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左氏传/文公

维基文库,自由的图书馆
 僖公 春秋左氏传
文公
宣公 

文公元年[编辑]

[编辑]

元年春,王正月,公即位。

二月,癸亥,日有食之。天王使叔服来会葬。

夏,四月,丁巳,葬我君僖公。天王使毛伯来锡公命。晋侯伐卫。叔孙得臣如京师。卫人伐晋。

秋,公孙敖会晋侯于戚。

冬,十月,丁未,楚世子商臣弑其君𫖳。公孙敖如齐。

[编辑]

元年春,王使内史叔服来会葬。公孙敖闻其能相人也,见其二子焉。叔服曰:“谷也食子,难也收子。谷也丰下,必有后于鲁国。”

于是闰三月,非礼也。先王之正时也,履端于始,举正于中,归馀于终。履端于始,序则不愆。举正于中,民则不惑。归馀于终,事则不悖。

夏,四月,丁巳,葬僖公。

王使毛伯卫来锡公命,叔孙得臣如周拜。

晋文公之季年,诸侯朝晋。卫成公不朝,使孔达侵郑,伐绵、訾、及匡。晋襄公既祥,使告于诸侯而伐卫,及南阳。先且居曰:“效尤,祸也。请君朝王,臣从师。”晋侯朝王于温,先且居、胥臣伐卫。

五月,辛酉朔,晋师围戚。

六月,戊戌,取之,获孙昭子。

卫人使告于陈,陈共公曰:“更伐之,我辞之。”卫孔达帅师伐晋。君子以为古,古者越国而谋。

秋,晋侯疆戚田,故公孙敖会之。

初,楚子将以商臣为大子,访诸令尹子上,子上曰:“君之齿未也,而又多爱,黜乃乱也。楚国之举,恒在少者,且是人也,蜂目而豺声,忍人也,不可立也。”弗听。既又欲立王子职而黜大子商臣。商臣闻之而未察,告其师潘崇曰:“若之何而察之?”潘崇曰:“享江芊而勿敬也。”从之。江芊怒曰:“呼,役夫!宜君王之欲杀女而立职也。”告潘崇曰:“信矣。”潘崇曰:“能事诸乎?”曰:“不能。”“能行乎?”曰:“不能。”“能行大事乎?”曰:“能。”

冬,十月,以宫甲围成王。王请食熊蹯而死,弗听。丁未,王缢。谥之曰“灵”,不瞑,曰“成”,乃瞑。

穆王立,以其为大子之室与潘崇,使为大师,且掌环列之尹。

穆伯如齐,始聘焉,礼也。凡君即位,卿出并聘,践修旧好,要结外援,好事邻国,以卫社稷,忠信卑让之道也。忠,德之正也。信,德之固也。卑让,德之基也。

殽之役,晋人既归秦师,秦大夫及左右皆言于秦伯曰:“是败也,孟明之罪也,必杀之。”秦伯曰:“是孤之罪也。周芮良夫之诗曰:‘大风有隧,贪人败类。听言则对,诵言如醉。匪用其良,覆俾我悖。’是贪故也,孤之谓矣。孤实贪以祸夫子,夫子何罪?”复使为政。

文公二年[编辑]

[编辑]

二年春,王二月,甲子,晋侯及秦师战于彭衙,秦师败绩。

丁丑,作僖公主。

三月,乙巳,及晋处父盟。

夏,六月,公孙敖会宋公、陈侯、郑伯、晋士縠盟于垂陇。

自十有二月不雨,至于秋七月。

八月,丁卯,大事于大庙,跻僖公。

冬,晋人、宋人、陈人、郑人、伐秦。公子遂如齐纳币。

[编辑]

二年春,秦孟明视帅师伐晋,以报殽之役。

二月,晋侯御之。先且居将中军、赵衰佐之;王官无地御戎;狐鞫居为右。甲子,及秦师战于彭衙,秦师败绩。晋人谓秦「拜赐之师」。战于殽也,晋梁弘御戎、莱驹为右。战之明日,晋襄公缚秦囚,使莱驹以戈斩之。囚呼、莱驹失戈,狼瞫取戈以斩囚,禽之以从公乘,遂以为右。箕之役,先轸黜之,而立续简伯。狼瞫怒,其友曰:「盍死之?」瞫曰:「吾未获死所。」其友曰:「吾与女为难。」瞫曰:「《周志》有之:『勇则害上,不登于明堂。』死而不义,非勇也。共用之谓勇,吾以勇求右,无勇而黜,亦其所也。谓上不我知,黜而宜,乃知我矣。子姑待之!」及彭衙既陈,以其属驰秦师,死焉。晋师从之,大败秦师。君子谓狼瞫于是乎君子。《诗》曰:「君子如怒,乱庶遄沮。」又曰:「王赫斯怒,爰整其旅。」怒不作乱,而以从师,可谓君子矣。秦伯犹用孟明。孟明增修国政,重施于民。赵成子言于诸大夫曰:「秦师又至,将必辟之。惧而增德,不可当也。《诗》曰:『毋念尔祖,聿修厥德。』孟明念之矣。念德不怠,其可敌乎?」

丁丑,作僖公主。书,不时也。

晋人以公不朝,来讨。公如晋。

夏四月,己巳,晋人使阳处父盟公,以耻之。书曰:「及晋处父盟」,以厌之也。适晋不书,讳之也。

公未至,六月,穆伯会诸侯,及晋司空士縠盟于垂陇,晋讨卫故也。书「士縠」,堪其事也。陈侯为卫请成于晋,执孔达以说。

秋八月,丁卯,大事于大庙,跻僖公,逆祀也。于是夏父弗忌为宗伯,尊僖公,且明见曰:「吾见新鬼大,故鬼小,先大后小,顺也。跻圣贤,明也。明顺,礼也。」君子以为失礼。礼无不顺。祀,国之大事也,而逆之,可谓礼乎?子虽齐圣,不先父食,久矣。故禹不先鲧,汤不先契,文武不先不窋。宋祖帝乙,郑祖厉王,犹上祖也。是以《鲁颂》曰:「春秋匪解,享祀不忒。皇皇后帝,皇祖后稷。」君子曰礼,谓其后稷亲,而先帝也。诗曰:「问我诸姑,遂及伯姊。」君子曰:「礼谓其姊亲而先姑也。」仲尼曰:「臧文仲其不仁者三,不知者三。下展禽、废六关、妾织蒲,三不仁也。作虚器、纵逆祀、祀爰居,三不知也。」

