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山川典/第068卷

维基文库,自由的图书馆
方舆汇编 山川典 第六十七卷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
方舆汇编 第六十八卷
方舆汇编 山川典 第六十九卷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山川典

 第六十八卷目录

 华山部艺文一

  请雨华山赋        汉刘向

  掾臣条属臣准书佐臣谋弘农太守上祠西岳

  乞差一县赋发复华下十里以内民租田口算

  状             樊毅

  修西岳庙记         阙名

  延熹八年西岳华山庙碑    阙名

  西岳华山堂阙碑铭      卫觊

  西岳华山亭碑        前人

  华岳铭序         晋傅元

  太华山赞          郭璞

  西岳太华山碑铭      唐元宗

  上西岳书          李靖

  少华山佑顺侯碑颂      房邺

  修华岳庙碑        李商隐

  仙掌铭          独孤及

  太华山仙掌辩        王涯

山川典第六十八卷

华山部艺文一[编辑]

《请雨华山赋》
汉·刘向
[编辑]

《崆巃》巍崝,㟪山清忽。幽昧往曲勃林,岑䒩崔竭。《离安》 连,迎𡸖通谷。《曼服》。登草均阿阪。殷纷声沸路。辽远 调修崒。寒服屿冥冥,兰蔓散峡崝崝。溱溱路 黍稷云嵷。忽传天下为深壑旅请今深渥。水谷密请 宜令所出百鏳鏳。清池涌泉淡州鸣鸯翔。《殊佋》 诊赏悬若神,悲哀但往不可语人鹿。他他 野牛胜握触熊蛬蛬律怒佛特林旅象犀庸游山陵。 天阴且雨贠日聆,棠柘梓桐樛梢母猴猿木戏手相 持眷阳。棼若风时,惮鸳飘。阳鸾孔翠,文章明蜸。 《苑食游》山旁惃。“狐狢临水凝”浑兮,不触果必方。 格可为《惃,陵》鲤难神龟。春夏出游冬自根。圣人亲之 诚,虞哉《虢拖》何不可胜,亦《路临》何为华山。此赋文理难解疑多

阙讹。姑照原本存之,以俟别考。

掾臣条属臣准书佐臣谋弘农太守上祠西岳乞差一县赋发复华下十里以内民租田口算[编辑]

《状             》樊毅。

光和二年冬十二月庚午朔十三日壬午,弘农太守 臣毅顿首死罪。状书“臣毅顿首顿首死罪死罪。”谨按 文书,臣以去元年十一月到官,其十二月奉祠西岳 华山,省视庙舍,及斋衣祭器,率皆久远,有垢敝鲁,不 修太室,《春秋》示讥。臣以神岳至尊,宜加恭肃,辄遣行 事荀班与华阳令先谠,以渐缮治。成就之后,仍雨甘 雪,瀸润宿麦,惠滋黎庶。臣即日以诏书斋祀,雪未消 释,时日清和,神亲民喜,诚圣朝劳神日昃,广被四表, 覆育之德,神人被施,遐迩大小,莫不幸甚。臣毅顿首 顿首死罪死罪。《谠书》言:县当孔道,加奉尊岳,一岁四 祠,养牲百日,常常充肥,用谷槁三十馀斛。或有请雨 斋祷,役费兼倍。每被诏书,调发无差,“山高听下。恐近 庙小民,不堪役赋,有饥寒之窘,违宗神之敬。乞差诸 赋役,复华下十里以内民租田口业,以宠神灵,广祈 多福,降中兴之祚。”臣辄听行,尽力奉宣诏书,思惟惠 利,增异复上。臣毅诚惶诚恐,顿首顿首,死罪死罪上 《尚书》。

修西岳庙记         阙名[编辑]

