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本竹书纪年/晋纪

维基文库,自由的图书馆
 周纪 今本竹书纪年
晋纪
魏纪 


平王[编辑]

自东迁以后始纪晋事,王即位皆不书。

元年[编辑]

辛未,王东徙洛邑。锡文侯命。晋侯会卫侯、郑伯、秦伯,以师从王入于成周。

二年[编辑]

秦作西畤。鲁孝公薨。赐秦、晋以邠、岐之田。

三年[编辑]

齐人灭祝。王锡司徒郑伯命。

四年[编辑]

燕倾侯卒。郑人灭虢。

五年[编辑]

秦襄公帅师伐戎,卒于师。宋戴公薨。

六年[编辑]

燕哀侯卒。郑迁于溱、洧。

七年[编辑]

楚子仪卒。

八年[编辑]

郑杀其大夫关其思。

十年[编辑]

秦还于汧、渭。

十三年[编辑]

魏武公薨。

十四年[编辑]

晋人灭韩。

十八年[编辑]

秦文公大败戎师于岐,来归岐东之田。

二十一年[编辑]

晋文侯杀王子余臣于携。

二十三年[编辑]

宋武公卒。

二十四年[编辑]

秦作陈宝祠。

二十五年[编辑]

晋文侯薨。秦初用族刑。

二十六年[编辑]

晋封其弟成师于曲沃。

三十二年[编辑]

晋潘父弑其君昭侯,纳成师,不克。立昭侯之子孝侯,晋人杀潘父。

三十三年[编辑]

楚人侵申。

三十六年[编辑]

卫庄公卒。王人戍申。

四十年[编辑]

齐庄公卒。晋曲沃桓叔成师卒,子鱓立,是为庄伯。

四十一年[编辑]

春,大雨雪。

四十二年[编辑]

狄人伐翼,至于晋郊。宋襄公薨。鲁惠公使宰让请郊庙之礼,王使史角如鲁谕止之。

四十七年[编辑]

晋曲沃庄伯入翼,弑孝侯,晋人逐之,立孝侯子郤,是为鄂侯。

四十八年[编辑]

无云而雷。鲁惠公卒。

四十九年[编辑]

鲁隐公及邾庄公盟于姑蔑。

五十一年[编辑]

春二月乙巳,日有食之。三月庚戌,王陟。

桓王[编辑]

元年[编辑]

壬戌十月,庄伯以曲沃叛,伐翼,公子万救翼,荀叔轸追之,至于家谷。翼侯焚曲沃之禾而还。翼侯伐曲沃,大捷,武公请成于翼,至相而还。

二年[编辑]

王使虢公伐晋之曲沃。晋鄂侯卒,曲沃庄伯复攻晋,立鄂侯子光,是为哀侯。公子万救翼,荀叔轸追之,至于家谷。

三年[编辑]

甲子。

四年[编辑]

曲沃庄伯卒,子称立,是为武公,尚一军。

五年[编辑]

芮人乘京。荀人、董伯皆叛曲沃。

十一年[编辑]

曲沃获晋哀侯。晋人立哀侯子为小子侯。芮伯万出奔魏。

十二年[编辑]

王师、秦师围魏,取芮伯万而东之。

十三年[编辑]

冬,曲沃伯诱晋小子侯杀之。晋曲沃灭荀,以其地赐大夫原氏黯,是为荀叔。戎人逆芮伯万于郊。

十四年[编辑]

王命虢仲伐曲沃,立晋哀侯弟缗于翼,为晋侯。

十五年[编辑]

十六年[编辑]

春,灭翼。

十九年[编辑]

郑庄公卒。

二十三年[编辑]

三月乙未,王陟。

庄王[编辑]

元年[编辑]

乙酉,曲沃尚一军,异于晋。

六年[编辑]

五月,葬桓王。

厘王[编辑]

元年[编辑]

庚子春,齐桓公会诸侯于北杏,以平宋乱。

三年[编辑]

