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NLC892-GBZX0301013052-258939 [隆慶]雲南通志 十七卷 第5冊.pdf/36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之人病於兩鎭之虐也,凡有憂民之心者,軌不欲更之,而議或不協,又尼於時勢之難爲,固有獨倡而無和,欲執而不能者。聖朝更化,百度維新,何公首主其議,王公成之,而鎭守、巡按、藩臬諸君又式克相之,是以一興革間而惠流遠徼,功施無疆。信乎,運乘其機而謀與斷之皆善也。抑予徵之漢事,永昌太守鄭純爲政淸潔,夷俗安之,書於史傳,至於今誦之不衰。比則近日守臣建議愼擇牧守之意,亦後來者所當知也。府之復,其事爲重,故詳記之。若夫經營之役,固在所畧云。嘉靖四年,知府嚴時秦於府後建溇貯。勑書曰:金齒僻處遐方,因無流官撫治,風俗頺壞,軍民窮困,而又外夷不時侵擾,爲地方之害。近因雲南鎭巡等官奏請如洪武年間事例,開設府治,銓除流官,以爲經久之計。今從其請,將金齒司所屬永昌、金齒二千戶所夷民幷附郭各里百姓,仍舊設立爲永昌軍民府。僉舉爾出身科甲,素有才幹,故特陞爾往知府事,賜以璽書,益重其事也。夫新府之設與舊郡不同,外夷之治與內地殊異,非徒賴以撫安,而實資以控制。爾須稽考制度,創造衙門,宣佈條章,立爲一定規矩,後人有所遵守。其轄隸州縣長官司及各屬衙門,俱照都御史何孟春原擬制度,人民戶籍多寡,地里遠近,照舊爲州爲縣爲長官等司,另行奏請銓除降印。井騰衝司或改爲州爲縣爲衛,如金齒司亦聽爾奏請舉行。凡府中一應該行之事,當備之物,合用之人,一一悉如內地。若力有不給,則設而不修,勢有未可,則留以待後。順其土俗之宜,施以安利之政,歸附者安之使得其所,流移者招之使復其業。仍須時常戒勉所屬,諭以大義,開其善端,使其遵守法度,謹守地界,辦納糧差,撫卹民夷。所屬土流官吏軍民人等,敢有倚勢刁潑遠法傲慢者,爾須嚴加禁革,輕則會同問擬如律,照例發落,重則奏聞宫處。爾受茲專城之寄,尤宜廉公仁恕,奉法循理,愼重行事,務使軍民脫往時剝削之苦,感今日撫摩之恩,地方寧靖,永保無處,庶稱朝廷委任至意。爾其欽承,勿怠勿忽,故勑。

    • 經歷司、照磨所、司獄司。俱在府治內。
    • 永豐庫。在府堂右。
    • 稅誤司。在府治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