《山海经》曰:太华之山,削成而四方,其高五千仞,广十 里。《周礼·职方氏》,“华谓之西岳。”祭视三公者,以其能兴 云雨,产万物,通精气,有益于人,则祀之。故帝舜受尧 历数,亲自巡省,设五鼎之典,燔柴燎烟,致敬神祇,乂 用昭明,百谷繁殖,黎民时雍,鸟兽率舞,凤凰来仪。暨 夏殷周,未之有改也。其德休明,则有祯祥,荒淫臊秽, “笃灾必降,秦违其典。”璧遗鄗池,二世以亡。高祖应运, 礼遵陶唐。祭则获福,奕世克昌。亡新滔逆,鬼神不享。 建武之初,彗扫顽凶,更率旧章,敢用元牡,牲牷必充。 天惟醇祐,万国以康。光和二年,有汉元舅,五侯之胄。 谢阳之孙,曰樊府君,讳毅,字仲德。承考让国,家于河 南。究职州郡,辟公府,除防东长、中都令,诛强虣,抚瘠 民,二鄙以清,命守斯邦。威隆秋霜,恩逾冬日。景化既 宣,由复夕惕。惟窥禄之报,顺民之则。孟冬十月,斋祀 西岳,以传窄狭,不足处尊卑。庙舍旧久,墙屋倾坏,世 室不修,《春秋》作讥。特部行事荀班,与县令先谠,以渐

补治。设中外馆,图珍奇,画怪兽。岳渎之精,所出祯秀
考证
役不干时,而功已著。“暂劳久逸,神永有凭。自古太山

邸邑犹存,五岳尊同,哀此勤民,独不赖福,乃上复十 里内工商农赋,克厌帝心,嘉瑞仍答,风雨应起,瀸润 品物,君举必书,况乃盛德,惠及神人,可无述焉。”于是 功曹郭敏、主簿魏袭、户曹史许礼等,遂刊元石,铭勒 鸿勋,垂曜灵轸,存有昭识。其辞曰:“二仪剖判,清浊始 分,阳凝为山,阴积为川。泰气推否,洪波况臻。尧命伯 禹,决江开汶。川灵既定,恩覆兆民。乃刊祀典,遍于群 神。因渎祭地,岳以配天。世主遵循,永享历年。赤锐煌 煌,受兹介福。京夏密清,殊俗宾服。令问不违,可谓至 德。德音孔昭,实惟我后。出自中兴,大汉之舅。本枝惟 百,延庆长久。俾守西岳,达奉神祠。改传饰”庙。“灵有攸 齐,降瑞答祚。景风凯悌,惟风及雨,成我稷黍。穑民用 章,建乂室宇。刊铭记诵”,克配《梁甫》。

《延熹八年西岳华山庙碑》
阙名
[编辑]

《周礼职方氏》:“河南山镇曰华,谓之西岳。”《春秋传》曰:“山 岳则配天,乾坤定位,山泽通气,云行雨施,既成万物, 易之义也。”《祀典》曰:“日月星辰,所昭仰也;地理山川,所 生殖也。功加于民,祀以报之。”《礼记》曰:“天子祭天地及 山川,岁遍焉。”自三五迭兴,其奉山川,或在天子,或在 诸侯。是以唐虞畴咨四岳,五岁一巡狩,皆以四时之 “中,月各省其方,亲至其山,柴祭燔燎。夏商则未闻所 损益。”周鉴于二代,十有二岁王巡狩,殷国亦有事于 方岳,祀以圭璧,乐奏《六歌》。高祖初兴,改秦淫祀。太宗 承循,各诏有司,其山川在诸侯者,以时祀之。孝武皇 帝修封禅之礼,思登假之道,巡省五岳,禋祀丰备,故 立宫其下,宫曰“集灵宫,殿曰存仙殿”,门曰“望仙门。”中 宗之世,重使使者持节祀焉,岁一祷而二祠。后不承 前,至于亡新,寖用丘墟。讫今垣趾,营兆犹存。建武之 元,事举其中,礼从其省,但使二千石以岁时往祠。其 有风旱,祷请祈求,靡不报应。自是以来,百有馀年,有 事西巡,辄过享祭。然其所立碑石,刻纪时事,文字靡 灭,莫能存识。延熹四年七月甲子,弘农太守安国亭 侯汝南袁逢,掌华岳之王,位应古制,修废起顿,闵其 若兹,深达和民事神之义,精通诚至,礿祭之福,乃案 经传所载,原本所由,铭勒斯石,垂之于后,其辞曰:“岩 岩西岳,峻极穹苍,奄有河朔,遂荒华阳,触石兴云,雨 我农桑,资粮品物,亦相瑶光,崇冠二州,古曰雍梁,冯 于豳”岐,文武克昌。天子展义,巡狩省方。玉帛之贽,礼 与岱亢。六乐之变,舞以致康。在汉中叶,建设宇堂。山 岳之守,是秩是望。俟惟安国,兼命斯章。尊修灵基,肃 共坛场。明德惟馨,神歆其芳。遏攘凶札,揪敛吉祥。岁 其有年,民说无疆。

