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月峯集 (高傅川)/卷九

维基文库,自由的图书馆
卷八 月峯集
卷九
作者:高傅川
1864年

年谱[编辑]

皇朙神宗皇帝万历六年本朝宣祖大王十一年戊寅七月庚申十三日壬戌丁未。公生于光州鸭保村旧第。

公姿容和厚。神气朙粹。聦敏绝类。在襁褓时。与父母同卧。呼谓川字。考毅烈公大奇之。因以川字命名焉。

七年己卯公二岁

考毅烈公登进士三等七人。

八年庚辰公三岁

九年辛巳公四岁

十年壬午公五岁

十一年癸未公六岁

十二年甲申公七岁

十三年乙酉公八岁

受学于祖考忠烈公。忠烈公最奇爱之。

十四年丙戌公九岁

十五年丁亥公十岁

十六年戊子公十一岁

正月初九日。妣赠贞敬夫人咸平李氏卒。

十七年己丑公十二岁

考毅烈公登增广文科丙科第六人。

十八年庚寅公十三岁

十九年辛卯公十四岁

公虽未成童。文艺超凡。本道监司试士白场居魁。赏论语一帙。

仲父静轩公登进士。

二十年壬辰公十五岁

四月倭奴入冦。

七月初十日。祖考忠烈公考毅烈公。同日殉节于锦山。

二十一年癸巳公十六岁

六月二十九日。伯父孝烈公殉节于晋州矗石楼南江。

公于二年之间。荐遭忠烈公孝烈公毅烈公殉节。惟依祖妣赠贞敬夫人蔚山金氏膝下。仲父静轩公季父晴沙公。提携教训。学业大成。

二十二年甲午公十七岁

九月服阕。

二十三年乙未公十八岁

二十四年丙申公十九岁

二十五年丁酉公二十岁

二十六年戊戌公二十一岁

聘夫人平康蔡氏。赠司仆正忠益之女也。

二十七年己亥公二十二岁

二十八年庚子公二十三岁

祖考忠烈公祠建于光州霁峯山南麓。伯父孝烈公考毅烈公配享焉。

公陪晴沙公渡锦江。和五律一首。有霜落荆门夜。天寒锦水流之句。

二十九年辛丑公二十四岁

三十年壬寅公二十五岁

三十一年癸卯公二十六岁

祖考忠烈公院赐额褒忠。

三十二年甲辰公二十七岁

三十三年乙巳公二十八岁

中进士三等第五人。晴沙公居魁。

三十四年丙午公二十九岁

晴沙公登增广文科。

三十五年丁未公三十岁

三十六年戊申公三十一岁

十二月祖妣赠贞敬夫人蔚山金氏卒。

三十七年本朝光海元年己酉公三十二岁

四月夫人蔡氏卒无育。

三十八年庚戌公三十三岁

三十九年辛亥公三十四岁

聘夫人光山金氏。宣教郞信之女也。

四十年壬子公三十五岁

四十一年癸丑公三十六岁

晴沙公以贺节使书状官朝天。

四十二年甲寅公三十七岁

子斗纲生。

晴沙公以书状官复命。

四十三年乙卯公三十八岁

四月公在太学。与进士郑泽雷等。䟽斥孽臣废母之论。卞完平李相公扶伦之义。辞气凛然。

十月擢谒圣文科第五人。

四十四年丙辰公三十九岁

九月除校书馆副正字。盖以毅烈公殉节。依事目直付六品。而芸阁之职。出于尔瞻辈乘时逞憾也。

四十五年丁巳公四十岁

拜绣衣御史。弹劾权奸及时宰之贪臧。复启未几。竟为群少之罗织。至有蛇岛之行。旋即蒙恩宥放释。

四十六年戊午公四十一岁

八月夫人金氏卒。

四十七年己未公四十二岁

光宗皇帝泰昌元年庚申公四十三岁

聘夫人豊川卢氏。赠左承旨宣之女也。

八月以书状官朝天。领漂海唐人到京。

皇上嘉其优恤之本。忠顺之诚。赏赐国王银壹百两锦四段纻丝二十表里。赐敕奖谕。时鲁使亦朝天。闻我国素有礼义之俗。来访于客馆。问书状姓名。答曰高某云。鲁使曰霁峯之后裔耶。答曰王考也。鲁使曰霁峯之精忠大节。天下之所共知也。孰不钦慕。因起拜而加敬焉。盖癸丑年晴沙公朝天时。以霁峯集及正气录。广布于十二国诸使。故今鲁使有此问答焉。时鲁国。即大明太祖第八子杞之所封。

熹宗皇帝天启元年辛酉公四十四岁

泰昌皇帝梓宫在殡。周旋处变。少无违礼。皇上奖其礼制应变之甚详。赐酒馔及银画杯一双红梅一盆顾氏画谱四卷。盖稀赏也。三月复命。时事大变。无意仕进。敛迹于昌平柳村。与郑畸翁弘溟,林掌令得悦,梁主簿千运诸公。诗酒自娱焉。