冬,晋先且居、宋公子成、陈辕选、郑公子归生,伐秦,取汪及彭衙而还,以报彭衙之役。卿不书,为穆公故,尊秦也,谓之崇德。襄仲如齐纳币,礼也。凡君即位,好舅甥,修昏姻,娶元妃以奉粢盛,孝也。孝,礼之始也。

文公三年[编辑]

[编辑]

春,王正月,叔孙得臣会晋人、宋人、陈人、卫人、郑人,伐沈,沈溃。

夏,五月,王子虎卒。秦人伐晋。

秋,楚人围江,雨螽于宋。

冬,公如晋。

十有二月,己巳,公及晋侯盟。晋阳处父帅师伐楚,以救江。

[编辑]

春,庄叔会诸侯之师伐沈,以其服于楚也。沈溃。凡民,逃其上曰溃,在上曰逃。卫侯如陈,拜晋成也。

夏四月,乙亥,王叔文公卒,来赴,吊如同盟,礼也。秦伯伐晋,济河焚舟,取王官及郊。晋人不出,遂自茅津济,封殽尸而还。遂霸西戎,用孟明也。君子是以知,秦穆公之为君也,举人之周也,与人之壹也;孟明之臣也,其不解也,能惧思也;子桑之忠也,其知人也,能举善也。《诗》曰:「于以采蘩?于沼于沚。于以用之?公侯之事。」秦穆有焉;「夙夜匪解,以事一人。」孟明有焉;「诒厥孙谋,以燕翼子。」子桑有焉。

秋,雨螽于宋,队而死也。

楚师围江,晋先仆伐楚以救江。

冬,晋以江故告于周。王叔桓公、晋阳处父,伐楚,以救江。门于方城,遇息公子朱而还。

晋人惧其无礼于公也,请改盟。公如晋,及晋侯盟。晋侯飨公,赋《菁菁者莪》,庄叔以公降拜,曰:「小国受命于大国,敢不慎仪?君贶之以大礼,何乐如之?抑小国之乐,大国之惠也。」晋侯降辞,登成拜,公赋《嘉乐》。

文公四年[编辑]

[编辑]

春,公至自晋。

夏,逆妇姜于齐。狄侵齐。

秋,楚人灭江。晋侯伐秦,卫侯使甯俞来聘。

冬十有一月,壬寅,夫人风氏薨。

[编辑]

春,晋人归孔达于卫。以为卫之良也,故免之。

夏,卫侯如晋拜。曹伯如晋会正。

逆妇姜于齐,卿不行,非礼也。君子是以知出姜之不允于鲁也,曰:「贵聘而贱逆之,君而卑之,立而废之,弃信而坏其主,在国必乱,在家必亡。不允宜哉。《诗》曰:「畏天之威,于时保之」,敬主之谓也。」

秋,晋侯伐秦,围刓新城,以报王官之役。

楚人灭江,秦伯为之降服,出次,不举,过数。大夫谏,公曰:「同盟灭,虽不能救,敢不矜乎,吾自惧也。」君子曰,诗云:「惟彼二国,其政不获,惟此四国,爰究爰度,其秦穆之谓矣。」

卫甯武子来聘,公与之宴,为赋《湛露》,及《彤弓》。不辞,又不荅赋,使行人私焉。对曰,臣以为肄业及之也,昔诸侯朝正于王,王宴乐之,于是乎赋《湛露》,则天子当阳,诸侯用命也。诸侯敌王所忾,而献其功,王于是乎赐之,彤弓一,彤矢百,玈弓矢千,以觉报宴。今陪臣来继旧好,君辱贶之,其敢干大礼以自取戾。

冬,成风薨。

文公五年[编辑]

[编辑]

春,王正月,王使荣叔归含,且赗。

三月,辛亥,葬我小君成风。王使召伯来会葬。

夏,公孙敖如晋。秦人入鄀。

秋,楚人灭六。

冬十月,甲申,许男业卒。

[编辑]

春,王使荣叔来含,且赗。召昭公来会葬,礼也。初,鄀叛楚即秦,又贰于楚。

夏,秦人入鄀。六人叛楚,即东夷。

秋,楚成大心、仲归帅师灭六。冬,楚子燮灭蓼。臧文仲闻六与蓼灭,曰:「皋陶、庭坚不祀忽诸?德之不建,民之无援,哀哉!」

晋阳处父聘于卫,反过甯,甯嬴从之,及温而还。其妻问之,嬴曰:「以刚。《商书》曰:『沈渐刚克,高明柔克。』夫子壹之,其不没乎!?天为刚德,犹不于时,况在人乎!且华而不实,怨之所聚也。犯而聚怨,不可以定身。余惧不获其利,而离其难,是以去之。」晋赵成子、栾贞子、霍伯、臼季,皆卒。

文公六年[编辑]

[编辑]

春,葬许僖公。

夏,季孙行父如陈。秋,季孙行父如晋。

八月,乙亥,晋侯驩卒。

冬十月,公子遂如晋。葬晋襄公。晋杀其大夫阳处父。晋狐射姑出奔狄。

闰月不告月。犹朝于庙。

[编辑]

春,晋蒐于夷,舍二军。使狐射姑将中军,赵盾佐之。阳处父至自温,改蒐于董,易中军。阳子,成季之属也,故党于赵氏,且谓赵盾能,曰:「使能,国之利也。」是以上之。宣子于是乎始为国政,制事典、正法罪、辟刑狱、董逋逃、由质要、治旧洿、本秩礼、续常职、出滞淹。既成,以授大傅阳子,与大师贾佗,使行诸晋国,以为常法。臧文仲以陈、卫之睦也,欲求好于陈。

