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职方典/第0177卷

维基文库,自由的图书馆
方舆汇编 职方典 第一百七十六卷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
方舆汇编 第一百七十七卷
方舆汇编 职方典 第一百七十八卷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职方典

 第一百七十七卷目录

 锦州府部汇考三

  锦州府祠庙考

  锦州府驿递考

  锦州府兵制考

  锦州府古迹考

  锦州府物产考

职方典第一百七十七卷

锦州府部汇考三[编辑]

锦州府祠庙考        通志[编辑]

本府。锦县附郭。

社稷坛 :在城南郊外。“行礼坛” 未建。

风云雷雨山川坛 在城南郊外,行礼坛,未建。厉坛 在城北郊外,设祭坛,未建。

八蜡庙 在城南郊外行礼。庙未设。

城隍庙 在鼓楼西北隅。明洪武末年建,嘉靖年重修。

旗纛庙 :在城西郊外行礼。庙未建。

府土神祠 :在府治大门内之右。康熙二十二年,知府孙成建。

县土神祠 在县治大门内之左。

王将军祠 :在南关。明季大凌河死难督学御史吴道昌为植碑,扁曰“精忠报国。” 石半落,失其名。

五圣祠 《城内》一,《新庄子》一。

关帝庙 共十九处:东关一、西关一、右屯卫一、网户屯一、松山一、塔山一、锦昌堡一、新庄子一、《高桥东》一、《高桥西》一、长宁堡一、笊篱山一、连山一、老和尚台一、鹰手堡一、大盛堡一、流水堡一、景家堡一、大籽粒屯一。

三皇庙 :在城内,康熙八年建,知县郭茂泰有《碑记》。

“马神庙 ” 二处一在城内,一在西关。

财神庙 ,共八处。城内一《周家屯》,一、《双台子》,一、《双堡子》,一《下五旗》,一《张郎堡》,一《灰窑子》,一高桥,一。

真武庙 ,共三处东关:一松山,一沙河营,一玉皇庙 ,在东关。

蝗神庙 在东关

东岳庙 在东关

娘娘庙 三处东关,一南乡,一鱼子嶂,一火神庙 ,在南关。

龙王庙 共五处:南关一、北关一、《蚂蚁屯》一、《新庄子》一、鹰手堡一。

三官庙 三处北关,一杏山,一大籽粒屯,一望海。观音庙 在高庙子。

右屯卫城隍庙 在卫城内。

七圣庙 在王宝山屯

虫王庙 在聚星屯

元真庙 在大兴堡

上帝庙 二处《嶂北》堡一、《臧官》堡一。

大广济寺 在城内,相传肇建于唐末。内有白塔,十三层,高二百五十尺,造于辽道宗清宁间,藏皇后所降之舍利也。金中靖大夫高琏有《塔记》,明嘉靖十一年重修。宣大巡抚文贵有碑记其事。

地藏寺 五处:《东关》一、《右屯卫》一、《灰窑子》一,《双阳店》一,“《臧家堡》一。”

朝阳寺 四处:“兴隆屯” 一《望海山》一,《懒汉山》一新立屯一。

崇宁寺 二处。右屯卫一,松川沟一。

花园寺 在犁儿峪

杏花寺 二处,铁场一《大茂堡西》,《一》;

峰岭寺 在鱼子嶂前,大蛤蜊河绕之。

双井寺 在白云山

长山寺 在长山

大望海寺 在松山之南,古刹也。明景泰间,寺僧掘井,得元至正年铜钟。后修观音阁,掘地又得唐泰和四年敕赐松山法华禅寺住持钹磬十馀事。盖唐时为法华,后更望海寺也。弘治间有《重修碑记》。

