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必酒经

维基文库,自由的图书馆
六必酒经
作者:杨万树 
卷一
影印本:

六必酒经目次[编辑]

      苏堤杨万树著

  • 卷一
    • 酒论    麹论
    • 秫稻必齐说 麹糵必时说
    • 湛炽必洁说 水泉必香说
    • 陶器必良说 火齐必得说
  • 卷二
    • 制造红麹法 酝酿三白法
    • 问答说
  • 卷三
    • 五谷菓食蒸烧法 附录诸酒法
    • 附倡和诗

六必酒经叙[编辑]

世传有《茶经》、《酒经》。《茶经》作于陆羽。《酒经》则见宋艺文志者,有无求子、大隐翁。《说郛》又存有朱翼中《北山酒经》总论一卷。其二卷制酿之法,近日始出。窃谓经者,圣人以垂教万世,其言至要,其名甚尊。扬雄《太元》拟《易》,《法言》拟《论语》,论者犹以僭经罪之。况茶酒为生人日用之物,即能缕述其故,不当以经名其书,或佚或存,不过以备考耳。乃今读杨子万树之作,颂酒而原本于圣言,推阐其意,利后世之用,斯真不愧于名经矣。盖惟古圣人能尽道,大之不御,而小之不遗,故虽一物一饮,必推求天时、地利、物性与夫人事之善否,使毋有差贷,其事至纤至悉,而莫不有精意之存,后人未能尽识。今如〈月令〉“命大酋,秫稻必齐,麹糵必时,湛炽必洁,水泉必香,陶器必良,火齐必得。”六言,即古来仪狄、杜康善作酒者能外之乎,又非言之章,章负于经者乎。杨子嗜酒,又尝业于酒,深有得于其理,故能于前人所论制酿之法博考,衷以己意,裒而为书,题曰《六必酒经》。以其出于经,而所言皆经意,技也而进于道,吾知其必传于后法为经,久而可遵,殆与妄称为经者,不同日而语矣。乃若沉湎之徒,造作名目,以酒清者为圣人,浊者为贤人,而晋安之俗,以酒一瓶为一经,《侯鲭录》载有“馈人五经,束带出迎。”乃五瓶酒耳,斯又无忌惮之甚,杨子所不齿已。

道光二年长至日,赐进士出身知河南彰德府涉县事改宁波府教授太平鹤泉戚学标撰。

自序[编辑]

周官酒正,掌以式法授酒材。郑注:式法,作酒之法式。作酒既有米麹之数,又有功沽之巧。〈月令〉曰:“乃命大酋,秫稻必齐,麹糵必时,湛炽必洁,水泉必香,陶器必良,火齐必得。”此其法也。而后人多不能善用其法,或且违法以酿,酒之不美也固已。余业此五十馀年,博求良法于载籍之中,而邑少藏书,见闻未广。嘉庆丙⾠岁,抵省垣,得抄读本朝文澜阁朱翼中《北山酒经》、窦革《酒谱》,他若别史、图注、传记诸书,有关于酒者,无不旁搜而参考之,始豁然会悟,作酒大要,不外兼用六物之法。惧是法传之而失其真,爰于暇日,荟萃诸书奥旨,手为纂辑,间有疑义未析者,以己意设为问答,附记于后,要皆发明〈月令〉六必之义,因名之曰《六必酒经》,非敢以精专自诩也。苐经平生阅历,知作酒遵一定之法式,而材美⼯巧即寓焉,谨以所得,缮付剞劂,愿质世之善于酒者,是为序。

  峕在

道光岁次壬午长至日,浙江宁海杨万树书于四知家塾。

引据酒书目录[编辑]

共计三十九种

  • 《吕氏春秋》
  • 《酒尔雅》 何剡
  • 《酒律》 侯白
  • 《酒谱》 焦革
  • 《酒谱》 窦革
  • 《觥律》 曹继善
  • 《北山酒经》 王绩
  • 《酒谱》 王绩
  • 《酒训》 高允
  • 《北山酒经》 李保绩
  • 《甘露经》 王琎
  • 《酒乘》 韦孟
  • 《酒经》 朱翼中
  • 《酒孝经》 刘炫
  • 《酒谱》 徐炬
  • 《酒经》 苏东坡
  • 《觞政述》 赵与时
  • 《酒令》 同尘
  • 《贞元饮略》 窦常
  • 《醉乡日月》 皇甫崧
  • 《麹本草》 田锡
  • 《罚爵典故》 李廌
  • 《条刺饮事》 皇甫崧
  • 《酒名记》 张能臣
  • 《熙宁酒课》 赵珣
  • 《本草纲目》 李时珍
  • 《令谱》 阳曾龟
  • 《醉乡小略》 胡节还
  • 《饮酒助劝》 窦黾
  • 《觥记注》 郑獬
  • 《新丰酒法》 林洪
  • 《齐民要术》 贾思勰
  • 《茗酪记》 姚察
  • 《小酒令》 赵景
  • 《宋志酒录》
  • 《酒小史》 宋伯仁
  • 《酤酒集》 无名氏
  • 《四时酒要》
  • 《茶经》 陆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