《西岳华山堂阙碑铭》
卫觊
[编辑]

《易》曰:“天地定位,山泽通气。”然山莫尊于岳,泽莫盛于 渎。山岳有五而华处其一,渎有四而河在其数,其灵 也至矣。圣人废兴,必有其应。故泰山石立,中宗继统, 太华授璧,秦胡绝绪,白鱼入舟;姬武建业,宝珪出水。 子朝丧位,布五方则处其西,列三条则居其中。若广 袤奇虫,山经有纪矣。是以帝王巡狩,亲五岳而告至, 觐方后而考礼。故经有望秩之禋,典有生殖之祀,盖 所以崇山川而报功也。四海一统,天子秉其礼;诸侯 力政,彊国摄其祭,奉其邑,曰华阴也久矣。乃纪于《禹 贡》,而分秦晋之境界。鄙晋之西,则曰阴晋;边秦之东, 则曰宁秦。邑既迁徙,礼亦如之。二国力争,以奉以祭, 其城险固,基趾犹存,故老之言,未殒于民也。逮至大 汉受命,克乱不愆,不忘旧名,是复率礼不越,故礼是 尊。历叶增修,虔恭乂备,一祷三祀,终岁而四,以迄于 今。而世宗又经集灵之宫于其下,想乔松之畴,是游 是憩。郡国方士,自远而至者,充岩塞崖,乡邑巫觋,宗 祀乎其中者,盈谷溢谿。咸有浮飘之志,愉悦之色。必 云霄之路,可升而越,“果;繁昌之福,可降而致也。故殖 财之宝,黄玉自出;令德之珍,卿相是毓。”匪惟嵩高,降 生申甫,此亦有焉。天有所兴,必先废之。故殷宗、周宣, 以衰致盛。是时也,王业中缺,大化陵迟,郡县既毁,财 匮礼乏,庭庙倾坏,坛场芜秽,祭祀之礼有缺焉。于是 镇远将军领北地太守閺乡亭侯段君,讳煨,字忠明, 自武“威占此土,凭托河华,二灵是与。故能以昭烈之 德,享上将之尊,御命持重,屯斯寄国,讨叛柔服,威怀 是示。群凶既除,郡县辑宁,家给人足,户有乐生之欢, 朝释西顾之虑,而怀关中之恃。虽昔萧相辅佐之功, 功冠群后,弗以加也。”遂解甲休士,阵而不战,以逸其 力。修饰享庙坛场之位,荒而复辟,礼废而复兴。又造 祠堂,表以参阙,建神路之端首,观壮丽乎孔彻。然后 旅祀祈请,既有常处,虽雨霑衣,而礼不废。于是邑之 士女,咸曰宜之。乃建碑刻石,垂示后裔。其辞曰:“于穆 堂阙,堂阙昭明。经之营之,不日而成。匪奢匪俭,惟德 是程。匪丰匪约,惟礼是荣。虔恭禋祀,黍稷芬馨。神具 醉止,降福穰穰。”

《西岳华山亭碑》
前人
[编辑]

