭 国于旧邦,继绝世于刘氏,而卿越境外交,远通篡贼, 岂是藩臣守节之义。今不以一过掩卿旧款,即送还 藩。其感恕思愆,祗承明宪,辑宁所部,动静以闻。” 建元三年十二月丁亥高丽国遣使朝贡。

按《南齐书太祖本纪》云云。按《高丽本传》。三年。遣使 贡献。

武帝永明二年高丽纳贡于魏[编辑]

按《南齐书》。不载按《魏书高祖本纪》。“太和八年冬十 月。高丽国遣使朝贡。”

永明三年,高丽纳贡于魏。

按《南齐书》。不载按《魏书高祖本纪》,“太和九年五月, 高丽国遣使朝贡。十月高丽国遣使朝贡永明四年。高丽纳贡于魏。”

按《南齐书》。不载按《魏书高祖本纪》。“太和十年四月。 高丽国遣使朝贡。”

永明六年,高丽纳贡于魏。

按《南齐书》。不载按《魏书高祖本纪》,“太和十有二年 二月壬戌高丽国遣使朝贡。四月高丽国遣使朝贡。 闰九月乙丑高丽国遣使朝贡。”

永明七年,遣使使魏。是年,高丽亦纳贡于魏。魏《元会》 与高丽使相次。

按《南齐书》《世祖本纪》不载。按《高丽传》,乘舶汎海,使 驿常通,亦使魏虏,然强盛不受制。虏置诸国使邸,齐 使第一,高丽次之。永明七年,平南参军颜幼明、冗从 仆射刘思敩使虏,虏元会,与高丽使相次,幼明谓伪 主客郎裴叔令曰:“我等御命上华,来造卿国,所为抗 敌,在乎一魏,自馀外夷,理不得望我镳尘。况东夷小 貊,臣属朝廷,今日乃敢与我蹑踵。”思敩谓伪南部尚 书李思冲曰:“我圣朝处魏使,未尝与小国列,卿亦应 知。”思冲曰:“实如此,但主副不得升殿耳。此间坐起甚 高,足以相报。”思敩曰:“李道固昔使,正以衣冠致隔耳。 魏国必缨冕而至,岂容见黜。”幼明又谓虏主曰:“二国 相亚,唯齐与魏,边境小敌,敢蹑臣踪。高”丽俗服穷裤, 冠折风一梁,谓之帻。知读《五经》。使人在京师,中书郎 王融戏之曰:“服之不衷,身之灾也。头上定是何物?”答 曰:“此即古弁之遗像也。”高琏年百馀岁卒。按琏死在永明九年 按:《魏书高祖本纪》:太和十有三年,“二月壬午,高丽国 遣使朝献。六月,高丽国遣使朝贡。十月甲申,高丽国 遣使朝贡。”

永明八年,高丽纳贡于魏。

按《南齐书》。不载按《魏书高祖本纪》。“太和十有四年。 秋七月丙辰。高丽国遣使朝贡。九月壬戌。高丽国遣 使朝贡。”

永明九年,高丽纳贡于魏。是年,高丽王琏死,魏高祖 为之举哀。

按《南齐书》,不载。按《魏书高祖本纪》,太和十有五年, 五月乙卯,高丽国遣使朝献。九月壬午,高丽国遣使 朝献。十二月,帝为高丽王琏举哀于行宫。按《高句 丽传》,“太和十五年,琏死,年百馀岁。高祖举哀于东郊, 遣谒者仆射李安上策赠车骑大将军、太傅、辽东郡 开国公、高句丽王,谥曰康。”

按《朝鲜史略》,“高句丽长寿王薨,在位七十九年。太孙 罗云立,是为文咨王。”齐永明九年

永明十年,魏以《高丽》长寿王琏孙《罗云》为其国王。是 年,《高丽》朝贡于魏。

按《南齐书》,不载。按《魏书高祖本纪》,“太和十有六年, 三月辛巳,以高丽王琏孙云为其国王。是月,高丽国 遣使朝贡。六月己丑,高丽国遣使朝贡。八月辛卯,高 丽国遣使朝献。十月丙午,高丽国遣使朝献。”按《高 句丽传》,“太和十五年,王琏死,年百馀岁。高祖又遣大 鸿胪拜琏孙云使持节都督辽海诸军事、征东将军、 领护”东夷中郎将、辽东郡开国公《高句丽》王,赐衣冠、 服物、车旗之饰。又诏云遣世子入朝,令及郊丘之礼。 云上书辞疾,惟遣其从叔《升于》随使诣阙,严责之。自 此岁常贡献。按传琏死云立俱作一年今从本纪故二年分载之 永明十一年,高丽纳贡于魏。

