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杨浦遗稿

维基文库,自由的图书馆
这篇文章可能需要清理,以符合维基文库的标准,欢迎清理和改善。如果您想要查看帮助,请看帮助页面
杨浦遗稿
作者:崔淀
1636年

杨浦遗稿序[编辑]

呜呼。此吾亡友崔彦沈稿也。彦沈在世二十二年。其稿固自鲜。下世今二十五年。失亡亦应多。呜呼宜其少矣。抑何必多也。其诗清逸有韵。天分自高。有似丹穴凤雏声才出吭。已足惊人。读之。往往风露爽然。殆非烟火食人语也。此所谓随珠崑玉。愈寡而愈珍。亦何必多也。使其小假以年。则役服百家。睥睨骚雅。岂特张门户树旗帜而止哉。惜矣惜矣。呜呼彦沈。岂独诗乎。丰姿德器。岳秀渊停。峻节霜寒。和气春温。至今使人森然在眼中。盖赋质既粹美。而早从栗谷先生学。饬躬刻志。从事实践。未弱冠。凝凝已自大儒。若诗章笔迹。人诵而家揭。则彦沈固不屑也。岂非重可惜也。呜呼。才足驾一世而屈于上舍。志不满万古而促于短途。使人未见其光辉充实之盛。而徒寓想于寂寥短篇之中。岂造物者故有意于予夺。而不较修短于其间耶。彦沈有一子曰有海。砥行力学。人谓彦沈不亡。一日手遗稿示之曰。小子未免怀而失先子。先子遗稿。拾闻于流传者若干。恐其又失也。图所以剞劂之。已倩南窗笔写一通。非公莫可序此卷。敢泣而请。庶死骨不朽。呜呼。古人云思元宾不见。见所与如元宾。况其遗稿乎。顾忍书哉。而亦不忍不书。遂书为杨浦遗稿序。彦沈名淀。杨浦其号。万历癸丑腊月。友人月沙李廷龟序。

杨浦崔子诗叙[编辑]

呜呼。此杨浦崔子之诗。嗣胤户部员外郞有海氏。将剞劂而行之世。其友东阳申钦。叙述而弁其卷曰。崔子之坎。白沙李相国尝铭之矣。崔子之行与事。固日星揭也。然其馀光賸彩之在丽泽闲者。钦尚能举之矣。盖万历乙酉岁。钦同崔子进士齿胄庠云。崔子年十八。钦长崔子二岁俱少也。同方矣。同术矣。目击而莫逆矣。穆穆然而度也。肫肫然而靖也。渊乎其愈出也。旷乎其不滓也。凤跄而鹤立也。珠明而玉润也。才溢于貌而德以葆之。声溢于世而冲以持之。求之于古。庶几哉黄叔度,卫叔宝其人也已。叩其所从学。则才就傅而游于栗谷李先生之门矣。微言独契。嘿识几融而不自居也。欿乎若无有者。故世莫不知有崔子。而莫能知其为崔子焉。发以为诗篇者。昙花之自雨也。散以为行艸者。醉颠之神趣也。戯以为丹青者。肖生之三昧也。演以为律吕者。师襄之遗指也。修容者失其仪。企踪者述其辙。轨文者丧其华。执艺者诎其巧。其禀也备而敛之于中。其统也宗而不流于歧。脱屣遐举。蝉蜕浊秽。入枫岳洞天。遍探幽邃。结跏证觉之徒。掎袂以趋。咸谓渊明修静复出于世。而值境赋兴。流落人寰者。靡不爽朗。若自阆风玄圃间来也。闻者艳诵。称以天仙。及其返也。益厌尘坌。每春暖秋凉。策一卫随一僮。放游远郊水石弥日忘还。恒尔龙门水锺之胜。以为栖息地。风雩浴沂之乐。直与昔贤同其归也。间辄访钦于终南山下。清言终晷。名理毕该。意得形忘。千古一席。趣造所极。有非人人可窥。亦非人人可知。方是时也。钦唯崔子。崔子唯钦。各幸其当吾世而得之也。无何。钦曁崔子皆罹痼疾。不相见半岁。崔子竟不起。即己丑岁也。钦既病。不克奔哭。唯操文诔之。粗记子生平。而文亡于兵火矣。其忍言哉。崔子而年则日新富有。大业斯究。达而辅世。约而修辞谁之不如。而长算局于短造。高才限于世运。天道果安在哉。崔子殁。今三十有三禩矣。钦迺为几死之散人。掊击于机辟。九原可作。其宁不忸怩于吾崔子乎。员外君。生于崔子云亡之前岁。孤矣未有与并。而迺力殚渊学。标举颖拔。追扬先美。树之不朽。可谓曰子矣。薪尽火传。一气长存。华质虽潜。灵迹不泯。诗文也哉。其人也已后乎钦者。倘复有朝暮遇者乎。玆其可嘅。又不必嘅者。

天启辛酉清明东阳申钦书

祭吴水使文[编辑]

