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吴趋访古录/8

维基文库,自由的图书馆
目录 吴趋访古录
◀上一卷 卷八 太仓(镇洋附) 下一卷▶

吴王东仓[编辑]

(在州城南,即太仓。明初议建仓,海运不果,仓遂废。今为教场。)

吴王积贮海东头,粳稻年年水国秋。
百万仓储供转饷,三千刍挽费前筹。
陈陈红粟江南运,滚滚黄河天际流。
赖是文皇通故道,云帆无数护漕艘。

东亭子[编辑]

(在东城外半泾上。明海运时,靖海侯吴桢建亭。亭旁高柳扶疏,乡民就市者于此毕集。今有木桥,犹呼亭子桥。)

扶疏高柳带斜阳,小市居然集广场。
亭子桥头感兴替,野风吹遍海鸥乡。

沧江风月楼[编辑]

(在州治北。宋置节制司酒库,故有是楼,即元之酒馆也。杨铁崖、张伯雨尝游宴于此。)

娄江濒海通海商,宋元都会东西仓。
高楼贳酒盛歌舞,春秋风月常无央。
我来吊古向北巷,千年瓦砾埋斜阳。
市阛无复列广肆,清酤不闻五里香。
海水东徙远贾舶,刘家河淤三田荒。
尚忆元时萃海运,舳胪转饷勤输将。
分司税课办竹木,竹场门塞空沧桑。
鸟啼花落易陈迹,铁崖曾此倾千觞。

赵孟俯石刻[编辑]

(在儒学内。一书《归去来辞》,一书《送李愿归盘谷序》,为昆山顾善夫作。)

赵家天子无寸土,独有王孙传寸楮。
墨妙亭中翰墨多,石刻双钩势飞舞。
好事谁如顾善夫,元亭奇字日规摹。
琳琅金薤搜罗富,学士风流点画符。
法书啧啧传人口,归去来辞曾记否。
文章吏部光焰长,盘谷逶迤踵五柳。
胡为下笔任达观,恋恋功名多掣肘。
江北江南旧主人,海天残局尚称臣。
崖山别有穹碑在,不数书名属右军。

铁釜[编辑]

(在东门外造船厂,今移置海宁寺。相传通番时煮篾繵用者。)

海运记前古,请为歌铁釜。
曾忆宋元时,煮缆备楼橹。
其围二丈奇,其厚三寸许。
十夫莫能举,九鼎方此巨。
当其八冶初,镔铁六州聚。
金母为炼液,祝融为列炬。
近溯拗拷钟,远想诸葛鼓。
物巨见亦希,事往迹可抚。
摩挲古煤痕,回忆故老语。
此釜更千年,历经海舶所。
漕挽自里河,捐弃蔽尘土。
昔供通番用,今归佛寺贮。
若以饭僧众,数斛立可煮。
若以活饥民,千人恣饱茹。
永镇旧只林,合符釜山谱。
嗬护仗神灵,当作门外甒。

抽分竹木场[编辑]

(在城东北。元时即长洲县游墅税司分办。太仓明初设官置场,抽分竹木柴炭等物,城东北阿有门曰竹场,今犹呼为竹场门。)

游关税课稽分司,竹木柴炭量其赀。
明初设官袭元旧,广场列货无参差。
抽分馀羡体国息,水衡榷算穷贿私。
迄今怀古竹场路,夕阳红上桃花枝。

义兵营[编辑]

(在涂松。元末张士诚城其地,立营防海寇,后废。盛彧诗“蒺藜几处荒城秋”,即此。)

涂松古市枕荒城,远堠斜阳碧草横。
几处蒺藜堆战骨,一村风雨课春耕。
兵屯沪渎犹名垒,寨结杨林共立营。
旧是防秋专阃地,千秋弓剑委榛荆。

杨林寨[编辑]

(在茜泾。为乡兵山水寨。宋绍兴四年,置有板武亭,后移于新塘。明初设巡检司。今废。)

南宋偏安局,杨林有募兵。
一营旌义勇,半壁听军声。
山水馀空寨,衣冠梦故檠(用宋陵木灯檠故事)
蕲王开府地,旧说茜泾城。

刘河堡[编辑]

(在刘家港。明成化间,指挥郭𬭎筑。周围三里,东西南城门三,东西水关二;城有望海楼,堡外筑护潮围塘。日久潮啮,渐圮入海。)

