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职方典/第1521卷

维基文库,自由的图书馆
方舆汇编 职方典 第一千五百二十卷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
方舆汇编 第一千五百二十一卷
方舆汇编 职方典 第一千五百二十二卷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职方典

 第一千五百二十一卷目录

 贵州总部汇考

  贵州建置沿革考

  贵州疆域考有图 形胜附

  贵州星野考

  贵州户口考

  贵州田赋考

  贵州兵制考

 贵州总部总论

职方典第一千五百二十一卷

贵州总部汇考[编辑]

贵州建置沿革考       通志[编辑]

“贵州,古梁州南境,荆州西裔也。殷为鬼方,周为靡莫之属。” 战国时,楚顷襄王遣将庄𫏋略地黔中。秦为黔中郡。汉为西南彝地。武帝元鼎六年,平南彝,分属牂柯、犍为、武陵三郡。蜀、汉为牂柯、兴古二郡。晋为牂柯、犍为、兴古、武陵四郡,属荆、益宁三州。贵州,古南宋、齐因之。隋为巴东、黔安、清江、明阳四郡地。古唐武德二“年归附。贞观十六年,开山洞,益拓其地,置牂柯、彝、播、珍等州,属黔中、剑南二道采访使。古昭宗大顺二年为蜀王建所有。五代唐天成二年附于唐。晋天福五年,都云蛮长尹怀昌率其属十二部,牂柯蛮长张万濬率其属思、彝等州,皆附于楚。宋至道三年,分隶荆湖与剑南之东、西三路。元丰间,改隶” 湖北夔州二路。政和中,复置思、播、珍、承、溱五部,寻废。宣和元年,以田祐恭加贵州防御使。嘉定庚午,以宋永高升贵州经略安抚使。贵州之名始见于此。元分隶湖广、四川、云南、广西四行省。至元十六年,诸彝降附,置八番罗甸等处军民宣慰使司及都元帅府于贵州。十九年,以降彝、八番金筑百万砦,悉为郡县,置顺元路。金筑府贵州以统之。二十年,讨平九溪十八洞,置郡县,并立总管府,俱听顺元路宣慰司节制。初隶湖广,后改隶云南及四川,寻复隶湖广,而割普定以西隶云南。二十九年,并宣慰司都元帅府,置八番顺元等处宣慰司都元帅府。明洪武初,分隶云南、湖广、四川三布政司,设都司于贵州,领贵州卫,贵州前卫、龙里、新添、平越、清平、兴隆、都匀、威清、平坝、普定、安庄、安南、普安、赤水、毕节、永宁、乌撒十八卫,安南、安笼、平彝、乐民、摩泥、普市、白撒、阿落密、黄平九千户所。永乐十一年,废思南思州宣慰司,设贵州等处承宣布政使司,领思南、思州、铜仁、石阡、镇远、黎平、乌罗、新化八府。十八年,设贵州等处提刑按察使司。宣德中,省乌罗、新化二府入黎平、铜仁。成化十年,设程番府于程番长官司。弘治六年,设都匀府。隆庆二年,改程番府为贵阳府,移治省城。万历二十年,升安顺州为“安顺军民府。” 二十八年灭播,以播地设平越府,改湖广平清、偏镇四卫隶贵州,而以黎平府隶湖广。三十一年,复以四卫隶湖广,黎平府仍隶贵州。崇祯三年,以水西地设开州一州,《敷勇》、镇西二卫,于襄、修文、《赫声》、濯灵、定南、威武、息烽、《柔远》八所。

皇清因之。顺治十八年平马,乃设《普安县》,隶安顺府。

康熙三年,平水西,设平远、大定、黔西、威宁四府。十一年,改龙里、平越、清平、都匀、普定五卫为县;省安庄卫入镇宁州,黄平所入黄平州,新城所入普安县。二十二年,割湖广镇远、偏桥二卫隶贵州,省镇远卫入县。二十三年,改黔西平远为州。二十六年,改贵、前二卫为贵筑县,敷勇卫为修文县;省修文、濯灵、息烽、于襄四所入县;省新添卫入贵定县,俱隶贵阳府。改威清、镇西二卫为清镇县;省赫声、威武二所入县,改平坝卫为安平县,省柔远所入县,改安南卫为安南县;省普安卫入普安州,省定南所入普定县,省安笼所入南笼厅,俱隶安顺府。改“大定府为州,改永宁卫为县,省普市所入县,改毕节卫为县,省赤” 《水卫》入县,省乌撒卫入威宁,俱隶《威宁府》。省《兴隆卫》入《黄平州》,隶《平越府》;省《偏桥卫》入《施秉县》,隶《镇远府》。三十四年省《新贵县》入《贵筑县》。共领府十一,州十二,县二十五。

考证

贵州疆域考         通志[编辑]

贵州疆域图

贵州疆域图

东至湖广辰州府界,五百四十里。

西至云南曲靖府界二百二十里。

南至广西泗城州界二百二十里。

北至四川遵义府界,一百五十里。

自省至

京师七千六百七十里

东西广一千九十里,南北袤三百七十里。

形胜附[编辑]