维万历十二年岁次甲申四月丁未朔二十三日己巳。海州崔淀。谨以酒果脯醢。敬奠于吴兄之灵。惟公。崇岳气度。湖海精英。明时以降。早岁飞声。明贯白日。猛烈秋霜。麟骐志远。兰桂多芳。惟公粲兮。实邦之彦。时焉且武。巷有叔也。淮阴里中。漂母城下。书足记名。万人惟敌。青䓑一售。彩凤初逸。皋公囹圄。叔子行伍。仁风以扇。盛德以树。村歌五袴。府运百甓。箕帚一奉。鹡鸰玆托。春风杨浦。秋月沧浪。冰鳞夕采。素琴晨张。惟歌惟酌。聊作好乐。爰赋爰谈。且以永日。胡尘忽惊。朔马骄鸣。狼烟不息。虿毒谁灭。非公莫可。圣乃推毂。干戈聿征。不毛千里。山分聚米。马子是起。寒生虏胆。范也爰立。睢阳师老。后稽援阔。微尘疵玉。马敦三木。王无识何。贾投长沙。送君南浦。伤如之何。西游负笈。一剑天磨。天涯相隔。三月无音。池塘青草。风雨孤吟。命矣斯人。而有斯疾。年未耳顺。忽焉而绝。呜呼哀哉。金鸡未降。白鹤已吊。棠阴不留。天德无厚。东野旅没。海阔山长。襄阳将死。士女边伤。神驾乃东。祖曾茔侧。殡不简礼。敛以时袭。惟公已矣。孟光何依。庭无鲤对。膝无莱衣。非公为恸。而恸为谁。呜呼。有仁有德。不寿不福。棣棣仪形。耿耿心目。晨车明发。逝矣何及。一器诚赤。尚肯来格。呜呼哀哉尚飨。

题南涧诗[编辑]

江南一夕生秋风。碧梧寒雨鸣凄凄。幽人自多思。落日扶青藜。扶青藜入南涧。绿草寒烟溪上迷。残霞开处石泉鸣。竹露零时幽鸟啼。文章前日金銮殿。岂知浮生东又西。青云今作马生角。岭外旅魂空转凄。长安梦罢楚天碧。洞庭云消孤雁嘶。苍苔谢屐自成痕。白首陶巾愁欲低。云容水态共鲜明。啸志歌怀聊自题。长沙千里孤臣在。圣主何时降紫泥。

送孔巢父归江东[编辑]

烟花三月江南景。日暮孤舟千里归。青山芳草自伤心。夕露垂珠霑客衣。芙蓉明月精神秀。美玉自含荆山辉。披氅久卧竹溪边。绿绮高泫知者稀。烟霞玉洞一夕辞。风雨人间多是非。昨梦江花照江国。几枝繁英迷钓矶。归心此日逐东风。杳杳一雁秦云飞。青霞奇气带离愁。白云高思何依依。临风鸣罢别鹤声。锦帆高挂斜阳晖。青莲居士如相见。为问何处采芳薇。

三五七言[编辑]

新丰酒。龙门桐。幽人奏阳春。石室鸣长松。阳春已罢绿水乱。笙鹤一声生碧空。

别海皋倅梧阴[编辑]

遥遥路向西。望望山川豁。宿昔此为客。今朝此为别。狂风吹我行。远作湖海期。临岐更回首。悠悠伤我思。

老马[编辑]

老马枕松根。梦行千里路。秋风落叶声。惊起斜阳暮。

浩然亭[编辑]

旷望登高亭。长空云岫列。幽人弄玉箫。沧海生秋月。

游藏仙洞[编辑]

缥缈神仙府。天风松桂香。青鸾去不返。碧海春茫茫。

净土寺[编辑]

青松萧瑟白莲山。佛殿丹青烟树间。残花落地无人扫。只有高僧相对闲。

送郑静而游清平山[编辑]

我送郑君之清平。清平雪景今应好。岁云暮矣归来时。收拾奇观为我道。

别金杨村[编辑]

蓬莱仙子别杨浦。驴背江山独去人。佳期趁得东风节。湖上梅花细雨春。

游神光寺[编辑]

杨浦闲人独去遅。碧峯云影惹寒衣。停车遥望远郊外。日夕断桥僧独归。

瀛海监呼韵[编辑]

江燕飞檐白日斜。秋波遥看远帆多。仍想江东张翰去。玉鲈银菜兴如何。

芝川呼韵[编辑]

杨柳依依午景遅。数间茅屋一晴池。主人多有风流意。欲与嘉宾设小卮。

道成庵偶吟[编辑]

古寺锺清明月生。银河寒淡白云轻。山僧不管前溪水。为借骚人一夜声。

其二赠人[编辑]

碧溪鸣玉映枫林。山水孤怀半月琴。仙子不来秋已暮。古楼斜日独登临。

题杆城清涧亭。次杨蓬莱韵。[编辑]

海上琼楼鹤发翁。凤箫声里倚长空。斜风细雨一千里。多少烟花相暎红。

题咏月楼[编辑]

高楼樽酒一声笛。落尽梅花明月高。玄鹤清音天外闻。白云千叠洞中飘。

登干凤寺南楼偶书[编辑]

远客有恨无人知。隔溪千树梨花雨。芳草迢迢暖更青。楼高不见乡园路。

睡后题源师轴[编辑]

画楼南畔玉栏干。重叠烟花暮色寒。莺语一声春梦破。却疑身世在邯郸。

题镜浦二首[编辑]