千佛寺 在松山

背阴寺 在吕洪山后

弥陀寺 在新庄子

菱角寺 在塔山城内

兴隆寺 二处新人屯一,方家堡一。

卧佛寺 在城西四十里。

虹螺寺 在古虹螺县

普陀寺 ,在城西北山有洞,洞中有泉,石佛百

馀正统中,镇守王彦等,木镂千手千眼大士像、土范罗汉及诸菩萨,楼阁参差,河流萦绕,因拟落伽之胜,名曰“普陀” ,或称观音洞。郡人右都御史文贵有记。

普度寺 在大胜堡

迎水寺 在王善屯

安乐寺 在臧家堡

普济寺 在臧家堡

石佛寺 一在城北黄山坡,去城四十三里,寺内左有小山,山前石佛二十九,山后石塔、两傍石佛各一。右亦一小山,山前石佛三十一,山后石塔、两傍石佛亦各一。又一寺在开州。

严静寺 在牛心山西

平安寺 在马蜂旗屯

十方寺 在千家寨

嵯岈寺 在嵯岈山

观音寺 在高家堡

净胜寺 在开州

太平寺 在袁家屯,寺内古松一,蟠屈如虬龙,不知何代物。

报恩寺 在香炉山西

黄安寺 在金刚山东

驮鞍寺 在驮鞍山

寨子寺 在寨子山

永宁寺 在白旗堡

兴隆庵 ,一在城内,一在南关,一在大叶家堡。“毘卢庵 ” ,在城内。

《地藏庵 》二处,一在东关,一在卧佛寺东。《弥陀庵 》二处,一在东关,一在卧佛寺西。“《白衣庵 》在南关。”

普济庵 在北关

望海观音庵 在塔山店子西。

观音庵 在郭家屯

茶棚庵 ,“在《老和尚台》道左。”

药王神宫 在北关

观音阁 在大广济寺前。

观音堂 二处:东关一,南关一。

念佛堂 在北关

宁远州

社稷坛 在州城南门郊外行礼。

“风云雷雨山川坛 ” 在州城南门郊外行礼,厉坛 在州城北门郊外致祭。

土神坛 “在州西门外。”

八蜡庙 在州城南门郊外致祭。

城隍庙 在城西北隅,建于明正统间,嘉靖年重修。

旗纛庙 在州西门郊外致祭。

中后所城隍庙 :在所城内,顺治六年建。前屯卫城隍庙 在卫城内。

中前所城隍庙 在所城内。

土地祠 在州治大门内东偏。

七圣祠 三处。州南关一,半壁店一。中后所城南马驿屯一。

风神祠 在州南关

三大士祠 ,在汤池西。

“五圣祠 ” 在范家屯。

贞女祠 中前所城西二十五里,祀秦贞妇许氏孟姜也。祠有联云:“秦皇安在哉,万里长城筑怨;姜女未亡也,千秋片石铭贞。”

金公祠 在州城内

曾公祠 明巡按曾公铣定边卒之乱,土人德之,建祠。今祠毁,碑存在州城内。

关帝庙 共十六处:州城东关一;州城南关一;州南门外一;州城东五里一,曹庄一,杨安堡一,古兴水县一,灰山一。中右所城内一;黑庄窠一,团山堡一。东关驿一,中后所南关一,中后所教场一;前屯卫城内一,中前所南关一。

上帝庙 ,共六处白塔峪一中右所城内一,仙灵寺西,一中后所城内一,前屯卫城内,一中前所城内一。

马神庙 共七处:州城内一,州南关一,州北关一,中右所东关一,黑庄窠一,中后所南关一,中前所城内一。

火神庙 共七处:州城内一,州南关一,中右所东关一,黑庄窠一,团山堡一。《前屯卫》城内一,中前所南关一。

雷神庙 在州南关

三皇庙 共三处。“州南关一,中后所城内一,中前所城内一。”

三元庙 在中右所南关外。

龙王庙 共四处:州城东一,中右所东关外一。

黑庄窠城南一;《前屯卫》南门外一。

娘娘庙 :共三处:州城东一中后所,城西南三十里,一中前所,西南二十里一。

三圣庙 在州城西南二里。

“虫王庙 ” 共二处州城西南十二里一中右所西关外一

“三义庙 ” 在烟台河。

真武庙 ,共二处“曲尺河” :一中右所东关;一老君庙 ,在中后所南关。

罗汉庙 在前屯卫城内。

天宁寺 在州城内,正统间敕建。

新安寺 在州城内

白衣寺 在前屯卫城内。

迦佛寺 在州城内

上帝寺 在州城内

地藏寺 共四处:“州北关一,中右所西关外一,中后所城西北,一在三十五里外,旁有汤泉,今废。中前所城内一。”