惟光和元年,岁在戊子,名曰《咸池》,季冬己巳,弘农太守河南樊府君讳毅,字仲德。下车之初,恭肃神祀,西 岳至尊。诏书奉词,躬亲自往,省从劳谦,即事有渐,散 齐华亭,齐堂逼窄,郡县官属,清齐无处,尊卑错综,精 诚不固。畏天之威,逢斯瘅怒,时雨不兴,甘澍不布,念 存黔首,惧。𨵗旷素,于是与令巴郡胊䏰先谠公谋图 议,缮故断度桪廊,立室异处,左右趣之,莫不竞慕。二 年正月己卯,兴就既成,有元休嘉,启寤,各得竭情,福 禄是顾,刻兹碑号,吏卒侠路。其辞曰:“岩岩西岳,五镇 次宗,绪德之尊,太华优隆。皇帝永思,祀典孔明,高神 肯宴,圭璧贽通,赫赫在上,以畜万邦,惟岳降神,实生 群公,卿士百”辟缵业。攸蒙帝命,不违,岁事报功。群后 命卿,散斋外亭。敬恭明祀,以奉皇灵。处所逼窄,屑窣 有声。神乐其静,翛翚无形。尊卑有序,洁心致诚,因缮 旧室,整顿端平。在其板屋,孰不嘉精。天人同道,万祚 来迎。既受帝祉,延于后生。为龙为光,显入王庭。为公 为侯,福禄来成。刻石记号,“永亨利贞。”

《华岳铭序》
晋·傅元
[编辑]

《易》称“法象,莫大乎天地。”天以高明崇显,而岳配焉。地 以广厚为基,而岳体焉。若夫太华之为镇也,五岳列 位,而存其首,三条分方,而处其中。故能参两仪以比 德,协和气之絪缊。故云行与雨施,兴雷风以动物。是 以古先历代圣帝明王,莫不燔柴加牲,尊而祀焉。于 《虞书》则西巡狩至于西岳,而亲祭焉。于《礼》则大司马 掌其分域,而大宗伯典其礼祀也。

《太华山赞》
郭璞
[编辑]

“华岳灵峻,削成四方。爰有神女,是挹玉浆。”其谁游之? 龙驾云裳。

《西岳太华山碑铭》
元·宗
[编辑]

天有四序,星辰辨其分;地有五方,山岳镇其域。阴阳 交畅,则品物形矣;精气相射,则神明著矣。西岳太华 山者,当少阴用事,万物生华,故曰“华山。”踞中土西偏, 当七宫正位,是称“西岳。”披图以察削成,而四方信焉; 立表以算其高,五千仞明焉。石壁磔竖而雄竦,众山 奔走而倾附,其气肃,其势威,其行配金,其辰直酉。前 对华阳之国,后压华阴之郡,左抱桃林之塞,右产蓝 田之玉,谅少昊之下都,即蓐收之别馆也。轩帝游焉, 以会众神;虞舜柴焉,以觐群后。爰自夏氏,迄于隋室, 朝更五姓,载历三千,祀典相因,旧章未改。坛场庙宇, 何代不修?一祷三祠,无岁而缺。所以报生殖,事灵神, 不有怠也。故亦祚休明,灾淫慝,未尝爽也。皇天眷祐, 馨我烈祖,奄有万方。逮乎六叶,郊天地,望山川,精意 必达,坠典咸甄。亦命州将,四时告虔,加视王秩,进号 “金天。”若是何者?抑有由焉。予小子之生也,岁景戌,月 仲秋,膺少昊之盛德,协太华之本命。故常寤寐灵岳, 肸蚃神交。玉帛未陈,幽赞必先意而启;椒醑虽薄,景 福果应期而集。元感昭赛,可一二而道邪?《记》云:“下有 方士真人,金鼎石室,上有明星玉女,仙草瑶池,茅龙 一去,毛女千祀”,前代帝王,多所侥觊,朕学羲文之道, 故非斯人之徒,忧在至道之不弘,不忧富贵之不永, 患在苍生之不治,不患年寿之若流,以功施四海为 长生,以业传百代为不死。焉羡置集灵之宫,虚望非 福,立学仙之殿,妄思轻举者哉?於戏!惟岳配天,尚弼 予志,予欲布大政,康兆人,岳翼;予欲定礼乐,谐神人, 岳听。予思其惟岳降神,生此多士,无俾申甫,专美于 嵩。语酌古训,心通神境,善而不答,诚而不应,未之有 也,岳其念哉!十有二载孟冬之月,步自京邑,幸于洛 师,停銮庙下,清眺仙掌,云拂石床,电裳可“接;风过松 岭,仙驾如闻。久勤报德之愿,未暇封崇之礼,迟回刻 石,梗概铭山,万姓瞻予,言可复也。”铭曰:“巉巉太华,柱 天直上,青崖白谷,仰见灵掌。雄峰峻削,菡萏森爽。是 曰灵岳,众山之长。白帝西下,黄河北来,阴阳孕育,精 气徘徊。偶圣生瑞,逢昏降灾,玉池神挹,石室仙开。海 绝瀛州,天遥元圃。伟哉此镇,峥嵘中土。鬼神乍游,风 云忽聚。高标赤日,半壁飞雨。自古王者,巡方,必至龙 驾帝服,封天禅地。南面会神,西后在位。待予治国安 人,然后徐思其事。”

