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东国李相国后集/卷六

维基文库,自由的图书馆
卷五 东国李相国后集
卷六
作者:李奎报 高丽
1251年
卷七

古律诗九十六首[编辑]

偶见气球。因寓意。[编辑]

气满成球体。因人一蹴冲。气收人亦散。缩作一囊空。

气球答[编辑]

造物亦蹴汝。飞到九天涯。如今蹴已罢。气缩是其时。予猒生故有是语。

断牛肉幷序[编辑]

予往者。方断五辛。因作一诗。其时幷断牛肉。然心断而已。适无眼见其肉而口能即断。故于其诗不得幷著。今见其肉。斥去不吃。然后以诗述之云。

牛能于甫田。耕出多少谷。无谷人何生。人命所自属。又能驮重物。以代人力蹙。虽然名是牛。不可视贱畜。何忍食其肉。要满椰子腹。可笑杜陵翁。死日饱牛肉。

奉谢冢宰侍中崔公惠柱杖幷序[编辑]

某启。仆自近年。身衰脚弱。须杖迺起。先是。伏蒙钧慈送与宝杖。自谓此足以支持一生。今复惠一枚。益扶衰苶之身。更护欹倾之步。此杖若存。此心何既。虽至白骨。岂敢有忘。谨成拙诗一首。奉谢万一耳。

十步欹倾九踣僵。感公全与一身强。疏圆节硬分珠琲。莹滑皮匀斗雪霜。杖起方看肩上过。携来偏称手中将。平生多荷扶持力。又许扶衰惠可量。

意有未足。又作一绝奉呈。[编辑]

德望平生谢孔光。敢期灵寿受于王。忽蒙冢宰千金贶。公路扶行亦未妨。

相国和绝句见寄。复次韵奉答。[编辑]

金与坚贞玉与光。端知此是杖中王。衰翁已复成强壮。崎崄何能有碍妨。

何须君赐始生光。冢宰由来得贰王。已许扶持欹侧步。从今杖谒亦何妨。

墙颓不理[编辑]

有人劝我理家庄。四壁呀通便不防。数集寿中何计活。不如闲坐吸清觞。集载也

嘱诸子[编辑]

家贫无物得支分。唯是簟瓢老瓦盆。金玉满籯随手散。不如清白付儿孙。

戏赠妓[编辑]

书生于色真膏盲。每一见之目频役。今因身老佯不看。非是风情减平昔。一杯醺醉情复生。无复惭羞呼促席。汝应憎我老丑颜。我亦知渠匪金石。

泉涸酒干[编辑]

舍南泉已枯。舍里酒复断。我殆喉生烟。从玆成渴汉。

己亥五月七日。家泉复出。戏成问答五首。[编辑]

主人问泉[编辑]

寒流依旧涌嵒间。入沼盈盈潋翠澜。为问灵泉能会不。主人还复几年看。

泉答主人[编辑]

盘回萦屈石中间。罅出方成一掬澜。地下泉流多少在。何忧不及此时看。

主人复答[编辑]

我心非必恋人间。却爱金舡泛绿澜。地下丁宁泉亦在。不知能把一杯看。

泉复答[编辑]

汝爱浮觞净渌间。酿时何复涸予澜。地中亦有酒泉在。曷不寻源一往看。

主人又答[编辑]

汝智区区尺度间。谕予归吸酒泉澜。霞旌云帔升天去。渠辈于时得我看。

独酌自嘲[编辑]

闻有芳醪耳辄倾。一杯方到眼还明。自将樽酒供闻见。馀事来干故聩盲。

五月晦日。走笔谢李学士百全送酒。二首[编辑]

门闲家冷无来客。把酒何人慰我情。独有君侯犹记旧。殷勤乞与一壶清。

不因人绞坐澄清。艶艶浮蛆拨更盈。看浮蛆。乃知瓮头。未必苟贪濡燥吻。感君犹记老门生。

吟诗自笑[编辑]

清晨酣得两三杯。长啸招邀好句来。好句来迟佯偃蹇。故应妨我锦肝开。

无客[编辑]

