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反省

维基文库,自由的图书馆
反省
作者:黄远生
中华民国4年(1915年)12月4日
1915年12月4日
公布于东方杂志1915年第12卷第12期
本作品收录于《东方杂志

  以往昔历史所载兴亡治乱数十百年仅乃一遇之故事。吾曹于数年之间。睹闻而经历之。一若举腐烂之篇牍。印为写片。一一皆影映于吾人之心目。光景常新。斯其所以予吾人以硏深虑远之机会者。诚千载而一时矣。爱马森之历史论曰。举一切人类而贯通之者。心灵而已矣。各个人者。乃以此心而到达其全局之沟渠也。凡人若能享有其利用理性之权。其人乃得为此心灵上全领土自由之民。其人之思想。必能达到柏拉图所想到之处。不问时之如何。人之如何。凡人类中所起之现象。彼必能了解之。………既能入此普遍共通之心以内矣。则必能了悉自此以往之事故。且必能了悉自此以后所必发生之事故。何则。以此普遍共通之心有唯一最高之权能故也。………历史者何物。心灵活动之记录而已。………人类之精神。自其太初。已于随时随地之一切事故以内。一一体现其能力其思索乃至其感情。顾以思想常先于事实。凡历史上所有一切事实。虽早已存于人心之中。若范为法焉者然。而一一之法。皆因特别四围之事情所造就。且以自然之制限。在当时只特全此中独一之法为有力。而其他不能不退处于无权。………人者包藏一切事实之百科词典也。大海源于一滴。千丛发于一本。凡夫埃及希腊罗马哥尔不列颠亚美利加。皆一一包藏于太初人类之中。一切时代之战争。王国。帝国。共和国。民主国。不过太初人类之多种精神。以适应于此多种之世界而已。………既以此等人心印为历史矣。则读之者亦可不以心应心。盖历史全体既发源于一介之人类。则其所用为解释者。亦不能不赖此一人之经验。………吾曹所经验之数时间。得以历史之数时代为教训。历史上已经过之数时代。亦得以吾曹所经验之数时间为之说明。………学生之读历史也。当以自动的。不当以被动的。当以一生为主文。而以书类为注释。凡此所言。虽繁复幼眇。吾所引又不竟其十一。而在吾人今日读之。觉其旨远辞明。中入心脾者深矣。

  综以上所引大旨。可类次之。(一)世间一切唯心所造。故历史乃人类心灵之所集成。苟以自身为主文。一一以心灵领会。则不特可以知过去。并足以明未来。(二)既属人类心灵。造为历史。则其以特别之事情。与自然之制限。而成为当时一定之形制。令其他形制退处于无权。必有明所以致此之由。其沿革变迁。亦必了然可晓。故以哲人旷观时变。远瞩将来。觉举世之人。所用为欣戚得丧者。皆未可凭。(三)一切万象。种于一心。发于太古。胚一而胎万。种子既成。理无不发。故以善读史者论之。不难举新造之国家。若美若德。而谓其建国实与希腊埃及同时。(四)凡称经验。必前有所系。后有所承。故曰数时间之经验。实即数时代历史之缩摹。而数时代之历史。乃不难以数时间之经验。为之解说也。

  吾论所欲昌明之意思。即在本于上说。在此数年经验之内。以吾身为主文。自觉所经过事迹。即所谓人类心灵活动之纪录者。一一皆有因果可寻。今当究此因果所由。种其善因。冀得善果。善果之种。不必望之国家。亦不必望之社会。惟须自其本身为本文始。果尔。则数千年之历史。数年间离奇之经验。皆足为莫大之教训矣。

  何以谓数年之内所经验者。皆理有必致势所固然。即所谓因果可寻也。此理殆无烦明说。自客观言之。以外势之急。满政之昏。安得而不致革命。以国民之无根底。主动者之客气与感情。则革命之后。安得有善果。吾此论本非论政。不欲多谈。循此类推。皆可了解。若自主观言之。则以一切唯心之定例。国之治乱。世之隆污。殆莫不原于优秀分子之心理之所祈向。及其能力之厚薄之足以与国情民俗相应者何如。及其所以排除其相反之祈向。与所谓特别之事情者何如。及视其自身之道德。足以纲纪人伦者何如。

  综言之。国群之事。以心为体。以力为用。国之君子。将欲体国经野。造成一新时期之纪录。其心之所存。既未足以周事物之变。符群情之欲。固渺然无复势力之可言。一国之所有。历史则犹此旧历史也。经验则犹此旧经验也。瞥然昙花一现。若已别有天地者。幻影而已矣。然则本未尝新。何有于旧。本未尝存。何有于住。吾曹此数年间所经奇变。直可谓一场梦幻。梦中所历。公侯将相。华屋小邱。蘧焉一觉。故我如故。欣戚得丧。真不足言也。

