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天东象纬考/卷十八

维基文库,自由的图书馆
卷十七 天东象纬考
卷十八
作者:崔天壁
1708年
附录

风变异占[编辑]

发屋折木,扬沙走石,谓之怒风,多为不吉。月建为大臣,日为令,时为民,以日辰占何国不安。

太祖十五年壬辰五月甲申。西京大风,官舍颓毁,屋瓦皆飞。王以为不详,聚僧诵経以禳之。是年九月。甄萱率兵来侵焚掠。

光宗元年庚戌正月。大风拔木。王问以禳灾之术,司天奏曰:“莫知修德。”自是读《贞观政要》。是后,政修德施,国泰民安。

穆宗十二年己酉正月庚戌。幸崇教寺,及还,中路暴风起,折伞盖柄。二月。康兆废弑之。

显宗元年庚戌十一月癸亥。西京神祠旋风忽起,契丹军马皆溃。是乃神助之验耶。

四年癸丑四月壬申。大风三日乃止。是年五月。女真引契丹兵,将渡鸭绿江,大将军金承渭等击却之。

六年乙卯四月甲寅。大风折木。是年九月。契丹来攻通州,大战,杀获七百馀级。

文宗四年庚寅二月戊午朔。暴风拔屋折木三日。是年六月。东藩海贼寇列山县,遣将击破之。

忠惠王后二年辛巳十二月丁卯。大风拔松树数千章。是后二年癸未十一月。元遣使胁王缚致载去。国家仓黄,何忍言哉!

忠定王二月庚寅闰七月甲子。大风雨,城中屋瓦皆飞,仪凤楼颓,松岳龙首两山松尽拔。十月庚寅。看乐楼颓。是年十一月。倭寇东莱。翌年三月。倭寇南阳。十月。元遣使来,封仓库宫室,逊王于江华。

辛禑十三年丁卯六月丙午。暴风,折木飞瓦,坏太庙东门。翌年三月。命曺敏修及我太祖领兵往攻辽东。五月。回军。六月。诛崔莹。国以此致亡,良可叹也。

云占[编辑]

太祖十九年丙申九月。王亲率三军,往讨新剑援兵,鼓行而前,忽有白云,状如剑戟起。我师上向贼阵行,百济军兵丧气不敢动。进击擒斩,以平济地。

雷震变异占[编辑]

雷声和雅,岁善;雷声激烈,岁恶。雷声柏柏格格霹雳者,雄雷,旱气也。其声音音依依不大震者,雌雷,水气也。

定宗三年戊申九月。王御天德殿,忽雷雨震人。又震殿西角。《天镜占》曰:“霹雳击宫殿,大夫谋逆,不出五年,下有流血。”又曰:“人君暴亡,不出八年,削地夺国。”翌年三月丙辰。王薨。

成宗三年甲申五月庚戌朔。震刑官门柱。占曰:“土役作。”是年,命刑官御事李谦宜筑城于鸭绿江岸,以为阙城。女真以兵遏之,虏谦宜而去。军溃,不克城,还者三之一。

穆宗九年丙午六月戊戌。震天成殿鸱吻。王忧惧责己,肆赦。占曰:“大夫谋逆,不出五年,下有流血。”后四年己酉二月。康兆举兵,犯阙,王竟遇废弑。

德宗三年甲戌六月己丑朔。震皇城朱雀门廊屋。占曰:“人君暴亡。”是年九月。王薨。

靖宗六年庚辰七月乙丑。震宜春楼。是月,崇化宫王妃卒。后四年癸未十一月丙寅。东藩贼寇瑞谷县,虏四十馀人而去。丙戌年五月乙未。王薨。

文宗八年甲午五月乙酉。震会庆殿。是年七月。契丹欲置城桥于鸭绿江以东,宋使致书于东京留守,请悉毁罢。

睿宗九年甲午四月乙丑。大雨ㆍ雹ㆍ震文德殿东廊柱及南山ㆍ𬇙江ㆍ月盖窑等处树木。翌年正月。生女真完颜阿骨打称皇帝,更名旻,国号金。后四年丁酉三月。阿骨打遣阿只等五人寄书曰:“兄大女真金国皇帝致书于弟高丽国王,许为和亲,仍遣良马一匹。”是时,李资谦阴怀之状,虽不发现,用奸之萌,实基于此。

仁宗十二年甲寅六月甲申。震西京大华阙乾龙殿。占曰:“大夫谋逆。”翌年乙卯正月。僧妙清ㆍ柳旵ㆍ赵匡等以西京叛,命元帅讨之。讹言大起,西京兵至金郊驿西郊,居民惊惧,皆挈家入城。斩金安ㆍ郑知常ㆍ白寿翰。