门庭阒寂少经过。分卫僧唯喝唱哗。从此渐成闲气味。不妨时复卧看花。

诵楞严第六卷有作[编辑]

从初至六诵如流。馀复何存了却休。若不贮心归去也。泉台何处纸中求。

南轩答客[编辑]

我昨于南轩。晏起日已暾。盥嗽执经卷。方向手中翻。客有枝木冠。谒我仍有言。以正不以杂。君子义所敦。而此浮屠法。奚为于丘门。我言男儿者。各有怀抱存。士方显仕时。经纬以人文。诗书与礼乐。辅相千载君。既老退闲居。有或事琴樽。此辈吾敢望。无功补毫分。琴樽已非分。事佛有何痕。况复儒与释。理极同一源。谁驳又谁纯。咄哉渠所论。

八月二十九日。走笔谢李学士百全惠生鱼。[编辑]

鱍鱍腥鳞活欲飞。江人来饷尚嫌迟。我因衰病身唯骨。豁与馀膏泽瘦肌。

九月初七日。访枢府朴公椐。观所构新宅。富贵萧洒兼备。皆出意表。诚不可虚赏。及酒酣走笔。记所见奉呈云。[编辑]

我有一区庐。风雨犹不庇。赋分元自穷。徒忝丞相位。予常言宰相之穷。无有如我者。观公此台榭。幻出神仙地。他人费钜万。争肯略侔似。由公眼匠妙。所作出非意。如此迺相门。而我安敢企。有竹立修修。不与江南异。奇花与美卉。杂错纷锦绮。黄菊冒霜开。已可泛金蕊。何必待重九。不妨先日二。主人闻此言。拍手即大喜。呼出玉樽来。今日能事已。

重九日。朴枢府相公复邀飮。即席走笔。赋诗以呈。[编辑]

谁讯堂中华发老。尚无门外白衣人。赖公唤与开欢飮。免负今年泛菊辰。

又以别韵赠之。此二诗皆和。至数四首。后忘之不录。[编辑]

舍公何处豁吾情。畦畛无施示坦平。一笑一言温可掬。真他花卉亦秋荣。

九月二十九。朴枢府又邀飮赏菊。未置酒。即席口号。[编辑]

九月霜风斗顿寒。繁英犹媚绿阴间。客来莫问花多少。黄白交开十八般。公自言菊凡十八种。

妓至又和[编辑]

书生旧习眼犹寒。未惯繁华烂熳间。鲜语花来方始笑。不须黄菊斗名般。

相国及坐客见和。复次韵。[编辑]

嫌他桃李怯侵寒。种菊元无地隙间。莫把花名夸十八。明年添得百千般。百千一作许多

李平章仁植邀飮。醉后奉呈。[编辑]

退藏蜗屋一清羸。枉被佳招喜可涯。病脚迟回初似跛。感情腾跃助成驰。衰颜倚醉风难刮。软话开怀日易移。七十耆翁扶腋到。喜公曾不故人遗。

相国见和。复次韵。[编辑]

间阔难来为脚羸。城中咫尺即天涯。梓乡曾接葭莩幸。药省还追骥尾驰。鬓似雪霜虽各老。心如金石不曾移。要除末礼须勤飮。醉后形骸尚欲遗。

即席用此韵。留别姜郞中出守春州。[编辑]

圣君忧在活民羸。千里分符东海涯。紫阙定将征诏召。青云会向坦涂驰。药阶飘尔身方到。应以遗补见召。棠树依然座不移。借寇未成人自泣。一方唯有爱空遗。

又次前韵。留别金内翰奉使蒙古。[编辑]

知子年来颇瘦羸。那堪远涉鸭江涯。正宜禁省成龙跃。不合胡天汗马驰。曾是文章坛上望。如何边鄙事中移。功成定被钧台召。苍海灵珠肯见遗。

次韵李平章仁植虔州八景诗幷序[编辑]