二年壬戌公四十五岁

仁祖大王在潜邸时。以国事之缓急。再三亲访。而公未肯就命。但荐后山吴希道。仁庙览山水之胜。赐所居号柳川二字。堂前大柿树。即仁庙系马树云。

三年本朝仁祖大王元年癸亥公四十六岁

子斗明生。

春拜兵曹佐郞知制教。与赵缵韩,蔡谦吉,赵裕善八九诸公。禁直有会盟图。盖大殿定位之初。有北虏之忧。朝野恼惧。故公与同僚。以一心赞襄之意。有盟会焉。

六月补南平县监。十一月以试官不进递归。自是常带三字衔。

四年甲子公四十七岁

时有适变。乘舆播迁。公家居闻变。与静轩公倡义至泰仁。闻适伏诛而罢归。

三月拜工曹佐郞。

四月移拜兵曹正郞。赴关西幕佐。有塞下曲二首。脍炙人口。

五年乙丑公四十八岁

三月拜司谏院正言。有乘驲之教。上䟽辞职。

四月拜成均馆典籍。

五月还拜正言。时公与白轩李相公延敕于太平馆。泮儒有违法之事。启辞以正之。

六月移拜直讲。

八月补兴阳县监。

九月与稚川尹公,清阴金公,月沙李公。同参靖社原从功臣一等。录券有父母封爵。子孙承荫。宥及后世之教。

六年丙寅公四十九岁

辞职还乡。家食于光州。

七年丁卯公五十岁

时在光州乡第。闻姜虏之变。急赴尼城。以号召使沙溪金先生从事官。扈卫东宫。来到全州。多有论事策应之备。而扈卫大将柳斐然递授统御使。辟公为从事官。将治兵北上之际。闻贼奴请和而归。东宫旋驾。公亦还第。泣血封䟽。其大槩曰臣之亡祖亡父伯父。俱以闲废。死节于倭乱。臣之不肖无状。幸沐新化。猥厕从班。则非分极矣。夙夜惕念。惟恐忝尔所生。当此主辱臣死之日。未效涓埃之报。罪合万死云云。

赴义到尼山时。贻书斗纲。勿以世乱而废读为戒。

毅宗皇帝崇祯元年戊辰公五十一岁

二月拜直讲。

寻拜掌令。申救朴炡等请收递职之命。连五启。

七月移拜济用监正。

十月补善山府使。未赴递还。

十二月拜礼宾寺正。

二年己巳公五十二岁

四月拜司导寺正。

八月移拜尚衣院正。

九月移拜宗簿寺正。

十一月又拜掌令。时慈殿欲行拜陵之礼。连上二启。极言其非礼。

十二月移拜军器寺正。

三年庚午公五十三岁

三月拜宗簿寺正。

七月拜掌令。启请革罢宫家免税内奴复户之事。晴沙公以冬至使书状官朝天。西郊饯席。以酒杯掷自点之颊。

十月拜直讲。

寻拜宗簿寺正。

十一月赠考领议政。以焚黄事。陈情乞递。特命给由乘驲还乡。

十二月拜掌令。

移拜直讲。

又迁尚衣院正。

寻拜掌令。一月之间。四度承命。皆不就职。

四年辛未公五十四岁

正月付副护军。

二月补灵岩郡守。未赴旋递。

七月拜司饔院正。

十一月移拜承文院判校知制教。

晴沙公以书状官复命。为自点诬陷在缧绁中。

五年壬申公五十五岁

二月拜掌令。上䟽为晴沙公鸣冤。封进从信录。

三月移拜世子侍讲院弼善。

四月拜宗簿寺正。

旋拜掌令。

移拜弼善。

递拜掌令。

六月拜弼善。

七月移拜掌令。

时延平李公进追崇之议。启请罢其职。崔有海私问大礼于华人。启论其罪。请削仕版。

十月付忠武卫司直。

六年癸酉公五十六岁

晴沙公以特命窜于晋州。

四月移付副司果。

五月拜司导寺正。

七年甲戌公五十七岁

八月拜司饔院正。

八年乙亥公五十八岁

祖考赠谥忠烈。

晴沙公以特命量移林川。

四月拜掌令。

移拜成均馆司艺。

九年丙子公五十九岁

六月初六日。捐世于汉上之第。朝野相知。闻其讣莫不嗟惜。金仙源,金清阴,尹稚川,张谿谷,崔遅川,尹海嵩尉,徐达城尉,郑畸翁,洪永安尉,李天默斋,宋栗翁诸贤。皆有哀挽焉。

八月返葬于长城朝会阳卯坐之原。

七代孙辉镇。窃闷遗集刊行之积岁未遑。与诸宗发谋剞劂。而四从弟勉镇收拾断烂馀篇。更述阙略。虑有致误。辛酉秋考订于族叔应教时鸿。又就正于奇掌令正镇。遂删定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