按《南齐书》。不载按《魏书高祖本纪》。“太和十有七年。 六月戊申。高丽国遣使朝献。”

废帝隆昌元年封高丽王为大将军是年高丽纳贡于魏[编辑]

按《南齐书》本纪不载。按《高丽本传》,“隆昌元年,以高 丽王乐浪公高云为使持节散骑常侍,都督营平二 州诸军事、征东大将军、高丽王乐浪公。”

按《魏书高祖本纪》:“太和十有八年:春正月丁巳,高丽 国遣使朝献。秋七月辛卯,高丽国遣使朝贡。”

明帝建武二年高丽朝贡于魏[编辑]

按《南齐书》。不载按《魏书高祖本纪》。“太和十有九年 二月。高丽国遣使朝献。五月高丽国遣使朝贡。”

永泰元年高丽纳贡于魏[编辑]

按《南齐书》。不载按《魏书高祖本纪》。“太和二十有二 年。八月壬戌。高丽国遣使朝献。”

废帝永元元年高丽纳贡于魏[编辑]

按《南齐书》不载。按《魏书高祖本纪》亦不载。按《世 宗宣武帝本纪》。“太和二十有三年。五月丙子朔。高丽 国遣使朝贡。”

永元二年,高丽纳贡于魏。

按《南齐书》。不载按《魏书世宗本纪》。“景明元年八月 乙未。高丽国遣使朝贡。”

永元三年,高丽纳贡于魏。

按《南齐书》,不载按《魏书世宗本纪》,“景明二年正月 辛酉高丽国遣使朝献。十二月高丽国遣使朝贡。”

[编辑]

====梁武帝天监元年四月戊辰车骑将军高句丽王高====云进号“车骑大将军。”