《上西岳书》
李靖
[编辑]

布衣李靖,不揆狂简,献书西岳大王阁下:“靖闻上清 下浊,爰分天地之仪;昼明夜昏,乃著神人之道。又闻 聪明正直,依人而行。至诚感神,信不虚矣。伏惟大王, 嵯峨擅德,肃爽凝威,为灵术制百神,配名位,雄四岳。 是以历像清庙,作镇金方。遐观历代哲王,莫不顺时 禋祀。兴云致雨,天实肯从,转孽为祥,何有不赖。呜呼” 靖者一丈夫尔,何得进不偶用,退不获安,呼吸若穷 池之鱼,进退似失林之鸟,忧伤之心,不能已已。社稷 陵迟,宇宙倾覆,奸雄竞逐,郡县土崩,遂欲建义横行, 云飞电扫,斩鲸鲵而清海岳,卷氛祲以辟山河,使万 姓昭苏,庶物昌运,即应天顺时之作也。又大宝不可 妄据,欲仗剑竭节,未有飞龙在天,捧“忠义之心,身倾 济世志,吐肝胆于阶下,惟神鉴之,愿告进退之机,得 遂平生之志。有赛德之时,终陈击鼓,若三问不对,亦何神之有灵?然后靖即斩大王头,焚其庙建,纵横之 略,亦未晚也,惟神裁之。”

《少华山佑顺侯碑颂》
房邺
[编辑]

上嗣位九年,以宗室弄兵,皇居失守,大驾东狩,至于 华岳。明年,同华连帅太博许公罢藩邸兵,复诸子位, 正皇储,立母后,朝廷乂安,中外咸若。又明年,宫阙复 就,乘舆反正,封“少华佑顺侯”,崇祀也。始者内兵横起, 右辅骚然,警跸难追,宗社不复,扶持关辅,徒为扃𫔎, 抗表奉迎,莫回天眷。公即驰单骑诣行在所,肉袒徒 跣,雪泣上言曰:“庙主不行,陵寝不告,苍黄顺动,莫知 攸往。况西无正名之伐,东异省方之行,南征无复国 之期,北济乏召君之虑。华当关右,不远王畿,未亏巡 狩之名,免负出君之耻。可以为百辟会朝之地,诸侯 输贡之府。地虽不广,足以助供亿;兵则非众,足以备 捍御。时也。”谠论确然,宸心不返。宣问往复,至于再三。 嘉谟不听,忠言不纳。大事将去,群心汹然。关内诸侯, 惟公独任。非神启圣,不能释明主之疑;非神祐忠,不 能壮纯臣之节。既而上察公之志不可夺也,谅公之 言不可复也。由是天回日转,龙起云从。乃眷是邦,因 驻清跸。上复交泰之道,下无疑间之忧。内难既夷,外 兵以息。皇嗣之不正“者,滨于五纪,今则因公以正之; 《坤仪》之不定者,殆乎百稔,今则因公以定之。君臣以 协,父子以亲,夫妇以伦,有国之大本也。公一举而得 之,岂笔舌所能论哉?咸以公仗顺讨逆,神实佑之。佑 顺之封,非神莫尸。玺书爰来,牲币以告”,是命下客,书 石志之邺。耳目奇功,缣缃具美,授简执笔,略无愧辞。 姑录许公贞顺之诚,少华保佑之实,以明报神,以劝 事君。至于极天镇地之崇,固国经邦之力,降神生贤 之运,仙峰灵掌之奇,岳有旧封,国有常祀,今兹既述, 故不复云。颂曰:“惟华之始,因山以纪。莲峰东秀,终南 西峙。少华居中,不封不纪。岁在景辰,暴兵中起。天子 震惊,蒙尘旅次。岂无近藩,诸侯莫至。惟我”许公,闻风 奋臂。一骑迎銮,六龙回辔。行朝有亭,行庙有位。宗戚 以归,兵戎以弭。爰立母后,始正皇嗣。乃君乃臣,乃父 乃子。家国大伦,礼无违事。祉既启侯,封亦明祀。金天 之毗,佑顺之美。乃刻贞珉,永证惇史。