蓬壶一入三千年。银海茫茫水清浅。骖鸾今日独飞来。碧桃花下无人见。

朝元何处去不知。玉洞渺渺桃千树。瑶坛明月寒无眠。万里天风香满浦。

观海[编辑]

钜鳌拂云千峯碧。长鲸吸海万里空。中间日挂扶桑树。我欲穷源御大风。

逢友人[编辑]

江南雨歇草新青。碧岫云生湖月白。玉人相对抚瑶琴。竹叶之下飮竹叶。

朴渊瀑布[编辑]

雪瀑冰崖䇯半空。银桥千尺挂天中。山僧莫道花时好。春日谁看白玉峯。

咏月[编辑]

天借瑶台镜。飞来碧云端。只恐明朝流影尽。夜阑相对不知寒。

山斗寄我诗一章。传者迁延。今始得见。是与元白邮筒无异。感成两绝。作久别离。随步其韵以寄。[编辑]

久别离但相思。世间万事皆东流。梅花零落一年暮。天末白头怀旧游。

但相思不复道。古来世上知音稀。独抱瑶琴卧明月。水禽啼尽白云飞。

次杜诗天末怀李白幷寄[编辑]

故人江海隔。岁暮奈愁何。万里信音少。十年离别多。晩云岩下宿。水鸟镜中过。恨却相思苦。临流看碧罗。

江楼偶吟[编辑]

江楼日欲暮。天末孤云愁。樽酒此佳会。风流四海俦。

松竹[编辑]

落落阶上松。苍苍阶下竹。中有一仙翁。岁寒看松竹。

游枫岳山[编辑]

万里风驱银海浪。千重云卷玉芙蓉。仙人白日骖鸾去。望断丹霞缥缈中。

送月梧之蓬莱[编辑]

我送月梧客。万二千峯玉。秋风落叶时。驴背寻行迹。

题画雁[编辑]

烟渚水空流。芦花白如雪。中有无群鸟。不鸣坐终日。

栗谷先生呼韵[编辑]

潮生海口雁声秋。一叶孤舟逐水流。玉笙吹落梅花曲。碧海长天远客愁。

企斋偶吟[编辑]

朝旭穿林入户斜。拥𬬻闲坐白云家。琼杯满酌流霞酒。玉笛声飞落雪花。

正因寺偶吟[编辑]

清若空一壶酒。荡漾游子情。君今不醉将安去。虚名比如云月形。

题奇公第咏月楼[编辑]

长安风流酒仙人。乃在长安高阁里。夜抚天上云。朝漱阶下水。流霞酌流霞。咏月思咏月。何时著鞭乘鸾来。共与酒仙醉高阁。

净土寺别友人[编辑]

野寺当炎热。西南喜得朋。观书爱夏日。看剑惜春冰。曲学非孙子。清诗是杜陵。如今离别后。夜榻独悬灯。

送吴兄之长城[编辑]

试发悲秋句。因成送远吟。艰难今日别。风雨几时衾。画烛啼红泪。瑶琴怨玉音。无情尚如此。有意自难禁。

题林和靖访梅图[编辑]

明月梅花落。柴门鹤影孤。山中人似玉。萧洒立西湖。

登龙岑[编辑]

落日没西山。寒烟生远树。徘徊起清兴。歌吹长安路。

题金醉眠画图[编辑]

春雨过长江。花红莎草绿。蹇驴不能舟。日夕烟波阔。

访洪太古不遇[编辑]

谁种白玉桃。枝枝香满雪。何时共主人。对此消永日。

松岳闻筝[编辑]

远客身千里。佳人手一筝。白云天外路。离别独归情。

宿山房[编辑]

磬声发云崖。石门生明月。灯前醉不寐。窗外鸣风雪。

游天磨山[编辑]

曳杖千山月。飘衣万壑风。凤笙声一曲。寥亮碧云中。

集句[编辑]

青灯一帘风。白雪千峯月。共对三载面。玉箫梅花落。

次荷谷韵[编辑]

月黑夜如年。对言荷谷仙。瑶琴弹一曲。鸾鹤自翩然。

杨花[编辑]

杨花多杨花。飘然烟渚落。江风日夕起。疑是龙山雪。

赠山人[编辑]

山僧乞句来。为书数三字。山僧拂云归。高卧湖山翠。

葡萄图[编辑]

横枝连铁索。结实乱明珠。粉图亦足宝。相对老江湖。

赠友人[编辑]

𥏹𥏹龙凤姿。芙蓉出秋水。弹琴万古心。天末孤云起。

春日[编辑]

杨柳依依江水生。桃花如雪落无声。青霞乍卷瑶岑瘦。独倚兰舟吹玉笙。

风雪偶吟[编辑]

冥雪连天地。寒斋烬水沈。浩然清兴足。松竹是知心。

送友人[编辑]

相别青山外。临风独徘佪。思君何处是。明月杜鹃哀。

送人[编辑]

草草斜阳别。烟花古路微。溪流如有意。呜咽送君归。

赠美人[编辑]

白玉翠眉儿。独行暮山紫。心忙路不穷。罗袜纤尘起。

挽人[编辑]

嗟君四十秋。魂断黄泉月。愁云锁暮山。哭罢松楸碧。

梦中偶成[编辑]