按《梁书武帝本纪》云云。按《高句丽本传》,高句丽者, 其先出自东明。东明本北夷櫜离王之子。离王出行, 其侍儿于后任娠,离王还,欲杀之,侍儿曰:“前见天上 有气如大鸡子来降我,因以有娠。”王囚之,后遂生男。 王置之豕牢,豕以口气嘘之不死。王以为神,乃听收 养。长而善射,王忌其猛,复欲杀之。东明乃奔走,南至 淹滞水,以弓击水,鱼鳖浮为桥。东明乘之得渡,至夫 馀而王焉。其后支别为句丽种也。其国,汉之元菟郡 也,在辽东之东,去辽东千里。汉魏世,南与朝鲜、秽貊, 东与沃沮,北与夫馀接。“汉武帝元封四年,灭朝鲜,置 元菟郡,以《高句丽》为县以属之。句丽地方可二千里, 中有辽山,辽水所出。其王都于丸都之”下,多大山深 谷,无原泽,百姓依之以居。食涧水。虽土著,无良田。故 其俗节食,好治宫室,于所居之左,立大屋,祭鬼神,又 祠零星社稷。人性凶急,喜寇钞。其官有相加、对、卢、沛 者、古邹加、主簿、优台使者,皂衣。先人尊卑各有等级, 言语诸事多与夫馀同。其性气衣服有异。本有五族, 有消奴部、绝奴部、慎奴部、灌奴部、桂娄部。本消奴部 为王微弱,桂娄部代之。汉时赐衣帻、朝服、鼓吹,常从 元菟郡受之。后稍骄,不复诣郡,但于东界筑小城以 受之,至今犹名此城为《帻沟娄》。《沟娄》者,《句丽》名城也。 其置官,有《对卢》,则不置沛者,有沛者,则不置对卢。其 俗喜歌儛,国中邑落男女,每夜群聚歌戏。其人洁清 自喜,善藏酿,跪拜申一脚,行步皆走。以十月祭天,大 会名曰“东明。”其公会衣服,皆锦绣金银以自饰,大加 主簿头所著似帻而无后,其小加著折风,形如弁。其 国无牢狱,有罪者则会诸加评议杀之,没入妻子。其 俗好淫,男女多相奔诱。已嫁娶,便稍作送终之衣。其 死葬,有椁无棺。好厚葬,金银财币尽于送死。“积石为 封,列植松柏。兄死妻嫂,其马皆小便登山。国人尚气 力,便弓矢刀矛,有铠甲,习战斗,沃沮、东秽”皆属焉。王 莽初,发高丽兵以伐胡,不欲行,彊迫遣之,皆亡出塞 为寇盗。州郡归咎于句丽侯驺,严尤诱而斩之。王莽 大悦,更名《高句丽》为下句丽,当此时为侯矣。光武八 年,《高句丽》王遣使朝贡,始称王。至殇、安之间,其王名 宫,数寇辽东,元菟太守蔡风讨之不能禁。宫死,子伯 固立。顺、和之间,复数犯辽东寇抄。灵帝建宁二年,元 菟太守耿临讨之,斩首虏数百级,伯固乃降属辽东。 公孙度之雄海东也,伯固与之通好。伯固死,子伊夷 摸立。伊夷摸自伯固时已数寇辽东,又受亡胡五百 馀户。建安中,公孙康出军击之,破其国,焚烧邑落,降 胡亦叛伊夷摸,伊夷摸更作“新国。”其后伊夷摸复击 元菟,元菟与辽东合击,大破之。伊夷摸死,子位宫立。 位宫有勇力,便鞍马,善射猎。魏景初二年,遣太傅司 马宣王率众讨公孙渊,位宫遣主簿《大加》将兵千人 助军。正始三年,位宫寇西安。嘉平五年,幽州刺史毋 丘俭将万人出元菟,讨位宫。位宫将步骑二万人逆 军,大战于沸流,位宫败走,俭军追至岘,悬车束马,登 丸都山,屠其所都,斩首虏万馀级,位宫单将妻息远 窜。六年,俭复讨之,位宫轻将诸加奔沃沮,俭使将军 王颀追之,绝沃沮千馀里,到肃慎南界,刻石纪功。又 到丸都山,铭“不耐城”而还。其后复通中夏。晋永嘉乱, 鲜卑慕容廆据昌黎大棘城,元帝授平州刺史。句丽 王乙弗利频寇辽东,廆不能制。弗利死,子刘代立。康 帝建元元年,慕容廆子晃率兵伐之,刘与战,大败,单 马奔走。晃乘胜追至丸都,焚其宫室,掠子女五万馀 口以归。孝武太元十年,句丽攻辽东元菟郡。后燕慕 容垂遣弟农伐句丽,复二郡。垂死,子宝立。以句丽王 安为平州牧,封辽东、带方二国王。安始置长史、司马、 参军官,后略有辽东郡。至孙高琏,晋安帝义熙中,始 奉表通贡,职历宋、齐,并授爵位。年百馀岁死。子云,齐 隆昌中以为使持节、散骑常侍、都督营平二州、征东 大将军、乐浪公。高祖即位,进云车骑大将军。高丽远祖之事 诸史凡再三见然大同小异总皆得于传闻姑并存之 天监三年,高丽纳贡于魏。

按《梁书》不载按《魏书世宗本纪》,“正始元年夏四月 辛卯,高丽国遣使朝献。”

天监四年,魏敕“《高丽国》无失常贡。”

按《梁书》,不载按《魏书世宗本纪》不载。按《高句丽 传》,正始中,世祖于东堂引见其使芮悉弗。悉弗进曰: “高丽系诚天极,累叶纯诚,地产土毛,无愆王贡。但黄 金出自夫馀,珂则涉罗所产。今夫馀为勿吉所逐,涉 罗为百济所并,国王臣云:惟继绝之义,悉迁于境内。 二品所以不登王府,实两贼。”是为世宗曰:“高丽世荷 上将”,专制海外,“九夷黠虏,实得征之。瓶罄罍耻,谁之 咎也?昔方贡之愆,责在连率,卿宜宣朕旨于卿王,务 尽威怀之略,揃披害群,辑宁东裔,使二邑还复旧墟, 《土毛》无失常贡也。”

天监五年,高丽纳贡于魏。

按《梁书》,不载按《魏书世宗本纪》,“正始三年九月,高丽国遣使朝贡。”

天监六年,高丽纳贡于魏。

按《梁书》不载按《魏书世宗本纪》,正始四年“冬十月 丁巳,高丽国遣使朝献。”