夏,季文子聘于陈,且娶焉。秦伯任好卒,以子车氏之三子,奄息、仲行、鍼虎,为殉,皆秦之良也。国人哀之,为之赋《黄鸟》。君子曰:「秦穆之不为盟主也,宜哉!死而弃民。先王违世,犹诒之法,而况夺之善人乎!?《诗》曰:『人之云亡,邦国殄瘁。』无善人之谓。若之何夺之?古之王者,知命之不长,是以并建圣哲、树之风声、分之采物、著之话言、为之律度、陈之艺极、引之表仪、予之法制、告之训典、教之防利、委之常秩、道之以礼,则使毋失其土宜,众隶赖之,而后即命。圣王同之。今纵无法以遗后嗣,而又收其良以死,难以在上矣。」君子是以知秦之不复东征也。

秋,季文子将聘于晋,使求遭丧之礼以行。其人曰:『将焉用之?』文子曰:「备豫不虞,古之善教也。求而无之,实难。过求何害?」

八月,乙亥,晋襄公卒。灵公少,晋人以难故,欲立长君。赵孟曰:「立公子雍。好善而长,先君爱之,且近于秦。秦旧好也。置善则固,事长则顺,立爱则孝,结旧则安。为难故,故欲立长君。有此四德者,难必抒矣。」贾季曰:「不如立公子乐。辰嬴嬖于二君,立其子,民必安之。」赵孟曰:「辰嬴贱,班在九人,其子何震之有?且为二嬖,淫也。为先君子,不能求大,而出在小国,辟也。母淫子辟,无威;陈小而远,无援。将何安焉?杜祁以君故,让偪姞而上之;以狄故,让季隗而已次之,故班在四。先君是以爱其子,而仕诸秦,为亚卿焉。秦大而近,足以为援;母义子爱,足以威民。立之,不亦可乎?」使先蔑、士会,如秦,逆公子雍。贾季亦使召公子乐于陈。赵孟使杀诸郫。贾季怨阳子之易其班也,而知其无援于晋也。

九月,贾季使续鞫居杀阳处父。书曰「晋杀其大夫」,侵官也。

冬十月,襄仲如晋。葬襄公。

十一月,丙寅,晋杀续简伯。贾季奔狄。宣子使臾骈送其帑。夷之蒐,贾季戮臾骈。臾骈之人,欲尽杀贾氏以报焉。臾骈曰:「不可。吾闻前志有之曰:『敌惠敌怨,不在后嗣,忠之道也。』夫子礼于贾季,我以其宠报私怨,无乃不可乎!?介人之宠,非勇也;损怨益仇,非知也;以私害公,非忠也。释此三者,何以事夫子?!」尽具其帑,与其器用财贿,亲师捍之,送致诸竟。

闰月不告朔,非礼也。 闰以正时,时以作事,事以厚生,生民之道,于是乎在矣。不告闰朔,弃时政也,何以为民?

文公七年[编辑]

[编辑]

春,公伐邾。

三月,甲戌,取须句,遂城郚。

夏,四月,宋公王臣卒,宋人杀其大夫。戊子,晋人及秦人战于令狐,晋先蔑奔秦,狄侵我西鄙。

秋,八月,公会诸侯,晋大夫,盟于扈。

冬,徐伐莒,公孙敖如莒莅盟。

[编辑]

春,公伐邾,间晋难也。

三月,甲戌,取须句,寘文公子焉,非礼也。

夏,四月,宋成公卒。于是公子成为右师,公孙友为左师,乐豫为司马,鳞矔为司徒,公子荡为司城,华御事为司寇。昭公将去群公子,乐豫曰:“不可,公族,公室之枝叶也,若去之,则本根无所庇阴矣,葛藟犹能庇其本根,故君子以为比,况国君乎?此谚所谓庇焉,而纵寻斧焉者也,必不可,君其图之,亲之以德,皆股肱也,谁敢携贰,若之何去之?”不听,穆襄之族,率国人以攻公,杀公孙固,公孙郑,于公宫。六卿和公室,乐豫舍司马,以让公子卬。昭公即位而葬。书曰:“宋人杀其大夫。”不称名,众也,且言非其罪也。

秦康公送公子雍于晋,曰:“文公之入也,无卫,故有吕郤之难。”乃多与之徒卫。穆嬴日抱太子以啼于朝,曰:“先君何罪,其嗣亦何罪,舍适嗣不立,而外求君,将焉寘此?”出朝则抱以适赵氏,顿首于宣子曰:“先君奉此子也,而属诸子曰,此子也才,吾受子之赐;不才,吾唯子之怨。今君虽终,言犹在耳,而弃之,若何?”宣子与诸大夫皆患穆嬴,且畏偪,乃背先蔑而立灵公,以御秦师,箕郑居守。赵盾将中军,先克佐之,荀林父佐上军,先蔑将下军,先都佐之,步招御戎,戎津为右,及堇阴,宣子曰:“我若受秦,秦则宾也;不受,寇也。既不受矣,而复缓师,秦将生心。先人有夺人之心,军之善谋也;逐寇如追逃,军之善政也。”训卒利兵,秣马蓐食,潜师夜起。戊子,败秦师于令狐,至于刳首。己丑,先蔑奔秦,士会从之。先蔑之使也,荀林父止之曰:“夫人大子犹在,而外求君,此必不行,子以疾辞,若何?不然,将及,摄卿以往,可也,何必子,同官为寮,吾尝同寮,敢不尽心乎?”弗听,为赋《板》之三章,又弗听。及亡,荀伯尽送其帑,及其器用财贿于秦,曰:“为同寮故也。”士会在秦三年,不见士伯。其人曰:“能亡人于国,不能见于此,焉用之?”士季曰:“吾与之同罪,非义之也,将何见焉?”及归,遂不见。

狄侵我西鄙,公使告于晋。 赵宣子使因贾季问酆舒,且让之。 酆舒问于贾季,曰:“赵衰、赵盾,孰贤?” 对曰,“赵衰,冬日之日也;赵盾,夏日之日也。”

