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NLC892-GBZX0301013052-258939 [隆慶]雲南通志 十七卷 第5冊.pdf/29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西偏也;若安南、敎化、三部、王弄山,其南偏也。密邇外國,若交趾,若車里,若八百,所謂邊徼重地也。方千里之廣,民至百萬之夥,所謂爲滇上闊,爲大府也。乃若戶尙詩書,人崇侈廓,男女貿易,朝曁於暮,其風俗也。守此者昉於襄陽世公家寶,繼而程公子益、王公庸、朱公志光、陳公禮、賴公瑛、徐公文振、劉公芳、王公佐,咸擢自名宦,後先相望有聲,其賢與否,吾不得而知也。瑛以刑部員外郎來守此四稔矣,才不稱任,恆自戰慄,上以仰答天恩,下以俯就民情,因事制宜,一求於當而已也。若其賢否,吾亦不自知也。同列請刻諸石,因倂記也。

    • 經歷司、照磨所、司獄司、萬盈庫。俱在府治內。
    • 稅課司。在府治東城外。
    • 陰陽、醫學。俱在府。
  • 建水州。附在府治東南。〔廣南知府廖鉉增修州治記畧〕:建水州治,舊在臨安城西半里許。洪武中,川蜀張公大本來守,四視卑隘弗稱,乃相城中東南隅地一區,周二十畝許,中爲堂,東爲廟,吏目居之,西爲庫,前爲中門、外門,後爲燕休之次,旁兩翼爲六房,門右爲獄,繚以垣墉,飾以粉堊,州治煥然惟新矣。成化間,東廣李公載陽來守,以治前街每霖雨輒泥淖,迺命工採石甃之,東西若干街衢截然。以後歲月侵尋,日漸傾圮。弘治乙丑,古泰徐公道京分符而來,下車周覽,慨然以治之弊爲己責,亟欲少更,顧年饑用乏,力未暇及。久之,政務漸舉,歲時漸稔,迺稍葺補,弊者易之,卑者高之,隘者闢之,固者因之。外門內爲屛門,左爲吏舍,中門內爲倉街,東西爲承德、宣惠坊,爲社學六區,散處郡城內外。更爲監室,創爲井亭,植以竹柏,勒以戒石,各以序而爲興事。落成甫及半載,旣竣,走書請予記之。
    • 曲江巡檢司。在州治東北一百里。
    • 納更山巡檢司。在府治東南車人寨。
  • 石屛州。在府東南百二十里,洪武十六年建。
    • 寶秀巡檢司。在州治西三十里。
  • 阿迷州。在府治北七十里,洪武十六年建。
    • 東山口巡檢司。在州治東二十里,宣德間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