明宗十九年己酉八月甲午。震宣庆殿柱。翌年正月。盗起东京。按察使周惟氐率兵欲袭贼,贼觉而拒之,杀伤甚众。

高宗五年戊寅九月己丑。雷雷雨雹,是八魁日也。占曰:“疾雷有大战。”是年十一月己亥朔。蒙古元帅哈真及札刺率兵一万,与东真万奴所遣完颜子渊兵二万,声言讨丹贼,攻和ㆍ猛ㆍ顺ㆍ德四城破之,直指江东。翌年正月。赵冲ㆍ金就砺与哈真ㆍ子渊等合兵,围江东城,贼开门出降。八魁日,即春。己巳丁丑。夏戊戌。秋己丑丁未,冬戊寅也。

四十三年丙辰九月庚辰。震国子监西廊。翌年二月。原州贼安悦等据古城叛,遣将讨之。

恭愍王六年丁酉十月戊寅。雷电紫气,见于北方。

十一年壬寅十月戊寅。雷地震虹见此,皆八魁日也。是后戊戌年三月。倭寇角山戌烧船三百馀般。四月。倭寇韩州。五月。倭侵沔州龙城,又焚乔桐。十一年壬寅闰三月。金镛密遣其党五十馀人,夜犯行宫,宿卫皆奔窜。杀宦者安都赤及评理王榟金汉龙,又杀政丞洪彦博于其第,崔莹ㆍ禹䃅ㆍ安遇庆ㆍ金长寿等,自京城率兵诣行宫,击贼平之。长寿死之,乱定。王入御康得龙家,令百官ㆍ宿卫缴巡。

霜占[编辑]

凡霜所以肃万物,消祲沴。当降而不降,与当杀物而不杀物者,政驰而慢。不当降而降,与不杀物而杀物者,政急而残。故陨霜杀菽,《春秋》皆书,日以记异,在国都则君相,在外则戒在守土之官。京房曰:“人君诛杀无辜,则非时陨霜也。”京房曰:“人君刑罚妄行,诛杀不当,则天应之,陨霜于春夏,臣背公结私,诛杀无罚,则霜下,在上背公结私,宽缓有罪,则霜附木杀。罚不由上,则霜见风而悲者,皆刑罚不法之所致也。”

陨霜杀五谷,刑罚惨酷也。

陨霜不杀草,君威不行也。《天镜占》曰:“霜不杀物,来年虫害,五谷大饥,霜有芒角,圣贤遭害也。

霜芒上下,人君专以法绳下也。

春霜,人病。京房曰:“春霜杀草木,是为阴惨,君弱臣强,下不事上。”又曰:“春夏霜七日,七年圣人灭,或亡国。正月霜下着物,见日不消,小人在位,君子在野,五果百物不实,牛马多疫死。”

霜着木,冻损木枝,君听谗言,伤贤臣。

大霜昼下,刑罚妄行。

霜变异占[编辑]

显宗十八年丁卯四月甲戌。陨霜。五月丁巳。公州陨霜杀苗。京房《易占》曰:“诛杀无辜。”

恭愍王十七年戊申七月壬戌。陨霜杀菽。占曰:“政急之残。”

辛禑六年庚申七月甲寅。陨霜。乙卯。亦如之。

十一年乙丑七月。江陵道陨霜杀禾。占曰:“政急之残,诛杀无辜。”

雪占[编辑]

雪,本雨也。寒甚而空中风结之,以成雪,或过多,或非时,则为灾。

杂占[编辑]

春雪盈尺,来年大豊。《八节占》曰:“冬有积雪,岁美人和穆。”《天子传》曰:“冬雪盈尺,年丰之候。”京房曰:“雪附木,不着地,人君听谗,杀忠臣也。”

春雪不消。《天镜占》曰:“妻党专政擅权,主威失,天下饥民死亡。”《乙巳占》曰:“正月雪,三日内消,或至地即化者,岁成人安。七日不消,大臣下狱,秋谷不成,亦为臣有不奉主命者。二月雪,七日不消,百果不成,实下专政,大臣死,牛马伤。夏ㆍ秋,民不安。三月雪,経日不消,秋禾不成,米贵三倍,人相食,大臣忧。”

夏雨雪,有大丧。大兵起。《诗推度览》曰:“违天纪,绝人伦,则夏雨雪,君死国亡。”京房曰:“司马为乱。”

秋雨雪,有大丧。民多死,兵起。大饥,人相食。《乙巳略例》曰:“八月雪,宫中不安,多疾病,亦为奸贼。”

冬三月无雪,来年多恶,五谷不成,蛊生人疾。几非时雪雨,皆为刑罚惨酷,奸邪得志,兵起将出,军败国亡。

雪变异占[编辑]