  所谓世界一切唯心所造。质言之即意力所造。政家恒言。国所以立。在向心力与离心力之各得其平均。故立国不能无党。国有两党。犹言两力。两力互发。其力相剂。而国群乃得中正刚健循序发达之美效。以吾所评。吾国见象。乃非人之意力所造。直全恃时势推移。本能作用。历史与历史之相嬗递。犹之四时运序之代迁。吾曹之生于天幕中者。仅时时互道其寒暄。此数年间。直等于暴寒暴暑。灾异繁兴。蠢兹下民。乃不胜其咨嗟骇诧烦酲奋亢之苦。夭厉疾疫饥馑䍀缕之悲。继此以往。万象可以例推。推论如何曰。苟其凡百优秀。尽其意力相当之发达。则力之所向。必有所达。种子既成。理无不发。培之愈深。发之愈厚。人死虽不可复生。国亡则确能复存。虽复神州陆沈。宇宙瓦解。吾复何惧。若其不然。则膏肓之势。固不待于梦凭。薤歌在路。亦已成为公祷矣。

  所谓无力。岂特今兹之所谓新势力为然。即彼与此等相反假定为离心力者。亦并非其本身有何意思。有何权威。直历史上一种之馀烬。稍稍收集。已若燎原。而所谓各种社会者。本属中干。一燃即散。有人论中国战史。谓其所号称百万或数十万。摩垒对阵。杀人盈野流血成渠者。皆属臆造。其实历来大战。仅类儿戏。搴旗鸣钲。取骇观听。或有死伤败灭。乃其人类自相践藉。含璧舆榇而已。证之往事。风鹤草木。数十万人相惊而死。则其所论。未为苛评。若以证之群象。尤似坚确。论吾群象。莫不曰新旧两党。新旧之中。又有激随二派。以今思之。皆属臆造。倘使真有旧党。则吾国数千年之文明。宜已发辉光大。去黑暗而入于光明。若使真有新党。则吾国宜早有独立之学问。融合之智识。而今兹何有。旧者色厉而内荏。不啻敝帚千金之陋。新者浮躁浅薄。不胜小儿得饼之乐。亦复俨然标举名义。号召徒党。汹汹焉摩阵对垒。若将一决生死胜负者然。究之号称革命。不过万响齐奔。众声赴凑。号称党祸。亦仅机牙内运。帜志不张。

  综其总因。不外袭取。孟子曰。是集义所生也。非外袭而取之也。集义所生。故有浩然之气。外袭而取。则其忽起突灭。诚何待言。故今无所谓旧。袭取陈死人语而已。无所谓新。袭取舶来品而已。亦无所谓革新。乃至无所谓复古。袭取院本说部。搬演欺人而已。

  试思吾曹数年间所经变故。无一不等于摧枯拉朽草偃波靡。究竟主动者以何伟力。得其意外之奇获。被动者何由恐恍。归于一致之范围。而局外之慷慨咨嗟。明明有所不慊而亦相率以付之莫可如何者。其人要皆一时之俊秀。然亦不为少矣。谓为势力所致。信望所孚。吾皆有以明其不然。要之全国皆无气力之徒。而时时相惊以伯有。一有假伯有之魂以为厉者。则全市骇走。枕藉杂沓。不可名状。以吾思之。吾国亡征。不在内忧。不在外患。惟此委靡疲苶玩愒巧滑抟土聚沙绝无力量作用之全国之风气。真乃沉痼之疾也。夫今日岂特无伟人志士奇才杰能之为患。抑并奸雄魁桀侠盗巨猾而无之。全国所有。乡愿小偸为多。若以吾人理想。不仅正之方面。望其意力发达。即负之方面。亦不嫌其发达。盖凡有意识有气力有胆量者之所为。虽真小人。犹愈于伪君子耳。

  故自今以往。吾人当各求其能力之发达。而欲自求此。则必先问以前。吾曹何以能力之衰薄如彼。故必先有一种自觉。至其能力之将发达于何方面。或于政治。或于社会。各视其人性质境遇之所宜。不必定须一律。须知今日凡百现象之不振。皆因全国优秀之绝无真实力量。而妄冀非分之获之所致。故其所得不如其蕲望者。乃历史上蹈常袭故必至之结果。绝无所用其悲愤怨尤。且其所以致此恶象。吾自身亦实躬与其罪恶。以前种种昨日死。以后种种今日生。吾曰今日乃复活之日。乃大觉悟大忏悔之日矣。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