江月伴山南。渔樵寄此生。秋入江湖素练横。月上天心金镜明。黄花满山暗香清。鸿雁眇眇云间鸣。琴流绿水出世声。笛奏梅香怀故情。梦罢此身轻。窗外碧霭平。

赠释珠上人归蓬莱[编辑]

曾闻海上有蓬莱。一万二千峯如玉。仙人举手相招我。紫洞香风碧桃发。吾将理屐归去来。一笑瑶台卧明月。珠师今向此中去。空对清秋远相别。

赠友人[编辑]

花村沽美酒。对酌暮山青。诗成凌乐府。笔落傲兰亭。

游天磨山[编辑]

芒鞋踏尽千峯雪。竹杖行穿万壑云。身在半空驰远望。地形穷处二江分。

游神光寺[编辑]

骖鸾飞上礼仙坛。琪树千林露气寒。白云似解游人意。为卷南山与北山。

送人[编辑]

千里此为别。一樽何日期。乡园梅信动。须寄两三枝。

拾遗[编辑]

送龙门山人归蓬莱[编辑]

东溟渺渺碧桃老。紫洞香风云外飘。千树梨花白玉府。万行杨柳赤栏桥。仙人去后台空在。凤管声中怨未消。明月满山笙鹤远。九霄春色晓迢迢。

送友人[编辑]

客行何太忙。不畏溪桥暮。青山一片云。散作江天雨。

西湖[编辑]

山峻天低树。夜明花得月。中有杨浦翁。乘舟万顷绿。

读文山诗[编辑]

读罢指南诗。丹心誓白日。万古天地间。丈夫应无敌。

春游[编辑]

东风三月暮。春色似新图。远柳绿垂地。落花香满湖。既无尘世事。谁识余心娱。驴背归来晩。高阳访酒徒。

惜春[编辑]

雨歇云收丽景新。琴书萧洒画中人。墙角狂风碧桃落。三杯绿酒惜馀春。

吹笙[编辑]

青山雨过白云生。春晩前溪玉镜清。驾鹤归来尘世远。碧桃花下坐吹笙。

赠山人[编辑]

朝游枫岳暮香山。心似秋江带月寒。千劫俗缘磨更尽。白云孤鹤去来闲。

游江南寺[编辑]

江南萧寺浪迹多。烟雨之中多少楼。长笛一声落云外。白鸟双飞芳草洲。

沙漠寺[编辑]

北殿香烟袅。仙坛露气清。百川知不远。遥夜送寒声。

入冠岳[编辑]

望瀑相逢地。丹崖瑶草新。尘缘犹未断。还作出山人。

早春[编辑]

幽谷春光动。冰消石涧清。禅窗知不远。林外磬飞声。

茶烟[编辑]

玉洞春烟湿。柴扉山日夕。幽人了煮茶。独闭云房宿。

三五七言[编辑]

烟云朝。落花夕。年年别离苦。草草河桥泣。长安陌上好相见。醉逐飞絮春三月。

题楼院[编辑]

去年九月江南路。今年九月山东道。年年为客白发生。佳节于人亦草草。江湖水落鸿雁来。梦入乡山秋未老。古楼日暮凝寒烟。独采𬞟花强盈抱。

读易阳山[编辑]

独来有何意。高卧阳山中。山深松柏老。日暮生䧺风。弹琴曲谁和。读易理何穷。思君望明月。白云横天东。

怀人[编辑]

萧萧秋雨过荷塘。露冷莲房红粉香。瑶琴弹尽月流光。楚水素山愁思长。美人千里独断肠。绣幕悄然清夜凉。

送人[编辑]

明月清秋夜。琴尊送别时。山阴白雪曲。一棹更相期。

白鹭[编辑]

芦花白鹭宿。露湿秋江寒。何处一声篴。月轮生远山。

水锺寺[编辑]

寺压层霄畔。人稀石迳荒。滩声两峡月。雁影一天霜。雪竹空寒翠。风梅自暗香。锡飞孤鹤过。僧返水云长。

四鹄次李白山人劝酒韵[编辑]

岩泉㶁㶁。山月皓皓。百尺长松孤鹤栖。数茎馨香有芝草。朝飧松叶暮茹芝。逸气凌云玉色好。避秦超然脱尘网。千树碧桃春不老。鸿鹄在云表。肯与鸡群争。荷衣拥鹤驾。龙颜亦自惊。国本自此定。汉业终有成。归来卧松阴。临泉洗俗情。汉鼎几危谁更扶。浊流千丈何能清。不如青山白云边。潋滟流霞相对倾。

远望龙津渡口[编辑]

高台时极目。涤荡世间愁。舟印青天月。山园碧水流。花香朝浥露。松籁夜疑秋。皎皎烟霞表。长寻麋鹿游。

正阳天一台[编辑]

我有栖隐处。正阳天一峯。秋天一轮月。长风万壑松。瑶草绿萋萋。采食驻衰客。笙鹤来迎处。云外驾青龙。

临川[编辑]

惜彼春色暮。爱此石泉清。落花满东流。谁知骚客情。徘佪月出山。啸歌听松声。

寻春[编辑]

朝渡白云桥。迹与尘世踈。青山春已暮。水色淡清虚。落花随逝波。游人坐玩鱼。长歌世不知。伴月独归庐。

弹琴[编辑]