秋,八月,齐侯、宋公、卫侯、郑伯、许男、曹伯,会晋赵盾,盟于扈, 晋侯立故也。公后至,故不书所会。 凡会诸侯,不书所会,后也。 后至不书其国,辟不敏也。

穆伯娶于莒,曰,戴已,生文伯; 其娣声已,生惠叔。 戴已卒,又聘于莒。 莒人以声已辞,则为襄仲聘焉。

冬,徐伐莒,莒人来请盟。 穆伯如莒莅盟,且为仲逆。 及鄢陵,登城见之,美,自为娶之。 仲请攻之,公将许之。 叔仲惠伯谏曰: “臣闻之,兵作于内为乱,于外为寇。寇犹及人,乱自及也。 今臣作乱,而君不禁,以启寇仇,若之何?” 公止之,惠伯成之。 使仲舍之,公孙敖反之,复为兄弟如初。 从之。

晋郤缺言于赵宣子曰:“日卫不睦,故取其地。 今已睦矣,可以归之。 叛而不讨,何以示威? 服而不柔,何以示怀? 非威非怀,何以示德? 无德,何以主盟? 子为正卿,以主诸侯,而不务德,将若之何? 《夏书》曰: ‘戒之用休,董之用威,劝之以九歌,勿使坏。’ 九功之德,皆可歌也,谓之九歌。 六府三事,谓之九功。 水、火、金、木、土、谷、谓之六府。 正德、利用、厚生,谓之三事。 义而行之,谓之德礼。 无礼不乐,所由叛也。 若吾子之德,莫可歌也,其谁来之? 盍使睦者歌吾子乎?” 宣子说之。

文公八年[编辑]

[编辑]

春,王正月。

夏,四月。

秋,八月,戊申,天王崩。

冬,十月,壬午,公子遂会晋赵盾,盟于衡雍。 乙酉,公子遂会雒戎,盟于暴。 公孙敖如京师,不至而复。丙戌,奔莒。螽。 宋人杀其大夫司马,宋司城来奔。

[编辑]

春,晋侯使解扬归匡、戚之田于卫, 且复致公婿池之封,自申至于虎牢之竟。

夏,秦人伐晋,取武城,以报令狐之役。

秋,襄王崩,晋人以扈之盟来讨。

冬,襄仲会晋赵孟,盟于衡雍,报扈之盟也。 遂会伊雒之戎,书曰,公子遂,珍之也。 穆伯如周吊丧,不至,以币奔莒,从已氏焉。

宋襄夫人,襄王之姊也,昭公不礼焉。 夫人因戴氏之族,以杀襄公之孙孔叔、公孙锺离,及大司马公子卬, 皆昭公之党也。司马握节以死,故书以官。 司城荡意诸来奔,效节于府人而出,公以其官逆之, 皆复之,亦书以官,皆贵之也。

夷之蒐,晋侯将登箕郑父、先都,而使士縠,梁益耳,将中军。 先克曰:“狐赵之勋,不可废也。” 从之,先克夺蒯得田于堇阴,故箕郑父、先都、士縠、 梁益耳、蒯得,作乱。

文公九年[编辑]

[编辑]

春,毛伯来求金,夫人姜氏如齐。

二月,叔孙得臣如京师。辛丑,葬襄王。晋人杀其大夫先都。

三月,夫人姜氏至自齐。 晋人杀其大夫士縠,及箕郑父。 楚人伐郑。公子遂会晋人、宋人、卫人、许人,救郑。

夏,狄侵齐。

秋,八月,曹伯襄卒。

九月,癸酉,地震。

冬,楚子使椒来聘。秦人来归僖公成风之隧,葬曹共公。

[编辑]

春,王正月,己酉,使贼杀先克。 乙丑,晋人杀先都,梁益耳。 毛伯卫来求金,非礼也。不书王命,未葬也。

二月,庄叔如周葬襄王。

三月,甲戌,晋人杀箕郑父,士縠,蒯得。 范山言于楚子:“晋君少,不在诸侯,北方可图也。” 楚子师于狼渊以伐郑,囚公子坚,公子尨,及乐耳。 郑及楚平,公子遂会晋赵盾、宋华耦、卫孔达、许大夫,救郑,不及楚师。 卿不书,缓也,以惩不恪。

夏,楚侵陈,克壶丘,以其服于晋也。

秋,楚公子朱自东夷伐陈,陈人败之,获公子茷。 陈惧,乃及楚平。

冬,楚子越椒来聘,执币傲。 叔仲惠伯:“是必灭若敖氏之宗,傲其先君,神弗福也。”

秦人来归僖公成风之襚,礼也。 诸侯相吊贺也,虽不当事,苟有礼焉 ,书也,以无忘旧好。

文公十年[编辑]

[编辑]

春,王三月,辛卯,臧孙辰卒,

夏,秦伐晋,楚杀其大夫宜申,自正月不雨,至于秋七月,及苏子盟于女栗,

冬,狄侵宋,楚子,蔡侯,次于厥貉,

[编辑]

春,晋人伐秦,取少梁,

夏,秦伯伐晋,取北征,初楚范巫矞似,谓成王,与子玉,子西,曰,三君皆将强死,城濮之役,王思之,故使止子玉曰,毋死,不及,止子西,子西缢而县绝,王使适至,遂止之,使为商公,沿汉溯江,将入郢,王在渚宫,下见之,惧而辞曰,臣免于死,又有谗言,谓臣将逃,臣归死于司败也,王使为工尹,又与子家谋弑穆王,穆王闻之,

五月,杀斗宜申,及仲归,

秋,七月,及苏子盟于女栗,顷王立故也,陈侯,郑伯,会楚子于息,

冬,遂及蔡侯,次于厥貉,将以伐宋,宋华御事曰,楚欲弱我也,先为之弱乎,何必使诱我,我实不能,民何罪,乃逆楚子,劳且听命,遂,道以田孟诸,宋公为右盂,郑伯为左盂,期思公复遂,为右司马,子朱及文之无畏,为左司马,命夙驾载燧,宋公违命,无畏抶其仆以徇,或谓子舟曰,国君不可戮也,子舟曰,当官而行,何彊之有,诗曰,刚亦不吐,柔亦不茹,毋纵诡随,以谨罔极,是亦非辟彊也,敢爱死以乱官乎,厥貉之会,麇子逃归,

