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NLC892-GBZX0301013052-258997 [隆慶]雲南通志 十七卷 第10冊.pdf/12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盛陳儀制,至義修相,見宗牓云先拜舍利。苴顚方下拜。宗牓斬之,歸國,求世隆立焉。〔《南詔通紀》〕。

〔國朝〕

  • 楊黼。太和人,自號存誠道人。博學多聞,隱居不仕,善事父母,家貲盡以施人。自甘粗糲,力學志道,不事生業。庭前柱樹枝幹蟠糾,扁之曰桂樓,巢居其中,日註《孝經》一二章,作詩一二首,有《桂樓集》。尤工篆籀。一日硯乏硯水,欲下取面,硯池旣有水矣,嗣是常爾,不以爲異。所著有《篆隸宗源》一書。平生好作字,敗筆則瘞之。有退筆冢,在今府城北十五里。父母歿,入雞足山,栖巖穴者十餘年。八十餘歲卒。旣卒之日,其常所往來之家,一時皆見其來,爲別敘說,歷歷如平生,不知其旣卒也。是日,縣人又於安寧道中見之,爲神仙云。
  • 楊南金。字本重,鄧川人。弘治己未進士,授江西泰和令。直節苦行,民有三不動之謠,謂刁詐脅不動,財利惑不動,權豪撼不動。擢爲御史。時逆瑾烕傾中外,六卿往之喪儀,其黨爲左都御史凌辰十三道南金獨不跪,欲縛之。南金解冠服曰:不做此官便了,豈可屈於權奸乎?滿堂失色。南金手按角帶,指叱而出,卽日行二百里。瑾聞之,竟追不及,除其籍。嘉耆宿,晉湖廣僉事。尋乞骸骨,晉參議撫。淸風高節,大字以表之。先生性嚴重,扶間德之。年八十卒。嘉靖二十八年,提堯時造其故廬,恤其孤,作祠祀之。
  • 楊士雲。字從龍,號弘山,又號九龍眞逸,太和人。正德間,舉鄕試第一,登丁丑進士第,改翰林庶吉士,授給事中。以外艱歸里,遂養母不出。嘉靖間,舉遺逸,有司強之起,至京師,遷左給事中,推爲宮僚,以病辭不就。人問其故,曰:吾豈能俯仰於人以求乎?遂乞歸。里居二十餘年,甘貧自樂,不入府城。鄕人不知婚喪禮節,敎以易奢爲儉。所居環堵蕭然,與諸弟特存友愛。自少至老,手不釋卷,身不離書案。所著有《皇極天文律吕》、《詠史》諸集,一時學者皆宗之。雙明於風角,每中夜必起仰觀,或喟或喜,不以語人。

鄕賢

〔漢〕

  • 鹵承。邪龍縣人。建初元年,哀牢王類牢與守令忿爭,遂殺守令而反叛,攻越嶲唐城,太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