弥陀寺 在州北关

温泉寺 在汤池东

朝阳寺 共三处,一在州城东北七里首山之阳,一在鹰窠山,佛座下有泉。一在中后所城北三十里。

青龙寺 在州城东南三里。

兴龙寺 在中后所城南十里。

崇宁寺 在曹庄

保安寺 在州城北门外。

崇兴寺 在中右所城东南隅。

海滨寺 共二处:中右所东关一,中后所东南二十五里一。内有六角井。

望海观音寺 在中右所西南八里。

海云寺 在长山

小海子山寺 在中所西南十五里。

仙灵寺 :在中右所。有石佛三,相传:明万历三十二年出自海中。

慈恩寺 在中后所西门外。

圆通寺 :在前卫城内。

望海寺 在中后所西南十八里。

石佛寺 在中前所城内。

草堂寺 在中前所城内。

福德庵 “在州城内。”

“白衣庵 ” 共四处:州城内一,州东关一,州南关一,中后所东关一。

永宁庵 “在州城内。”

《观音庵 》共二处,州城内一,《双树》铺一。

延寿庵 “在州东关。”

吉祥庵 “在州东关。”

极乐庵 “在州南关。”

千佛庵 在州南关

文殊庵 “在州北关。”

西方庵 在州南关

慈愍庵 在州北关

朝阳庵 在中后所城内。

甘露庵 在州南门外

兴隆庵 在七里坡

圆通庵 在中后所城内。

新庵 在中前所,城西十五里。

娘娘宫 ,共三处:中后所:城东南三十里一;州城西十二里一;中前所西南二十里一。

玉皇阁 在州东关

观音堂 在中右所,城东十五里,濒海。后一。中所南关一。

广宁县

社稷坛 在城外东北。行礼未建坛。

风云雷雨山川坛 在城外东北,行礼,未建坛。厉坛 在城外西北,设祭,未建坛。

雷坛 在万紫山

八蜡庙 未设,附“城隍庙祭。”