天监七年,进高丽王云官号。是年高丽入贡于魏 按《梁书高祖本纪》,“七年二月,以高丽王云为抚东大 将军,开府仪同三司。”按《高句丽本传》:“诏曰:高丽王、 乐浪郡公云,乃诚款著,贡驿相寻,宜隆秩命,式弘朝 典。可抚东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持节常侍、都督、王 并如故。”

按《魏书世宗本纪》:永平元年:“十有二月丙子,高丽国 遣使朝献。”

天监八年,高丽纳贡于魏。

按《梁书》不载按《魏书世宗本纪》,“永平二年五月,高 丽国遣使朝献。”

天监九年,高丽纳贡于魏。

按《梁书》,不载按《魏书世宗本纪》,永平三年六月“闰 月己亥,高丽国遣使朝贡。十有二月己卯,高丽国遣 使朝献。”

天监十一年。高丽遣使纳贡。是年。高丽亦纳贡于魏 按《梁书高祖本纪》。“天监十一年二月庚申。高丽国。遣 使献方物。”

按:《魏书世宗本纪》:“延昌元年五月,高丽国遣使朝献。 天监十二年,高丽纳贡于魏。”

按《梁书》,不载按《魏书世宗本纪》,“延昌二年春正月 戊戌,高丽国遣使朝献。夏五月,高丽国遣使朝献。冬 十有二月,高丽国遣使朝献。”

天监十三年,高丽纳贡于魏。

按《梁书》不载按《魏书世宗本纪》,“延昌三年十有一 月甲戌,高丽国遣使朝献。”

天监十四年,高丽纳贡于魏。

按《梁书》不载按《魏书肃宗本纪》,“延昌四年冬十月 壬午,高丽国遣使朝献。”

天监十五年。夏。四月丁未。高丽国遣使献方物 按《梁书高祖本纪》云云。

天监十六年,高丽纳贡于魏。

按《梁书》不载按《魏书肃宗本纪》,熙平二年“夏四月 甲午,高丽国遣使朝献。”

天监十七年。高丽王云死。子安立。是年纳贡于魏 按《梁书高祖本纪》。不载按《高句丽传》。“天监十七年。 云死。子安立。”按魏书及史略作十八年

按:《魏书肃宗本纪》:神龟元年二月“戊申,高丽国遣使 朝献。五月,高丽国遣使朝贡。”

天监十八年。高丽王云死。魏以其世子安为其国王 按《梁书》。不载按《魏书肃宗本纪》云云。按《高句丽 传》“神龟中云死。灵太后为举哀于东堂。遣使策赠车 骑大将军领护东夷校尉辽东郡开国公高句丽王。 又拜其世子安为安东将军领护东夷校尉辽东郡 开国公高句丽王。”

按《朝鲜史略》,“《高句丽》文咨王薨,在位二十九年,太子 兴安王立。”梁天监十八年是为《安藏王》。

普通元年高丽入贡诏其世子安袭爵是年高丽使者回国海中为魏所获[编辑]

按《梁书高祖本纪》:普通元年“正月庚子,高丽国遣使 献方物。二月癸丑,以高丽王世子安为宁东将军高 丽王。”

按《魏书高句丽传》:“正光初,光州又于海中执得萧衍 所授安宁东将军衣冠剑佩,及使人江法盛等,送于 京师。”

普通七年,高丽献方物。是年,高丽王安死,子延立 按《梁书高祖本纪》,“普通七年三月乙卯,高丽国遣使 献方物。”按《高句丽本传》:“七年,安卒,子延立,遣使贡 献,诏以延袭爵。”

按《朝鲜史略》,“兴安王在位十三年薨,弟宝延立。”按安在位

“十三年而后薨” ,是为梁中大通三年。兹因《正史》所载,故附于此。

大通元年十一月高丽国遣使献方物[编辑]

按:《梁书高祖本纪》云云。

中大通四年高丽献方物是年亦纳贡于魏[编辑]

按,《梁书高祖本纪》:“中大通四年十一月,高丽国遣使 献方物。”

按《魏书出帝本纪》:太昌元年:“六月丙寅,高丽国遣使 朝贡。乙酉,高丽国遣使朝贡。”

中大通五年,魏加《高丽》王延官号。

按《梁书》不载。按《魏书出帝本纪》不载。按《高句丽 传》,“出帝初,诏加延使持节、散骑常侍、车骑大将军、领 护东夷校尉、辽东郡开国公、高句丽王,赐衣冠服物 车旗之饰。”