《修华岳庙碑》
李商隐
[编辑]

夫“华岳者,在西之宗镇,正基周秦之墟,仰荫星井之 曜,协金德以主生,含素灵而养物。其状也,则削成万 仞,秀出云汉,芝草植于其庭,醴泉流于其下,连带冈 阜,跨抱原野,谷谿所润,则土为神区;膏雨所降,则泽 沾万里。斯乃风云之所官府,物类之所归藏,尽精灵 之至极,穷山岳之壮丽。是以神明居其宅,游仙萃其” 宇,往世以来,莫不崇之。故配天之美,载在《虞书》;宗秩 之礼,列于《祭典》。大唐应期,承天受命,绍重基于万世, 阐皇风于五叶。敬神炳灵,祈之以信,而神降之福,众 祥并应,致治太平,灾害不作,自非诚之所感,孰能臻 此。开成元年九月戊戌,遣元舅侍中、大宰、征东大将 军、辽西王辽西常英,冠军将军、礼曹尚书河内公河 内荀尚,立节将军安定侯直勤侯尼须,荐以三特,建 立殿庙,造作碑阙,庶使明神,永安其居。夫有一善之 行,尚称之于时,立一惠于物,犹咏之于世,况至公配 之于两仪,仁泽济之于生民,稽之于义,容可已乎。遂 命史臣为之《颂》曰:奕奕西岳,实曰华山,基洞水府,峻 极于天,跨原抱阜,包“谷怀川。幽壑澄润,虚岫扬烟。峭 崿空笼,茂林重邃。吐纳风云,殖生万类。体静兼仁,惠 有攸利。神明是居,游仙是庇。岩以崇宗,谷以虚受。则 天之高,拟地之厚。泽润无穷,体实长久。功配两仪,德 均徽猷。朝咨上宰,建兹灵宇。正以准绳,参以规矩。材 用不愆,显章有厚。遮几神居,永宁其所。”

《仙掌铭》
独孤及
[编辑]