连溪峒,扼槃瓠,其俗刚悍。

贵州星野考         通志[编辑]

《史记》:“觜参益州,翼轸荆州。”

《春秋元命》苞“参伐流为益州。”

《星经》:“荧惑主霍山扬州荆州,太白主华山凉州雍州益州。”

“玉衡” ,“第二星主益州,常以五亥日候之,乙亥为汉中,丁亥为永昌,己亥为巴郡、蜀郡、牂柯,辛亥为广汉,癸亥为犍为,凡七郡。第四星主荆州,常以五卯日候之,乙卯为南阳,己卯为零陵,辛卯为桂阳,癸卯为长沙,丁卯为武陵,凡五郡。” 《魏、陈、卓郡国》躔次:越嶲入觜度;犍为入参三度;牂柯入参五度。东井、舆鬼,秦雍州。柳,七星,张、周、三辅,翼、轸、《楚、荆州》,武陵,入轸十度。

《广雅》,梁州之西,属北斗开阳一星。

《晋·天文志》:“自毕十二度至东井十五度为实沈,于辰在申。魏之分野,属益州。” 自东井十二度至柳八度为鹑首,于辰在未,秦之分野,属雍州。自柳九度至张十六度为鹑火,于辰在午。周之分野,属三河。自张十七度至轸十一度为鹑尾,于辰在巳。楚之分野,属荆州。《宋书》司中为中台,主梁州。

《唐地志》:“自汉三辅、北地、上郡,尽西南彝、犍为、越嶲、益州郡,极南河之表,东至牂柯。”

西番、吐蕃、吐谷浑及西南徼外彝人,皆占狼星。《宋史》“五车乡星,主益州。”

《明一统志》:“宣慰司,参并分野。普安州井、鬼分野,铜仁府星分野,黎平府翼、轸之馀。”

谢东山《志》:“宣慰司,贵州卫前卫龙里、新添、平越、清平、兴隆、威清、平坝、普定、安庄、安南、普安、毕节、乌撒、赤水、永宁等十七卫,俱参井。都匀府、程番府,今定番州,永宁、镇宁、安顺、普安四州,俱参并之,馀思州、思南、镇远、石阡、铜仁、黎平六府,俱翼轸之馀。”

沈思充《通志》:“贵阳、都匀、石阡、思南四府宣慰司,定番、安顺、镇宁、永宁、普安五州,贵州卫前卫,威清、平坝、普定、安庄、安南、普安、毕节、乌撒、赤水、永”

宁龙里、新添、平越、清平、兴隆、都匀一十八卫,普市、黄平二所,俱“井鬼分野。” 镇远、铜仁、思州、黎平四府,俱柳星之馀。

郭子章《黔记》:黔地连楚蜀,总之不出鹑首。鹑火,鹑尾之次。《星经》载“荧惑主荆州,主舆鬼柳。” 张贵实近荆州,属鬼柳,似近之。

《平越新志》:“汉、蜀分井鬼,柳、滇分井鬼。” 考黔上附滇,中附蜀,下附楚,故分野属井鬼。入觜度参七度。

贵州户口考         通志[编辑]

户口原额一十七万五千三百三十五户。人丁原额一十五万八千二百九十丁内除原不征差并随田带派亦不征差人丁九万六千六百九十八丁外,实额编差人丁六万一千五百九十二丁内除三十一、三十五两年清编抵补外,尚迯亡人丁四万二千八百六十三丁七分一厘一毫六丝。又于三十一年新编额外并“提督《举报官庄》人丁” 四百一十七丁。三十五年新编额外人丁八百四十七丁。

旧征差人丁一万六千六百七十八丁八分五毫。

三十一年,增丁一千八十一丁四分二釐三毫四丝。三十五年,增丁二千二百三十二丁六釐。原额丁差及随田带派丁银二万二千八百五十四两八钱七分七釐三毫七丝一忽六微四纤八尘六渺。丁逃荒田无征银一万五千四百五十一两四钱一分二釐一毫九忽六微一纤四尘四渺。

实在有征丁差银七千六百五十一两七钱五分五釐二毫六丝二忽三纤四尘二渺。又铜仁府县增出加增夫马草料银四两八钱二分六釐六釐七丝八忽六微六纤六尘六渺。遇闰年分增出加征闰银五两六钱六分五釐五毫六丝五忽六微五纤四尘八渺。无闰之年,例不征输。

贵州田赋考         通志[编辑]

原额、田一百九十八万五千九十八亩九分一厘九毫二丝一忽二微三纤四渺。

又康熙三十一、二两年,提督恭报官庄及清镇县报垦额外田一百九十八亩四分六釐八毫、荒芜田八十二万二千七百四十二亩三釐八毫六忽三微七纤六尘三渺。

实在成熟田一百一十六万二千五百五十五亩三分四釐九毫一丝四忽八微二纤七尘一渺。

原额租地、山土一十五万六千四百二十三亩六分一厘六毫八丝四忽八微一纤三尘三渺。又屯陆地六百三十九两五釐一毫四丝。荒芜地土一十万五千四百七十四亩一分一厘三毫九丝二忽九微八尘。屯陆地四百五十亩零五釐五丝。