刘家河逼大瀛东,保障犹思郭巨功。
七里城濠资捍御,三沙云树入溟濛。
海沙易啮围塘水,堠火偏摇断岸风。
荒草至今丛废堡,贾帆遥卸晚霞红。

将台[编辑]

(在刘河。宋建炎四年,韩世忠驻军海口时筑。今掘土得瓶有两耳者,相传为当时赏翠酒瓶。)

蕲王截金师,驻节在东海。
筑台建高牙,军威挟重锁。
崔嵬列亲兵,百万控弦待。
遥望瀚海尘,两宫渺何在。
椎牛誓出师,血肉同菹醢。
千秋纪战功,勿谓时世改。

甘井[编辑]

(在南门外甘泉巷。三国时甘宁故宅。按,实明百户甘旺所居。旺籍定远,以从攻采石,又征东川乌撒,功得世袭。)

甘泉旧名巷,昔为兴霸居。
宅旁留古井,千载转辘驴。
将军少跋扈,游侠争长渠。
巴郡始结客,南阳还故庐。
何图娄江𣸣,亦复寄室闾。
可知孙吴时,列将从龙趋。
高门右甲族,四姓盈簪裾。
折冲战功懋,治第东海隅。
眢井冷劫灰,鹤唳华亭俱。
或言甘旺宅,同此锋镝馀。

南渡桃花[编辑]

(在州城西南。下俯娄江。居民家各穿池,池上植桃,春时泛舟江上,最为胜观。后斩艾殆尽,而城中太仓卫前植桃转盛。)

娄江三月春风香,桃花灼灼沿回塘。
清游十里泛野航,红霞随浪摇蓬窗。
居民种桃如种菽,一天花雾先秋熟。
珍重东风结子时,累累朱实分阴绿。
佳话曾留南渡名,倾将琼液问云英。
瑶池乞得神仙种,手采蟠桃上玉京。

西域海棠[编辑]

(在天妃宫。明永乐中,太监郑和携归。)

名花移植自西来,艳体诗成赋玉台。
天为红妆留别种,人经沧海觅仙荄。
琳宫得地酣娇态,绝域回春醉酒杯。
好共绯桃争国色,东风吹下绿阶苔。

黄姑塘大梅[编辑]

(相传数百年物,今枯,其地犹呼大梅树头。)

十八黄姑渡,拗樛访古梅。
凭将香雪意,补入水云隈。
风雨磨铜干,冰霜阅劫灰。
千秋随鹤化,曾见落星来。

鹤市大桂[编辑]

(相传元时物,高三十馀丈,枝叶匝地。本朝康熙间犹留旁干,大可合抱,今并枯。)

古树迷蟾魄,垂阴一亩宽。
故元风景异,老桂露华寒。
鹤市空陈迹,沧江此巨观。
孙枝还合抱,留照月团乐。

南园古梅[编辑]

(在潮音庵北。今为鹤梅仙馆,明太傅王锡爵手植。)

鹤梅仙馆留仙迹,太傅当年此读书。
瘦影半庭回舞雪,飞涛百尺渺凌虚。
东朝国本斜封敕,西碛云根带月锄。
手植并归香火院,平泉花药已无馀。

镇洋山[编辑]

(在州署后。明知州李端筑。三峰列桧,垒石甃池,上有三亭,曰迎仙、来仙、游仙。洞曰集仙。山麓有亭,曰醒翁,山下有亭曰吏隐,楼曰筹边,今并废。)

娄东无山寄登览,衙斋小筑披云显。
百尺冈身列远峰,三仙亭子凌苍𪩘。
垒石居然夺化工,萝扪古洞藏春浅。
五马曾来李使君,公馀休沐供流眄。
下土鱼龙枕海洋,一山永镇洪流险。
风月沧江有替人,醒翁别具无穷感。
后来吏隐结茅亭,领取山光入平衍。
筹边故址郡楼空,剧邑嘉名由此选。

穿山用梅村祭酒韵[编辑]

(一名帆山。巨石屹立,中有石洞,通南北往来,旧传有仙居之,名仙人洞。《临海记》云:“山下洞穴高十丈馀,昔有海行者举帆经其下。”明正统间,土人掘地得桅,盖海中小岛也。地产金灯花,花开满山,土人多游于此。)