弹罢峄阳之枯桐。一轮凉月上遥空。阳春一曲谁更和。金丹已炼药炉中。飧𩃝颜似花。吸日御冷风。冷风舞羽衣。不向瑶池将何归。

和陶诗[编辑]

我无尘世婴。独抚绿绮琴。青山生白云。流水自成音。冷冷七弦上。古意谁能寻。高歌人不知。独飮还独斟。安贫有馀乐。复圣我所钦。寂历松风声。悠悠千古心。

[编辑]

聡不学师旷。明不学离娄。尘心洗绿水。万几静相酬。高卧碧云间。不知节序周。琴书静相对。乐天有何忧。优游却忘归。明月为明俦。超然出尘世。潇洒自无求。

和咏荆卿[编辑]

皇天厌嗜杀。大命已绝嬴。千里亦足王。一士可为卿。燕兵天下精。可期蹴秦京。如何太子愚。浪得侠客行。拥篲屠肆间。荣宠冠簪缨。高歌激豪气。眇视当世英。神剑决浮云。匣有蛟龙声。阴虹逼太阳。天意怜苍生。轻身拂衣去。易水悲风惊。那知社稷墟。期成身后名。狂心先变色。惴惴趋彤庭。趑趄独被戮。利戟屠燕城。慈父断子元。万事何经营。得师徒速祸。补导竟何成。怅望黄金台。怀贤无限情。

偶吟[编辑]

三月杨花渡。一杯洞庭春。浮云身世一梦空。世无知音愁思新。明朝大咲拂衣去。终老垂纶清渭滨。

题画帖本文缺[编辑]

===水边茅屋===

竹篱萧洒绕湖边。柳色参差泊彩船。忽见金轮浮水底。始知凉月上中天。

访友[编辑]

千层列峀抽新剑。百尺悬流触石桥。仙家住在白云外。携酒相寻不待招。

梨花燕[编辑]

良辰已过群芳歇。唯有梨花雪色新。玄鸟独飞疏雨后。却依枝上弄馀春。

芦雁[编辑]

飞过白云千里外。宿依幽草暮江湄。缯弋不须频掩取。随阳栖息本无为。

梅下兰[编辑]

梅花兰叶共幽期。馨德同全霜雪时。踈影婆娑明月下。繁华羞比牡丹姿。

坐石矶[编辑]

行寻涧水碎琳琅。萧洒忘机坐石床。万紫千红春意烂。超然遥望白云乡。

折竹[编辑]

森森碧玉千竿直。中折犹持不变心。雨洗妍妍垂绿叶。清风来处动啼禽。

渡江[编辑]

古木阴阴翠满路。沧波渺渺人难渡。愿上兰舟买酒归。柳绿前村佳节暮。

石上鸣琴[编辑]

月光遥上碧山岑。风露凄凄洒万林。良朋谁识峨洋意。石上吾将抚玉琴。

暮鸦[编辑]

秋晩芳洲水自流。群鸦啼尽江天暮。渔舟款乃一声高。落叶萧萧飞老树。

卧舟眠[编辑]

松影参差绝壁斜。白云初卷远山多。孤舟独卧成闲睡。时有清风水自波。

暮渡桥[编辑]

澄川浩渺绕前山。铁壁巉岩耸几尺。短桥烟暝独归人。应赴花村碁友约。

知足寺听雨[编辑]

石迳岩峣绕几重。寻真初住一枝筇。青灯影里长安梦。细雨声中古寺锺。松籁入琴清韵远。花房含露暗香浓。潜思静处尘心净。却望阴云锁玉峯。

读易杂说[编辑]

天体大而无外。天行健而不息。是乃道体之用也。性情即是干也。功用妙用。乃性情之著见者也。非于性情之外别有功用也。

龙者。动物也。潜则未动。是乃不动之中自有欲动之几也。阳虽在下。其有将动之意。则与潜龙一也。引而比之。

终日乾乾者。操心省念。无一息之间断者也。戒惧之意少有所间。则怠慢之欲萌动。此终日乾乾者也。然于日暮之后。人气从而少倦。不如平朝志气清明之际也。必须更加警惕。然后可以胜血气之懈念。主于义理之正矣。

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此乃程子之语。而与横渠西铭同体也。有何太深之意耶。人物之生生不息者。莫非天地好生之理也。此理在于人而为仁。虽有人物之分。亲踈之异。而其一理通贯无间者。固是仁之大体也。

自强不息者。乃君子体天学道之义也。盖生知安行之外。必须勉强而得之。不待他人之戒。而自有进修之益矣。怠惰之欲。敬而胜之。昏罔之思。思以明之。淫邪之萌。理以防之。此乃自强之道也。

必自强而习之。习而渐至于化。化而终至于不息则道成德立。其在于是矣。

或跃在渊。难进之义也。盈不可久者。功成易退之道也。

仁以为本礼以行之。义以为主而贞以守之。此四德体用之道也。

人之处事也。知以明其义。正以善其端。固而守其道。然后可以终始无差矣。

君子之行。由微而至著。平居之时。欲必慎行必谨。然后可以施于为政。推而为善世之化矣。萌于心者闲之。发于外者谨之。此内外交相养之道也。欲当作言

人之明知者。或有能见其始而不见其终者。皆不能真知之故也。苟能思之。思之以造透彻之域。则可以知始知终矣。贯终始彻表里者。乃致知之道也。然则知终之义。尤重于知始者也。

