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NLC892-GBZX0301013052-258998 [隆慶]雲南通志 十七卷 第11冊.pdf/84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也。殿寢堂奧,橫山跨谷,位毘盧遮那佛、照化佛、文殊、普賢之像。右有選佛場,左有㫋檳林,前有棲鐘樓,後有庋經閣。法堂方丈,齋廡庖廥,堦砌闥髹,彤黝丹堊,煥耀金碧。荒遐僻絕之境,見茲亢爽,夫誰不喜也?嘗謂夫佛法入中國,子餘年來,華人尊崇之謹猶一日也。遠而至於殊方絕域之外,又至於深山窮谷之間,人跡所不到之地,亦奔走崇奉如是之篤也。鳴呼!我佛以平等爲性,以慈愍爲心,以浮榮爲幻,以寂滅爲樂,以五茲爲空,以三歸爲戒,導人之遷善去惡,明心證性,如斯而已。不知者以爲其言宏闊勝大,以生死禍福動人,則非西竺聖人之旨矣。雖然,西方氏之敎慈矣,而西方氏之律則嚴也。顧其善惡因果之說,往往與易書合,容或有不可誣者。蓋人之生稟,二五淸濁之不同,有以五戒自持,欲正其法身者;又有以十業自稔,以淪於外道者,豈非善惡之區別乎?冥冥之中,昭昭之報,猶影響然。予嘗謂世之人裝嚴佛身,頂禮佛足,嘗範金雕木矣。庸詎知明心證性,固能成佛之爲妙也。明心證性者,啓爲善之根也;範金雕木者,皆有漏之因也。君山軌行峻潔,弘楊於聖敎,而亦嘗慮及於茲乎?其刻斯文以示南人。南方俗雖暴悍,而崇信浮圖甚至,庶幾因敬生悟,人知嚮方,有遷善而去惡者,則君山總持創建之力也。

  • 圓通寺。在司眞覺寺下。
  • 密塔寺在司治南。
  • 靈感寺。在司絕頂峯。
  • 七寶寺、開寧寺、普照寺、奇峯寺。俱在司琅井。
  • 積慶庵。在玄聖觀左。
  • 玄聖觀。在龍門寺左。
  • 三元宫。在司治南。

仙釋

〔唐〕

  • 李阿召。大理人,居七局村。所蓄有黑牛飲於池中,肥澤異常。阿召因蹤跡得滷泉,遂報,蒙詔始開黑井。官之不受,但求爲僧,賜紫袈裟。井民立祠祀之。

〔元〕

  • 源空。威楚人,三歲能誦佛號。元時入薇溪山爲僧。嘗游螺髻山,有虎伏於崖下。又遊九重巖,入定絕粒經月。凡有齋事,必先知之。一日端坐而化,茶毘之日,祥雲羃焉。
  • 連精。定遠人,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