文公十一年[编辑]

[编辑]

春,楚子伐麇。

夏,叔仲彭生,会晋郤缺于承筐。

秋,曹伯来朝,公子遂如宋,狄侵齐。

冬,十月,甲午,叔孙得臣败狄于咸。

[编辑]

春,楚子伐麇,成大心败麇师于防渚,潘崇复伐麇,至于钖穴。

夏,叔仲惠伯会晋郤缺于承筐,谋诸侯之从于楚者。

秋,曹文公来朝,即位而来见也。 襄仲聘于宋,且言司城荡意诸而复之, 因贺楚师之不害也。

鄋瞒侵齐,遂伐我,公卜使叔孙得臣追之, 吉,侯叔夏御庄叔,绵房甥为右, 富父终甥驷乘。

冬,十月,甲午,败狄于咸,获长狄侨如。 富父终甥桩其喉,以戈杀之, 埋其首于子驹之门,以命宣伯。

初,宋武公之世,鄋瞒伐宋, 司徒皇父帅师御之,耏班御皇父充石, 公子谷甥为右,司寇牛父驷乘,以败狄于长丘, 获长狄缘斯,皇父之二子死焉。 宋公于是以门赏耏班,使食其征谓之耏门。

晋之灭潞也,获侨如之弟焚如。

齐襄公之二年,鄋瞒伐齐, 齐王子成父获其弟荣如, 埋其首于周首之北门。

卫人获其季弟简如, 鄋瞒由是遂亡。

郕大子朱儒,自安于夫锺,国人弗徇。

文公十二年[编辑]

[编辑]

春,王正月,郕伯来奔,杞伯来朝,

二月,庚子,子叔姬卒,

夏,楚人围巢,

秋,滕子来朝,秦伯使术来聘,

冬,十有二月,戊午,晋人,秦人,战于河曲,季孙行父帅师,城诸及郓,

[编辑]

春,郕伯卒,郕人立君,大子以夫锺与郕邽来奔,公以诸侯逆之,非礼也,故书曰,郕伯来奔,不书地,尊诸侯也,杞桓公来朝,始朝公也,且请绝叔姬,而无绝昏,公许之,

二月,叔姬卒,不言杞,绝也,书叔姬,言非女也,楚令尹大孙伯卒,成嘉为令尹,群舒叛楚,夏,子孔执舒子平,及宗子,遂围巢,

秋,滕昭公来朝,亦始朝公也,秦伯使西乞术来聘,且言将伐晋,襄仲辞玉曰,君不忘先君之好,照临鲁国,镇抚其社稷,重之以大器,寡君敢辞玉,对曰,不腆敝器,不足辞也,主人三辞,宾客曰,寡君愿徼福于周公,鲁公,以事君,不腆先君之敝器,使下臣致诸执事,以为瑞节,要结好命,所以藉寡君之命,结二国之好,是以敢致之,襄仲曰,不有君子,其能国乎,国无陋矣,厚贿之,秦为令狐之役故,

冬,秦伯伐晋,取羁马,晋人御之,赵盾将中军,荀林父佐之,郤缺将上军,臾骈佐之,栾盾将下军,胥甲佐之,范无恤御戎,以从秦师于河曲,臾骈曰,秦不能久,请深垒固军以待之,从之,秦人欲战,秦伯谓士会曰,若何而战,对曰,赵氏新出其属曰臾骈,必实为此谋,将以老我师也,赵有侧室曰穿,晋君之婿也,有宠而弱,不在军事,好勇而狂,且恶臾骈之佐上军也,若使轻者肆焉,其可,秦伯以璧祈战于河,十二月,戊午,秦军掩晋上军,赵穿追之不及,反,怒曰,裹粮坐甲,固敌是求,敌至不击,将何俟焉,军吏曰,将有待也,穿曰我不知谋,将独出,乃以其属出,宣子曰,秦获穿也,获一卿矣,秦以胜归,我何以报,乃皆出战,交绥,秦行人夜戒晋师曰,两君之士,皆未慭也,明日请相见也,臾骈曰,使者目动而言肆,惧我也,将遁矣,薄诸河,必败之,胥甲,赵穿,当军门呼曰,死伤未收而弃之,不惠也,不待期而薄人于险,无勇也,乃止,秦师夜遁,复侵晋,入瑕,城诸及郓,书时也,


文公十三年[编辑]

[编辑]

春,王正月,

夏,五月,壬午,陈侯朔卒,邾子蘧蒢卒,自正月不雨,至于秋七月,大室屋坏,

冬,公如晋,卫侯会公于沓,狄侵卫,

十有二月,己丑,公及晋侯盟,公还自晋,郑伯会公于棐,

[编辑]

春,晋侯使詹嘉处瑕,以守桃林之塞,晋人患秦之用士会也,

夏,六卿相见于诸浮,赵宣子曰,随会在秦,贾季在狄,难日至矣,若之何,中行桓子曰,请复贾季,能外事,且由旧勋,郤成子曰,贾季乱,且罪大,不如随会,能贱而有耻,柔而不犯,其知足使也,且无罪,乃使魏寿馀伪以魏叛者,以诱士会,执其帑于晋,使夜逸,请自归于秦,秦伯许之,履士会之足于朝,秦伯师于河西,魏人在东,寿馀曰,请东人之能与夫二三有司言者,吾与之,先使士会,士会辞曰,晋人虎狼也,若背其言,臣死,妻子为戮,无益于君,不可悔也,秦伯曰,若背其言,所不归尔帑者,有如河,乃行,绕朝赠之以策,曰子无谓秦无人,吾谋适不用也,既济,魏人噪而还,秦人归其帑,其处者为刘氏,

