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Sibu Congkan Xubian181-穆彰阿-嘉慶重修一統志-200-083.djvu/99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堰在太白渠之下流長四十餘步不知起自何時蓋為白渠北限地高涇水勢不能及遂引清冶二

  谷水逕三原縣龍橋鎮以東至邢村截河為坊堰其水以溉三原涇陽并渭南屯所之田其下水分

  為二渠北曰務高渠南曰平臯渠中有深溝一道蓋古白渠故道水不敢入故堰絶之分灌高田至

  今人名其溝曰乾溝縣志縣西北一里許清河南岸有古渠一道南抵白渠清河東岸亦有古渠一

  道遶縣北關迤邐東北而去明宣德間遺蹟尚存渠首之地人亦謂之邢堰蓋邢村堰廢之後復作

  此堰仍其舊名後亦湮廢龍門堰在富平縣南長安志龍門堰石川堰皆在縣南二十里常

  平堰在縣東南二十五里漕渠在長安咸寕二縣南自昆明池東傍南山東至河漢所穿隋唐

  復開之史記河渠書元光中鄭當時為大農言異時關東漕粟從渭中上度六月而罷而漕水道九

  百餘里時有難處引漕穿渠起長安並南山下至河三百餘里徑易漕度可令三月罷而渠下民田

  萬餘頃又可得以溉天子以為然令齊人水工徐伯表發卒數萬人穿漕渠三𡻕而通以漕太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