学聚问辨。宽居仁行。与中庸学问思辨行者。一致同归。学问之后。必有慎思之精。然后可以得义理之正矣。行之也笃。可以无间断。而仁无私若。宽无急迫。然后德性浑然天成矣。

先儒以敬义四勿。分为乾坤学问。然以余思之。盖一体同归者也。必于静时有敬直之工。然后应物之际。可以勿视听非礼矣。动时主于义。然后可以无非礼之言动矣。由外交修。动静相养之法。实在于斯矣。

[编辑]

先君子不幸早世。所著诗文。散逸殆尽。不肖号泣以求。叔父口诵五十馀篇。使之缮写。而常言山人性俊。曾随汝父于阳山寺。抄录诗文。今不知存殁云。不肖常切思想而广问之。昔在杨州。有金漑者来见。自称性俊。下山已久。袖出先君子诗什易说若干条以示。太半则已失于兵燹云。不肖庄读泣血。质诸叔父。则曰果是汝父之所述。而传写多差。即并正之。不肖曾以世所传诵者。请笔于金先生玄成。刊布有年。今以追得者。倩书于李相公弘胄。合刊为一部。名笔足以不朽。庶托终天之慕云。

崇祯丙子春。不肖孤有海志。

杨浦墓碣铭[编辑]

白沙李相公恒福

昔我昭敬大王大阅于西郊。余往观焉。日旰。观止矣。行游邻舍。先有冠童数十人。游服离坐。适见行间一小生。凤眼星煜。德宇渊停。出班而揖余。同行者睥睨。语移时。视下言徐。如类有道者。余心异之。肘之问谁。友人曰。子不识耶。是世所称神童崔氏子淀也。夫夫九岁辞家。负笈海州。从栗谷受诗史。笔追怀素。诗类青莲。馀事音律。旁通绘事。琴啸笙笛之戯。梅竹芦雁之妙。凡诸曲艺。允瑧其极。骎骎乎有古作者遗韵。异时张吾群而主夏盟者。将在于斯。明年乙酉。闻成进士。后五年己丑冬。人以讣告。余怆焉失图。若掌珠之坠于渊也。又后二十有二年。其胤子有海。以其家状逐臭于老夫。按状。崔出海州。为望族。高丽文宪公冲。位冢宰设九斋。一时名流咸诣九斋。时称文宪公徒。东方之学。盖由冲始。至谓海东孔子。其后有讳埥。卒官礼曹佐郞。生讳文孙。司宪府监察。生讳琼。训炼院都正。赠兵曺判书。生讳汝雨。渭原郡守。娶忠义卫李凤年女。以隆庆戊辰生君。灵苗既秀。粹乎其生色也。若皓月之扬辉。六岁而孤。能自嶷嶷有立。家人杀鸡。闻其声。恻然却不食。家兄劝学。抶其不勉。辄自进夏楚。受罚唯谨。及兄之亡。瘠色洵涕。越礼心丧。抚其遗孤。同室而居。自写易经击蒙。训诲不怠。十四中贡试。及入礼围则栗谷为考官。心以师生为嫌。诗成而竟不荐。闻者益知有隐德焉。十七。治姊夫之丧。事无阙漏。吊者异之。及长。德量浑厚。不色喜愠。杰然有向道之志。尝曰。攻文当作大家。学道当作真传。遂澡身饬志。过言不再。群居稠坐。不见崖岸。闺门如严宾。勗率以敬。尝制深衣幅巾。燕处钦钦。刮磨俗习。离经辨志。或曲耾假寐。或通宵静坐。妻孥未尝见惰容。尝从聘氏于外邑。邑大而饶。百工咸备。君一无问何。萧洒而已。每言遇有一事。必以三隅反之。故庶免差谬耳。栗谷尝记君天资超卓。他日所就不可量也。其见称于先辈如此。心慕古人九族同居之乐。义田祭田之制。尝欲遵行而未就。其友人尝言与崔淀同处日久。一不闻声色之谈。自治之严。盖此类也。其卒之年。入闻庆阳山寺。闲户深居。课更读易。因以成疾。手书朱子跏趺静坐。默视鼻端。不用杂虑。可以治疾等语。以资调炼。遂不起。得年二十有二。吁短哉。幸而天假君数年。使义益精仁益熟。则其所树立何如也。君字彦沈。自号杨浦。配高灵申氏。郡守鸿渐之女。骆峯先生光汉之曾孙。与君同年生。少聡慧。颇识小学等书。性至仁。见牛之生。不忍食其肉。既以未亡自居。断发溢糜终焉。是岁癸巳十二月也。葬在杨州绀坡。君初葬龙津。戊申十月。移葬于绀坡。有一子。即逐臭者。亦嗜儒。天将以是偿之耶。铭曰。

有有之而不施者。无无之而能施者。无而妄施者灾也。有而能施者宜也。呜呼。崔君之有。天若将以有为也。其止于斯者。竟归之谁欤。

挽词[编辑]