金灯花发秋山暮,仙岛曾传化迹来。
世阅沧桑云树古,劫馀陵谷洞门开。
三生旧梦探奇石,四壁荒烟剩废台。
记得扬帆经此地,海天尺五近蓬莱。

玉影山[编辑]

(一名玉印山。在陆河圣像寺前。)

孤影出云际,巧夺玉峰秀。
古寺面山开,空花落岩岫。

文笔山[编辑]

(在玉带河南岸。明知州陈璜筑。上立峰曰文笔,后增为五,列植松桧。国朝广植松柏杞柳桃李等树,绿荫繁茂,蔚然深秀矣。)

古娄盛科名,山水锺奇秀。
一峰出云表,文光射奎宿。
玉带环其流,松柏郁而茂。
经营几良吏,嘘植遍薪槱。
点笔向太空,名与此山寿。

仰山[编辑]

(在学宫后。明正德间,学正梁亿筑。上植嘉木,日久倾圮,国朝复筑,较前尤峻。建亭其上,曰景仰,里人萧揆记之。)

仰山慕前修,小筑得古阜。
相对文笔峰,高耸学宫后。
景行一从之,泰山附部娄。
嘉木何葱龙,茆亭敞虚牖。
嗟哉牧守贤,式廓计长久。
庶几萧颖士,文章共不朽。

茜山[编辑]

(在茜泾城外。产茜草,可染绛。土人云昔建城开濠,凿山断脉,今广孝寺后山脊犹存。)

茜泾城外茜山墩,芳草年年掩郭门。
曾记凿山留断脊,夕阳古寺卧云根。

重冈用唐玛《重冈春望》韵[编辑]

(在直塘南周泾滨。晋瞿硎先生墓砖刻“葬东陵武安寺重冈之原”,即此。)

周泾水碧汇平沙,古墓萧凉夕照斜。
高士千秋埋骨地,短篱一径过山家。
落花门巷低捎燕,芳草池塘乱吠蛙。
十丈冈身容眺览,海云隐隐隔天涯。

逃鹿墩[编辑]

(在吴塘岸。址高五丈,周二十馀亩,相传吴王鹿坡故址。)

苏台鹿走梧宫秋,屟廊香径同山邱。
海隅遗址记逃鹿,当年曾此荒畋游。
长杨射猎待谁谏,铜驼荆棘空牢忧。
指纵发犬有前事,何不移此迈远猷。
指鹿为马笑宰嚭,抉目终赐剑属镂。
纷纷鼠辈玷朝列,捧心祇有西子愁。
吾闻太仓窖粟所,十年生聚怀先畴。
胡为率兽恣蹂躏,平原草浅思牝麀。
坐令乌颈伺失鹿,犄角相抗争先筹。
区区淫乐病国恤,即鹿孰与纵虎优。

娄江[编辑]

(三江之一,亦名下江,西受震泽,东径苏州娄门下。又东至昆山为至和塘。又东至州境为太仓塘。东南由刘家河入海。)

娄东古巨浸,其水通吴淞。
襟带三江口,万派咸朝宗。
虞山障其北,溟海凌其东。
远眺玉峰顶,云影披重重。
神禹旧疏凿,畜潴归洪蒙。
黄姑十八弯,蜿蜒如卢龙。
刘河近潮汐,通塞凭河工。
导江泄堙滞,左右其原逢。
水深上乃厚,俗美馀淳风。
一棹泛春涨,夹岸桃花红。

刘家港[编辑]

(俗称刘河,在州城东七十里。港外即大海,水面宏广,与他港不同。)

百里娄江接太湖,刘家港口海潮趋。
鲸波万顷通番舶,蟹稻千畦近水区。
泽国东南帆影乱,官塘上下浪花粗。
乡音自昔沿讹久,莫作姚沙一例呼。

吴塘[编辑]

(在州城西三里。南入娄江径吉泾入嘉定界,北径湖川达七浦塘。)

渺渺吴塘波,寂寂吴塘路。
年时数经过,野棹一舟渡。
其源发吴淞,南入娄江浦。
逦迤吉泾来,微茫辨云树。
岸阔迅远帆,地僻迷荒戍。
西极黄泥泾,泥淤叹涸鲋。

太仓塘[编辑]

(引娄江水入州城,相传为至和塘。西北与陈泾、黄泥漕、包泾并入盐铁塘。又西北为古塘。)