曲沃武公灭晋侯缗,以宝献王,王命武公以一军为晋侯。

四年[编辑]

晋犹不与齐桓公之盟。

五年[编辑]

晋武公卒,子诡诸立为献公。王陟。

惠王[编辑]

元年[编辑]

晋献公朝,王如成周。周阳白兔舞于市。

二年[编辑]

王子颓乱。王居于郑,郑人入王府,多取玉。玉化为蜮,射人。

九年[编辑]

晋城绛。

十六年[编辑]

晋献公作二军,灭耿,以赐大夫赵夙;灭魏,以赐大夫毕万。

十七年[编辑]

卫懿公及赤狄战于泂泽。

十九年[编辑]

晋献公会虞师伐虢,灭下阳,虢公丑奔卫。公命瑕父、吕甥邑于国都。

二十五年[编辑]

春正月,狄人伐晋。王陟。

襄王[编辑]

元年[编辑]

庚午,晋献公卒,立奚齐,里克杀之及卓子,立夷吾。

二年[编辑]

晋杀里克。

三年[编辑]

雨金于晋。

七年[编辑]

秦伯涉河伐晋。

十五年[编辑]

晋惠公卒,子怀公圉立。秦穆公帅师送公子重耳,围令狐、桑泉、臼衰,皆降为秦师。狐毛与先轸御秦,至于庐柳,乃谓秦穆公使公子絷来与师言,次子郇,盟于军。公子重耳涉自河曲。

十六年[编辑]

晋杀子圉。

十七年[编辑]

晋城荀。

二十年[编辑]

周襄王会诸侯于河阳。

二十二年[编辑]

齐师逐郑,太子齿奔城张、南郑。

二十四年[编辑]

晋文公卒。

二十五年[编辑]

三十年[编辑]

洛绝于向。

三十一年[编辑]

晋襄公卒。

三十二年[编辑]

三十三年[编辑]

王陟。

顷王[编辑]

元年[编辑]

癸卯。

六年[编辑]

彗星入北斗。王陟。

匡王[编辑]

元年[编辑]

己酉。

六年[编辑]

王陟。晋灵公为赵穿所杀,赵盾使穿迎公子黑臀于周,立之。

定王[编辑]

元年[编辑]

乙卯。

六年[编辑]

晋成公与狄伐秦,获秦谍,杀之绛市,六日而苏。

七年[编辑]

晋成公卒于扈。

八年[编辑]

十八年[编辑]

齐国佐来献玉磬、纪公之甗。

二十一年[编辑]

王陟。

简王[编辑]

元年[编辑]

丙子。

五年[编辑]

晋景公卒。

六年[编辑]

十三年[编辑]

晋厉公卒。楚共王会宋平公于湖阳。

十四年[编辑]

王陟。

灵王[编辑]

元年[编辑]

庚寅。

十四年[编辑]

晋悼公卒。

十五年[编辑]

二十七年[编辑]

王陟。

景王[编辑]

元年[编辑]

丁巳。

十三年[编辑]

春,有星出婺女。十月,晋平公卒。

十四年[编辑]

河水赤于龙门三里。

十九年[编辑]

晋昭公卒。冬十二月,桃杏华。

二十年[编辑]

二十五年[编辑]

晋顷公平王室乱,立敬王。

敬王[编辑]

元年[编辑]

壬午。

八年[编辑]

晋顷公卒。

九年[编辑]

十四年[编辑]

汉不见于天。

二十六年[编辑]

晋青虹见。

二十八年[编辑]

洛绝于周。

三十六年[编辑]

淇绝于旧卫。

三十九年[编辑]

晋城顿丘。

四十三年[编辑]

宋杀其大夫皇瑗于丹水之上。丹水壅不流。

四十四年[编辑]

王陟。

元王[编辑]

元年[编辑]

丙寅,晋定公卒。

二年[编辑]

四年[编辑]

于越灭吴。

六年[编辑]

晋浍绝于梁。丹水三日绝不流。

七年[编辑]