李廷龟

有友今亡矣。无端梦见之。长寻临诀语。独记赠行诗。宛尔龙蛇字。森然玉雪姿。青山一抔土。衰白泪双垂。

[编辑]

申钦

蓬海几清浅。尘寰从纠纷。阅人谁似我。旷世少如君。丹鼎悲无迹。黄庭尚有文。馀生泣凤髓。那复赋停云。

[编辑]

郑协

风流文采擅华年。尘界何时送作仙。天上玉楼长惜别。地中金碗更移阡。百年交道重泉里。半世追游逝水前。所幸馀芳留豹蔚。典刑堪寿托青毡。

[编辑]

李绥禄

天上人间二十年。伤心追递玉楼仙。乘黄凡马怀长恨。眉白孤儿保旧毡。雪暗杨花驴共䇿。灯残莲社枕相连。至今三绝人称颂。往事幽吟泪迸泉。

[编辑]

赵缵韩

洛阳才子英妙龄。昂然海鹤毛骨情。长留诗句满人世。早攀仙籍归蓬瀛。一儿端明孝思永。双墓各在悲心生。休恨龙湖十九载。合宅且乐西原茔。

[编辑]

具𡩄

皎皎精神秋水澄。彩毫挥处凤龙腾。欲知宇内诗声满。看取人间纸价增。杨浦烟花三月酒。匡山风雪十年灯。幽明愧负平生志。独卧宫庐涕满膺。

过杨浦旧居[编辑]

韩浚谦

子在巫山岁。吾叨北海交。神驹初出水。黄鹄始辞巢。才为明时进。名从厚夜抛。柴门傍江次。长忆月中敲。

岁己卯。亡友崔杨浦年才十二。与余相遇于白莲精舍。乘月屡访其居。今忽过此。因感而有作。

石洲书[编辑]

权韠

见书知虚枉。深用慨叹。韠于尊先大人。虽材品悬绝。而生岁不甚相远。自髫龁之年。辱侍下风。得闻緖论。而只今三十年。茫然若梦中事。一时篇什不为不多。而了不可记。恒自慊然。只记游岭东时所作一绝。云蓬壶一入三千年。银海茫茫水清浅。鸾笙今日独飞来。碧桃花下无人见。举世传诵。以为非烟火食人口中语也。尊先人天资脱俗。精彩动人。为诗。以清丽为主。每于众座。挥洒啸傲。傍若无人。望之如神仙中人。侪辈方以远大期之。而竟尔早夭。如仆顽愚无状者。至今在世。天之用意。有难测识者如此。可胜叹哉。往者见足下于稠人中。以为故人不死。深欲相从以托末契。而病伏一适。无缘会合。存殁之感。寻常往来于怀。玆承辱教。令人感涕。不自觉言之至此。愧悚无已。希雅亮不宣。辛亥四月念四日。

杨浦崔公行状[编辑]