实在成熟地土五万八百八十七亩三分二釐九丝一忽八微三纤三尘三渺,屯陆地一百八十亩九分九丝

原额本色米谷一十八万三千七百五十四石四斗四升四合七勺九抄八撮五圭二粒九粟,小米四石七升七合九勺二抄二撮八圭八粒八粟,耗米七十九石八斗七升五合一勺三抄八撮七圭二粒七粟。荒田无征米谷八万一千四百五十四石三斗六升三合三抄六撮四圭五粒六粟,耗米二十七石五斗六升六合五勺六抄一撮一圭八粒。

实在应征米谷一十万二千三百石八升一合七勺六抄二撮七粒三粟。内除黎平府额运湖广天柱县仓米一十九石九斗九升九合九勺八抄九撮八圭一粒五粟外,

实应收米谷一十万二千二百八十石八升一合七勺七抄二撮二圭五粒八粟。又小米四石七升七合九勺二抄二撮八圭八粒八粟。耗米五十二石三斗八合五勺七抄七撮五圭四粒七粟。

原额全熟黄豆七百五十五石一斗八升五合一勺六抄四撮六圭二粒九粟。

原额本色荞八千九百八十六石二斗七升七勺九抄一撮五圭一粒四粟。

荒地无征荞五千九百六石七斗七升一合五勺四抄二撮七圭九粒九粟。

实在有征本色荞三千七十九石四斗九升九合二勺四抄八撮七圭一粒五粟。

又“额外劝化容山等寨苗民认纳无亩本色苗。”

粮七石五斗

原额折色秋租米谷一万五千九百六十八石九斗四升五合八勺九抄八撮一圭九粒九粟,内除广顺州折色米一千三百六十三石七斗五升六合七勺三撮二圭六粒七粟,例系拨充马馆,另于马馆额内开造外,实在折色米谷一万四千六百五石一斗八升九合一勺二抄四撮七圭三粒三粟,该折色银七千六百八十二两四钱二分七釐四毫二丝四忽四微七纤四尘九渺。

荒田无征折色米谷五千五百七十石八斗九升四合二勺九抄一撮四圭三粒六粟,该折色银三千四十七两四钱五分三釐七毫一丝九忽三微三尘八渺。

实在应征米谷九千三十四石二斗九升四合八勺三抄三撮二圭九粒七粟,该折色银四千六百三十四两九钱七分三釐七毫五忽一微四纤四尘一渺。

原额《条编》“岁用力差、租祭帮解田租、灰瓦烟差、加增蜡价、贡马、土赋” 等银三万九千二百六十九两五钱五分八釐六毫一丝四忽九微四纤四尘八渺。

田土荒芜烟逃无征银一万三千三百二十九两三钱一分二釐五毫七丝八忽五微三纤八尘三渺。

实在应征银二万五千九百一十四两二钱四分六釐三丝六忽四微一纤六尘五渺。

原额马馆及广顺州折色马馆,银三万九千五百五十八两四钱九分四釐三毫一丝五忽二微六纤三尘四渺。

荒田无征银一万三千三百九两七钱一分八釐九毫六丝二忽八纤一尘。

实在有征银二万六千二百四十八两七钱七分五釐三毫五丝三忽一微八纤二尘四渺。原额遇闰加征银六百六十二两九钱八分一厘四丝二忽三微六纤六尘九渺。

《荒芜》无征银三百二十八两七钱七分五釐六毫三丝九忽四微二纤四尘三渺。

实在有征银三百三十四两二钱五釐四毫二忽九微四纤二尘六渺。无闰之年,例不征输官庄租谷。

原额官庄赈恤田地一万八千二百七十亩九分二釐八毫三丝四忽四微三纤六尘八渺。荒芜田五千五百九十四亩二分九毫三丝九忽二微九纤四尘一渺。

实在成熟田一万二千六百七十六亩七分一厘八毫九丝五忽一微四纤二尘七渺。

原额本色赈租仓斗谷一万三百九十五石三斗四升八合一勺八抄九圭一粒六粟。

荒田无征谷三千九百九十五石九斗九升八合七勺一抄九撮六圭三粟。

实在有征本色谷六千三百九十六石九斗九合四勺六抄一撮三圭一粒三粟。

原额本色赈租仓斗米二百八十一石三斗四合三勺一抄五撮七圭一粒一粟。

荒田无征米四十石七斗八升二抄九撮九圭九粒八粟。

实在有征本色米二百四十石五斗二升四合二勺八抄五撮七圭一粒三栗。

原额“全荒” 本色赈租仓斗豆六石七斗一升四合二勺八抄五撮七圭一粒四粟。

原额“全熟折色赈租” 仓斗米一十石四斗二升八合五勺七抄一撮四圭二粒八粟,额该折租银一十三两五钱。

原额递马馀租、塘租、鱼课银三十四两八钱三分。

荒芜无征塘租银六钱

实在有征递马馀租、鱼课银三十四两二钱三分。

又卭水司“开垦过割苗粮久荒无征折粮” 银四十八两七钱一分六釐五毫。

原额修葺

文庙、及关城二庙、四八十三亩。

荒芜田,一十一亩九分;