伏蒙相国阁下和晋阳公门客所赋虔州八景诗示予曰。子尝著此八景诗耶。予曰。古今诗人。赋者多矣。未尝不撑雷裂月。争相为警策者。予惧不及。故不敢尔。公固督予赋之。即次韵各成二首奉寄。但未睹诸贤所赋。焉知不有犯韵者耶。此独所恐耳。

江天暮雪[编辑]

江天无雪亦阴昏。更奈纷纷冒远峦。唯有渔翁醉和睡。洒来蓑底不曾看。

远浦归帆[编辑]

帆远天遥水色沧。未知舡与浪低昂。不须更说如飞去。一转头间又转茫。

潇湘夜雨[编辑]

日落江寒水暝天。夜来微雨更凄然。二妃往事君何诘。洒竹声中正好眠。公诗云

平沙落雁[编辑]

群飞有意乱芦花。半落平沙一阵斜。须慎傍边谋汝者。绕汀临渚几人家。

烟寺暮锺[编辑]

山中除却水声寒。真味尤宜寂寞间。我笑嵒僧多事在。击锺来往自难闲。

山市晴岚[编辑]

非烟非雾袭重重。宛作僧家气郁葱。此是山中无价景。有何廛市落这中。

渔村落照[编辑]

残日明时无处空。柰何偏指水村中。渔翁醉起得鱼晩。价直千金一丈红。

洞庭秋月[编辑]

何事江天得月多。金波交映镜澄波。虽然天朗无纤霭。未害疏林间绿萝。

江天暮雪[编辑]

皓色堆勤未破昏。不分洲渚与林峦。行人走避樵童湿。何处江楼卷箔看。

远浦归帆[编辑]

孤帆横截海涛沧。又被风狂困激昂。无限舟中辛苦态。这边闲望去茫茫。

潇湘夜雨[编辑]

漠漠茫茫夜雨天。巫娥庙在益依然。萧骚声里能无感。被酒篙工取次眠。

平沙落雁[编辑]

赖有汀边木笔花。最宜文字落横斜。低飞欲下沙洲戏。待汝传书有几家。

烟寺暮锺[编辑]

西峯日落暮山寒。响出孤烟杳漠间。一度落残还一度。柰知声亦未容闲。

山市晴岚[编辑]

万叠山深岚翠重。恰如琼壁立青葱。文选云。立琼壁之青葱。莫教风卷须留赏。我爱僧行海浪中。

渔村落照[编辑]

镕金日色映晴空。篱落萧然沙户中。应待渔人乘醉返。半山犹挂一灯红。

洞庭秋月[编辑]

月将江影孰为多。俱是澄澄一样波。凭仗秋晴犹足赏。何人好事翦林萝。

十一月见门前雪积有作[编辑]

门前雪三尺。银岭何嶙峋。儿寒不遑戏。谁肯辊为轮。不杜门犹闭。尚无一个人。倦仆且暂扫。略开线路新。袁安若不死。会有唁来宾。

次韵李相国复和虔州八景诗来赠[编辑]

江天暮雪[编辑]

晚来无处不昏昏。暝色难归戴白峦。远透渔窗惊睡眼。睡醒犹作曙光看。

远浦归帆[编辑]

朝挂湘吴暮蓟沧。唐书有蓟沧二州属幽州节度。须臾决失去昂昂。片时未度相望处。浦远犹看入淼茫。

潇湘夜雨[编辑]

半夜雷潮已殷天。雨声相助大琅然。滩波涨起孤舟帆。狎水篙工尚未眠。

平沙落雁[编辑]

微雪飘飘细屑花。一行直下一行斜。半斜半整真奇景。火急将屏付画家。

烟寺暮锺[编辑]

天阴天霁与炎寒。一样声来暮树间。不有孤烟常作候。也应人与此锺闲。

山市晴岚[编辑]

轻罗染碧水纹重。办作须烦手似葱。为问青岚谁织出。巧成纤縠布嵒中。

渔村落照[编辑]

江云向晚卷长空。斜照渔家㬠网中。海底涌生胡不见。咄哉方始爱残红。

洞庭秋月[编辑]