古塘犹误至和名,一径城西按水程。
十里波回盐铁渡,江潮直接海东瀛。

顾浦[编辑]

(在州城西南五里,引吴凇水入吉泾。自吉泾稍东复北为戚虞泾。泾与盐铁、张泾、横沥水东西相并,北入娄江。)

淼淼沧江一镜涵,支流分贯水东南。
卅年旧里横塘路,梵磬曾闻顾浦庵(馀旧居钱门塘,塘东亦顾浦分流,因以名庵)

双凤[编辑]

(在州城东南。相传晋支遁访翟硎先生,夜坐见东南五色气,诘旦探至南沙,尽界遇一高原,㔉之,其气若蒸,其土五色,有石函二龟。里人聚观之,化为双凤而去。)

云中吐五色,空际翔双凤。
幻迹记晋时,灵鸟异凡众。
萧史有前踪,千载恣吟讽。
支公今不作,石函等尘梦。
但见野烟生,夕阳对翁仲。

黄姑村[编辑]

(去张泾关东南三里。相传牵牛、织女降此。织女以金篦画水,牵牛不得渡。土人因立祠,俗呼织女庙。庙西有水,名百沸河。黄姑者犹桑落,反语为索郎也。)

盈盈一水黄姑渡,十八湾头放舟去。
相传于此降双星,手画金篦阻归路。
仙家游戏到人间,佳会年年一度悭。
留得丛祠修野祭,凭将河鼓款云关。
机丝夜月横秋影,桑麻十里围村近。
灵迹曾传百沸河,仙衣乱拂千云锦。
隐语休夸十索郎,笑携灵匹渡银潢。
三槎南去通星使,更有支机远赠将。

乌夜村[编辑]

乌夜村 (群乌彻夜呜呜呜)

五柳园[编辑]

(在涂松。宋胡稷言辟,子峰颜其堂曰“如村”,孙百能致仕,复筑宜休堂。稷言字正思,少学文于宋祁,著时议,谒范仲淹,又从胡瑗学,历职丞尉,告归筑小圃,自比陶靖节云。)

正思邃经学,入仕羞粗官。
拂衣归去来,小筑居盘恒。
远慕彭泽令,种柳俯碧湍。
如村启来者,松竹凌霜寒。
宜休更署额,僻隐随所安。
三世锢泉石,万事任达观。
涂松老遗逸,谁与敦古欢。

乐隐园[编辑]

(在沙头。地名团溪,元瞿孝桢筑。孝桢字逢节,工诗,得句辄抚琴自适。与杨维桢、姚文奂、张伯雨、顾仲瑛游,不及声利。)

一棹团溪路,闲寻乐隐园。
抚琴吟短句,开径赋高轩。
鹊子(瞿硎先生字)家风远,廉夫墨妙存(廉夫曾为之记)
交游澹声利,梦寄白沙村。

菽园[编辑]

(在明德坊西。明参政陆容筑。中有成趣奄、独笑亭。容字文量,叶文庄盛以范文正事业期之,历职郎署,后参浙藩,触权要去官。生平嗜学笃行,与陆钦、张泰称娄东三凤。子伸耿直有父风,登第后以匿名牵连瘐死,恤赠评事。)

平原遗宅荒荆榛,菽园风雅怀前民。
娄东三凤翥江左,惟公器识侔希文。
卅年郎署著风节,建言何必皆台臣。
旬宣浙右总庶务,抵触权贵弹平津。
阳城下考罢官去,拥书高卧沧江滨。
成趣庵,独笑亭,林泉结构偷闲身。
生平著述富细帙,独焚谏草怀皇仁。
渊源子姓绍家学,楹书能守爰书纷。
匿名事发陷狱市,故园杜宇衔哀辛。

弇山园[编辑]

(在隆福寺西,俗呼王家山,明尚书王世贞筑。世贞字凤洲,累官至兵部尚书,以诗古文辞提倡后学,为明七子之冠。园有三峰,曰东会、中弇、西弇,俗呼西为早山,东中为水山,极亭池花木之胜,世贞自为八记。后改为祠。)

胜地非名流,水木寡生色。
名流非胜地,风雨渺良靓。
东山志一邱,我慕谢安石。
别墅开三弇,楼阁排云出。
非此竞豪华,亦以寄攀陟。
春秋风日佳,西园同宴集。
七子冠骚坛,四部富琼笈。
人望登龙门,家居聊燕息。
庋书万卷楼,治第琅琊宅。
名区甲吴会,八记自铭勒。
香火仍遗祠,废瓦出丛棘。