“实在熟田” 七十一亩一分;

原额修葺银一十三两

《荒田》无征银一两八钱六分三釐八毫五丝五忽八微五尘。

实在有征银一十一两一钱三分六釐一毫四丝四忽一微五尘。

原额、铺田一百二十五亩

荒芜田一十亩

实在熟田一百一十五亩,系铺兵自耕,准作口粮,原未起科。

原额学田地六千五百八十六亩一分六釐二毫九丝四忽七微三纤三尘五渺。

学塘二口

荒芜田地二千二百五十五亩一分六毫四丝四忽五微五纤五尘四渺。

荒塘二口

实在成熟田四千三百二十六亩五釐五毫五丝一微八尘一渺。

原额本色学租仓斗谷八百二十三石五斗六升九合九勺二抄八撮四圭五粒。

荒田无征谷四百六十七石二斗五升二勺二抄四撮二圭四粒五粟。

实在有征本色谷三百五十六石三斗一升九合七勺四撮二圭五粟。

原额本色学租仓斗米四百七十七石九斗二升六合七勺四抄二撮七圭五粒。

荒田无征米一百七十四石八斗九升九合六勺九抄四撮五圭三粒二粟。

实在有征本色米三百三石二升七合四抄八撮二圭一粒八粟。

原额折色学租仓斗米谷三百七十五石八斗三升四合六勺,额该折色银一百三十一两八钱二分四毫六丝四忽。

原额学祭塘租银一百三十一两五钱三分一毫二丝六微六纤六尘九渺。

荒田无征折色米谷二十七石三斗八合,无征租折银六两五钱八分二釐八毫八丝;无征学祭塘租银二十两二钱四分七釐四毫二丝四忽九纤九尘四渺。

“实在有征折色米谷” 三百四十八石五斗二升六合六勺。

《有征租》折银一百二十五两二钱三分七釐五毫八丝四忽。

有征学祭租银一百一十一两二钱八分二釐六毫九丝六忽五微六纤七尘五渺。

一、额外威宁府带征协济四川镇雄土府年额协济报效本色荞四百六十石。

四川东川土府,年额协黔折色荞三百石,一例额该折色银一百五十两。

税课附

税课,年该约计抽收盐课银六千二百三十二两一钱。内有普安州盐税银八十四两二钱五分五釐五毫。

又遇闰年分,加征闰月盐税银五百一十九两三钱三分四釐一毫。

年额杂税银一万二千六百二十六两四钱八分六釐二毫。内除威宁一府、大定、平远、黔西三州原无《条编》,例于杂税银内存留表笺、历日、春牛花鞭、春秋祭祀银一百一十一两二钱外,实该解司杂税银一万三千五百二十四两八钱八分八釐二毫。

又遇闰年分,加征闰月杂税银一千九两六钱二釐。

年额《牙帖》银一百五十一两。

年额鱼课银八两

年额解部本色水银四十八觔十两。

年额水银一千八百一十八觔五两。每觔折价银五钱,共银九百九两一钱五分六釐二毫五丝。

又,遇闰年分,加征闰月水银一百四十三觔一十两。每觔折价银五钱,共银七十一两八钱一分二釐五毫。无闰之年,例不征解。

以上年额盐杂牙帖、鱼课水银,共银二万八百二十五两五分四釐四毫五丝。

遇闰年分,加征闰月盐、杂水银,共增银一千六百两七钱四分八釐六毫。无闰之年,例不征解。

贵州兵制考         通志[编辑]

督标 中、前、左、右四营,额兵四千名,旧驻贵阳省城。康熙十九年,添设中、前、左、右、后五营,额兵五千名,移驻云南。粮饷俱在云南开销。

抚标 旧止护卫甲兵五十名,因总督移驻云南,新设左右二营,额兵一千五百名,驻札贵阳府城。

提标 四营、兵三千名,驻札安顺府。分防山京、石头寨、黎儿哨、坝阳各地方。

安笼镇 中、左、右三营,额兵二千二百二十名。康熙二十四年,裁去七百二十名,现存一千五百名。驻札安笼所地方,分防郎岱、关岭、黄草坝、洛坝、马鞭田、新城各地方。

大定镇 中、左、右三营,额兵二千二百二十名。康熙二十四年,裁去七百二十名,现存一千五百名。驻札大定州,分防公鸡山、水城、亥仲、普擦阁、鸦落脚河路穿各地方。

威宁镇 中、左、右三营,额兵二千二百二十名。康熙二十四年,裁去七百二十名,现存一千五百名。驻札威宁府,分防可渡桥、倘塘、阿底马、摆结、理盐仓、杓得魁、阿者鲁、并都著四铺、瓦甸、黑章、歇凉亭、菩萨塘各地方。

黔西协 旧为镇,额兵二千二百二十名。康熙二十三年改协左右二营,裁兵四百二十名。二十四年,又裁六百名。现存一千二百名,驻札黔西州,分防六广河、镇西、黄沙渡、鸭池河、沙溪、西溪各地方。