齐人、郑人伐卫。王陟。

贞定王[编辑]

元年[编辑]

癸酉,于越徙都琅琊。

四年[编辑]

十一月,于越子勾践卒,是为菼执,次鹿郢立。

六年[编辑]

晋河绝于扈。

七年[编辑]

晋荀瑶城南梁。

十年[编辑]

于越子鹿郢卒,不寿立。

十一年[编辑]

晋出公出奔齐。

十二年[编辑]

河水赤三日。荀瑶伐中山,取穷鱼之丘。

十三年[编辑]

晋韩庞取秦武城。

十六年[编辑]

十七年[编辑]

晋出公薨,乃立昭公之孙,是为敬公。

四十三年[编辑]

王杀大夫杜伯。其子隰叔出奔晋。晋穆侯费生薨,弟殇叔自立,世子仇出奔。

十八年[编辑]

二十年[编辑]

于越子不寿见杀,是为盲姑,次朱勾立。

二十二年[编辑]

楚灭蔡。

二十四年[编辑]

楚灭杞。

二十八年[编辑]

王陟。

考王[编辑]

元年[编辑]

魏文侯立。

十年[编辑]

楚灭莒。

十一年[编辑]

晋敬公卒。

十二年[编辑]

鲁悼公卒。

十四年[编辑]

鲁季孙会晋幽公于楚丘。

十五年[编辑]

王陟。

威烈王[编辑]

元年[编辑]

丙辰。

三年[编辑]

晋大旱,地生盐。

五年[编辑]

晋丹水出,反洁。

六年[编辑]

晋大夫秦嬴贼幽公于高寝之上,魏文侯立幽公子止。

七年[编辑]

赵献子城泫氏。韩武子都平阳。

八年[编辑]

赵城平邑。

九年[编辑]

楚人伐我南鄙,至于上洛。

十一年[编辑]

田公子居思伐邯郸,图平邑。于越灭滕。

十二年[编辑]

于越子朱勾伐郯,以郯子鸪归。

十四年[编辑]

于越子朱勾卒,子翳立。

十六年[编辑]

齐田盻及邯郸韩举战于平邑,邯郸之师败逋,遂获韩举,平邑、新城。

十七年[编辑]

魏文侯伐秦至郑,还筑汾阴、合阳。田悼子卒,田布杀其大夫公孙孙,公孙孙以廪丘叛于赵。田布围廪丘,翟角、赵孔屑、韩氏救廪丘,及田布战于龙泽,田师败逋。

十八年[编辑]

王命韩景子、赵烈子及我师伐齐,入长垣。

二十三年[编辑]

王命晋卿魏氏、赵氏、韩氏为诸侯。

二十四年[编辑]

王陟。

安王[编辑]

元年[编辑]

庚辰。

九年[编辑]

晋烈公卒,子桓公立。

十年[编辑]

己丑。

十五年[编辑]

魏文侯卒。大风,昼昏。晋太子喜出奔。

十六年[编辑]

封公子缓。

二十一年[编辑]

韩灭郑,哀侯入于郑。

二十三年[编辑]

于越迁于吴。

二十六年[编辑]

王陟。魏城洛阳及安邑、王垣。七月,于越太子诸咎弑其君翳。十月,越人杀诸咎越滑,吴人立孚错枝为君。

烈王[编辑]

元年[编辑]

丙午,魏公子缓如邯郸以作难。于越大夫寺区定越乱,立初无馀,是为莽安。

二年[编辑]

秦胡苏帅师伐韩,韩将韩襄败胡苏于酸水。魏觞诸侯于范台。晋桓公邑哀侯于郑,韩山坚贼其君哀侯。

六年[编辑]

韩共侯、赵成侯迁晋桓公于屯留。赵成侯偃、韩懿侯若伐我葵。

七年[编辑]

王陟。我师伐赵,围蜀阳。齐田寿帅师伐我,围观,观降。魏大夫王错出奔韩。

  ↑返回顶部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