离薋园[编辑]

(在鹦哥桥东。王世贞别业,号新庄。子士骐于宅后辟地曰约园。士骐字冏伯,世贞长子,万历进士,历官郎中,以触首揆削籍去,后绿国本功追赠太仆少卿。)

离薋园占琅琊胜,门临广市通幽径。
里第相望不数弓,亭台起伏夸雄峻。
才名轼辙冠江东,兄弟高门称鼎盛。
骚坛诗酒总论文,春月秋风好持赠。
新庄旁舍约园开,小筑轩窗记子姓。
风流遥溯故园梅,三百年来同一瞬。

澹园[编辑]

(在城西南。明太常王世懋筑。后分赁他姓,其半为香象庵。世懋字敬美,与兄世贞齐名,历官太常少卿。)

琅琊水木甲天下,次公别墅临其左。
梦草池塘佳句多,西堂风雨寒烟锁。
子由才调亚坡仙,伯仲名高主风雅。
廿年清选入容台,典胄夔龙拜青琐。
归来卧疾小园居,澹霭春山势嵯峨。
一朝鹤化痛人琴,古木栖雅叫月堕。
无端舍宅作招提,子美亭林证前果。
香象庵空阅劫尘,从来胜迹流传寡。

学山园[编辑]

(明司空任子张灏筑,俗呼张家山,后属其从弟溥。)

张家山是司空宅,曾与西铭共里居。
复社声华台合重,名山事业草堂虚。
一编经史荣稽古,七录文章富著书。
人望娄东开别墅,高门甲第更谁如。

东郊园[编辑]

(在东门外。亦名东园,明王文肃种芍药处,孙太常时敏拓为园。有藻野堂、揖山楼、春晓台诸胜。)

黄扉兆佳谶,乃在金带围。
令公拓平泉,红药当春辉。
弥望烂云锦,如披一品衣。
太常更新之,手植怀前徽。
藻野启幽胜,揖山上翠微。
楼台绘春晓,亭榭开林霏。
东园风日好,三径延芳菲。
婪尾一尊绿,半醉莫言归。

蕃圃[编辑]

(在西郊。明尚书王在晋别业。在晋字明初,历官兵部尚书。天启初,赐蟒玉尚方剑,经略蓟辽等处,累著战功,精缮边备,崇祯间致仕卒。)

咫尺西郊路,凭谁吊故园。
围棋闲别墅,蟒玉拜临轩。
儒将风流古,名家水木尊。
边才公独擅,敢复恋邱樊。

玉树园[编辑]

(在直塘。明观察凌必正筑,后归崔华。凌字圣功,尚书云翼子,官广西副使,即乃祖平蛮处也。崇祯末,屏迹荒野,与华乾龙、陈瑚讲学,善属文,兼工书画。崔字蕴玉,国朝顺治举人,渔洋门下士,博学工诗,人号崔黄叶。)

玉兰花放几春风,十亩繁阴夕照中。
书画自携青雀舫,湖山空吊白头翁。
宦成乃祖平蛮地,天与斯人讲学功。
终古名园无定主,秋林黄叶句谁工。

梅村[编辑]

(明王士骐贲园,祭酒吴伟业拓而新之,更名梅村。伟业字骏公,崇祯四年会试第一,殴试第二,官少詹事。入国朝,终国子祭酒,归十馀年卒,遗命墓前立石,题曰:“诗人吴伟业之墓。”)

沧桑百六哀王孙,贲园花木归梅村。
梅村诗才今白傅,一编长庆风流存。
万岁山前鼎湖泣,淮王鸡犬难同论。
攀髯莫及寄幽怨,一声杜宇摧惊魂。
小园庾信赋窟室,眼看东海扬沙尘。
早年才望占高第,上书正笏垂朝绅。
牵连人事撄世变,当途推毂情难陈。
出处都为盛名累,红羊劫换江南春。
鹿樵精舍寄所托,青衫老卧沧江滨。
悲凉身世动怀旧,求死不得称诗人。

静逸园[编辑]

(国朝钱陛别业。陛字如卿,家世贵盛,谦谨如布衣。兄给谏增没,抚其子如己子。父卒,焚遗券万金,谓诸昆曰:“吾家所不足者非财也。”及诸子贵,益以盈满为戒。)