水国秋凉爽气多。冰轮正好映寒波。波心俯鉴无劳望。不用登山费挽萝。

相国尝和示一首。予每复以二首。未知钧鉴何如。惶恐惶恐。[编辑]

江天暮雪[编辑]

同云飘雪晚来昏。掩尽天涯万叠峦。江上行人归意迫。也除诗眼孰贪看。

远浦归帆[编辑]

未入洪溟大漭沧。已如人戴帽微昂。前帆度了后帆继。任尔飞扬渐杳茫。

萧湘夜雨[编辑]

洒来幸是夜深天。卧听萧萧尚寂然。无赖江边斑竹在。遽能惊我醉中眠。

平沙落雁[编辑]

沙际无田只荻花。有何窥望落横斜。人人焉得机心息。莫遣人禽共一家。来诗云。雁已驯人人亦熟。人禽自在似同家。

山市晴岚[编辑]

翠光笼遍万山重。远似胡天一岭葱。莫把岢岚名一郡。青岚宁入郡城中。

渔村落照[编辑]

篱雀啼残已散空。夕阳犹炤浦村中。逢人面面如霞映。未必渔家享此红。

烟寺暮锺[编辑]

初闻犹混瀑流寒。渐认来从岳寺间。击罢云闲君莫道。白云争肯有忙闲。上诗云

洞庭秋月[编辑]

浦客何须荡桨多。我怜全镜碎于波。维舟侧畔明如昼。细看秋虫上薜萝。

庚子三月日。李学士百全病中大设筵幷妓乐。邀予及朴枢副,崔仆射,朴丁二学士觞之。即席得诗二首呈之。[编辑]

初来欲问维摩病。不分还倾太白杯。慎勿自言生死别。飮中此语忍闻哉。是日。主人连有此语。

阻觌清姿心似渴。忽承喜唤脚如飞。一言相接犹为得。更赏红裙醉倒归。

次韵崔枢府公衍见访。自言路上得诗写赠。[编辑]

结发同游媟莫疏。申之共作孔门徒。予昔与公游学。公以大学生改虎官。历官至枢府。访来应记当年旧。眷眷恩情得可孤。

予亦别作一首。谢携三亥酒来贶。[编辑]

闲门寂寞雀堪罗。岂意君侯肯见过。更把一壶情已重。况名三亥味殊嘉。

次韵李学士百全○幷序[编辑]

四月二十七日。邀两朴枢府及崔仆射,朴丁李三学士。而李学士百全称病不赴。以诗寄谢。予即次韵答寄。亦令坐客皆和。

对客初筵语不喧。伫瞻高驾为临门。忽然驰简称身惫。急欲求医候病源。若也体中生劣气。那于笔下骋豪言。细思此特微痾耳。须待君来倒一樽。

明日。学士又和寄。次韵奉答。[编辑]

吾今退老屏尘喧。子亦闲居懒出门。犹许诗坛攀逸躅。亦容海眼计深源。予与君同读楞严。五阴为贼君何患。君诗云四大非真佛固言。更坐观心除妄想。我方邀致与开樽。

二十九日。又邀僧统守其,大禅师志素,禅师湛其及双嵒住老,金员外设酒。即席得诗一首赠之。[编辑]

二其一素皆生佛。京兆双嵒亦可人。访我从容消永日。不妨倾倒道浆醇。

二其见和复作[编辑]

白雪浑头退老身。恨为尘世一陈人。如今饱听高僧话。始觉空门气味醇。

明日。僧统和寄。复次韵奉呈。二首[编辑]

形骸枯槁已非身。精魄飘零不似人。赖有吾师能起我。饱尝甘露正醇醇。

枉顾闲门大耄身。始知法主视犹人。虽然不飮杯中酽。自有醍醐味大醇。

次韵复和李相国八景诗各一首[编辑]

江天暮雪[编辑]

自是江云易翳昏。那知日色隐冈峦。又疑银浪随风碎。误使人人作雪看。

远浦归帆[编辑]

