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尼溪集/序

维基文库,自由的图书馆
尼溪集

1893年
卷一

峤南。左海之邹鲁也。元气之会。儒贤辈出。瑰奇特达之士。又磊落相望。出则为朝阳之凤而羽仪于京。处则为鸣阴之鹤而声闻于天。其或不遇。则如韫椟之玉。暗然而章。幽光不泯。尼溪朴公是也。公以古家奕裔。生禀精粹。自幼笃于人伦。天才苕发。为文章多惊人语。稍长不屑科臼。专心为己之学。日夕从事于晦庵退陶两先生遗书。而钩深玩赜于天人性命之原。动静理气之分。主一于敬而以之存养。晩年犹矻矻用工于读书讲礼。明德辨义。文章即其馀事。故所著述。皆本于格致天命图说道东诸篇。优入濂翁之室而发其玄键。其文如菽粟布帛。知从程门中来也。其诗则不局促于声病偶俪。纯然出于性情之正。而容容若风雅之始。脱略蔬笋。含咀英华。其味腴而长。其色苍而幽。其音清而温。读而响像。殆令人感发善心矣。呜呼。士之处嵁岩之中。以薖轴为乐事。视轩冕如浮云。超然高迈者。固罕与之伦。未知岭表贤士之林。如公者几人也。公早谢场屋。安分修道。固竆苦学似石守道。隐居行义似董邵南。承家训而寻孔孟正脉。仿佛乎蔡季通。素所蕴抱。足以展施。而既不求知于世。世亦不知有公。惜哉。今其玄孙圭浩甫。使从侄宪韶。赍书与遗稿。来谂于余曰我祖文章德行。可以衣被一方。矜式来后。而潜光隐德。今百有年矣。所贮诗文。不谨守藏。蠧编烂简。馀什之二三。窃惧愈久愈失。将无以传诸后承。方力谋锓梓。请为弁卷之文。以揄扬于弦沉响绝之馀。使我祖不昧之灵。喜得后世之尧夫。惟不佞蔑裂愧不能辞达。然窃有所缅仰于心。又恨夫生晩而所居远。未得从公于溪上双白之堂而闻仁智之说。遂感而为之序。

圣朝开国五百二年癸巳。京兆尹灵川申献求谨撰。

孟子曰诵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今距尼溪朴公之殁百有馀年。声光芬泽。日就澌灭。而其遗文犹在世。就而读之。恍然若亲掺杖屦。周旋于警咳之侧。而其心迹之隐晦。出处之精微。皆可得而论矣。公幼时咏鹳竹二诗。其奇逸超骧之姿。直与大年之登楼长源之赋棋相上下。而及其敛然服家庭之训。受切磋之益。刊刮浮华。浸𬪩德义。一以朱退为章程。观天命图改摹圣学图移本等序。其门路之的。见解之明。已跃如矣。其冲旷萧散之趣。安土乐天之思。仁智录在焉。追琢乎聚议之林。参停乎群讼之涂。定著一家之仪式。以为后代之标准。二礼考证在焉。若公者。夫子之所谓成人者。其庶几矣。而其所以绝意名缰。甘老衡门者。盖亦有其说焉。夫自丙丁以后。三精雾塞。九寓烟沉。一部春秋。展读无地。此仁人志士所以裂眦呑声。不能一日而忘于怀者也。公尝次张尚书奉和永乐皇帝诗一篇。激烈悲壮。感愤顿挫。若与幽蓟孤臣。相与叱咜呜咽。苟非忠义之根乎性而激于情。其能如是乎。易曰天地闭贒人隐。公之深藏不市者。其微意毋亦不出于此欤。其迹甚隐。其义甚精。后世之具只眼者。必有辨之者矣。书以归之。以为尼溪朴公文集序。昭阳大荒落菊月上浣。宗后生通仕郞前行义禁府都事致馥盥手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