梦券何心子母权,留将孝友后人传。
一门鼎盛诸郎贵,卅载幽栖仲蔚贤。
径剪蓬蒿通半圃,性耽泉石证初禅。
名家台沼清华甚,独与而翁享大年。

朱清宅[编辑]

(在武陵桥北。清盛时,其子显祖塞盐铁塘之在市者,建宅筑衢,人莫敢言。后复建鼓楼及花园堂,今之鼓楼桥即其处也。)

东南剧盗雄朱张,海艘来往称跳梁。
元时漕运窃要职,穷奢曾辟花园堂。
朱家豪侠横闾里,塞濠建宅崇骄侈。
天与奸徒速厚亡,雕甍绣幕倾都市。
鼓楼门巷倚东风,金谷田园转眼中。
当日碧墀开甲第,祇今青草锁幽丛。
繁华何处能长久,况复绿林滥朝绶。
一朝簿录戍全家,射圃球场复何有。
我来吊古武陵桥,依旧清流汇海潮。
无那啼乌凄落月,故茔松柏亦萧条。

春水船[编辑]

(在武陵桥下。元殷奎读书处。又有娄曲草堂。奎字孝伯,刻意古学,造次循礼。至正间,辟昆山训导。洪武初荐试高等,以母老辞郡县。忤当事意,调咸阳,道远不克迎养,念母遘疾卒,门人私谧文懿。)

武陵桥畔烟波窟,曾泛当时春水船。
少日穷经通古学,一心念母陨华年。
广文馆冷秋风影,娄曲琴摧子敬弦。
寂寞咸阳空远道,杜鹃啼血恨终天。

芝秀轩[编辑]

(元马廷玉居此。虞集书,杨维桢词,李光孝记,时称三绝。)

小筑轩楹号隐居,名流宴集复何如。
一时作手推三绝,老铁新词学士书。

雪履斋[编辑]

(元郭翼所居。翼字羲仲,好古工诗,尤嗜《易》。杨维桢谓其文并西京。李光孝谓羲仲负志不为世用。后官训导,以介特称,号东郭生,又号野翁。卢熊题其墓曰“迁善先生”。)

学易耽吟苦著书,躬耕娄上称幽居。
西京词赋高华笔,东郭琴弦小隐庐。
晚作儒官嗟老病,早违世用谢簪裾。
闲寻雪履安禅地,一碧沧江吊故墟。

鹿城隐居[编辑]

(元卢熊宅。熊字公武,少从杨维桢游,精六书。元季为吴县教授,明初知兖州,以簿录刑人家属坐死。)

远领玉峰秀,幽居问鹿场。
山花红入画,堤柳碧生光。
杨铁新词句,卢鸿旧草堂。
有怀金粟隐,同此寄徜徉。

南园[编辑]

(元瞿智所居。智字睿夫,与弟实夫同以好学笃行称二瞿先生。历郡县校官,藩府辟不就。)

兄弟传偕隐,幽栖赋小园。
乱离同骨肉,风雨老邱樊。
得遂林泉乐,曾无车马喧。
辞征有微尚,控鹤过南村。

来鹤亭[编辑]

(元吕诚筑。诚字敬夫,淹通经术,不撄世务。尝畜一鹤,忽有野鹤自至,因构亭名之。)

野鹤适野性,爱与处士居。
处士习野鹤,境旷心自舒。
畜一得其二,以类相招呼。
吕君久出世,小隐壶公壶。
亭成署来鹤,聊以志所娱。
朝飞东山缺,暮归西山隅。
犹忆张山人,放鹤翔太虚。

芝兰室[编辑]

(元张师贤所居。贤字希颜,好古善谈论,爱作乐府。文士至娄,无不造访其室。)

芝兰比臭味,善人与之俱。
张子以名室,风雅真吾徒。
词坛会裙屐,乐府调笙竽。
沧江寄长啸,声气通寰区。

耕获堂[编辑]

(在西渚北。元秦约筑。约字文仲,元末官教授。洪武初召试礼部侍郎,以母老辞。后再征,上疏论事,俱报可。以年老难剧任,补溧阳教谕。御史练则成等荐约宿学宜在馆阁,不报。)