杨浦崔公卒于万历己丑。距今二十四年。乐善之士。益慕尚之不置曰。呜呼。世不复有斯人也。士得于行。即才不逮焉。用不辅体。不备。士成乎艺。即无德以先之。举末而遗本。不实。其惟杨浦公乎。文质彬彬。吾无所间矣。呜呼。世不复有斯人也。所谓杨浦者。即公之别号也。公讳淀。字彦沉。其先海州人。世居京师。始祖讳冲。显丽氏朝。以经术训一时学者。有草昧之功。世称海东孔子。官至中书令。谥文宪公。文宪公之后。绍德袭训。法象惟肖。名公达官。世载厥声。至国朝不绝。曾祖讳文孙。实为司宪府监察。后用报本之典。赠吏曹参判。大父讳琼。卒官训炼院都正。赠兵曺判书。皇考讳汝雨。终渭原郡守。自都正至渭原。两世连用武资。而益树清白之风。母尚州李氏。公六岁而孤。其学于伯兄。尚幼也。勤勤自克。不烦劝饬。所读经史。靡不通晓其义。颖悟绝人。卓然夙成。见者皆以神童目之。姿貌白晢如玉。性沉厚肃庄。寡咲与言。不作喜怒之色。盖自髫龁时已能如此。九岁。挟册游栗谷门下。栗谷甚重之。传授诲谕。责望异常。不少以童子视公。故其称赞之语。有曰天赋卓绝。德业不可量云。同门之士。叹服推逊。虽倍长于公者。皆折年请交。不敢以其齿加公。十四。举南宫司马。其词绝高。栗谷见而艳之曰。可冠多士会试。栗谷适为考官。公以嫌自避。诗成。竟不纳卷。闻者韪之。其后月汀尹公为国子祭酒。异时数闻公名。至是首延公于斋舍。日课其业。华问弥大。十八。中进士选。公既以博学多能。早列俊造。其在辟雍。六馆尽倾。得一咲语。人自为荣。惟恐不得当也。过从者藉其光彩。而公自视若无有也。不伐其能。不显其长。群居不违众立行。而至其自守之处则确然不可动。不好戯谑。不侵为浮薄亵慢之态。在辈流中独然。由是士无贤不肖。无不亲公爱公敬公重公。咸指公国士。交游日附。慕悦追随之盛。可信公名实。而公益不自喜。不屑流俗。雅意山水。屡与其朋友揖。跨驴出门。一童奴背锦囊随后。搜幽剔胜。网罗物色。收之于胸臆而发之于翰墨。故所作多世外之语。尝游江陵镜浦。轩举拔俗甚。观者至疑公于神仙。平居绝不诡随。习静一室。书策琴瑟在前。焚香匡坐。竟日吾伊声矣。公非有故及病。未尝斯须去学。丙夜而寝。鸡鸣而起。率以为常。最好周易。戊子冬。在闻庆阳山寺。刻意精究。废宿忘餐。长跪一木床。服勤弥厉。伏羲文王周孔之旨。庶几得之。然攻苦过当。以此媒疾。遂至不救云。易箦之前。犹手书朱夫子默坐存心之训。欲以自督其身。盖所笃者居敬。故虽疾革。不辍其功。尝有书论学而亦归重于斯。夫衽席之间。人情之所易忽者。公处之。容色益庄。俨然若肃容之时。侍婢窃识视之。终始不得其异貌。古所谓冀缺庞德公之徒其则不落莫也。最不可及者。绝口不谈声色。诸尝习公者。愈叹其贤。植操高远。非真传事业则不肯责己。博爱及物。家人杀鸡以供。闻其声则辄投箸不忍食。其感发仁术类此。至于孝友。其所执之者。事母奉养承顺。靡有馀力。伯兄之卒。哭泣哀恸。无异亲丧。三年不听乐。不飮酒食肉。礼寡嫂抚孤侄。倍蓰常情。尤善治丧。丧妹夫。其礼克备。无一毫遗失。公时年十七。闻者以为难。公又好古颇甚。于时尚辈驰。深衣大带制度之古者。俗辈咲之。有志者格焉。公独慨然不顾。服之无疑曰。不可以吾身失古人之意。宁失今人之意可也。又曰。厚宗子莫如祭田。赡九族莫如义田。行于古。曷不行于今。举世失之。吾顺之。是尤而效之也。吾有以去取之也。虽不利于年。未获施设。其有志如是也。公业己好古而又能践之。见诸行事者。恒一古人也。祭祀必怵惕如在。其追远古人也。将死。禁祈祷勿为。其知命古人也。他皆视此。此姑其表表者耳。呜呼。世之暴弃不检者。闻公之风。亦可以少愧矣。公为文章。必以大家自规。诗服膺盛唐。清越俊逸。高者入李翰林室。下犹不失其门户。元白以下。即掉臂不顾也。文豪而博。赋辩而雄。并比肩于诗。而敏速如神。腕脱立就。平日所述甚多。厄于兵火。扫地无遗。其托于人口者。廑廑行世诗文仅若干篇。笔法端劲遒丽。六岁已造堂庑。隶书祖述东晋。得王右军之筋。章草靡所不仿。而尤逼真于怀素。日满四方之求者。门限穿穴。挥洒翩翩。而必写四勿箴。自我志之也。即人人警之。奚啻笔谏哉。丹青善梅竹翎毛。点画入妙。然公雅不欲以馀事自名。文章且薄之。况绘事乎。以故恒秘之不出。音律古。周郞不敢顾也。弹琴吹笛啸歌之事。皆不学而能之。古乐有笙簧。时人不识何器。或以强公。公为之一试。赴曲中节。宫商合度。业之者不熟于此矣。盖于声有天得之妙。故于乐无不通之技。夫乐岂浅浅然哉。六艺是处一焉。古者不习此。不名为士。公岂掩于近世之情。舍之而不进于古也。呜呼。公可谓通方不器之君子矣。以才如此。以德若彼。济之以寿。益之以学则光辉日新。泽今与后。岂足道哉。惜乎修短有数。业未竟而窒。天之不啬于公才德也。其命何贾生,陆郞之不若也。呜呼甚哉。公享年仅二十有二。死之日。一世知名之士。无论尊卑贵贱新旧亲踈。无不出寝设位以哭。公之丧。其殡在堂。无不渍酒致诚以酹公之灵。及葬。无不变服执绋以导公之柩。眷眷追思。恒言及之。愈久而不更。公何以伏诸公至此哉。其故亦可知矣。妻高灵申氏。故翊卫讳鸿渐之女。与公合德。有至性懿行。而别有状可详。故略之不录。有一子曰有海。有海既改葬公于杨州绀坡之原。申夫人祔焉。以状走余。益谋所以不杇公者。余熟闻公平生事迹。未尝不啧啧称善。故不敢以非其人辞。谨因其状。撰结如右。万历四十年冬十有一月二十五日。权知承文院副正字从仕郞。踈庵任叔英谨状。

[编辑]

呜呼。余于崔君丱角时。得见于其兄之丧次。禀质粹美。容䫉端温。执丧以礼。望之嶷然。知其为成就之器也。早从栗谷先生之门。立志以正。学日益进。不但文章才艺而已。一时侪流。皆以远大期之。不幸早世。惜乎。吾见其进也。不见其止也。噫。天之降才。必有为也。而又夺之何遽。理固有不可测者矣。独其遗编。幸有存者。其胤子崔光山有海。有素于余。求识其卷末。其诗格而法。雅而亮。飘飘乎尘埃之外。真所谓一句十瑰而有馀价者也。余于此盖有所感。不以文拙辞。略题数语以归之。

天启五年六月。沙溪老夫金长生书。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