城隍庙 :在城内西北隅。康熙五年九月建。旗纛庙 未设,附城隍庙祭。

土地祠 在县治大门内东。康熙十八年建。马、叶二公祠 在义州南门外,祀马云、叶旺二公。后废,坊存。

钓鱼台祠 在义州北门外。祀明给事医闾先生贺钦。有《碑记》。

真武庙 ,共四处:县治北,一沙岭,一小黑山,一义州城西北,一。

东岳庙 共二处城东七里,一义州东关外。一三皇庙 ,在义州东门。

关帝庙 共八处:南关一盘山,一壮镇堡,一《索府屯》,一《闾阳驿》,一小籽粒屯,一巨流河,一《义州》。

南门外一

“三官庙 ” ,共二处,南关外,一义州城东北,一“碧霞元君庙 ” ,在万紫山。

九天圣母庙 在万紫山。

龙王庙 在城东五里

火神庙 共二处:县治东一;中安堡一。

增福庙 在县治西

马神庙 在城南门外

三义庙 在义州南门外。

崇兴寺 在城东北隅。相传唐贞观时建。寺虽毁,而双塔如新。

普慈寺 在城东南,明正统初建。

保安寺 在城内

崇泉寺 在城内

灵应寺 在城东三十里。

“地藏寺 ” ,共三处:城南二十里一;城北十五里一;《义州》西门外一。

双峰寺 在城西南三十里。

土门寺 在城南三十里。

灵山寺 在城西南三十里。

接待寺 在城南三十里。

洞儿寺 在城南三十里。

背阴寺 在城西南三十里。

八角寺 :在城西南四十里。

宝林寺 在城南六十里。上中下三。

十方寺 在城南七十里。

黄岩寺 在城南七十里。

驮鞍寺 在城南七十里。

桃花寺 在城南七十里。

杏花寺 在城南七十里。

六合寺 :在城西南三十里。

清安寺 ,在城西十二里医闾山中,今为观音阁。奇峰云插,阴水崖悬,右拥层峦,左观溟海。勒石旧迹,多有可观。

玉泉寺 在城西十五里。

大朝阳寺 :在城西南十五里。

小朝阳寺 在城西十五里。

龙潭寺 在城西三十五里。

迎水寺 在城西三十里。

五峰寺 在城西三十里。

《将军拜母灵狗寺 》在城西三十六里。有《将军拜母石像》其形也。寺在山上,故名。

琉璃寺 在城西北二十五里。

石佛寺 在城北十五里。

滴水寺 在城北十五里。

奉国寺 ,在义州城内。殿高七丈,佛像称是,一名“七佛寺。” 创于辽开泰中,元普颜可里美思公主施元宝千锭增修。明弘治中,相继修葺。嘉福寺 ,在义州城西南。

牛角寺 :在城西北二十八里。

双泉寺 在城西十二里,寺南有石洞,寺内又有一小石洞,一窦通寺后,洞内一泉极佳。《保安寺 》在城西北二十五里。

灵崖寺 在城西四十里。

青岩寺 在城西南五十里。峭壁插天,壁中石洞可容数十人,洞外松树盘旋,俨如华盖。洞东一泉,洞西又一泉,山顶又一泉,有望海观音阁。阁东大松树二株,洞上有“虚无真境” 四字。每遇晴明,海洋在目,辽阳千山,历历可数,亦一钜观也。障鹰台即在其上,为西南第一峰。

锺峰寺 在城西南三十里。

极乐庵 :“在城内。”

圆通庵 :“在城内。”

文殊庵 :“在城内。”

白衣庵 在城内

净乐庵 在南关外

太平庵 在南关外

观音庵 在城南

无梁殿 在城东南二十里。

万佛堂 在义州城西十五里,有山俯瞰凌河,南崖刻石佛像大小无数。

观音洞 :在城西十五里。

锦州府驿逓考        通志[编辑]

本府。锦县附郭。

锦州府东北至巨流河站,西南至山海关站道,“东北四十五里至小凌河驿 ,八十里至十三山站,七十里至广宁站 ,五十里至小黑山站,五十里至二道井站 ,七十里至白旗堡站,四十里至巨流河站。”

西南五十四里至高桥驿 ,六十里至宁远站,六十二里至东关站 ,六十三里至凉水河站。

七十五里至山海关

以上共十二站,设“管理驿站” 关防官一员,应差壮丁每站一百二十名。

铺兵共十一名

东北路在城,铺兵一名 。四十里大凌河,铺兵二名。三十里十三站,铺兵二名 。四十里闾阳驿,铺兵与广宁县各设一名。

西南路在城。铺兵一名 。五十里高桥,铺兵二名 。三十里连山,铺兵二名。西南与宁远州接。《宁远州》

铺兵共十二名

《东北路》在城铺兵一名,与锦县连山铺接。《西南路》在城铺兵一名 。三十里沙后所,铺兵二名 。五十里中后所,铺兵二名 。五十里前屯卫,铺兵二名。

三十五里中前所,铺兵二名 。三十五里《山海》,铺兵二名。西南与山海关接。

广宁县

铺兵共十六名

西南路在城,铺兵一名 。五十里闾阳驿,铺兵与锦县各设一名。

东北路“在城” ,铺兵一名 。“三十里沙河” ,铺兵二名 。“三十里小黑山” ,铺兵二名 。二“十里胡家窝” ,铺兵二名。

三十里“二道” 并铺兵二名 。五十里《白旗堡》,铺兵二名。

三十里黄旗堡,铺兵二名 。三十里巨流河,铺兵一名。东北与承德县孤家子铺接。

以上初设州县,即设铺兵。每名工食银六两。凡州、县往来公文,俱由铺兵传逓。将军、四部各衙门俱由站道传递。

锦州府兵制考[编辑]