平远协 左右二营,额兵二千二百二十名。康熙二十三年,裁去四百二十名。二十四年,又裁六百名,现存一千二百名,驻札平远州,分防以“个务卜额、蜡箐、定南、二岔糯、东坡、猓龙桥、安庄、白水河、归集比怯黑胯” 、白沙河、簸渡河各处地方。

镇远协 左右二营,额兵二千二百二十名。康熙二十三年裁去四百二十名。二十四年,又裁去六百名。现存一千二百名。驻札镇远府,分防施秉县、思州、古楼坪、凉伞、响水行宫、牌楼哨、焦溪、石阡、路臻洞各地方。

定广协 额兵九百名,康熙二十四年,裁去二百四十名,现存六百六十名,驻札定番州,分防广顺州、威远、安平、克细改窑、大华、下坝各处地方。

铜仁协 额兵七百四十名,康熙二十四年裁去一百名,现存六百四十名,驻札铜仁府。分防“正大营、盘石营、龙头营、振武营、太平营、地耶营、报国营、马颈营、白岩坉、龙塘、黄镇营、江口” 各处地方。

黎平协 额兵七百四十名。康熙二十三年,裁去一百二十名,现存六百二十名,驻札黎平府,分防永从县西山司各处地方。

贵阳城守营 额兵九百名。康熙二十四年裁去三百名,现存六百名。驻札贵阳府,分防清镇县、开州、修文县、“巴香、息烽” 各处地方。

新添营 额兵二百八十名,驻札贵定县;分防新安、龙里县各处地方。

平伐营 额兵二百八十名,驻札平伐司;分防贵定旧县谷穰寨各处地方。

盘江营 额兵二百八十名,驻札盘江河,分防永宁州地方。

《安南》营 额兵四百名,驻札安南县,分防普安县地方。

《普安》营 :额兵二百八十名,驻札普安州;分防亦资孔地方。

平越营 额兵七百四十名,康熙二十四年,裁去一百四十名,现存六百名,驻札平越府,分防湄潭县杨老、馀庆县黄平、旧州、瓮安县岩门、司渡口各处地方。

《黄施》营 额兵四百名,驻札偏桥;分防黄平州、重安江、杨柳冲各处地方。

都匀城守营 额兵七百四十名。康熙二十三年,裁去一百二十名。二十四年,又裁二十名。现存六百名,驻札都匀府,分防独山、麻哈烂土司凯口各处地方。

凯里营 额兵二百八十名,驻札凯里司,分防清平县瓮坝地方。

思南营 额兵七百四十名,康熙二十四年裁去一百四十名,现在六百名。驻札思南府,分防印江县、婺川县、大堡场、大堰塘、沿河司塘头场各处地方。

《石阡》营 额兵二百八十名,驻札石阡府;分防龙泉县地方。

《毕赤》营 额兵八百名。康熙二十四年裁去二百名,现存六百名,驻札毕节县,分防赤水普市、七星关、层台站各处地方。

《贵州》通共兵丁二万名,每名月支米三斗,每年共应支米七万二千石,额饷银三十一万三千八百两。

贵州总部总论[编辑]

《图书编》:

《处置》
[编辑]

“贵州,初属四川行都司,永乐间,始置省治。官则流土 相参,民则汉夷错处,不当中土一大县一线之路,外 通滇南,官军月粮,仰给川、湖二省。黎平寄治湖广五 开卫,铜仁僻处万山,逼近苗穴,都匀、程番与广西接 壤,土酋仇杀,素称难治。镇远当湖广之冲,面水背山, 险颇足恃。思州、石阡孤悬一隅,势可隐忧。惟思南城” 下有江,足通舟楫,商贾行旅,比之他郡,不甚萧条。大 抵贵州开省,原为云南,无贵州是无云南也。内安外 攘,其抚镇大臣之责哉!

《山川形势》
[编辑]

九州封域,各有山川,所以表壮观,占灵毓也。天下山 川之险,贵州为最。所至峰峦络绎巉嵒连云插汉。众 水之行,悬崖穴地,横斜诘曲如龙蛇,狭处才容独木 舟,而深或至十馀丈,斯亦奇矣。然幽崖巨箐,或反为 盗贼渊薮;岸高石狠,舟楫灌溉,两无功焉。其利害多 少,可得而知也。

《贵州山川》
[编辑]