西渚空遗筑,风流旧草堂。
征车老伏胜,荐牍起华阳。
但遂耕桑志,何争著作郎。
千秋广文馆,化泽至今长。

书声斋[编辑]

(元姚文奂所居,又有野航亭,人因称为姚野航。)

高斋拥百城,读书得静境。
我家老野航,笃学有心领。
书声杂吟声,幽梦一齐惊。
岸帻继晋唐,谈笑遣杯茗。
不为挟书游,卒以希声屏。
旧侣玉山翁,草堂足与并。

印溪书舍[编辑]

(明符子蒙所居,沈周有诗。)

印月俯澄碧,一镜涵空虚。
溪山侣耕钓,风日娱琴书。
爰赓石田句,载访深柳居。
此中有高寄,天地亦吾庐。

怀远亭[编辑]

(在双凤里。明周贤建。又有守元亭。贤字思斋,永乐间诏修大典,以善书征,辞以母老。赵永言志其墓,谓有陶宏景风,时号惠斋先生。)

双凤泾头水,清流狎隐沦。
辞征且行乐,奉母不言贫。
人望陶宏景,山居周彦伦。
筑亭临古阜,俯仰足闲身。

静观楼[编辑]

(明郁法与学正文祖尧,及陆世仪、陈瑚、曹炜、曹鈖、钱墀、夏有光等讲学处。法字仪臣,笃志好学,家有楼曰静观,迎祖尧主讲其中,会者常数十人。)

娄东讲学推西铭,郁君于古尤浸淫。
程朱名理众所钦,文翁化入胶庠深。
高楼百尺开讲席,先生夙望尊儒林。
静观别有会心处,不求声气求知音。
陈陆曹夏诸君子,切磋彼此猷同心。
常参听讲数十辈,执卷何必专披吟。
当时复社盛海内,门户告讦徒相寻。
何如实学奉师法,滇南夫子加砭针。
斯楼斯学两不废,风流直溯沧江浔。

万卷楼[编辑]

(明尚书王世贞宅旁藏书处。)

四部才名富石渠,弇山楼阁势凌虚。
千缃邺架罗经史,万卷曹仓订虎鱼。
结社特超何李辈,论诗直溯汉唐初。
龙虎古洞通真诰,充栋琳琅有赐书。

鹤来堂[编辑]

(明太傅王锡爵第,有鹤来集,故名。又有三馀馆在其旁。锡爵字元驭,论夺情忤张江陵家居,后入相,议建储,疏数十上,卒如所请。引疾旋里,累召不起,卒谧文肃。)

草没朱门掩夕晖,□来重问旧乌衣。
鹤归华表堂仍在,仙去昙阳馆已非(文肃长女入道,号昙阳仙子,白日化去)
作相远贻三世业,议储不恤众情违。
漫言厅事容旋马,尚忆当年画锦围。

七录斋[编辑]

(明庶吉士张溥所居。溥字西铭,幼嗜学,所读书必手抄,抄竟即焚,六七次始已,故以名其斋。与同里张采倡复社,四方人士多从之。攻复社者谓其把持计典,遥执朝权,赖言官交章雪之。溥已前卒,诏求遗书三千馀卷。门人私谧仁孝先生。)

复社嗣东林,西铭树厥帜。
牛耳主骚坛,直以鞭棰使。
读书必手抄,博闻更强识。
七绿旧名斋,谁与比其粹。
惟是声气广,掊击积众忌。
或谓制朝权,或谓持计吏。
几疑一儒生,遥控天下事。
岂知竞文章,曾不为势利。
学至毁亦随,名高俗为累。
赖兹著述功,昭雪俟公议。
下诏录遗书,不负怀才地。

织帘居[编辑]

(在双凤里。明顾梦麟筑。梦麟字麟士,梦神授石麟而生,中崇祯副榜。疾文体溃决,著《四书说约》,海内宗之,称织帘先生。入国朝,累辞征辟。有冒其名走谒当路者,梦麟闻之,卒不发其事。)

经师才望重人伦,吉梦曾闻纪石麟。
手障狂澜归正义,力辞荐牍老遗民。
姓名任尔千朝贵,风节常教托隐沦。
遥溯织帘开讲地,斯文终古荷陶甄。

澄观堂[编辑]

(即文肃旧第。其曾孙掞于国朝康熙间入相,御书赐额。掞字藻如,为相务存大体,以建储事获谴,赖圣恩优渥,礼遇如初。)