中大通六年高丽献方物是年亦纳贡于魏。

按《梁书高祖本纪》,不载。按《高句丽传》,“中大通六年, 奉表献方物。”

按,《魏书出帝本纪》:永熙三年:“四月丙子,高丽国遣使朝贡。”

大同元年高丽国献方物是年亦纳贡于东魏[编辑]

按《梁书高祖本纪》:“大同元年二月辛丑,高丽国遣使 献方物。”

按:《魏书孝静帝本纪》:“天平二年,高丽国遣使朝贡。 大同二年,高丽纳贡于东魏。”

按《梁书》。不载按《魏书孝静帝本纪》,“天平三年,高丽 国遣使朝贡。”

大同三年,高丽纳贡于东魏,魏加高丽王大将军 按《梁书》不载按《魏书孝静帝本纪》,天平四年,高丽 国遣使朝贡。按《高句丽传》,“天平中,诏加延侍中骠 骑大将军,馀悉如故。延死,子成立,讫于武定末。其贡 使无岁不至。”按延死成立梁书在太清二年史略延在位十五年梁书近是疑魏书之讹也 大同四年,《高丽》纳贡于东魏。

按《梁书》,不载按《魏书孝静帝本纪》,“元象元年秋七 月己亥,高丽国遣使朝贡。”

大同五年,《高丽》纳贡于东魏。

按《梁书》。不载按《魏书孝静帝本纪》,“兴和元年三月, 高丽国遣使朝贡。”

大同六年,《高丽》纳贡于东魏。

按《梁书》。不载按《魏书孝静帝本纪》,“兴和二年,高丽 国遣使朝贡。”

大同七年,《高丽》国献方物。是年,亦纳贡于魏。

按《梁书高祖本纪》:“大同七年二月乙亥,高丽国遣使 献方物。”

按:《魏书孝静帝本纪》:“兴和三年,高丽国遣使朝贡。 大同八年,高丽纳贡于东魏。”

按《梁书》。不载按《魏书孝静帝本纪》,“兴和四年,高丽 国遣使朝贡。”

大同九年,《高丽》纳贡于东魏。

按《梁书》。不载按《魏书孝静帝本纪》,“武定元年,高丽 国遣使朝贡。”

大同十年,《高丽》纳贡于东魏。

按《梁书》。不载按《魏书孝静帝本纪》,“武定二年,高丽 国遣使朝贡。”

大同十一年,《高丽》纳贡于东魏。

按《梁书》。不载按《魏书孝静帝本纪》,“武定三年,高丽 国遣使朝贡。”

中大同元年高丽纳贡于东魏是年复纳贡于西魏按梁书不载按魏书孝静帝本纪武定四年十一[编辑]

月,高丽国遣使朝贡。按《周书太祖本纪》,西魏大统 十二年不载。按《周书高丽传》,“高丽者,其先出于夫 馀,自言始祖曰朱蒙,河伯女感日影所孕也。朱蒙长 而有材略,夫馀人恶而逐之,土于纥斗骨城,自号曰 高句丽,仍以高为氏。其孙莫来渐盛,击夫馀而臣之。 莫来裔孙琏,始通使于后魏,其地东至新罗,西渡辽 水二”千里,南接百济,北邻靺鞨千馀里。治《平壤城》。其 城东西六里,南临𬇙水。城内唯积粮储器备,寇贼至 日方入固守。王则别为宅于其侧,不常居之。其外有 国内城及汉城,亦别都光复,有辽东、元菟等数十城, 皆置官司,以相统摄。大官有大对卢,次有太大兄、大 兄、小兄、意俟奢、乌拙、太大使者、大使者、小使者、褥奢、 翳属、仙人并褥萨,凡十三等,分掌内外事焉。其《大对 卢》则以彊弱相凌夺而自为之,不由王之署置也。其 刑法,谋反及叛者,先以火焚爇,然后斩首,籍没其家; 盗者十馀倍征赃;若贫不能备及负公私债者,皆听 评。其子女为奴婢以偿之。丈夫衣同袖衫、大口裤,白 韦带,黄革履。其冠曰《骨苏》,多以紫罗为之,杂以金银 为饰。其有官品者,又插二鸟羽于其上,以显异之。妇 人服裙襦,裾袖皆为襈。书籍有《五经》《三史》《三国志》《晋 阳秋》。兵器有甲弩、弓矢、戟槊矛鋋。赋税则绢布及粟, 随其所有,量贫富差等轮之。土田塉薄,居处节俭。然 尚容止,多诈伪,言辞鄙秽,不简亲疏,乃至同川而浴, 共室而寝。风俗好淫,不以为愧。有游女者,夫无常人 婚娶之礼,略无财币,若受财者,谓之“卖婢”,俗甚耻之。 父母及夫丧,其服制同于华夏,兄弟则限以三月。敬 信佛法,尤好淫祀。又有神庙二所,一曰“夫馀神”,刻木 作妇人之像。一曰“登高神”,云是其始祖夫馀神之子。 并置官司,遣人守护。盖河伯女与朱蒙云琏五世孙 成,大统十二年,遣使献其方物。