邾文公卜迁于绎,史曰,利于民而不利于君,邾子曰,苟利于民,孤之利也,天生民而树之君,以利之也,民既利矣,孤必与焉,左右曰,命可长也,君何弗为,邾子曰,命在养民,死之短长,时也,民苟利矣,迁也,吉莫如之,遂迁于绎,五月,邾文公卒,君子曰知命,

秋,七月,大室之屋坏,书不共也,

冬,公如晋朝且寻盟,卫侯会公于沓,请平于晋,公还,郑伯会公于棐,亦请平于晋,公皆成之,郑伯与公宴于棐,子家赋鸿雁,季文子曰,寡君未免于此,文子赋四月,子家赋载驰之四章,文子赋采薇之四章,郑伯拜,公荅拜,

文公十四年[编辑]

[编辑]

春,王正月,公至自晋,邾人伐我南鄙,叔彭生帅帅伐邾,

夏,五月,乙亥,齐侯潘卒,

六月,公会宋公,陈侯,卫侯,郑伯,许男,曹伯,晋赵盾,癸酉,同盟于新城,

秋,七月,有星孛入于北斗,公至自会,晋人纳捷菑于邾,弗克纳,

九月,甲申,公孙敖卒于齐,齐公子商人弑其君舍,宋子哀来奔,

冬,单伯如齐,齐人执单伯,齐人执子叔姬,

[编辑]

春,顷王崩,周公阅与王孙,苏争政,故不赴,凡崩薨,不赴则不书,祸福不告亦不书,不惩敬也,邾文公之卒也,公使吊焉,不敬,邾人来讨,伐我南鄙,故惠伯伐邾子叔姬妃齐昭公,生舍,叔姬无宠,舍无威,公子商人骤施于国,而多聚士,尽其家,贷于公有司以继之,

夏,五月,昭公卒,舍即位,邾文公元妃齐姜,生定公,二妃晋姬,生捷菑,文公卒,邾人立定公,捷菑奔晋,

六月,同盟于新城,从于楚者服,且谋邾也,

秋,七月,乙卯夜,齐商人弑舍而让元,元曰,尔求之久矣,我能事尔,尔不可使多蓄憾,将免我乎,尔为之,有星孛入于北斗,周内史叔服曰,不出七年,宋齐晋之君,皆将死乱,晋赵盾以诸侯之师八百乘,纳捷菑于邾,邾人辞曰,齐出貜且长,宣子曰,辞顺而弗从,不祥,乃还,周公将与王孙苏讼于晋,王叛王孙苏,而使尹氏与聃启,讼周公于晋,赵宣子平王室而复之,楚庄王立,子孔,潘崇,将袭群舒,使公子燮与子仪守,而伐舒蓼,二子作乱,城郢,而使贼杀子孔,不克而还,

八月,二子以楚子出,将如商密,庐戢黎及叔麇诱之,遂杀斗克,及公子燮,初,斗克囚于秦,秦有殽之败,而使归求成,成而不得志,公子燮求令尹而不得,故二子作乱,穆伯之从己氏也,鲁人立文伯,穆伯生二子于莒,而求复,文伯以为请,襄仲使无朝听命,复而不出,二年而尽室以复适莒,文伯疾,而请曰,谷之子弱,请立难也,许之,文伯卒,立惠叔,穆伯请重赂以求复,惠叔以为请,许之,将来,

九月,卒于齐,告丧,请葬,弗许,宋高哀为萧封人,以为卿,不义宋公而出,遂来奔,书曰,宋子哀来奔,贵之也,齐人定懿公,使来告难,故书以九月,齐公子元,不顺懿公之为政也,终不曰公,曰夫已氏,襄仲使告于王,请以王宠,求昭姬于齐,曰,杀其子,焉用其母,请受而罪之,

冬,单伯如齐,请子叔姬,齐人执之,又执子叔姬,


文公十五年[编辑]

[编辑]

春,季孙行父如晋,

三月,宋司马华孙来盟,

夏,曹伯来朝,齐人归公孙敖之丧,

六月,辛丑,朔,日有食之,鼓用牲于社,单伯至自齐,晋郤缺帅师伐蔡,戊申,入蔡,

秋,齐人侵我西鄙,季孙行父如晋,

冬,十有一月,诸侯盟于扈,

十有二月,齐人来归子叔姬,齐侯侵我西鄙,遂伐曹,入其郛,

[编辑]

春,季文子如晋,为单伯与子叔姬故也,

三月,宋华耦来盟,其官皆从之,书曰,宋司马华孙,贵之也,公与之宴,辞曰,君之先臣督,得罪于宋殇公,名在诸侯之策,臣承其祀,其敢辱君,请承命于亚旅,鲁人以为敏,

夏,曹伯来朝,礼也,诸侯五年再相朝,以修王命,古之制也,齐人或为孟氏谋,曰,鲁尔亲也,饰棺寘诸堂阜,鲁必取之,从之,卞人以告,惠叔犹毁以为请,立于朝以待命,许之,取而殡之,齐人送之书曰,齐人归公孙敖之丧,为孟氏,且国故也,葬视共仲,声己不视,帷堂而哭,襄仲欲勿哭,惠伯曰丧,亲之终也,虽不能始,善终可也,史佚有言曰,兄弟致美,救乏,贺善,吊灾,祭敬,丧哀,情虽不同,毋绝其爱亲之道也,子无失道,何怨于人,襄仲说,帅兄弟以哭之,他年,其二子来,孟献子爱之,闻于国,或谮之曰,将杀子,献子以告,季文子二子曰,夫子以爱我闻,我以将杀子闻,不亦远于礼乎,远礼不如死,一人门于句鼆,一人门于戾丘,皆死,

六月,辛丑朔,日有食之,鼓用牲于社,非礼也,日有食之,天子不举,伐鼓于社,诸侯用币于社,伐鼓于朝,以昭事神,训民事君,示有等威,古之道也,齐人许单伯请而赦之,使来致命,书曰,单伯至自齐,贵之也,新城之盟,蔡人不与,晋郤缺以上军下军伐蔡,曰,君弱,不可以怠,戊申,入蔡,以城下之盟而还,凡胜国,曰灭之,获大城焉,曰入之,