大清会典

锦州

设城守尉一员    。设佐领十二员。设骁骑校十二员   。驻防兵五百三十名。《前锦州》

设防尉一员     。设佐领二员。

设防御一员     ,设骁骑校二员,驻防马兵一百五十名 ,驻防步兵五十名。《广宁县》

设协领一员     ,设佐领三员。

设防御三员     ,设骁骑校三员,驻防兵二百一十四名。

义州

“设城守尉一员    。设伊尔希大二员。设拜他喇布勒哈番一员 。拖沙喇哈番二员。设佐领六员     。设骁骑校六员,设八品官一员    。驻防兵九百七十名。” 《山海关》

设城守尉一员 。设佐领八员。

设骁骑校八员。内佐领一员、骁骑校一员,移驻中后所。

驻防兵三百六十四名。中后所驻防兵一百名。山海关至威远堡等边八门,每门

设守御一员 。设《拨什库》一名 ,设兵十名。

锦州府古迹考坟墓附   通志[编辑]

本府。锦县附郭。

古徒河县 汉置,晋废。按《明一统志》谓在广宁中屯卫境内,应在锦县界。今旧址无考。

古锦州 辽置锦州临海军。金、元因之。明废,以其地设广宁中、左、右三屯卫,其旧址不可考。今郡城则中、左二屯卫地也。

古永乐县 本晋慕容皝西乐郡地。辽置县,隶锦州,金因之,元废。今其地在界内,旧址无考。古安昌县 ,辽置,隶锦州,金因之,元废。今城西九十五里有古安昌县之永和村,城基有塔碑。古虹螺县 ,城西五十里虹螺山之阳有古虹螺县。考《辽》《金》《元》三史无此名,惟《唐书》“唐平辽东,置县百” ,其县名未载,恐系唐时遗迹也。

古开州城 城东北五十里有古开州城。按《辽》

《金元》
三史此地俱无开州名或亦唐时遗址也
[编辑]

花儿楼 在城东北四十里。

梳妆楼 在城西北三十里。相传萧太后建,今

毁遗址尚存

废中屯卫 在城内。明洪武二十四年,置广宁中屯卫,今废。

废左屯卫 在城内。明洪武二十四年,置广宁左屯卫。今废。

废右屯卫明洪武二十六年置。初在十三山,后徙城东南七十里。今废城犹存。

废松山千户所 在城南十八里。明宣德三年,置中左千户所。今废,城亦颓坏。

废大凌河千户所 在城东四十里。明宣德三年,置中左千户所于此。今废城犹存。

废塔山千户所 城西南六十里。明宣德中,置中左千户所,属宁远卫。今废,以城属锦县、宁远州。

古海阳 县。西汉置,属辽西郡。历代因之。辽改属来州。金改属瑞州。元废县并入瑞州。在前屯卫城西一百一十里。

古来远县 ,唐置,辽以其地置来宾县,故址废。古润州 ,辽置,统海滨一县,金并入县,旧址废。古瑞州 ,唐置,辽改来州归德军,金改宗州,仍复瑞州,元因之,明废为前屯卫城。按其地在今州城西一百三十里。

古瑞安县 。本唐来远县,辽改来宾县。金改瑞安,元废。故址无考。

古海滨县 ,本慕容皝集宁县地。辽置润州海阳军,领县。金废州为县。元俱废并入瑞州。按《明一统志》“置山海东关逓运所于此,后废。” 古严州 ,本汉海阳县地,辽置严州保肃军,统兴城一县。金废州并入县,旧址无考。

古兴城县 ,辽置,隶严州。金以县隶兴中府,元废。按《辽史》,县有桃花岛,在今州城南一十五里海中,岛上故址犹存。

古隰州 按《辽史》,本慕容皝集宁县地,辽置隰州平海军,金废。故址无考。

“古长城 ” ,即秦将蒙恬所筑,历代增修。

古兴水县 州城西北十八里有兴水县城。按:

《辽金元》
三史俱无此名或亦唐时遗迹也
[编辑]

