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NLC892-GBZX0301013052-258998 [隆慶]雲南通志 十七卷 第11冊.pdf/19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城下。

  • 興慈廟。在浪穹縣治南。
  • 羅溪廟。在縣治大。
  • 大王廟。在賓川州治南奇山下。俗傳羅刹爲患,有張敬者除之,死爲漏江之神,灌漑百里,民因祀之。

臨安府

祀典

  • 社稷壇。在府城北,洪武三十年建,歲春秋二祭,州縣皆有。
  • 風雲雷雨山川壇。在府城南,洪武三十年建,歲春秋二祭,州縣皆有。
  • 文廟。在府治西北,洪武二十二年通判莘建,歲春秋二祭,州縣學皆有。
  • 啓聖祠。在文廟東,歲春秋二祭,州縣學皆有。
  • 名宦祠。在文廟前左。
  • 鄕賢祠。在文廟前右。二祠俱兵備蔣宗魯建,春秋二祭,州縣學皆有之。〔修撰楊愼記〕:嘉靖甲午,詔天下正祀典,鄕賢之祠者增之,嚴不在祀法者汰之,未剏者於是乎始。乃雲南臨安府知府事姜君恩、建水州知州事沈㦂、學敎授趙維賢,詢與議,稽郡乘,師言僉同,蕘言攸協,乃上於政司右使袁公擯、督學副使陳公煥,聞於監察御史董公珊,卒如若請。臨安鄕賢之祠,自今日始也。嗣我皇明四公:曰杭州府知府張公隆、南陽知府邢公幹、兩淮運司經歷封、南溪知縣張公文宗、文昌縣知縣田公容,其鮮也,蓋嚴也。曰居喪哀毁踰禮,廬墓官處,脂膏不自肥潤,西湖廣其利,鄣水安其鍤,考績三載,最於全泊,是杭州公之行也。曰瞻族而族待以舉人,起家而家世其淸德,守瀘而瀘人尸而祝之,守南陽而南陽人誴而旣之,是南陽公之行也。曰悃幅禔身,孝友睦親,屬薦不留,歸養棄官,敦行化俗,蕃社老壽,是南溪公之行也。曰不工於媚貴,久而有餘裕,孱民勇於退田畝,而怯於入公府,是文昌公之行也。臨安在唐、宋爲剽分,元世無聞,自國朝有科目以還,金閨之籍相屬,而稱鄕賢者僅此,嚴哉!法語有之:世之巧心強有力者,可以百役其私智,而不一獲於公議。蝨於庭,蠧於里,陽驕於邦,剪公財,兼弱產,豐居蔀家,華衣光佩,市童詡,里婦矜,朝霑未期,厭厭如泉下人矣。况能作九原廩生氣,享社獻,侑瞽宗乎!君子謂世舉也,昭則戒遠,彰往勗來,是之謂名敎。名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