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NLC892-GBZX0301013052-258939 [隆慶]雲南通志 十七卷 第5冊.pdf/20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一人。上江嘴巡檢司巡檢一人。下江嘴巡檢司流官巡檢一人,土官巡檢一人。箭桿場巡檢司流官巡檢一人,土官巡檢一人。上五井巡檢司流官巡檢一人,土官巡檢一人。順盪井巡檢司流官巡檢一人,土官巡檢一人。師井巡檢司流官巡檢一人,土官巡檢一人。十二關巡檢司土官巡檢一人。僧會司僧會一人。

賓川州知州一人,吏止一人。儒學學正一人,訓導一人。蔓神寨巡檢司流官巡檢一人,土官巡檢一人。神摩洞巡檢司巡檢一人。白羊市巡檢司巡檢一人。金沙江巡檢司流官巡檢一人,土官巡檢一人。赤石崖巡檢司巡檢一人。

〔大羅衛官見兵食志〕

雲龍州土官知州一人,吏目一人。雲龍甸巡檢司巡檢一人。

十二關長官司土官長官一人。

〔五井鹽課提舉司官見賦役志〕

治署

  • 府治。中城而治,洪武十七年建。天順間,知府于璠重建。成化間,知府蔣雲漢增拓。嘉靖間,知府揚仲瓊、蔡紹科、鄭恭、畢鸞相繼增修。舊治向南,隆慶三年,巡按御史劉詡改向東,枕山帶河,檄知府史詡、同知楊震宇、通判鍾昕、推官祝完同建。〔郡人李逸民改建府治記〕:古者建侯置守,非依名山大川,必依形勢扼塞以爲固,猶必審向背之勢,辦陰陽之宜,而後測景正方,以昭宣達。易垂設險,詩詠攸芋,畧可睹矣。大理爲郡,西據蒼山,巍乎千仞;東距洱河,浩乎萬頃。山水交於其外,城邑奠乎其中,此非所謂固而可守者乎?然山延其庚,河流其震,枕山襟河,惟其位也。乃舊治面離而出,席坎而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