望夫台 《前屯》卫城西北七十里,相传秦时贞妇孟姜望夫处。

巨无霸塔 :州城西南六十里。相传“长人巨无霸” 生此,故名。

废宁远卫 在城内。明宣德三年置,今废。废沙河所 城西南三十里。明宣德中,置中右千户所于此。今废城属州治。

废前屯卫 城西南百三十里。明洪武二十五年,置“广宁前屯卫于此。” 今废城属州治。

废中前所 城西南百六十五里。明宣德三年,置千户所于此。今废城属州治。

废中后千户所 城西南八十里。宣德三年,置千户所于此。

皇清废千户所,设“城守巡检司治之。”

“姜女坟 ” 宁远州老军屯正南入海一里许,广宁县

古望平县 ,汉置,久废。辽即其地置山东县。金复汉名。元省入锺秀,后复置县,明废。按《明一统志》在今县城东北一百五十里。

古无虑县 。汉置。晋省入望平。按:颜师古注《汉书》云无虑即所谓医巫闾。据此在今县界内,其旧址不可考。

古絫县 汉置,属辽西郡。晋因之。唐末废,旧址无考。今义州所辖,皆其地也。

古显州 ,辽置,以奉显陵,统三州、三县。金改州为广宁府。按显陵在医巫闾山,州当在今县界内,其旧址无考。

古奉先县 。辽置严州附郭,今废。

古锺秀县 ,本辽奉先县,金改锺秀县,属广宁府。元省入闾阳,置千户所,后又废。按《明一统志》在今县治西南三里。

古广宁县 。辽为山东县,隶显州。金改名,隶广宁府。元废。在旧广宁卫治之东。

古归义县 ,辽置。按《辽史》,“初置显州时,渤海民自来助役,世宗嘉悯,因籍其户建县,隶显州。” 金废。

古嘉州 ,辽置,隶显州,金废。故址无考。

古辽西州 辽置按《辽史》本汉辽西郡地,世宗建州,属显州,金废。今按义州城西四十里有辽西镇。

古长庆县 ,辽置为《辽西州》属县,金废。

古宜州 ,辽置,金改义州,即今义州城地。古弘政县 ,辽置,属宜州,金因之,元废。按《明一统志》,在义州东北三十五里。

古开义县 。辽置,属宜州。金因之,元废。按《明一统志》,在义州城南四十里。

古成州 ,辽置,领同昌一县。金废,州改属义州古同昌县 ,辽置,金因之。元废,并入义州。古闾阳县 ,汉无卢县地。辽置奉陵县,隶乾州。金改闾阳县。元初省县,置千户所。后以户口繁多,复置县。明改为驿。今其地在城西南五十里。古乾州 ,辽置乾州广德军,以奉景宗。乾陵领海北一州,奉陵、延昌、灵山、司农四县。金废。《明一统志》:“在今县城西南七里。”

古延昌县 ,辽置,金废。旧址无考。

古灵山县 辽置,金废。旧址无考。

古司农县 ,辽置,金废。旧址无考。

古海北州 。辽置,金废。按《辽志》云:“在闾山之西,南海之北。”

古金源县 。辽开泰二年置,以地有金甸,故名,属中京。金因之。元改属大宁路,明废。按《金史》,“其地有骆驼山。今在义州城北二十五里,旧址废。” 古辽州 ,按《辽史》,“本拂涅国城,渤海为东平府,领伊、蒙、陀、黑北五州,县十八。” 辽皆废,改为州,军曰始平,领棋州、辽滨、安定二县。有辽河、羊肠河、锥子河、蛇山、狼山、黑山、巾子山。金废。今州城旧址无考,而所属山河,皆今广宁界内之地。古安定县 ,辽置,属辽州,金废,故址无考。古懿州 ,辽置懿州宁昌军,领宁昌、顺安二县。金因之,改辖顺安、灵山二县。元废县,以州属辽阳行省。明置卫,永乐八年废。按《一统志》,在广宁卫北二百二十里。以里数计之,其地应在边外。古大宁城 ,元大宁路,本汉新安平县地。辽为中京大定府。金为北京。元改路,明废,载入《一统志》,不言道里。今按:其地在义州北边外。