轻风引去海门沧。帆与孤舟孰大昂。悔我未同船客去。谩劳翘颈望微茫。

潇湘夜雨[编辑]

九疑山暗雨中天。有意何人不惨然。半夜人呼船阁漏。篙工执戽略难眠。

平沙落雁[编辑]

平沙十里暝烟花。雁阵犹能映日斜。弟弟兄兄终不乱。当须晓喩阋墙家。

山市晴岚[编辑]

山中嘉景一何重。岚映晴霞作绮葱。若是齐纨兼鲁缟。不知豪夺几家中。

渔村落照[编辑]

柴户牢关寂寂空。渔人方返夕阳中。鱼篮数得头多少。无柰全凭顷刻红。

烟寺暮锺[编辑]

释子尤宜坐腊寒。寒天来往靡容间。区区声里占时侯。天地无心日月闲。

洞庭秋月[编辑]

浦客无心弄月多。殷勤进棹出冲波。分明已见嵒前泊。朴叶遮头又带萝。

次韵英上人见和[编辑]

江天暮雪[编辑]

鹅毛飞舞散黄昏。入水无踪独被峦。冻缩渔人殊不喜。王孙好作画图看。

远浦归帆[编辑]

不归淮汴即瀛沧。唐书又有瀛沧二州。问尔何之首自昂。瞥过眼前无几顷。际天应独水茫茫。

潇湘夜雨[编辑]

零陵江上雨连天。寄舶游人思悄然。夜久吹灯犹独坐。长年三老已酣眠。

平沙落雁[编辑]

纷纷已扰水荭花。更向沙汀拂拂斜。汝既为宾无特操。有谁容作主人家。

山市晴岚[编辑]

环岩已作翠岩重。绕树还成玉树葱。若问僧庵何处是。青罗一带卷舒中。

渔村落照[编辑]

烟重风微未扫空。人家掩蔼有无中。夕阳忽挂金盘烂。更爱残霞映斗红。

烟寺暮锺[编辑]

满山萧瑟晚风寒。振畅锺声十里间。未到嵒庐吾已想。沙弥忙遽老僧闲。

洞庭秋月[编辑]

一轮分影也何多。炤遍汀沙又印波。把酒若成江上望。石间犹可藉红萝。

七月初二日。浴家池。[编辑]

我今衰弱怯水寒。六月犹无入池浴。今日炎煎胜夏天。始入池中乱澄绿。如坐寒冰不奈久。毛发立竖体生粟。一身炎冷自无常。须臾翻覆一何速。洗尘洗体皆幻妄。谁为能触谁所触。见楞严经。只应达者知此意。我欲譗之道未熟。

哭李学士百全。示朴学士。仁柢。七月十日卒。[编辑]

嗟嗟贤学士。已矣今迺死。齿几中寿年。身涉正卿位。男儿苟至此。逝亦无慊意。所恨一子存。粗足奉家祀。方君伏枕时。被谪向千里。其去才弥旬。尚未知到未。君复奄然殂。有谁主襄事。茕茕一老妇。擗踊哭内次。今岁春三月。于时病已始。大集耆老公。妓乐与俱备。曰是生死别。努力好勤醉。满堂为之悲。其间或掩泪。斯言今果中。吾谓真达理。是亦人所难。犹可语同志。老境寡诗伴。唱酬尝与子。郢质今已亡。于谁斲墁鼻。

朴知院邀飮。方见公以予曾所著有嘉堂记。亲书上板钉壁。即席以诗谢之。[编辑]

霞鹜无嘉语。胡为钉壁悬。不须红袖拂。已胜碧瑶镌。笔有飞腾势。词无篆刻妍。手书诚莫重。心感口难宣。我与公长在。堂兼记不迁。时时聊寓目。莫忘一狂颠。

屋芜[编辑]

慵奴不理家。我亦慵不讨。尘秽盈其前。略不容洒扫。今朝命儿孙。扫地勤不少。虽至于庭阶。刈去旅生草。地清心亦清。于我可谓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