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NLC892-GBZX0301013052-258942 [隆慶]雲南通志 十七卷 第8冊.pdf/67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雲南都指揮使司題名碑記〕

〔布政使陳善撰〕:我聖祖旣平滇宇,用夏變夷,神謨睿算,迥出千古,於是衛禦所東西星列。此不惟開疆辟土,垂示遠畧,其彈壓周密,殆雄視百蠻矣。夷考其制,爲衛者十有七,軍民指揮使司者三,守禦千戶所者六,而董之以都指揮使司。其設官,都指揮使、同知、僉事各一人。蓋至洪武十五年而經制大備。二百年來,專間於茲者,固多熊羆之士,不二心之臣,然知忠孝大義者罕矣。其姓名不列之貞石,何以彰往烈,示來今?先是,題名石有二:其一自洪武年西平侯沐公起,至四十一年都指揮僉事王世科止;其一自都指揮使趙晟起,至都指揮僉事劉佩止。題石已遍。隆慶二年,上都趙君弘祚來視,聞篆歎曰:古名將有言,人死留名,故列名於石,可以指其人而品藻之也。於是伐石以續題名,問記於予。予自庚申歲視學於茲,至今逾一紀矣。聞襄時以忠義奮發者,有王君世科,乃今有趙君云。然王君備儻饒智畧,趙君戇直,勇不畏死,使臨利害,當事變,則仗節死義,趙君其人也。嗟呼!以予所聞見若此,則前此豈無趙君若人者乎?誠有之,則可指而知也。後此豈無趙君若人者乎?誠有之,則可指而知也。觀此,則其人或忠或邪,明鑒具在,不可得而逃。誠有感於忠義,則良心在人,自知巽起,不可得而過也。然則是碑之立,辦忠邪於一時,定褒貶於百世,正人心,扶皇極,使邪慝者改行而革面焉,斯豈非聖祖用夏變夷之遠意,而設官馭衆之彝典歟?趙君以入賀戒行,惓惓及此,誠知所重也。越數月,楚沅楊君顧來主操道事,其負忠勇,亦趙君注亞也。書貽楊君,使刻石之上方。

〔都指揮使〕

  • 寧正。正卿,直隸鳳陽府人。
  • 馮誠。直隸臨淮縣人。
  • 何福。直隸定遠縣人。
  • 瞿能。世賢,直隸合肥縣人。
  • 鄭祥。直隸合肥縣人。
  • 沐昂。景顧,直隸定遠縣人。以上俱都督常司事。
  • 謝雄。直隸定遠縣人。
  • 王俊。大用,直隸合肥縣人。
  • 盧旺。直隸儀眞縣人。
  • 張廉。河南汝南縣人。俱洪武。
  • 武讓。山東鄒平縣人。
  • 曹政。直隸來安縣人。
  • 李友。文德,直隸壽州人。
  • 方瑾。璥瑜,直隸全椒縣人。
  • 胡誌。繼芳,直隸定遠縣人。
  • 劉玉。山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