木阁青山在宣慰司城西四十里,林木蓊蔚,水西之 境由此而入养龙坑。在养龙坑长官司两山之间,泓 渟渊深,灵物藏其下。当春初和畅,夷人立柳坑畔,择 牝马之贞者系之。已而云雾晦冥,类有物蜿蜒与马 接。其产必龙驹。本朝洪武四年,伪夏明升降献良马 十,其一白者乃得之于此。首高九尺,长丈馀,不可控 御。诏祀马祖,然后敕典牧者囊沙四百觔压而乘之, 行苑中,久渐驯习。后将行夕月之礼于清凉山,乘之 而蹑云,一尘弗惊,赐名“飞越峰”,且命绘形藏焉。翰林 学士宋濂为之赞。大岩山在婺川县东八十里,山有 一岩,深邃可容百馀人,时多游翫于此。《蜗深叠岩》在 府西一百二十里,峻壁间有一石门,泉从中出,岁旱 祷之,风雨骤作。铜关铁寨山在潭溪长官司西南。其 山高峻,上颇平广,可容千人,三面据险,性南可登。铜 鼓岩在黎平府城东北二十里,有洞高大如屋,深远 可三里,中有溪水横流。罗汉洞在府城东北一十五 里,洞门宽大,旁有石磴如床,可容二百人。八部山在 普安州城东三十里,“诸峰皆石,矗然摩空。”罗磨塔山 在州城北一百八十里,四面峭壁,上有寨,惟一迳可 达,东北瞰盘江。三一溪在州治东,其源有三:一出沙 庄,一出云南坡,一出目前山,三流合一入于城南水 洞。洞外狭内旷,其巅有通明处,其中悬崖怪石,状若 人兽,清奇可翫。关索岭在项营长官司治东,势极高 峻,周回百馀里,上有关索庙,因名。蔡苗山在新添卫 城东北一十里,上有泉,悬崖飞下,宛如玉虹,名曰“飞 泉。”都匀洞在都匀长官司东一十里。前门北向,高广 一丈五尺。后门南向,高广四五尺。洞中乱石状如象 鼻,杂草丛生。白水河在安庄卫城南三十里,悬崖飞 瀑直下,数十仞为河,湍激若雷,平日云雾塞其下。

《双明洞》
[编辑]

予行抵洞,苍然,两山夹道,下有寒泉,注为澄潭,怡然 于怀。从者曰:“未也。白石壁立,崖侧有通迳,劈开一窦, 圆如满月,奇哉,斯之谓洞也。”从者曰:“未也。”缘门以入, 小迳夹崖,前峰兀嵂,苍碧澄流。穿石折而西回,又一 方渚,磷磷有声,云气拂面,静观日色山影澄沉如镜, 东西风月相射,南北绕石盘如盖。衍土一区,可坐可 话。往来百步馀,而兴入风泉云壑之外矣。顾崖门,石 笋数尺,形类妆点。佛背旁侍童环立者可数人。俯视 水石泠然,徐子发浩歌,童冠者抠衣而进,歌《湛露》。前 溪横小梁,渡涉者莫子起以请,曰:“未也。渡此则双明 洞矣。”余揽衣却顾,步小桥流水之漱。穿石洞,援壁而 登,六七步间,恍然光敞。堂壁四周,前开一面,以吐日 月,上圆下方,奇伟。一室环壁灵异,莫穷变态。中座四 顾,山水之奇,足澄心目。

《东坡》
[编辑]

贵州与楚邻封,当两疆之界曰“东坡。”由道左入,跻攀 林麓,仅百武许。有飞岩倒悬,巑岏巧怪,垂珠滴乳,尽 态极奇,若神蛟之驾秋云,鸣凤之骞晴汉。又如千乘 万骑,浮空以驰,仙子灵姝,御风而下。虽以五丁之力、 吴刚之技,追而琢之,不足以方其妙。

《户口》
[编辑]

“民数者,庶事所自出,以多为贵,不可不知也。贵州四 面皆蛮夷,所可知者各府若卫军民之数,其寥落也。 蜀中、江右之民侨寓于此者甚众,买田宅、长子孙者 盖多有之。蜀中、江右既不得其用,而视贵州官府亦 漠然若不相涉,于是并失之矣。谓宜分别税户承佃 营生等第,而籍为见税户,俾与主户错居共役,愿投” 军者,亦编入行伍,庶户口增而军民不至重困矣。

《财赋》
[编辑]

“天下布政司十有三,而贵州为最后,故财赋所出,不

能当中原一大郡。诸所应用,大半仰给于川、湖。顷因
考证
不事铜仁,尽所取于川、湖者,不足以供铜仁一岁之

费,不知诸所应用,复何以给之?是故开荒芜,教树艺, 籍雁户,减戍兵,皆今日所不可缓者。议者又欲割川、 湖之地,以易每岁数万金之供,天下一家,彼此何间?” 当事者傥以上闻,以吾君“包荒不遐遗”之盛德,宜无 不可者。不然贵州之财赋,吾不知其所终也。

《徭役》
[编辑]

古者用民之力,不过三日,凡起徒役,毋过家一人,以 其馀为羡。惟田事追胥竭作,其重民之力如此。贵州 军民杂处,民固夷也,虽租赋徭役略仿中原,而椎髻 鸟言,终骇官府。故有司之役惟汉人,军卫之役惟卒 伍,而诸夷当役于官府者,又各以汉人卒伍代之,而 取其直焉。是汉人卒伍一身而众役萃矣。又其弊也, 直不可得,役不能免,乃使众汉人卒伍共佐之,是众 人一身而众役萃矣。呜呼!欲求岁不过三日,家不过 一人,何可得也?《易》曰:“通其变,使民不倦。长人者盍务 诸?”