秋,齐人侵我西鄙,故季文子告于晋,

冬,十一月,晋侯,宋公,卫侯,蔡侯,郑伯许男,曹伯,盟于扈,寻新城之盟,且谋伐齐也,齐人赂晋侯,故不克而还,于是有齐难,是以公不会,书曰,诸侯盟于扈,无能为故也,凡诸侯会,公不与不书,讳君恶也,与而不书,后也,齐人来归子叔姬,王故也,齐侯侵我西鄙,谓诸侯不能也,遂伐曹,人其郛,讨其来朝也,季文子曰,齐侯其不免乎,己则无礼,而讨于有礼者,曰,女何故行礼,礼以顺天,天之道也,己则反天,而又以讨人,难以免矣,诗曰,胡不相畏,不畏于天,君子之不虐幼贱,畏于天也,在周颂曰,畏天之威,于时保之,不畏于天,将何能保,以乱取国,奉礼以守,犹惧不终,多行无礼,弗能在矣,


文公十六年[编辑]

[编辑]

春,季孙行父会齐侯于阳谷,齐侯弗及盟,

夏,五月,公四不视朔,

六月,戊辰,公子遂及齐侯,盟于郪丘,

秋,八月,辛未,夫人姜氏薨,毁泉台,楚人,秦人,巴人,灭庸,

冬,十有一月,宋人弑其君杵臼,

[编辑]

春,王正月,及齐平,公有疾,使季文子会齐侯于阳谷,请盟,齐侯不肯,曰,请俟君间,

夏,五月,公四不视朔,疾也,公使襄仲纳赂于齐侯,故盟于郪丘,有蛇自泉宫出,入于国,如先君之数,

秋,八月,辛未,声姜薨,毁泉台,楚大饥,戎伐其西南,至于阜山,师于大林,又伐其东南,至于阳丘,以侵訾枝,庸人帅群蛮以叛楚,麇人率百濮聚于选,将伐楚,于是申息之北门不启,楚人谋徙于阪高,𫇭贾曰,不可,我能往,寇亦能往,不如伐庸,夫麇与百濮,谓我饥不能师,故伐我也,若我出师,必惧而归,百濮离居,将各走其邑,谁暇谋人,乃出师,旬有五日,百濮乃罢,自庐以往,振廪同食,次于句澨,使庐戢黎侵庸,及庸方城,庸人逐之,囚子扬窗,三宿而逸,曰,庸师众,群蛮聚焉,不如复大师,且起王卒,合而后进,师叔曰,不可,姑又与之遇,以骄之,彼骄我怒,而后可克,先君蚡冒所以服陉隰也,又与之遇,七遇皆北,唯裨,鯈,鱼,人实逐之,庸人曰,楚不足与战矣,遂不设备,楚子乘驲,会师于临品,分为二队,子越自石溪,子贝自仞,以伐庸,秦人巴人从楚师,群蛮从楚子盟,遂灭庸,宋公子鲍礼于国人,宋饥,竭其粟而贷之,年自七十以上,无不馈诒也,时加羞珍异,无日不数于六卿之门,国之材人,无不事也,亲自桓以下,无不恤也,公子鲍美而艳,襄夫人欲通之,而不可,夫人助之施,昭公无道,国人奉公子鲍以因夫人,于是华元为右师,公孙友为左师,华耦为司马,鳞鱹为司徒,荡意诸为司城,公子朝为司寇,初,司城荡卒,公孙寿辞司城,请使意诸为之,既而告人曰,君无道,吾官近,惧及焉,弃官则族无所庇,子,身之贰也,姑纾死焉,虽亡子,犹不亡族,既,夫人将使公田孟诸而杀之,公知之,尽以宝行,荡意诸曰,盍适诸侯,公曰,不能其大夫,至于君祖母,以及国人,诸侯谁纳我,且既为人君,而又为人臣,不如死,尽以其宝赐左右,以使行,夫人使谓司城去公,对曰,臣之而逃其难,若后君何,

冬,十一月,甲寅,宋昭公将田孟诸,未至,夫人王姬使帅甸攻而杀之,荡意诸死之,书曰,宋人弑其君杵臼,君无道也,文公即位,使母弟须为司城,华耦卒,而使荡虺为司马,


文公十七年[编辑]

[编辑]

春,晋人,卫人,陈人,郑人,伐宋,

夏,四月,癸亥,葬我小君声姜,齐侯伐我西鄙,

六月,癸未,公及齐侯盟于谷,诸侯会于扈,

秋,公至自谷,

冬,公子遂如齐,

[编辑]

春,晋荀林父,卫孔达,陈公孙宁,郑石楚,伐宋,讨曰,何故弑君,犹立文公而还,卿不书,失其所也,

夏,四月,癸亥,葬声姜,有齐难,是以缓,齐侯伐我北鄙,襄仲请盟,

六月,盟于谷,晋侯蒐于黄父,遂复合诸侯于扈,平宋也,公不与会,齐难故也,书曰诸侯,无功也,于是晋侯不见郑伯,以为贰于楚也,郑子家使执讯而与之书,以告赵宣子,曰,寡君即位三年,召蔡侯而与之事君,九月,蔡侯入于敝邑以行,敝邑以侯宣多之难,寡君是以不得与蔡侯偕,

十一月,克减侯宣多,而随蔡侯以朝于执事,

十二年,六月,归生佐寡君之嫡夷,以请陈侯于楚,而朝诸君,

十四年,七月,寡君又朝,以蒇陈事,

十五年,五月,陈侯自敝邑往朝于君,往年正月,烛之武往朝夷也,八月,寡君又往朝,以陈蔡之密迩于楚,而不敢贰焉,则敝邑之故也,虽敝邑之事君,何以不免,在位之中,一朝于襄,而再见于君,夷与孤之二三臣,相及于绛,虽我小国,则篾以过之矣,今大国曰,尔未逞吾志,敝邑有亡,无以加焉,古人有言曰,畏首畏尾,身其馀几,又曰,鹿死不择音,小国之事大国也,德,则其人也,不德,则其鹿也,铤而走险,急何能择,命之罔极,亦知亡矣,将悉敝赋,以待于鯈,唯执事命之,

