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NLC892-GBZX0301013052-258938 [隆慶]雲南通志 十七卷 第4冊.pdf/17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堤閘

  • 水寨渠。在府治東十五里。
  • 者干渠。在府治南七十五里。
  • 者孟渠。在府治南五十五里。

橋梁

  • 通華橋。在府治北,跨通華河水。
  • 馬官橋。在府治南六里。
  • 平川橋。在府治南十里。
  • 南川橋。在府治二十三南里。
  • 孔雀橋。在府治南十八里。
  • 淸凉橋。府治南二十三里。
  • 新橋。在府治南六里。
  • 水寨橋。在府治東十六里。
  • 後所橋。在府治東二十一里。
  • 大河橋。在府治東二里許,上覆瓦屋四十九楹。
  • 新站橋。在府治北六十里。

宫室

  • 筧泉亭。在衛城。〔敎諭林鳳記畧〕:景東衛治殻,在無量山麓。疊嶂層巒,穹然後負。峭壁懸崖,左右環拱。前則原野寬平,一望無際。溪流縈迴,𦁎綜旋繞。符其中之所少歉者,水耳。雖有寒泉數穴,脈地細微,不足於用。昔人于創建之初,有見於此。乃隨山週源,決渠接筧。將一舍許,順勢自然而導之,直抵城之南隅。鑿池一區,深閱各丈餘尺。甃以磗石,上覆以亭,下實以沙。歲今定夷門辛,更相巡視,稗無壅滯。故水之來無窮,而其用不乏。自成化初,亭廢池塞。時或寒泉少竭,則皆羣趨競取,惟恐弗得。甚至擔瓶負甕,下汲溪流,人甚苦之。弘治甲寅,囘祿爲殃。燬串樓若干楹,延及敵樓。時欲索杯水,以救烈焰,其可得耶?歲至丙辰,懷遠將軍楊侯,佐總司兵政。視篆之餘,惕然懲創往事。謂斯亭,正以充不足,防不虞而設。今乃廢而弗修,可乎?乃疏池建亭,凡三閱月而功成。衆皆謂楊侯之惠吾儕者至矣,當予記之。
  • 短亭。在通華河之北。