《风俗》
[编辑]

昔人谓“系水土之气谓之风,随君上之情谓之俗”,然 《十五国风》其美与恶皆系于上,而俗因以成,则水土 固非所论也。贵州土著蛮夷,族类实繁,风俗亦异。大 抵标枝野鹿,醇朴犹存。各军卫徙自中原,因沿故习, 用夏变,蛮胥此焉。恃彼至愚无知者,或反见变于蛮。 重以江右川湖败啇,流徙罢役逋逃,多为奸诈,诱群 酋而长其机智,而淳朴浸以散矣。《班史》谓“箕子以礼 义化朝鲜,其俗甚美。”汉初,取吏于辽东,吏见民无闭 藏及贾人往者,夜则为盗,俗稍益薄。以今贵州观之, 得无类是也乎?然则敦本实,戢奸暴,以美教化而厚 风俗,是在长人者加之意焉耳。

《职官》
[编辑]

宋人有言:“荒陬绝域,亲民之吏,贵得其人也。”苟非其 人,则冤民无由申诉,势必为乱。而历代铨选,反以内 地为重,以边方为轻,何倒置之甚哉?窃谓贵州游宦 之难又有甚焉。盖其所治者蛮也,纵得其人,亦往往 难之,守令以下授官不赴者,十七八也。不知孔子欲 居九夷与?谓忠信笃敬,蛮貊可行者非欤?乃若土官 袭替,非赴部不得官,固有强之不行,甘心混群丑者, 其情亦可悯矣。

《议兵食》
[编辑]

“贵藩越在荒徼。四望蛮区,孤悬鸟道。犹然捍川湖、抗 滇中。诸苗或狶突,非时窃发。缓而抚绥,急而创艾。制 蛮则需兵,治兵则需食。犹水之必舟而舟之必楫也。 夫乌得而缺一焉。今之军伍半折,丁壮阻消。为宜详 核所部,悉清勾之。使原伍渐还,名不浮籍。而又严逋 逃之禁。重督逻司讥阑出入,毋令以贿脱伍者。如是 则军复矣。”夫贵虽僻壤,置卫十八,各兵千馀,诚得尽 勾数万之众在也,何忧兵寡?今之屯田虚冒,悉入豪 右为宜,大索侵没,董以重法,必归之军。无论赋盈,而 又严课耕之令,督之总管别勤惰而考成焉。如是则 屯复矣。夫贵虽瘠土,而屯多田,每卫各若干,诚得尽 种九年之蓄在也,何患食匮?或者谓勾军必假于缓 期,而抽丁可议以为助贵之垦田,科粮而无差,有差 之粮,率资以影射。兹量其粮而起丁役,既足以塞弊 孔,时而训练之,又足以佐军伍。此固一䇲也。或者谓 “与其抽丁而充伍,莫若募民以垦。”田贵地多,不宜稻 而宜荠、菽之类。今蓬藋者半,则无可耕之民故也。州 民侨耕思、铜,盖亦有之,其以开旷,益募川湖附民以 渐垦之,先给其资,暂复其税,且又查所垦之田与战 功同赏,彼冒首功而徼国爵者,比比然矣。是岂不为 实用,亦犹古孝悌力田意耶?夫耕作日广,则生聚日 繁,积之岁月,科田且蕃。夫然后从而起丁焉,则人乐 趋命,而不防夫募耕之意矣。况足食则兵自足,此又 一䇲也。

《春明梦馀录》:

《贵州》
[编辑]

贵州省,古夷地。明初,分隶湖广、广西、云南。永乐中,设 流以控制土官。乃川、楚、滇、桂之衢。大路三,自镇远、偏 桥、兴隆、清平、平越、新添、龙里至省而威清、平埧、普定、 安庄、安南为中路自省而威清、平埧、安顺、镇宁、永宁 州、普安为“西路自省而札佐、龙肠、谷里、水西、水西、奢 香、金鸡、阁鸦、归化、毕节、周泥、黑章、瓦甸、乌撒为北路” 小分路。“自省南五十里为程蕃,自平越而南六十里 为都匀。自镇远而东北为思州,为铜仁。自镇远而北 为石阡,为思南。自镇远而西北为黄平。自毕节而赤 水、普市为永宁卫。由普安西亦资孔驿达云南曲靖、 平夷卫,由乌撒西倘塘驿达云南曲靖、霑益州,由程 蕃南达广西泗州城。由都匀南独山”、丰宁达广西丹 州;由思州东达湖广沅州;由思南东达四川酉阳,西 达四川播州;北达四川涪州;由黄平达四川草塘、白 泥、容山;由永宁卫北达四川泸州;由永宁州南达广 西泗州城;由省北抵寨养龙达四川播州。其各小路不能悉载。

黎平门户,全贵,镇远,都会,水陆,贵州省城,统括诸衢 《通志》

《贵州舆图说》
[编辑]