相国矢公忠,黄扉业再继。
堂构百年承,新参即旧第。
御书额澄观,谘汝在康济。
建储率同官,叩阁引成例。
尚忆先文肃,曾为国本计。
所疑近党同,疾威震上帝。
卒之老臣心,仍通一德契。
恩遇获如前,咫尺天颜霁。
登堂怀旧型,子孙世勿替。

谷贻堂[编辑]

(在相府西。户部侍郎王原祁宅,康熙间御书赐额。原祁字茂京,以文章翰墨结主知,历职清要。)

司农擅吏才,况乃妙词翰。
画学本奉常,特为四王冠。
遭际圣明世,清列侍香案。
谷贻志肯堂,御书高月旦。
迄今断素传,比似焦桐爨。

海宁寺[编辑]

(在武陵桥西,梁天监中建庵。宋建炎四年,里人郝承直舍宅为寺。元大德间改今额,赵孟𫖯记。本朝蠲免寺基粮税。)

古刹传天监,新题顷海宁。
鱼龙皈供钵,风雨陋撞莛。
寺以蠲租重,神知舍宅灵。
佛光凌万丈,魑鬼久韬形。

淮云寺[编辑]

(在小北门外。元大德二年,浙江提学顾善夫葬其父德,建寺墓旁。因先籍淮安,故名。)

千秋香火重榆扮,法雨分沾三尺坟。
顿使幽宫皈净土,可知娄水接淮云。
影堂鸽散诸天喜,丙舍风清梵磬分。
留与王孙题墨妙,墓碑寺外立斜曛。

圣像寺[编辑]

(在陆河市。吴仆射徐真舍宅建。晋建兴间得泛海二石佛,因名。)

苦海慈航济,虚堂石佛尊。
何时留圣像,此地著闻根。
筏渡三千界,禅宗不二门。
迷津应可指,迦叶与同论。

织女庙[编辑]

(在黄姑村,即牛女下降处。宋咸淳年建。旧列二像。有浙客题诗曰:“商飙初至月埋轮,乌鹊桥边绰约身。闻道佳期惟一夕,如何朝暮对斯人。”土人遂撤去牵牛,独祠织女。)

黄姑渡口犹祠庙,野祭曾传织女名。
远岸寥天回日影,荒村独夜降星精。
金篦画水河为界,乌鹊填桥月有声。
珍重七襄花样好,寒闺刀尺和机呜。

白龙庙[编辑]

(在普济寺西。相传明宣德间有白龙入庙蟠龙母项,雷雨大作。)

无端雷雨卷灵旗,野庙沉沉掩落辉。
蟠屈总归神变化,苍茫犹入梦依稀。
力弭水旱三农慰,望到云霓一电飞。
蜿蜒龙宫驯母子,不愁穿壁破荆扉。

瞿硎先生墓[编辑]

(在直塘市重冈之原。先生字鹊子,晋太和末居文脊山。山有瞿硎,因以为号,其实未详其姓也。桓温造之,见先生披鹿裘坐石室,了无忤色,温命伏滔为铭赞,竟卒山中。)

浪借瞿硎变姓名,兴亡典午久忘情。
鹿裘坐卧山中隐,鹊子行藏史上评。
佛寺荒原邻古冢,墓田残甃出春耕。
铭词旧忆桓宣武,岂直江东莫比卿。

梅妃墓[编辑]

(在茜泾南。相传宋高宗渡海,妃侍辇道卒,稿葬于此,今封邱隆起,俗呼为宋家坟。)

一树棠梨吊夕辉,埋香何处访真妃。
昭阳梦远仙云堕,辽海魂归峡雨飞。
南渡桃花红进泪,西湖柳色绿成围。
宫车回首娄江道,剩水残山迹易非。

周将军墓[编辑]

(在直塘东。将军明初人,逸其名。相传太祖龙潜,里有何姓与昵,尝捐赀佐军,后被谗,使周捕之。何以实告,周自到,瘗何舍旁。后有锄地得铁盔大于斗,旁有八角井。)

直塘泾水清流清,英风飒飒周将军。
将军豪侠世罕闻,为谁伏剑荒江溃。
良弓高鸟百感纷,当时安得此数君。
保全信越河山勋,虽死犹足铭乡。


◀上一卷 下一卷▶
吴趋访古录

本清朝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