文公二年,六月,壬申,朝于齐,

四年,二月,壬戌,为齐侵蔡,亦获成于楚,居大国之间,而从于强令,岂其罪也,大国若弗图,无所逃命,晋巩朔行成于郑,赵穿,公婿池,为质焉,

秋,周甘歜败戎于邥垂,乘其饮酒也,

冬,十月,郑大子夷,石楚,为质于晋,襄仲如齐,拜谷之盟,复曰,臣闻齐人将食鲁之麦,以臣观之,将不能齐君之语偷,臧文仲有言曰,民主偷必死,

文公十八年[编辑]

[编辑]

春,王二月,丁丑,公薨于台下,秦伯罃卒,

夏,五月,戊戌,齐人弑其君商人,

六月,癸酉,葬我君文公,

秋,公子遂,叔孙得臣,如齐,

冬,十月,子卒,夫人姜氏归于齐,季孙行父如齐,莒弑其君庶其,

[编辑]

春,齐侯戒师期,而有疾,医曰,不及秋,将死,公闻之,卜曰,尚无及期,惠伯令龟,卜楚丘占之,曰,齐侯不及期,非疾也,君亦不闻,令龟有咎,二月,丁丑,公薨,

齐懿公之为公子也,与邴歜之父争田,弗胜,及即位,乃掘而刖之,而使歜仆,纳阎职之妻,而使职骖乘,

夏,五月,公游于申池,二人浴于池,歜以扑抶职,职怒,歜曰,人夺女妻而不怒,一抶女庸何伤,职曰,与刖其父而弗能病者何如,乃谋弑懿公,纳诸竹中,归舍爵而行,齐人立公子元,

六月,葬文公,

秋,襄仲,庄叔,如齐,惠公立故,且拜葬也,文公二妃,敬嬴生宣公,敬嬴嬖,而私事襄仲,宣公长,而属诸襄仲,襄仲欲立之,叔仲不可,仲见于齐侯而请之,齐侯新立,而欲亲鲁,许之,

冬,十月,仲杀恶及视,而立宣公,书曰,子卒,讳之也,仲以君命召惠伯,其宰公冉务人止之,曰,入必死,叔仲曰,死君命可也,公冉务人曰,若君命可死,非君命何听,弗听,乃入,杀而埋之马矢之中,公冉务人奉其帑以奔蔡,既而复叔仲氏,

夫人姜氏归于齐,大归也,将行哭而过市,曰天乎,仲为不道,杀适,立庶,市人皆哭,鲁人谓之哀姜,

莒纪公子生大子仆,又生季佗,爱季佗而黜仆,且多行礼于国,仆因国人以弑纪公,以其宝玉来奔,纳诸宣公,公命与之邑,曰,今日必授,季文子使司寇出诸竟,曰,今日必达,公问其故,季文子使大史克对曰,先大夫臧文仲,教行父事君之礼,行父奉以周旋,弗敢失队,曰,见有礼于其君者事之,如孝子之养父母也,见无礼于其君者诛之,如鹰鹯之逐鸟雀也,先君周公制周礼曰,则以观德,德以处事,事以度功,功以食民,作誓命曰,毁则为贼,掩贼为藏,窃贿为盗,盗器为奸,主藏之名,赖奸之用,为大凶德,有常无赦,在九刑不忘,行父还观莒仆,莫可则也,孝敬忠信为吉德,盗贼藏奸为凶德,夫莒仆,则其孝敬,则弑君父矣,则其忠信,则窃宝玉矣,其人,则盗贼也,其器,则奸兆也,保而利之,则主藏也,以训则昏,民无则焉,不度于善,而皆在于凶德,是以去之,

昔高阳氏有才子八人,苍舒,𬯎敳,梼戭,大临,尨降,庭坚,仲容,叔达,齐圣广渊,明允笃诚,天下之民,谓之八恺,高辛氏有才子八人,伯奋,仲堪,叔献,季仲,伯虎,仲熊,叔豹,季狸,忠肃共懿,宣慈惠和,天下之民,谓之八元,此十六族也,世济其美,不陨其名,以至于尧,尧不能举,舜臣尧,举八恺,使主后土,以揆百事,莫不时序,地平天成,举八元,使布五教于四方,父义,母慈,兄友,弟共,子孝,内平,外成,

昔帝鸿氏有不才子,掩义隐贼,好行凶德,丑类恶物,顽嚚不友,是与比周,天下之民,谓之浑敦,少皞氏有不才子,毁信废忠,崇饰恶言,靖谮庸回,服谗蒐慝,以诬盛德,天下之民,谓之穷奇,颛顼有不才子,不可教训,不知话言,告之则顽,舍之则嚚,傲很明德,以乱天常,天下之民,谓之梼杌,此三族也,世济其凶,增其恶名,以至于尧,尧不能去,缙云氏有不才子,贪于饮食,冒于货贿,侵欲崇侈,不可盈厌,聚敛积实,不知纪极,不分孤寡,不恤穷匮,天下之民,以比三凶,谓之饕餮,舜臣尧,宾于四门,流四凶族,浑敦,穷奇,梼杌,饕餮,投诸四裔,以御螭魅,是以尧崩而天下如一,同心戴舜,以为天子,以其举十六相,去四凶也,故虞书数舜之功曰,慎徽五典,五典克从,无违教也,曰,纳于百揆,百揆时序,无废事也,曰宾于四门,四门穆穆,无凶人也,舜有大功二十而为天子,今行父虽未获一吉人,去一凶矣,于舜之功,二十之一也,庶几免于戾乎,

宋武氏之族道昭公子,将奉司城须以作乱,十二月,宋公杀母弟须,及昭公子使戴,庄,桓,之族,攻武氏于司马子伯之馆,遂出武穆之族,使公孙师为司城,公子朝卒,使乐吕为司寇,以靖国人。


 僖公 ↑返回顶部 宣公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