贵州虽列职方,其先固西南荒徼也。庄𫏋之略地,有 同假道;唐蒙之持节,大类凿空。即其后,或兼隶,或分 隶,享王日至,名位渐加,要亦羁縻勿绝而已。至于明, 而符竹始分。自贵阳而上,若安顺、若威宁,为府者三; 自贵阳而下,若平越、若都匀、若镇远、若思南、若石阡、 若思州、若铜仁、若黎平,为府者八。所辖州属十有二, 县二十有六,俨然与十五国同封而并治,遂为西南 一都会焉。尝稽其地,铜岩、㵲溪阻其东,赤虺、蟒山控 其西,盘江、关岭扼其南,西望乌江限其北。悬车束马, 碎踝穿蹄,一以为太行,一以为孟门。行路之难,称天 险矣。然险可用,不可恃。可用者,一夫守之,千人自废 也;不可恃者,廪无隔岁之储,帑无宿“贮之金也。”幅𢄙 非不寥廓,要皆割截补凑而后成。崇冈叠嶂,蟠亘而 争雄;卉服椎髻,偪处而肆暴。非无水也,舟楫鱼盐之 利不闻;非无土也,金锡丝枲之饶不与。田多石而草 易宅,民屡屠而户久凋。城郭虽在,百堵犹未尽兴;学 校虽修,弦诵犹未尽溥。备多则兵防难撤,道冲则驿 递难弛。喜则人而怒“则兽。”官司之法,有时不得行,春 苦旱而秋苦霖,补助之术有所不及济。是以延袤虽 千有馀里,实不及中州一大县。锱铢丝粟,曾无裨于 上供,岁糜金钱数十万,亦何赖有此黔哉?然而地有 所必争,昔人欲弃之而不可,则以其肘腋咽喉乎四 省也。议者欲东割沅、靖,西割思、田,北割遵义以益之, 究亦同于画饼。比者裁卫并府,又取“偏镇”二卫归于 黔,事权一而统制专,披图启箓,渐有可观矣。

《黔省总论》
[编辑]

按《禹贡》华阳黑水,惟梁州黔,固梁之南境,荆之西裔 也。其在殷则为鬼方。《易》曰:“高宗伐鬼方,三年克之。”《诗》 曰“内奰于中国,覃及鬼方”是也。在周为靡莫、髳微、羌 巢之属。三代之时固常隶版图,通朝贡矣。战国时,楚 顷襄王使庄𫏋略巴、黔以西至滇池,会秦夺取巴、黔 中郡,因留王滇。后十馀岁而秦灭之,自是与中国绝 者垂百年。至武帝始因唐蒙之说,复通夜郎,置牂柯 郡。武帝好大,故西南蛮诸郡皆名益州,以为九州之 外复益一州,而不知本皆《禹贡》之地,三代盛时声教 之所及也。黔虽一隅,而迤西稍入犍为,迤南稍入益 州,迤东稍入武陵,土壤牙错,迭相唇齿。驿道所经,自 平溪、清浪而西,回环达于西北几千“六百馀里。且苗 獠错居,椎髻卉服之族,难驯而易动。故唐疲于南诏, 元惫于蛇节。”有明二百馀年,滇、黔之间,寇警屡告。安 邦彦以“水西馀孽一旦披猖,至兴五省之甲,幸而克 之,而西南半壁,驿骚殆遍矣。”是知滇、黔互为指臂,而 黔不独滇之门户,实为楚、蜀藩篱。且崇山峻坂,足壮 舆图,莋马旄牛,堪供财赋。昔诸葛亮南征,平雍闿,擒 孟获,因收其金银丹漆犀革,以助军国之用,而蜀益 以饶。且民多刚劲,得陈立、马忠者为之训练,则兵可 强。士多质直,得任延、锡光者为之化导,则士可用。未 可以遐陬僻壤而忽置之也。

又贵州僻在西鄙,往往重山深箐,天多阴雨,地尽峰 峦。自元以前,率以荒徼置之。其开设之初,但有卫所, 后渐设流官,置立县府。然卫所为主,府县为客,土官 为主,流官为客。四境之内,大率民少而苗多。昔有虞 时,苗民逆命。孔颖达《正义》云:“三苗之君,窜之西裔。”又 《传》云:“三苗之国,左洞庭,右彭蠡,其国在南方。”古之三 苗亦在西南。今之苗人,盖即其后也。其苗亦有数种, 风俗各异,曰宋家,曰蔡家,曰仲家,曰龙家,曰曾行龙 家,曰罗罗,曰打牙犵狫,曰红犵狫,曰花犵狫,曰东苗, 曰西南,曰紫姜。苗短衣魋结趫,捷如猿玃,刀耕火种, 以樵猎为生,钞盗为业,其类甚夥。大率有囤峒而无 城郭,有族属而无君长。其近省界者为熟苗,输租服 役,稍同编氓。有司籍其户口息耗,登于天府。其不与 是籍者,谓之“生苗”,性尤犷悍,无嫁娶之礼。男女行歌 于野,吹芦笙以和歌。其合意者即为匹耦。睚眦之仇, 至相贼杀。此《苗俗》之大略也。水西、普安、凯里诸酋,流 毒尤甚。自明万历以来,播、蔺二凶构祸于外,水西狂 孽继乱于中。劳师费“粮,动至累岁。先教化然后诛罚, 尤在驭之得其道矣。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没有标点。标点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诗文断句 v2.1创建,并且经由维基文库用户编辑改善的。本站用户之编辑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发布。

欢迎各位持续修正标点,请勿复制与本站版权协议不兼容的标点创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