太清元年高丽纳贡于东魏[编辑]

按《梁书》。不载按《魏书孝静帝本纪》,“武定五年,高丽 国遣使朝贡。”

太清二年三月甲辰抚东将军《高丽》王高延卒以其 子为宁东将军《高丽王》《乐浪公》。

按《梁书高祖本纪》云云。按《高句丽传》。“太清二年。延 卒。诏以其子袭延爵位。”

按《朝鲜史略》,“高句丽王宝延薨,在位十五年,是为安 原王。太子平成立。”按史略延薨成立当在大同十一年兹因正史所载故附于此 《太清三年,高丽》纳贡于东魏。

按《梁书》。不载按《魏书孝静帝本纪》,“武定七年,高丽国遣使朝贡。”

简文帝大宝元年北齐文宣帝即位高丽纳贡于齐按梁书不载按北齐书显祖本纪天保元年九月[编辑]

癸丑,以领东夷校尉、“辽东郡开国公、高丽王成为使 持节、侍中、骠骑大将军、领护东夷校尉,王公如故。”是 年,《高丽》遣使朝贡。

大宝二年,高丽纳贡于齐。

按《梁书》。不载按《北齐书显祖本纪》,“天保二年,高丽 遣使朝贡。”

敬帝绍泰元年高丽入贡于齐[编辑]

按《梁书》。不载按《北齐书显祖本纪》,“天保六年。高丽 遣使朝贡。”

[编辑]

武帝永定三年高丽平成王薨子阳城立[编辑]

按《陈书本纪》不载。按《朝鲜史略》,“在位十五年薨,太 子阳城立。”陈永定三年是为平原王。

文帝天嘉元年北齐以高丽世子汤为高丽王[编辑]

按《陈书》,不载按《北齐书废帝本纪》,“乾明元年,以高 丽世子汤为使持节领东夷校尉辽东郡公、高丽王。 天嘉二年十一月乙卯,高丽国遣使献方物。”

按:《陈书文帝本纪》云云。

天嘉三年闰二月己酉以《高句丽》王高汤为宁东将 军。

按:《陈书文帝本纪》云云。

天嘉五年,《高丽》纳贡于齐。

按《陈书》不载按《北齐书武成帝本纪》,“河清三年,高 丽遣使朝贡。”

天嘉六年,《高丽》纳贡于齐。

按《陈书》。不载按《北齐书后主本纪》。“天统元年。高丽 遣使朝贡。”

天康元年十二月甲子高丽国遣使献方物[编辑]

按《陈书文帝本纪》不载。“按《废帝本纪》”云云。

宣帝太建二年十一月辛酉高丽国遣使献方物按是 年一本作大建[编辑]

按:《陈书宣帝本纪》云云。

太建五年高丽纳贡于齐。

按《陈书》。不载按《北齐书后主本纪》,“武平四年。高丽 遣使朝贡。”

太建六年正月高丽国遣使献方物。

按:《陈书宣帝本纪》云云。

太建九年北周拜《高丽》王汤为高丽王。

按《陈书》不载。“按《北周高祖武帝本纪》”不载。按《高 丽本传》,“成死,子汤立。建德六年,汤又遣使来贡,高祖 拜汤为上开府仪同大将军、辽东郡开国公、辽东王。”

后主至德三年十二月癸卯高丽国遣使献方物[编辑]

按:《陈书后主本纪》云云。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没有标点。标点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诗文断句 v2.1创建,并且经由维基文库用户编辑改善的。本站用户之编辑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发布。

欢迎各位持续修正标点,请勿复制与本站版权协议不兼容的标点创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