“阴阳开辟,元气变化,泄为百川,凝为崇山。山川之作, 与天地并,疑有真宰而未知尸其功者。有若巨灵赑 屃,攘臂其间,左排首阳,右拓太华,绝地轴使中裂,折 山脊为两道,然后导河而东,俾无有害,留此巨迹于 峰之巅。”后代揭厉于元踪者,聆其风而骇之,或谓诙 诡不经,存而不议。及以为学者拘其一域,则惑于馀 方。曾不知创宇宙,作万象,月而日之,星而辰之,使轮 转环绕,箭驰风疾,可骇于俗。有甚于此者。徒观其阴 骘无朕,未尝骇焉。而巨灵特以有迹骇世,世果惑矣。 “天地有官,阴阳有藏,锻炼六气,作为万形。形有不遂 其性,气有不达于物,则造物者取元精之和,合而散 之,财而成之,如埏埴𬬻锤之为瓶为缶,为钩为棘,规 者矩者,大者细者。然则黄河华岳之在六合,犹陶冶 之有瓶缶钩棘也,巨灵之居也自然,盖万化之一工 也。”天机冥动而圣工启,元精密感而外物应,故有无 迹之迹,介于石焉。可以见神行无方,妙用不测。彼管 窥者,方循迹而求之,揣其所至于巨细之境,则道斯 远矣。夫以手执大象,力持化权,指挥太极,蹴踏颢气, 立乎无间,行乎无穷,则捩长河如措杯,擘太华若破 块,不足骇也。世人方以禹凿龙门而导西河为神奇可不为大哀乎?峨灵掌纤指如画,隐怜磅礡,上挥太 清。远而视之,如欲扪青天以掬皓露,攀扶桑而捧白 日,不去不来,若飞若动,非至神曷以生兹?唐兴三十 有八载,余尉于华阴,华人以为纪崦?嵫勒之罘颂,《峄 山铭》,燕然旧典也。元圣旧迹,岂帝者巡省代国之不 若欤?其古之阙文,以俟知言欤?仰之叹之,琢玉为志, 其词曰:“天作高山,设险西方,至精未分,川壅而伤。帝 命巨灵,经启地脉。乃眷斯顾,高掌远跖,砉如剖竹,𬴃 若裂帛,川开山破,天动地拆。黄河太华,自此而辟。神 返虚极,迹挂石壁。迹岂我名,神非我灵。变化翕忽,希 夷杳冥。道本不生,化亦无形。天何言哉,山川以宁。断 鳌补天,世未睹焉。夸父愚公,莫如其踪。”屹彼灵掌,悬 诸巍嵷。介二大都,亭亭高耸。霞赩烟喷,云抱花捧。百 神依凭,万峰朝拱。长于上古,以阅群动。下视众山,蜉 蝣蠛蠓。彼邦人士,永揖遗“烈。瞻之在前,如揭日月。三 川有竭,此掌不灭。”

《太华山仙掌辩》
王涯
[编辑]

西岳太华,华之首峰有五崖,比壑破岩而列,自下远 望,偶为掌形。旧俗土记之传者皆曰:“昔河自积石出 而东流,既越龙门,遂南驰者千数百里。折波左旋,将 走东溟,连山塞之,壅不得去。有巨灵于此,力擘而剖 其中跖而北者为首阳,绝而南者为太华。河自此泄, 茫洋下驰,故其掌迹犹存巨灵之迹也。”予闻惑之,乃 往观曰:“诞哉此说乎!夫所谓神者,非人也。其动无声, 其行无迹,若形而无象,若气而无色,拔山剖泽而不 见其作,鼓风奔水而不见其力。视不可察,名不能及, 故推而谓之神。苟有声可闻,有形可见,非神之所为, 则皆人力之能及也。焉有神之作力,而有人迹乎?且 夫高天厚地,耸山流川者,神之所为”也。所言“开山导 河”,亦神也。神之所以神者,有作而无悖,一成而不易, 乌有始塞而复达之,始连而复绝之?始不知终,是不 为神矣。且此灵之运,为何古乎?在《太初》开辟之始乎? 为陶唐洪水怀山襄陵之际乎?以为开辟之始也,宜 当胚浑之先,天地未位,万象茫昧,尚无定归,当止一 河之壅抑,而一灵与其道,借有其事,自微而著,悠悠 乎年代之眇没,其谁也?《克传》以为陶唐洪水之际乎? 则禹奠百川,宜在《禹贡》。乃曰:“导河积石,至于龙门,南 至于华阴,东至于底柱”,皆禹功之所致,以达于海。岂 天地大异之若此,而典记不以为文哉?天设四渎,宜 有以通,不当始遏其流,滞挠和气,及其汨乱而后理 也。且山谷之作此形,何则?不有嵲屼相薄,高深相敌, 乃有锐而出者为虎牙,偶而背者为熊耳,角而𪩘者 为牛首,冠而峭者为鸡头。必以形之类形,而必加说, 则鸡牛熊虎之象,其亦有作乎?予尝览张平子赋《西 京》,至“巨灵高掌,厥迹犹存”之辞,以为该闻精达,常以 是惑。子不语怪神之旨,何所述明?暨睹其形而咨之, 果谬悠而无据也。将假文神事以饰其词,欤为思而 有阙欤?因辩其由而述之,以告山下。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没有标点。标点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诗文断句 v2.1创建,并且经由维基文库用户编辑改善的。本站用户之编辑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发布。

欢迎各位持续修正标点,请勿复制与本站版权协议不兼容的标点创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