太祖十四年辛卯二月庚子。大雪平地二尺。占曰:“春雪盈尺,岁丰人安。”是时与罗交相往来,国泰民安,德施政举,此验八节之语矣。

神宗五年壬戌四月壬午。雨雪。占曰:“有大丧。大兵起。”是年十月。耽罗叛,庆州别抄军引云门贼,共攻永州,永州人李克仁等率精锐突出城,与战大破之。十一月戊午。前王薨于昌乐宫。后二年甲子正月丁丑。王又薨。

高宗三年丙子四月癸巳。雨雪。占曰:“兵大起。”是年八月。契丹引兵数万,渡鸭绿江,侵宁ㆍ朔ㆍ定ㆍ戎之境,连月蹂躏州ㆍ郡,杀死无计。

恭愍王八年己亥二月甲子朔。大雪平地二尺有半。占曰:“二月雪,七日不消,夏ㆍ秋民不安,谷不成实,大臣死。”是年三月。倭寇海南。七月。延安伯印承且卒,西京伯郑䫨卒,赞成事闵思平卒。十二月。红巾贼众号四万冰渡鸭绿江陷义州,乘胜前进,于陷西京。是岁,大饥。

十二年癸卯二月甲戌。清州大雪,平地深三尺。占曰:“下专政,大臣死。”

恭让王二年庚午五月辛亥。松岳山头雨雪。占曰:“君死臣亡。”京房曰:“司马为乱。”

四年壬申三月甲申。雨雪。占曰:“米贵。大臣忧。”

雾占[编辑]

雾者,百邪之气,本于地而应于天,是谓阴来冒阳。其占为“蔽主臣明,小人擅权,不利于上。”

杂占[编辑]

凡雾气不顺,四时逆相交错,微风ㆍ小雨积日不解,昼夜昏暗者,天下欲分离。

凡连阴十日,昼不见日,夜不见星,乱风四起,欲雨不雨,其名曰濛,下人有谋上者。

凡天地四方,昏濛若下尘,十日ㆍ五日以上,或一月。或一时,雨不霑衣而有土,其名曰霾。古语曰:“天霾而君臣乖,大旱,外人来。”

凡阴晦不见日星,昏气袭人惨惨凄凄者,兵乱之气也。

日中雾气至昏不止者,其地有易主者。

四时日出,即有雾,其地大扰。

凡雾气四合,百步不见人,名曰昼昏。不有破国,必有灭门。《河图》曰:“乍合乍散,臣有谋逆者,不成,自亡。”

雾变异占[编辑]

穆宗十二年己酉九月。恒雾。

显宗五年甲寅十一月戊戌。大雾三日。占曰:“兵乱。”翌年正月。契丹兵围兴化,命将击却。

十一年庚申十月甲辰。大雾,只尺不辨人物。翌年,大旱。

睿宗元年丙戌十一月戊子朔。大雾三日。翌年,大旱。

十年十月己未。雾塞,不辨人物。翌年,旱。

仁宗六年戊申十一月戊午。昏雾四塞二日。十一月甲午。大雾四塞三日。占曰:“兵乱,或旱。”时,南界海贼侵攻州ㆍ郡。

十一年癸丑十二月丙戌,雾塞五日。太史奏曰:“天雨雾冷,国有大忧。”时,妙清劝王西幸。后三年乙卯正月。妙清等以西京叛。

毅宗十八年甲申十一月戊子。大雾。癸卯。阴雾四塞,行者失路。太史奏云:“雾气连日不解,其国昏乱。雾气昏乱,十步外不见人,是为昼昏。今明堂久旷而不居,天灾可惧而不省,移徙无常,号令不时,故有此异。”王竟不悟。翌年三月。金兵来攻麟ㆍ静二州。后七年,竟致郑仲夫ㆍ李义旼等殄灭文臣。仍弑主王,良可冤也。此非破国灭门之验欤!

明宗八年戊戌九月乙未。大雾五日。十月丙申。大雾四日。占曰:“兵乱。”是年十一月。金遣八将军兵,来屯义州关外。

神宗五年壬戌十一月戊午。大雾,竟日咫尺不辨人。是日前王薨于昌乐宫。十二月。庆州贼起,命三将,分道往讨之。后二年甲子正月丁丑。王薨。

忠穆王四年戊子十月甲申。雾七日。占曰:“兵丧。”是年十二月丁卯。王薨。

恭愍王三年甲午十一月壬子。大雾三日。

十五年丙午十一月癸卯。大雾三日。

二十二年癸丑四月己卯。大雾,雨白毛,遍国中人皆曰龙毛。拾而视之,乃白马鬣也。是时,兵乱无岁无之。

恭让王元年己巳十月癸丑。雾三日。

二年庚午十月乙酉。大雾三日。占验不必书,而可详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