古惠州 本汉土垠县地。辽为泽州。金改惠州,明废。《一统志》载之。今考其地,在边界之外。唐垒 ,唐太宗征高丽驻兵之所。按《明一统志》,在今城东南三十二里。

誓台 唐太宗征高丽,筑以誓师。相传“在城东三十里。”

望海堂 在医巫闾山,辽东丹人。皇王耶律倍好读书,不喜射猎,购书数万卷,置之绝顶,筑堂曰“望海。” 久废,遗址尚存。

古饶庆镇 ,金置,隶开义县,今在义州西五十里,俗传误为“饶庆县。”

辽王府 城内西北。明初封辽王于此,久废。“镇东堂 ” 在城内鼓楼西。明巡抚王翱建,后改为“会府” ,今倾圮。

钓鱼台 义州北门外。明给事中贺钦建,废“广宁中卫。”

废广宁左卫

废广宁右卫 以上三卫俱在县城内,明洪武二十七年置,永乐元年,徙治于此,今皆废。义州废卫 在义州城内,明洪武二十二年置。

本朝废卫。康熙十四年,设城守巡检司治之。

废广宁后屯卫 在义州城内。明洪武二十五年置,初治旧懿州。永乐八年,徙治于此。

国朝废

辽太祖陵 按《明一统志》在木叶山,今木叶山在边外,有司皆于广宁县望祭。

辽显陵 在医巫闾山。按《辽史》:“东丹人皇王葬于医巫闾山,陵曰显陵。” 后世宗及皇后萧氏、甄氏亦葬于此。《明一统志》云:“中作影殿,制度宏丽。” 今旧址俱没。

辽乾陵 在医巫闾山。按《明一统志》“上有凝神殿” ,今旧址俱废。

辽豫王墓 ,即辽主天祚也。《辽史》:“入金,降封豫王,葬闾阳县之乾陵傍,亦在医巫闾山” ,今俱没。辽平王墓 ,人皇王子隆,先封平王,葬医巫闾山之道隐谷。今旧址无考。

木华黎墓 按《明一统志》“在广宁左屯卫东北二十里,元翰林学士揭傒斯撰碑。”

耶律楚材墓 ,在广宁城北三里。

王珣墓 在义州城南四十里。

王荣祖墓 ,在义州城南四十二里。今为王善屯地,隶锦县。

宫孝子墓 在前屯卫,名“守礼。”

锦州府物产考        通志[编辑]

谷之属

稻 :今按:粳糯辽西皆有,俗通呼为“大米粱 ” ,辽西呼为“粱谷米。”

粟 即“小米” 也。辽西亦有。

黍 :今辽西呼为“大黄米” ,亦以酿酒。

稷 :辽西呼为《糜子米》。

蜀黍 今辽西率多饭此,俗呼“高粱” ,可造烧酒。玉蜀黍 辽西呼为“包子米。”

蔬之属

芸薹 辽西呼为《臭菜》。

蒌蒿 ,即《诗》“于以采繁” 是也。今辽西亦有。丝瓜 ,一名蛮瓜,谓种自南方来也。今辽西亦有,坚而小,不及南方种。

草之属

茜草 即《诗》所谓“茹藘” 也。今辽西亦有。

木之属

榉 :今辽西呼为《柜柳》。

花之属

水荭花 ,即《诗》所谓“游龙” 也。今辽西野地皆有果之属。

梨 种类颇多,惟接梨、香水梨为上,广宁多有。癞蒲萄 ,一名“锦荔枝” ,南方呼为“苦瓜” ,今辽西名“癞萄蒲。”

药之属

商陆 :《易经》谓之苋陆,今辽西亦以为食禽之属。

《青𪅂 》俗名“青翰” ,又名“青庄。” 今辽西水旁多有兽之属。

跳兔 今广宁义州之北最多,形类兔而甚狡,货之属。

琪 按《尔雅》:“石之美者,有医巫闾之珣玗琪焉。” 今山上亦不闻有此,经典所载,不敢遗也。。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没有标点。标点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诗文断句 v2.1创建,并且经由维基文库用户编辑改善的。本站用户之编辑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发布。

欢迎各位持续修正标点,请勿复制与本站版权协议不兼容的标点创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